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摘抄

2020-08-18 23:2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摘抄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是一本由[美] 弗兰纳里·奥康纳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32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一):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于

  长篇景物描写诡异氛围烘托情绪铺张,夸的叙事,嗯,这就是奥康纳。甚至我从中读出了契诃夫。都是揭露人物隐秘动机,奥康纳揭得更加放肆,甚或无情。她神经质写作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残女士,却似乎比她来得更有“组织性”,来龙,去脉,一个在山,一个在野,却能伏延千里,蔚为大体

  女人打起比喻来,真没男人什么事。奥康纳的比喻之大胆,让我总惊叹于她是如何想得到,而且她还擅长借比喻往下延展想象,比如描述格林利夫走路:“他走路的样子肩膀一耸一耸地好像虫子在爬,”这个比喻按理该结束了,她接着写:“他就从来没有直接往前走过,好像是与一个不见的圆圈相隔,他要走在圆圈的边上。”还没完,继续:“要是你打算看他的脸,你只好自己走几步,走在他的正前方去。”这就是奥康纳式比喻,一环扣一环连锁反应,多米诺牌一样,让人呼吸困难高潮过瘾

  奥康纳短篇的情节看似乏善可陈,描写的也是“无常的日常”,或说是“日常的无常”,却像卡佛一样可以小中见大,触发一点,即刻炸开一片,翻完一篇你似乎明白了些许东西,又不禁想问:“奥康纳,你干嘛要这么说呢。”她似乎也回应了我:“对,我从来就是要这么说,不这么说,完全没有话说啊。”另外,跟大部分女性写作一样,她的描画是也仅为情绪服务。所以读她,就像一绺头发在你的手指,顺且缠绕,不依不饶,孟浪贯穿,“温柔”无尽。

  奥康纳每篇小说的结尾,想必是极其用心过的。我重点关注之,认为意义非凡。首先是其“破坏性”,主人公们仿佛都得到了某种力量,又将传递给了读者,我称它为“杀人的力量”,受者必狂;再就是“想象性”,我可以把她的每篇结尾都表述成:

  主人公落难于海,上帝之船从其海域驶过,你却永远不知道他上没上船。(补充:奥康纳天主教。)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最近在看《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书收录了美国作家奥康纳的十一篇短篇小说。书中所有的小说的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不满的都无法改变,所有期待的都无法实现,所有不幸的却都会意外降临。 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一种求不得的状态。 期待两个儿子成器、期待一直消极违逆的雇工服从的农场主妇; 讨厌除外孙女之外的女婿女儿一家人孤独老头想让外孙女变得像他却没做到; 幻想出书、成为作的文艺男,一直在寻找精神的追求,最后却不得不死在庸俗的母亲家中,死前试图找一点精神的寄托却只是幻灭; 想让人母亲接受黑人平等思想的年轻人,却把母亲气死; 两个叛逆的年轻人,幻想一个枪杀六人的罪犯是反抗体制的英雄,结果却发现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强盗。 感化院的绅士想拯救一个聪明的少年犯,却最终绝望,最终承认自己的伪善…… 小说很流畅,翻译的也很好,没有那种外国小说的疏离感。一开始絮絮叨叨的生活片段,让读者很快就能进入小说里的那种情景,感觉到主人公的那种对自身处境和他人的不满、焦虑,不断试图去改变,却什么也改变不了的愤懑、痛苦,依旧自信、依然固执的、不妥协的去改变。最后结局大多是意外的死亡和幻灭。 那种带入感,书中的那种感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对现实和他人不满的焦虑和愤怒,固执的坚信自己是对的,妄图去改变、去纠正他人。 那种愤怒很像是耳边有一只嗡嗡响的蚊子,它吵的你无法安睡,你想打死它,却永远打不到的那种痛苦。就像永远无法说服别人,无法让一个不喜欢你的人喜欢你的无奈。 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偏执,固执,每个人都尝试说服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如果自己不想改,旁人无法触动。一个人如果没有改变,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改变。一个人不喜欢你,是因为她根本不想喜欢你。不要试图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不要试图让一个不想爱你的人爱你。 对于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其实只是原谅这个不如意的世界。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三):奥康纳的罪与罚

  ## 一

  这是奥康纳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短篇集子,比之上一个 -- 更为人知的<好人难寻> -- 写得更加锋利,小说技艺更加成熟,同时更为邪恶。“邪恶”这个词是对夹杂愤怒、不解和恐惧的阅读体验的概括,是我阅读奥康纳时头一个在脑海里冒出来的词汇。 她笔下的人物多半丑陋,有人格或身体上的缺陷,行止带着天生的罪孽。每一个故事总会在一个审判日结尾,作者化身手持熊熊烈剑的大天使,她称量笔下角色的罪孽,高呼“给他们十倍的罪罚吧。”

  奥康纳自己也坦诚小说里的故意夸大:

  当你能够假设你的读者怀有与你一致的信仰,你就能放松一些,并使用较为平常的方式与之说话,如果事情相反,你就不得不用震惊来使你看见的东西明显起来——对于近乎耳聋的人,你要大声喊叫;对于视力不清的人,你要画出大而惊人的人物。

