《疯狂父母》经典观后感1000字
《疯狂父母》是一部由布莱恩·泰勒执导,尼古拉斯·凯奇 / 塞尔玛·布莱尔 / 安妮·文特斯主演的一部惊悚 / 恐怖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疯狂父母》观后感(一):吐槽疯狂父母
每次想些影评都会遇到这种尴尬的事情,我完全理不清逻辑,想法太多,一股脑的倾泻而出……只做个人情感发泄之用。
这部影片打着“血腥版小鬼当家”的噱头,不可否认,这是吸引我的一大原因,再然后就是男主,似曾相识
《疯狂父母》观后感(二):非凡的创意点
父母想杀子女,这个点非常棒!一边是中年危机,一边是年少叛逆,双方必有一战。
创意点相当好,但落实为作品却还欠精彩。前半段的铺陈显得拖沓,后半段的大战全都安排在室内,可玩的场景和桥段受到局限。爷爷奶奶的出场,是意外惊喜。
最终结局不错,没有一黑到底,也没有happy ending,而是戛然而止——父母与子女永远爱着对方,但也永远会有想宰掉对方的时刻。
《疯狂父母》观后感(三):惊悚片的套路看腻了
所有惊悚片的套路,就是里面的主角永远搞不懂状况,尤其外国那么开放,可以持木仓,老百姓还一点警觉性都没有。如果改成主角立马反应过来,很努力的抗争了,最后仍然挂掉了,那么,影片档次就能提高很多。所以,与其拍这种你不努力的俗套电影,改成你很努力,仍然失败,这种绝望感,会更成功的。
当然说到本片,不至于说观众开上帝视角,然后骂主角们如何如何笨的程度。但是文化这种产品,不是吃饭和ML,简单重复,真的吃不下。
《疯狂父母》观后感(四):一般般的“翻身作”
听人说这是凯奇的“翻身之作”,特意搜来一看,怎么说呢,构思够新颖,但是也就构思可以加分了,完全没有运用好这个想法,对中年危机的发泄也仅仅靠“吼”来表达,搞得惊悚又不惊悚(唯一惊悚的我觉得只有医院场景),引人深思吧又难以产生共鸣,铺垫了半天的母亲角色到最后还是没能来个“俗套”的反转,只能说一般般吧,三代同堂这个桥段还不错,结果草草结束,感觉整个电影就像个中年人,刚刚燃起一点热情,转眼就消散了,作为一部cult、黑色幽默片,勉强及格吧
《疯狂父母》观后感(五):看见凯奇就落井下石的盆友,过分了额
不是烂片,却莫名其妙的被评了个五分儿
那些看见凯奇就落井下石的盆友,有没有点儿同情心! 影片整体节奏并不差 有木有,
能不逼逼就不逼逼 对不对,
故事脑洞挺大 算不算,
中年危机、后代教育问题等现实反讽意味 屌不屌!
怎么滴都应该上6分才对,更何况凯叔毫不保留的深度自嘲表演五分钟,还要怎样啊!
虽然算不上翻身,但就这片的综合素质,可看性是非常不错的,完全不至于不及格,豆瓣太高冷,鸣不平
《疯狂父母》观后感(六):蛮欢乐的剧,悲催的主角
很欢乐的剧,讲的是父母突然发疯杀自己的子女,原因大概是父母压力太大儿女不听话,具体也没说,这原因有点像日本电影大逃杀,只是老美将其归结为不明病毒?然后讲主角一家父母追杀孩子的事,先是遇到硬核儿子偷到抢打伤母亲,然后是硬核女儿烧伤父亲,然后父母发疯后有嗜血状态打不死,历经千辛万苦在终于可以对两个孩子嘿嘿嘿时,爷爷奶奶出现了,你懂的,以为自己走上人生巅峰的父母再次被追杀。最终悲催的父母也没得逞,被两个熊孩子抓起来了,最后一幕,父母对儿女的话大概是我比爱世界上任何东西更爱你们包括自己,但是有时候就是想。。。。这句话可能是实话吧,哈哈。
《疯狂父母》观后感(七):差一点就没看下去
也是前几天后夜看的电影,忘记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可能是温度高可能是跳磨了,看到一半就停了,心里一阵恶心而且特别后悔,因为作为一名父亲,看如此反人类的片子真是一种折磨。
咬着牙应给看下去,后面还行。尤其是凯奇在地下室的那一段独白,仿佛能看出一些编剧的用意,抱怨人生苦短,孩子不好带之类的。极端自私主义,没有准备要什么孩子,还生了两个,带不了不是父母的责任吗,淘气不听话不是父母的责任吗,教育不好不是父母的责任吗?
