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35岁自曝切胃的杨天真,细思极恐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35岁自曝切胃的杨天真,细思极恐

2020-08-26 11:00:15 作者:啡小沫 来源:啡小沫 阅读:载入中…

35岁自曝切胃的杨天真,细思极恐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啡小沫

  如果你喜欢啡小沫,可以把我置顶星标哦~

  作者 | 啡小沫

  来源 | 啡小沫()

  转载联系授权()

  01

  我10多天前刷到过杨天真自曝切胃的视频。没想到,杨天真这10来天已经连续上了好几次热搜了。从切胃到切完胃报平安,再到为什么不能为工作牺牲身体……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比如《皓镧传》里我特别喜欢琼华公主,她喜欢饮酒,旁的人劝她说饮酒伤身,她说倘若不能尽兴,活得久又如何?

  所以,我们当然也可以选择热爱工作牺牲身体。只要,你愿意承担后果。但我私以为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承担这个后果的,或者说没办法承担。

  大多数普通人,上普普通通的班,挣普普通通一份钱,倘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自己身体垮了,大约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它会让整个家庭跌入下行通道。

  并且,大多数工作,不像明星经纪那样特殊,需要半夜处理紧急事务,需要时刻处在紧张的战备状态。我们是可以选择自己调整到一个相对健康的节奏的。所以,没必要刻意去学“杨天真式成功学”。

  我自己大概从30岁左右,就开始关注健康。说每个人的自律有限我是同意的,但是我不太同意自律用在工作上就没办法用在健康上。

  我们都知道,不到一个月就能培养起一个习惯了。所以养成健康的习惯,你只需要在头一个月分出点自律,当你习惯了,你就会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就比如我,20岁出头的时候特别喜欢吃甜食,奶茶要加3份奥利奥碎那种。但自从我有意减少添加糖的摄入,不到1年,我现在喝市面上大部分3分糖的奶茶都会觉得甜,自己就不想喝了。

  小小的付出,带着巨大的杠杆,让身体进入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

  0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这两年体会是极深的。无论创业、还是自己做自由职业,先有好的身体,才能抓住机会。

  两年前,30岁那年,我写了文章《30岁的人生,我只选择坚持这5件事》。5件事分别是: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关注健康,接受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接纳不完美。

  两年后又翻出来看,我很开心地发现,自己真的有好好在坚持这5件事。

  今年,我送自己的32岁生日礼物,是一本叫《吃土》的书,和整整两个下午的阅读时间。

  虽然是自由职业者,我的工作时间表通常都排得满满当当,甚至比从前上班时还要忙碌许多。现在又有九个月的沫沫。

  所以,送自己两个工作日下午的时间,阅读一本跟工作无关的书,是非常奢侈的礼物。但读完我觉得这时间花得非常值得,所以我决定今天带你们一起来读一下。

  作者阿克斯博士是著名自然医学专家、美国营养学家,担任游泳名将“飞鱼”菲尔普斯等众多专业运动员的保健医生。

  作者的核心关注点是肠道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中心,我们应当关注我们肠道的菌群。

  为了保持健康,我们的肠道需要与几万亿微生物共生,85%有益的或者中立的,15%有害的。它们在肠道里形成动态平衡,有害微生物的存在,正好训练了我们的免疫系统。

  由于我们现代人所处的环境污染严重,加工食品里过剩的糖、过多的添加剂,麸质摄入引起炎症反应,抗生素的滥用,生活压力巨大,等等因素,导致我们很多人的“肠道渗透性增加”。

  肠道“保镖”不堪重负,肠壁组织被削弱,毒素、微生物等客里渗入血液参与循环,即患上“肠漏症”,进而引起各种慢性疾病。

  这本书之所以叫《吃土》,就是针对我们现代人的过度清洁而言的。

  曾经的我们,充分接触大自然,接近泥土,自然界丰富的微生物得以进入我们的肠道,强化我们的免疫力,使得我们保持健康的状态。

  工业化社会里生活的我们,需要主动去“吃土”,把着无数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其他各种微生物,都当作老朋友,请回我们的肠道。

  03

  作者在书中还详细讲了我们的消化系统是如何运作的、我们的肠壁是如何损坏的、免疫系统是如何出问题的以及我们当如何愈合它、各种肠漏的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等等。这篇文章就不展开来讲了。

  我想来聊聊,看完这本书,我的日常饮食正在发生哪些变化。下面的要点我录了视频,也可以移步我的小号看视频 ->“吃土少女”上线,是真的吃土…

  1. 戒除麸质

  麸质是一种复合蛋白,广泛存在于小麦、大麦、奶酪、人造黄油等食物中。麸质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愉悦感而上瘾,同时伤害我们的大脑。人体也没有能有效分解吸收麸质的酶,所以我们的身体会把麸质视为敌人,损害到小肠壁。

  而由于基因工程,我们所食用谷物中的麸质,可能比曾经的谷物高40倍。

  面包店里让我们上瘾的甜甜圈、牛角包,西餐厅里让我们欲罢不能的意大利面、薯片、沙拉酱,都含有满满的麸质。我们的很多传统早餐,比如大饼卷油条(我也喜欢…),也是麸质爆表。

