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摘抄

2022-03-28 03:32: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摘抄

  《李炜光说财税》是一本由李炜光著作,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炜光说财税》精选点评: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收益匪浅。

  ●昨晚看完了。

  ●仔细看了一下,作者对中古史是一知半解,但书中却喜欢下自以为正确的结论。

  ●ti

  ●当世之奇书,五星不为过。敢问路在何方,也许李教授指出了一个方向。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就是它的意识形态——熊彼特·

  ●比较不错的普及宪政与民主的读物。然而宪政民主不仅仅是税收,法律/经济/政治等等都充满着民主代议制和人权的元素,用税收来解释只是一种方式。更像是一个理论性的作品,读来比较干涩,逻辑稍显牵强

  ●狗屁不通

  ●对于理解财税问题非常有帮助

  ●税到底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谁决定如何收税,应该收多少?税用来干嘛,怎么用? ... 从这个角度来看到民主和专制也算是一针见血。不过归根结底的解决方案还要依赖与民智的开启。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一):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纳税并不是人民的天然义务。从契约的角度看,人民从自己的收入中匀出一部分,交由政府来组织公共事务,政府应当依照人民的意愿合法收税,并在人民的监督之下合理使用税款。朝廷总说凡事要讲政治,这本书才是我们要学的真正的政治经济学。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二):财税与宪政思想

  下半年完成的第一本书,看了两遍,大部分是在班车上完成的。

  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财税的启蒙书。读本书前,我没啥经济学的知识背景,了解一些欧洲历史,欧洲文明史,看过两本关于美国民主的书,不过作者写得深入浅出,丝毫不影响我顺利读完。

  对我来说,读完本书获益的是:财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作者的宪政理念贯穿始终,无代表,则无税。其次,就是土改问题的来龙去脉的清晰阐述,弥补了我这一块的知识缺失。

  最后,想感慨下,作者知识储备的丰富,开篇西方财税史的阐述,要没有西方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做不到这样的驾轻就熟。回想下当年学法国历史时,老师按时间顺序照本宣科的黑暗历史,忍不住吐槽下差距。

  总之,我觉得这是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三):透过“钱眼”看问题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四):财税首先是个政治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

  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理解了这句话:财税首先是个政治问题,然后才是经济问题。这本书的文笔简单,观点深刻。像我这样没啥经济学背景的人也能很顺利读完,并且理解李炜光对于财税的宪政思维。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炜光的一个观点是很多国家的民主都是在对税收的辩论中争出来的。这个观点还是比较容易让我接受的。税收问题关系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并且任何税收的调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很容易引起全民的关注。一个好奇的问题是,随着我们国家部分新兴阶层收入的提高,是否也会有一天这些新兴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带来国家的民主呢?那一天会有多远?

  这本书中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共荣利益。书中解释了为什么共荣利益会自然导致正当政府的形成,也就是所谓的“看不见的左手”。我觉得这种理论对一个封闭的社会是非常合理的解释。但是对一个开放的社会就不一定,比如当政府官员在流动时,甚至是从一个国家逃到另一个国家时。在这种时候,政府官员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狭隘利益,而不是共荣利益。作者要是能对这些情况加以详细论述,或者会更贴近实际现实一些。

  但不管如何,这是本非常值得读的书。

  《李炜光说财税》读后感(五):《李炜光说财税》 读后感

  在今天早上十点半,终于读完了李老师的书。放下手里的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倒不是因为这段时间读的累了,而是因为李老师在书中所谈的问题个个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每一个问题我们都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解决,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深深感到中国目前体制转型的燃眉之急。他用一种冷静的态度、客观的角度苦口婆心般的分析当今中国的种种社会现象,纵贯古今中外,用无数的历史事件,警示我们所处的危险境地,唤醒那些仍醉心于GDP绝对增长的广大官员和民众。而我写这篇读后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主动了解社会现实,能主动去关心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进而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我所担心的不是差距,正是因为有了差距我们才更有动力去缩小差距,一步步靠近理想,即使不能百分之百的实现理想,至少也能完成百分之八十,结局总不会太坏;我所担心的是,人们看不到差距,甚至说看到差距却没有缩小差距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和民族如何能够进步,如何能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屹立于东方,如何还能保持神话般的8%的GDP年增长率?看不到差距,政府还可以庆幸人们的知识不够多,眼界不够宽,不知道这个社会还可以是怎样的。但是当人们看到了差距却没有了缩小它的动力与责任,这时的政府是不是应该反省自身,放下架子真正去认识与解决制度体制法律上的不足,没有永远的耐心,反抗的情绪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如果统治者仍然我行我素,眼前的幻象终会破灭。