  这种夸大不仅在于角色的罪罚之中,还存在于写作的细节上: **她定格渲染笔下的日常景象,给普通的行为赋予某种不详的征兆,营造出一种正走向毁灭的不安全感** -- 这也是阅读本书时会感受到“邪恶”的原因之一。

  奥康纳解读自己的作品[1]:

  我的小说的主题就是:上帝的恩惠出现在魔鬼操纵的领地。

  又说:

  每一篇出色的小说里都有这样的一个瞬间:你可以感受到,天惠就在眼前,它在等待被人接受或者遭到拒绝。

  按照这种理解,作者并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而是假借惩罚,给笔下人物以当头棒喝,继而使之达到“顿悟”。例如《上升的必将汇合》里憎恨妈妈的朱利安,在妈妈病发跌倒在人行道上的那一刻,她情不自禁的高喊,“ 妈妈!亲爱的!甜心!等等我!”

  ## 二

  初读奥康纳可能不会是一个“愉快“的经历。 不同于讽刺小说,读者的地位总是高于人物,因此当人物遭受惩罚时,这种地位上的差距成了一个释怀的通道;但在她的小说世界里,他们是一体的,她的笔触带领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用人物的眼睛看嘴巴说耳朵听,他们犯同样微小的罪,却遭遇同样巨大不公平的罚。 你可能会想,这总会是某种希腊悲剧式的体验吧,然而并不!**希腊式的悲剧总与某种必然的命运相关,而在奥康纳的笔下,惩罚却总是以意外的形式来临。** (《格林力夫》里梅太太意外的死在了牛角之下,《瘸腿的先进去》儿子跳楼身亡,等等)

  我觉得奥康纳的小说是不能抱着“获得快乐”的心态去阅读的,就如不能抱着去游乐场的期望去教堂一样。我的建议是,**我们不妨承认我们的罪,与小说里的人物并肩而行,坦然接受那最后时刻到来的审判-- 但在那到来之前,我们尚有余裕去欣赏小说里那些精致的构思和令人惊叹的讲故事的艺术。**

  [1]: 《刻小说的人》 - 奥康纳为何如此”邪恶”?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四):情绪的临界是爆炸或死亡

  

作为那个时代乃至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奥康纳都不负盛名。

她不是以一种女性化的视角去讲述故事,她是在各种情绪和不同性格的碰撞中去展现人物和哲理。

其高超的写作手法就是能准确把握住每一个她所叙述的人的精神特质,且用语极度的精准,读了的人似乎不会浪费一点精力就能准确的了解了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画像。这个水平和手法使奥康纳优秀于她同时代作家。

同时,她的故事里似乎总也没有什么平顺和谐的东西,都是在一种曲折和反复的酝酿更大的冲突和矛盾里面发展,即使是配角也依然性格鲜明。这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眼光和精准的生活体验。

故事背景大多是美国南方的乡镇背景,如果你看多西部片就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描绘的那个主角们生活的场景。

但是似乎主角们真正关心的和焦虑的事倒不是什么农业和牧业而是各种不同生活价值观的冲突,在这个价值观里有传统的家族因素,青年的情感理想主义因素,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偏见,宗教对人的影响等等各种因素。而这对于美洲大陆的那片人民来说,似乎是生活的常态和某种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肚子怨气和愤懑,就没有一个喜乐安详的,都是在一种类似压抑不满和吐槽之中进行着生活。

故事的进展就是在不停的积累情绪和各种摩擦进行情绪的强化,为最后的爆炸做准备。

基本上奥康纳的故事都是这样的特点,难怪人家评价其哥特式的恐怖风格凸现。读起来很有电影感和反转感,这可能源于作者的人生经历过于狭隘,所以只能透过愤懑的想象来以故事的方式进行抒发。

但是必须的说,写的确实有意思。

更高级的是作者并不进行什么插入式的哲理的叙述,而是在对抗和对白之中表达某种哲理,这符合美洲大陆人民那种简洁凝炼赋予某种小哲理的语言表达习惯。

读起来非常的好玩,画面和电影感都非常足且不需要多走脑子进行思考似乎你就能领悟某种生活的真谛和以主人公的念头和行为来映照自身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奥康纳是个秒手。很难相信这竟然是一个女作家之手写出的带有硬朗感觉的作品。

完全颠覆我们印象中女性作家只能意识流,流于什么莺莺燕燕的爱情等情感细腻表述的范畴。

奥康纳是个人物,我们应该忽略其性别,而直呼其,作家奥康纳而非女作家奥康纳,当然加上女字可能更想凸显的是其才华(能以女性身份在众多作家中脱颖实属不易)而非性别。

最后还得说,奥康纳的故事可读有意思,很牛逼。因为你不读到最后很难知道临界点之后是如何的爆炸或死亡。而这只能奥康纳亲口来告诉你!