  其实我早在《谷物大脑》这本书中就读到过类似的理论,可是想要戒除这些食品,真的非常非常困难。我不喜欢面条,但是喜欢饼,喜欢蛋糕,实在不甘心生活少了这份快乐源泉。

  但是,我读完这本书,找到了替代品。

  作者推荐用椰子粉代替小麦粉,烘焙我们喜欢的蓝莓松饼、法式薄饼。我们家最近尝试了用椰子粉、有机亚麻籽粉、各种豆粉和车前子壳粉混搭,可以做出中餐的饼类食物,口感非常棒。推荐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

  如果一开始还是觉得味道有差别,可以先和小麦粉以一定配比合力做饼,然后满满减少小麦粉的用量,直到几乎戒除。

  喜欢吃面条的,其实也有很多选择,比如无麸质豆面。喜欢吃粉的,也有奇亚籽红米粉等更健康的选择。

  2. 戒糖

  糖,是肠漏症的头号大敌。

  在农业发达之前,我们人类其实一直保持的都是高脂肪饮食。而在人类开始提倡高碳水饮食之后,糖尿病暴增。

  看看我们通常吃的食物,精制面粉制成的面包、馒头,含淀粉的土豆,糖分超高的饮料、酸奶……这些食物都会迅速消化释放大量葡萄糖,让我们的身体快速产生大量胰岛素,促进脂肪储存,并可能让我们患上肥胖、糖尿病。

  关注美容的朋友,也一定听过糖化反应。糖与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结合,这一过程会形成AGEs,使蛋白质僵硬畸形,使得人体早衰。高碳水饮食会加速我们的糖化。

  而优质脂肪,反而并不会让我们变得肥胖。欧米伽-3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减轻我们身体的炎症,重建健康细胞。野生鱼类、散养黄牛等都含有丰富的欧米伽-3脂肪酸。

  椰子油、橄榄油、亚麻籽油也是非常好的健康脂肪来源。我们家烹饪的油,最近已经陆续用这三种油替代了之前使用的菜籽油。椰子油性质稳定可直接炒菜,橄榄油拌菜极好。

  被很多健身人士推崇的生酮饮食,就是通过让我们摄入大量的脂肪,适量的蛋白质,极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把身体的供能方式由糖原供能变为酮体供能。

  因为长期坚持生酮饮食,副作用还不知道,所以我也不做推荐。但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糖份摄入确实是过量的,减少碳水,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帮助。

  3. 摄入有益细菌

  作者推崇的摄入有意细菌的方式有吃土、使用益生菌增补剂和吃发酵食物。

  作者说的吃土,他是真的吃…土…他每天用膨润土漱口,他还直接服用黏土。他说他曾经在埃塞俄比亚水土不服,于是每天三次服用黏土+益生菌,病情得到极大缓解。

  这个方式我暂时还不太能接受。主要现在在城市里,想找到没有被污染的土,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吃土,也可以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可能这种咱们比较好接受。

  比如作者,就是带着小猎犬在社区附近的小路上散步。回家后,他会抱着他的猎犬。这时候,犬的身上有泥土、树叶、花粉。这个亲密接触,就会让有益益生菌进入人体。

  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在周末或者日常下班后,去附近公园跑跑步,接触下尘土。甚至在阳台种种菜,然后吃自己种的没有打过药的泥土也不要洗太干净的蔬菜。

  益生菌增补剂的选择,是个大工程。不是随便吃吃就有效的。作者给出了很多标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看书,在这里我不做过多探讨。

  另外,就是吃发酵食物。

  作者列举了几种:德国酸菜,羊奶制成的开菲尔,酸奶,生奶酪,韩国泡菜,纳豆,味增,格瓦斯,苹果醋等等。

  每吃一口发酵食物,我们会摄入上百亿有益菌群。

  04

  听樊登讲《论语》,《学而篇》有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看表面意思是你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你要担心你不了解别人。

  樊登讲,别人知不知道你是结果,你知不知道别人是原因,所以这背后的道理是教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原因,而不是去担心结果。在原因的问题上,我们基本都是努力能起到作用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应该担心的不应该是今年能收多少粮食,而更应该是今年中了多少地。

  讲得太好了!

  我这两年对这点深有体会。当我们把关注点从结果转向原因,焦虑立刻就少了,也更能够踏踏实实做事情了。

  比如有很多人担心今年赚多少钱,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今年成长了多少,能力提升了多少?

  比如我自己身体一直不算健壮,我前些年就总担心自己的体检报告。而这两年,我开始坚持运动,我开始注重健康饮食,我把注意力调整到我能够努力的部分,反而坦然很多。

  看看你们身边,是否也有很多人平时拖延症、刷剧颓废,年底担心不能升职加薪,或者平日里胡吃海塞,然后恐惧体检。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32岁,我终于读懂了这句话。与你们共勉。

  -END-

  你的转发

  是对小沫最大的支持

  也许你还想读这些,点击阅读:

  小沫观点 |我刷了3天抖音,找到一份有趣又高薪的工作

  港股捡钱 |又是一个赚钱的好时机

  硬核福利| A股已疯:赚了900%了,我没买茅台…

  专业测评| 未来5年,哪种职业最适合你?丨职业性格评估

  欢迎添加『啡小沫』个人微信号

  围观小沫朋友圈

  作者:啡小沫,985硕士

  前互联网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市场官,

  多个财经/职场平台特邀作者,定居北京。

  公众号:啡小沫() 知乎:啡小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