  书中讲到“惊心动魄的财政史”,我觉得这个标题,或者具体说“惊心动魄”这个词来形容财政发展的历史再贴切不过了。讲到法国革命,最终将路易十六推向断头台,我觉得这就是人们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税赋负担的后果。人们积压了上百年的情绪全部发泄在了路易十六身上,在路易十六人头落地的瞬间,人们仿佛感到太阳的光芒真的更加光亮了。然而仔细阅读这段历史才知道,路易十六不是一个暴君,他甚至通过了一系列税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只是他太天真了,在历史庞大的车轮面前,试图用一己之力使之停下,在洪水决堤的缺口用自己的身躯去阻挡,他太傻了,前几代国王的罪孽他一个人是还不清的。人民早已习惯了国王的暴政,突然间被赋予了自由的权利,又怎肯再失去这样的权利,被压扁的的自由、民主、宪政,现在要反弹恢复原本的形状了,这种巨大的力量又岂是一个国王可以阻挡的呢?革命,正是人民内心深处对自由、民主、宪政渴望的最原始的表达。而路易十六悲剧而戏剧的一生也给后人以无限的思考。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眼前看是对的东西可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眼前是错的东西可能历史会证明它的正确。判断对错,一定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袁伟时教授一生所追求的真理,被人误解,他本人被骂是卖国贼。他以历史事实,数据为依据,以比较分析,逻辑推理为方法证明了清朝政府晚清时所做出的种种错误选择。袁教授认为清政府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不应“硬碰硬”,而是应该学习日本在处于同样困境时所做出的选择--接受西方的文化、制度,这样的话,中国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也进入了发达国家之列。而人们的情感战胜了理智,爱国让人们拿起长刀长矛去对抗外国人的船坚利炮,用百姓的生命去弥补清政府的过错。良好的出发点,却做出错误的事情,这是经常出现的。现在的很多人仍不愿面对历史,甚至歪曲历史,掩盖当时西方传教士等为中国发展做出的贡献,排斥像袁老师这样敢于还历史以真相的学者。而袁老师的态度是微笑面对这些误解,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真理,这也是为什么有更多的人敬佩尊敬这样一个80多岁的老人,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

  书中讲到税收政策时我更是认为认清楚对错是多么不易。李老师不像国内很多人一样呼吁增加税收可以使政府更好的执行其职能,他认为在目前国家的形势下,减税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李老师说,表面是实行的减税政策,这样居民和企业就有了更多的钱,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都会大幅增长,政府的税收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会上升。即使减税政策有如此好处,还是有人提反对的意见,很难判断这些人反对的动机。

  像减税这样具体的税收政策都只能在一定程度改变我国的税收现状,起决定作用的是税收体制的改革。我国税收体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最急需解决的是纳税人的权利问题。我国公民从小受到的税收方面的教育都是纳税人的义务,还有人人皆知的“三性”: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这样的教育让我们从潜意识认为,税必须交,交了就没你事了。而税收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从这里出发才能理解税收的特性,制定税收制度。税收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存在其天然的缺陷,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无能为力,而为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不可缺少像国防、医疗、教育等这些东西,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组织能为我们提供这些,于是人们成立了政府,通过选举,由我们之中的一些人专门去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工作,这项工作及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需要的钱由我们提供,但是工作日常开销必须透明化,我们有权知道其用处,其他的钱由我们一起决定用它来提供什么。收取我们的钱的方法方案就是税收。理解了税收是如何来的,再讨论其特性与税收的制度就容易多了。而我们一直宣传纳税人的义务,忽视了正确引导人民重视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出现一个人大代表高喊:“纳税人有什么权利?和纳税人讨论什么权利?”就不足为奇了。西方承认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地方,主要是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西方人或许不知道可能也不相信集中的力量是人民的力量,办的大事却是老百姓不知道甚至不赞成的大事。这在宪政民主的西方人的眼里是完全不可理解的,政府拿的是我们的钱,当然有我们决定它用来干什么,政府只管帮忙“收钱”和组织。在这个全球文化经济高度融合的阶段,政府不可能再期望人们还像以前的无知,人们当家做主人的意识越来越清醒,这种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必须做出调整以应对当前社会上的各种问题。

  回避不能解决问题。时间不会将人们记忆变得模糊,只会让人们更加的不满。沉默的态度、模棱两可的回答只会将人们的耐心消磨殆尽。提到历史,有很多事敏感话题,不能说,不能问,不能写;提到政府政策,不要问为什么,没有原因。提到腐败、乱收费,没办法,各国都这样......而我认为,诚恳的、谦卑的、认真的面对问题,及时的做出补救而不是遮遮掩掩的侥幸,这样的做法,结局不会变的更坏。民众对某项政策有疑问,你是否可以耐心解答,有歧义的地方是否可以商量,这样做的成本确实大,但是总比做错决策的成本小得多!这个社会早已失去了耐心,各顾各的低着头前行,好像这样才有威严,才值得尊敬与畏惧。而这样的威严、尊敬、畏惧又有什么意义?

  写了这里,仍然感觉没有把想说的说完。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本书,而是让我真正置身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让我感受到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所应承担的诸多责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