还好凯奇让炸飞那段还是让我会心一笑的,这个梗安排的不错。最后爷爷奶奶来了感觉一般。看在演员的演技份上两星,就这样吧。
《疯狂父母》观后感(八):设定有趣
凯奇叔终于演了一部还算有趣的电影啊。
其实我觉得这部并非恐怖片,像是中年危机探讨片。
剧里对于父母为什么会突然追杀起自己亲骨肉的原因,并未做过多的描述,而是集中处理在了父母和孩子的对抗中。
不得不说,一群父母虎视眈眈的看着尚在襁褓中的婴儿那一幕还是让人毛毛的。
但是片里最主要的那组家庭的设定却很一般,在我看来,可以做的更好的,比如之前的亲情矛盾在这个设定下的反差,而不是像影片中只关注了逃命的部分,可能毕竟是恐怖片的原因吧。
最后的结局算是亮点吧,果然每个孩子都是逃不过,倒是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老话:养儿一百岁,担忧九十九,果然任何时候都还是父母眼里的孩子啊。
《疯狂父母》观后感(九):欢迎加入“孩子皆祸害”小组
本应是一部立意新颖的cult片,地下室的中年危机堪称灵魂拷问,三代同堂追杀也很精彩。无奈被不时穿插的回忆片段打乱了节奏,用温情音乐反衬肃杀情景这一手法,滥用过头便显得不太高明。
儿子毫不犹豫扣动扳机细思极恐,丈夫对祖父母的反杀也是不遗余力,可见若非病毒信号干扰了父母思维,孩子伤害父母总是心安理得的;导演在片头着力体现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仿佛心中有大爱,殊不知小强男友惊人生命力的设定也恰巧透露出导演对黑人体格无声的偏见呢。
结局令人出离了愤怒,武力加智谋的夫妻组居然干不过三个孩子?电影大段铺垫展现在熊孩子支配下的中年生活令人绝望消沉,引得大批父母观众心有戚戚焉,最后居然转折成为熊孩子获胜,抽抽嗒嗒地高唱和平?做作的半开放式结局如同麻子露脸半张,已经被倒了胃口,再犹抱琵琶也不会让人有观望的遐想。导演大概想讨好所有的观影群体,结果落了个四不像。
《疯狂父母》观后感(十):欢迎加入“孩子皆祸害”小组
本应是一部立意新颖的cult片,地下室的中年危机堪称灵魂拷问,三代同堂追杀也很精彩。无奈被不时穿插的回忆片段打乱了节奏,用温情音乐反衬肃杀情景这一手法,滥用过头便显得不太高明。
儿子毫不犹豫扣动扳机细思极恐,丈夫对祖父母的反杀也是不遗余力,可见若非病毒信号干扰了父母思维,孩子伤害父母总是心安理得的;导演在片头着力体现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仿佛心中有大爱,殊不知小强男友惊人生命力的设定也恰巧透露出导演对黑人体格无声的偏见呢。
结局令人出离了愤怒,武力加智谋的夫妻组居然干不过三个孩子?电影大段铺垫展现在熊孩子支配下的中年生活令人绝望消沉,引得大批父母观众心有戚戚焉,最后居然转折成为熊孩子获胜,抽抽嗒嗒地高唱和平?做作的半开放式结局如同麻子露脸半张,已经被倒了胃口,再犹抱琵琶也不会让人有观望的遐想。导演大概想讨好所有的观影群体,结果落了个四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