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时分》经典观后感集
《蓝色时分》是一部由Anucha Boonyawatana执导,Atthaphan Poonsawas / Oabnithi Wiwattanawarang / D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奇幻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时分》观后感(一):比流泪更痛的滚宝
整部电影都沉浸在黑色的画面中,观影的我像是被压在水中蒙上双眼,只能不断像更黑暗的地方沉下去,沉下去。妈妈说会和爸爸聊一聊,和第一场骑车载男孩时怕男孩冷给他披上的蓝色外衣,可能是让心稍稍缓送一下的两个点吧。并没有多少流泪的镜头。像是痛苦被压抑在胸口,卡在喉咙,没有拯救,只有沉沦。看完一整天心情都不好。啊呀呀。
《蓝色时分》观后感(二):一头雾水
结局,他的父母跟哥哥都死在客厅里,是不是侧面反映出了垃圾场、厕所那里的情形是幻想出来的。
全程好像男主跟男友都没有通过手机联络过,但是男友经常出现在他周围。男友在泳池救了他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自己不想死淹死,所以,想像出来的救赎吗?
最后认清了自己把家人都杀了之后,选择自杀,所以,想象出来救他的男友也不会再救他了……
《蓝色时分》观后感(三):蓝色时光
蓝色代表着忧郁,神秘和不可言喻的悲伤。
《蓝色时分》观后感(四):不知可否
蓝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同志分不开了,代表着同志的情感,也像是同志的符号……本来以为是约泡情景剧,谁知道最后成了鬼片,但又类似悬疑片,坦白讲,不看影片介绍确实看不懂,俩男主是有CP感的,荒废的命案别墅,恐怖气氛十足的亡命厕所,最后一家莫名的灭门,男主杀害了自己一家人?全是想象,还是梦幻?看不懂的剧情,得奖的影片,看完后,可能需要一部蜡笔小新才能走出影片中给你带来不适难安的阴霾……
《蓝色时分》观后感(五):黑森林的故事...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幽暗。它是一个活物,当我们待在影子里时候,这个幽暗就会开始生长,开始进入血液,开始慢慢的靠近神经中枢。但只要站在阳光下面,幽暗就会缩减,退潮,不会完全的消失,但是可以,控制在那个小小的范围无法生长。
这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看的故事,这是一个讲幽暗的故事,让我觉得苦恼,因为我对自己说过,“要永远生活在阳光之下...” 幽暗的森林,里面有奇怪的东西,我永远不要靠近,这个故事好像把我活活丢到那个黑森林,看了不想看的东西......
《蓝色时分》观后感(六):孤单时分
一直听说小滚的演技很在线 看完以后的确被惊艳到了 了解小滚的人都知道他是多么可爱的男孩子 狗狗男友还是爱情来了2都感觉是按自己的性格演下来的 反而不会对演技有太多的想法 但这部片子里tam的无助孤单 不被理解 锁在自己的世界里 偏偏自己的世界并不是自己的保护壳 而是狭隘 压抑的空间 明明上一秒还对母亲委屈地说你知道的钱不是我拿的 下一秒就把枪拿出去卖 让人看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还有当他哭的时候 男友也流下眼泪 这样在心里藏着一个爱人的人是有多孤单才会如此 也展示了同志不被理解的孤单 蓝色仿佛就是孤单 蓝色时分就是孤单时分。不是那些故事吓人 不是有鬼吓人 是孤单.
《蓝色时分》观后感(七):毫无准备的同志片(惊悚片)
本来是打算问网友要一个《深夜的红酒》来打发时间,结果她自己也不知道错发了一个名字是“深夜的红酒”的mkv给我,我还信以为真地以“看泰国戏不用脑”的准备来观看这部“同志片”。
刚开始确实就马上出现了一对gay,想想phum是挺帅(特别耐看,反正我就喜欢这一款),原来泰国明星里面除了马里奥还有这么帅的呃哈哈哈~
可是越往后发展,就越惊悚诡异了,我看的越来越认真,好久没有被一部电影这么吓过了(我记得以前特意去找恐怖片看,可是一点也吓不到自己,反而觉得夸张做作)。
看了一些影评才知道男主貌似是精神分裂,可是还有很多疑问我还没有弄清楚,而且关注这部片子的人也不多,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这部好片子然后为这部影评解疑!(我真的才知道泰国居然也有这么值得推敲的电影)
我现在在床上写这篇观后感总觉得窗外有人在看我,这部片子里面的镜头和音乐实实在在地吓到我了!
