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铁被拒、上公交被骗两万:我不敢看这个老人的道歉
01
前两天,大连地铁上的一个视频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视频里,一位大连大爷因为没能出示健康码,与地铁上的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
不少网友直言,这位豪横大爷有倚老卖老、装疯卖傻之嫌。
但是更多的人却觉得,虽然脾气略显火爆,但是老人却并非蛮不讲理。
在与工作人员争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让他戴好口罩,他立刻照做。工作人员说要出示通行证,他下意识地就要翻包。
而反观工作人员,虽然阻拦大爷的确是出于职责,但是在工作处理上却略显教条。他们只是一味地强调要大爷出示健康码,却始终没有告诉大爷到底该怎么操作。
最终,事后双方都为了这场争吵道歉。
但是,这件事却远谈不上结束。
02
健康码只是表象
像大连大爷这样出行被拒的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已经屡见不鲜。
4月份武汉解封的时候,武昌火车站挤满了人。但是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出示不了健康码,许多人即使拿着社区开的健康证明,也不允许上车。
贵阳一个几十年没生过病的八旬老汉,也是因为没有健康码,想去公园走走,却连大门都不给进。
无意指责这种规则要求,因为疫情当道,出行出示健康码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责任。
只是有一点感触的是,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简单的手机操作,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就像复杂的数学公式一样,看不懂。
其实他们看不懂的还有很多:
什么时候外出不需要带钱包?
为什么购物、充话费不给用现金?
所以没有手机预约,连车都打不到?
......
不知不觉,这个时代早已不是他们熟悉的模样,懵懵懂懂的他们却还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在现实中每走一步都磕磕绊绊。
记得有一次陪亲人住院,我在凌晨五点多的时候下楼路过挂号大厅。天还没亮,灯也没开,还没工作的挂号窗口却都已经排出了长长的队伍,队伍里面几乎都是中老年人。角落的铺盖证明,有不少人在地上苦熬了一夜。
但是即使如此辛苦,有的人也会因为号已挂完而白跑一趟,这样的辛苦可能还得重复。
而通过手机帮亲人预约挂号的我,也第一次直观地看到,老人们在便利的科技时代活的有多么的不便利。
03
因为求助无门,所以寸步难行
没有人愿意被时代淘汰,老人们也想做出改变,只是他们在寻求帮助的时候,撞墙已是常态。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博主分享她83岁爷爷的经历。
因外出坐公交的时候,忘记如何打开健康码而被公交司机拒载。爷爷来到手机店寻求帮助,结果就这么一个没有成本的简单操作,老板向爷爷收费了20块钱。
博主一边吐槽这个钱真好赚(+1),一边心疼老人们,他们现在外出真的不容易。
20块钱的背后,是冷漠的人心。而比这更让人心寒的是,老人们有时还会遇到“好心人”。
7月7日下午,南京一位姓范的大爷上了公交车后才发现自己没带零钱,因为不会用手机支付,他向车上的一位年轻人求助。
“好心”的年轻人一顿操作,帮助大爷成功支付了车费的同时,也在微信上转走了范大爷两万块钱。
因为真的不懂手机,所以老人们被骗是常有的事,他们往往后知后觉,大多时候也无处申冤。
世上当然是有好心人的,但是绝不是在老人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碰巧遇到。而作为最该帮助他们的亲人,我们对老人有时却缺少了点耐心。
《二十不惑》里有一段姜小果妈妈请教女儿微信提现的剧情,姜小果没有耐心的回答真的很写实。很惭愧,先生也曾对亲人发过这样的脾气。
曾看到有人埋怨,教了很多遍都不会,老人连五岁的孩子都不如。
老人当然不如孩子啦,他们做不到孩子那样可以听不懂大人言语里的嫌弃,而大人们对孩子也远比对他们有耐心。
所以,孩子总是大大咧咧地提问题,而老人的脸上永远挂着小心翼翼。
亲人没有耐心,外人没有热心,求助无门的老人们,在智能时代的角落里,逐渐活成了难民。
04
他们,即我们
老人也年轻过,他们也曾是时代的引领者,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
我们也会变老,渐渐再吃力也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像他们现在一样。
时代是一条不断前进的贪吃蛇,没有人能让自己的位置一直保持在前端,落后终究难以避免。
只是,位置落后并不代表一定就不能欣赏时代变迁的风景。
上文的视频博主,亲手制作了一本手册帮助爷爷学习手机。
《二十不惑》的姜小果事后平复了心情,再一次一步一步地教妈妈微信提现。
所以,只要多一点耐心,老人与科技就绝对不会完全站在相反面。
点亮【在看】,转发朋友圈,当初教我们走路的人,正等待我们教他们见识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