  《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读后感(五):有一种人——为了凸显自己的善良不择手段

  数年之前我有幸读到了她的一篇短篇小说,名字叫做《好人难寻》,这也是她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

  当时我到处寻找这位作家的书,网络上没有,实体书店也没有。

  找书的时候还有一个小故事至今我记忆犹新。

  大连有一家不错的私人经营的书店,老板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模样,我挺喜欢去那里淘书,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当我要找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书的时候,我第一个就想到了那家小书店,我跟老板说要找她的书,老板说印象不太深,让我再多给点信息。于是我大概跟他讲了一下作家的生平。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个奇女子,25岁的时候被诊断得了红斑狼疮,她与母亲在农场度过痛苦的余生,在她的农场里养了数十只孔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写下了一部部小说,小说风格黑暗、残酷,39岁的时候她因红斑狼疮离开了这个世界。

  老板听我说完来了一句:“活该!”

  当时把我吓了一跳,我不知道他这个“活该”从何而来,因为作家得了红斑狼疮吗?因为她养了数十只孔雀吗?还是因为作家写的小说比较黑暗所以得绝症是活该?我始终不太明白他的心路历程。但当时却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我感觉作家笔下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幻化成那个面容和善的书店老板的脸就站在我的面前,突然变得邪恶。

  从此我再也没有踏进那家书店。

  今年,我在实体书店发现了小说集《好人难寻》和《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简直兴奋得不知所以了,买回来一篇篇阅读。

  今天我主要来说说《上升的一切必将汇合》。

  我们似乎从没有怀疑过“善良”这个词。如果有谁被冠上了这样的字眼儿,他就像上帝一样头顶光环。可是作家的笔下的“善良”,看了让人想把他拽过来,撕破他的脸,或者干脆给他两巴掌。

  小说里的一篇《瘸腿的先进去》说的是在感化院从事慈善工作的谢泼德不满意自己的儿子的自私与愚蠢,他看好了感化院中聪明的孩子鲁弗斯·约翰逊,一个瘸了一条腿的孩子,瘸着的那条腿下面的脚肿胀、恶臭、穿着一只巨大的破破烂烂的几英寸厚底的破皮鞋。谢泼德收留了他,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企图改造他。他自以为是地认为这孩子干的所有坏事都是因为那只脚。他第一件事就是为他买了天文望远镜,让他的高智商有所用处,之后带着他去定制新的鞋子。

  然而当警察一次次拜访他家,怀疑这个瘸腿的孩子在搞破坏,他也一样地在怀疑,却偏偏装作一副信任的样子,当他看到孩子根本不接受他为他定制的新鞋,照样穿回旧鞋,他的内心开始痛恨这个孩子。但是善良的目的让他疯狂地想要改造,他不能放弃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文章中对于孩子的脚和厚底的鞋子有精细刻画。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两条腿不一般长,所以他才需要穿一只底特别厚的鞋,而谢泼德只想让这孩子看起来像一个有教养,出身不错的人,而忽视了这一点。

  最终他对失败的改造忍无可忍,才想起自己的孩子,但是他的儿子已经听信鲁弗斯·约翰逊的话,认为已经去世的母亲就在天上的星辰之中,为了追随母亲的身影,他不幸坠楼身亡。

  文中谢泼德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到什么程度呢?善良到“我为他做的比为我自己的儿子做得还多。”而最后他终于意识到,他不过是一个“饕餮之徒,为了填满自己的空虚做着慈善工作。为了满足自己的幻象,无视自己的孩子。”

  我记得几年前曾经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个富翁做慈善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当他捐无可捐的时候,他决定变卖自己的所有房产,全部捐出去。而他的家人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因为这样做无异于要让家人流落街头。

  富翁善良吗?还是他的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空洞需要用一些手段去填补,并且怎么也填不满,甚至不惜要牺牲他身边所有人的幸福,换取他所谓良心上的安稳。

  其实生活中类似的事太多了,善,与恶本就一线之隔。当你觉得行善变成一种需要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帮助别人,还是为了凸显自身的伟大。

  比如公交车上常见的让座。

  究竟是站着的人需要坐下,还是让座的人需要赞许的目光?

  在我的父亲刚过五十岁的时候,头上的白发还不足百根,他有一次乘坐公交车就遭遇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让座,小伙子对他说:“大叔,你坐吧。”我父亲坚决不坐。回家以后他问我:“我真的有那么老了吗?”

  没办法,那辆车里,我父亲可能是看起来最老的一个,那小伙子找不到别人了。

  作家的小说里,想要施舍善的人当然不会像让座这件事看起来这么不起眼,作家笔下的人物为了行善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付出生命代价。有人曾问过她,为什么作品如此冷酷,作家说:对于耳背的人,你要大声喊他才听得见,对于视力不好的人,你要把人物画得大而惊人。

  其实救赎就隐藏在一个每一个故事中,作家给了每一人机会,但是有一些故事里的人物看到了,有一些人则错过了。就像阅读这本书的我们一样,如果我们觉得这仅仅代表着邪恶,如果像那个书店老板一样,只觉得活该,那我们的内心也错过了诺亚方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