《蓝色时分》观后感(八):融合惊悚恐怖类型的小清新泰国同志片
本以为是小清新的泰国同志影片,当看到中段出现鬼的镜头时不禁吓了一大跳,这种在同志题材里玩类型融合的作品还真是罕见。其实回想起来,导演从一开头便早早埋下惊悚类型的氛围,废弃的游泳池,破烂的洗澡间,昏暗的垃圾场,这些与常规同志题材影片里格格不入的环境气氛让人生疑,而男主角神经兮兮的性格更进一步暗示着这个故事的不同寻常。
导演似乎受到大卫林奇的影响较深,虚实相间、如幻似真的画面让人沉醉在两位小男生的感情故事,却突然窜出狰狞血腥的死人与鬼魂。在垃圾场一幕的枪击与追杀,透过声音处理陡然提升了惊悚与悬疑感;之后男主角在泳池中邪似的溺水,以及哥哥尸体的出现与消失设计更透过风格化的镜头运动,不断增添这种惊悚程度。或许可以理解为,男主角幻想出一位同性恋人,在杀害自己的哥哥与母亲后,最终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
导演更弥足珍贵的是,在这个虚幻的惊悚叙事文本里,仍能透露出不少现实意义来。泰国传统家庭里父辈有着绝对权威,同性恋少年在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下无法疏解情绪与性压抑,逐渐走向自我孤立,转而采取激进的反抗,最终遭遇的是更绝望的结果。
《蓝色时分》观后感(九):编织幻像,用堕落换一世安宁
剧情大量虚实交织,别说观众了,Tam自己也分不清,哪里才是现实和想象的界限。没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隐隐约约的只有Phum去要回土地这条线。
整片色调、配乐、台词等都及其阴郁。看完后很压抑,从头到尾的压抑。每一个镜头都很慢,有人说剧情拖沓,我不以为然。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导演都是有寓意的。
至于角色,整片几乎只有Tam和Phum的对手戏。Tam软弱、胆小、优柔寡断,Phum自由、勇敢、理智果决。两个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从另一种角度映衬出,这是Tam无法直视的另一个自己。
看影评的时候还搜到过类似这样的评论:“蓝色时分拍的什么鬼?主角又丑又不阳刚……”“小攻就是那个鬼宅死掉的小孩变成鬼,带着小受去杀人?”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家庭反对同性恋的电影……
Excuse me???这是一部关于主角精神分裂的犯罪心理惊悚片好嘛?!
这部电影的细节之多,屈指难数。加上大量的前后呼应和暗喻手法,只有在看完整片之后才能有所体会,不看到最后一个画面,无法确定前面所有场景究竟是现实还是Tam的臆想。
《蓝色时分》观后感(十):蓝色时光,
是想看深夜的红酒,没想到保存的资源是蓝色时光,看了看大家的分析,都大致相同吧,比如幻想出的情人,耳钉区分现实和虚幻,父亲的枪等等。除去那些大家都已经分析过的,想补充一点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其实tam并没有弑亲,一切都是他的幻想,电影里很多细节出现的特别突兀,比如哥哥的尸体比如小狗的血迹,并没有给出解释是怎么发生的,可能就是tam的意识里想要得到的,但是他并没有去做,所以没有经过只有一个结果。在扣泳池墙壁上的人像时,tam突然沉进水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拽下去一样,我觉得这个地方可能是指他的精神压力太大想要逃避都是选择死亡,而幻想行的情人救了他,可能是按时他在死亡边缘的恐惧,胆小与懦弱,进而选择另一种方式宣泄,就是让别人死亡。也就引出了下篇的父母哥哥与,那都是他压力的造成者。而且他在浴室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明白情人是构想出来的,到后面他在幻想中看到父母亲死亡的样子,可能感受到了那种痛楚,他明白其实他们死了他也不会更快乐,所以到最后和幻想情人一起沉浸在水中,选择从罪恶的梦中苏醒。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拒绝接吻的那块,我觉得是体现了他并不是需要炽热的爱,而是像拥抱一样,被保护的简单的温暖。(个人见解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