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姻平权路》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100字

2020-09-07 17: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100字

  《婚姻平权路》是一部由Eddie Rosenstein执导,Evan Wolfson / Mary Bonauto / April DeBoer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婚姻平权路》精选点评:

  ●即使我都知道最后结果了,但最后和这些努力了三十多年的人一起等待着最高法院判决的时候,心依旧砰砰跳;美国用了30年的时间为同志群体获得了婚姻权,而它建立在无数默默无名或有名的前辈的努力下:从石墙之前的付出地表,到石墙暴动后的运动,艾滋病肆虐中社群的形成,以及漫长的对抗歧视、污名和压制的无数抗争;一个人说:“我们如今看到这个结果,是多大的特权!因为我们的许多朋友、许多人都未能看到”……主流的世界和社会对于那些边缘、少数群体而言是冷漠且恶毒的,而正因为有像米尔克、act up领导者拉里.克莱默、歌莉娅.斯泰因、为婚姻平权奋斗的Evan Wolfson、Mary Bonauto以及无数和他们一样的坚持者,才看到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才有爱,才能继续活着而不心死。

  ●盘。 这是几十年来数百万人站出来,与父母交谈,父母爱孩子的无数小小勇气的结果。无论如何,那些愿意忍受欺凌和嘲讽的人,保持坚强,开始相信自己和他们是谁。 慢慢地让整个国家意识到爱就是爱。

  ●“结婚”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件多普通的事,他们考虑的是要拍什么样的婚纱照?办怎样的婚礼?彩礼多少钱?在哪里蜜月?而对于中国的LGBT来讲,这就像个梦,梦里有个愿意倾其所有换来的一个家,能够不被注视的拥抱,能够毫无顾忌的牵手,能够在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时得到的是祝福而不是永世的诅咒

  ●“It only takes us 32 years.” Evan, a great man.

  ●最触动的是:为了打开德州对LGBT的了解度,抗争者们鼓励出柜的同志在一周里跟5个认识的人,聊聊同婚对自己的意义,假设这5个人能再跟5个人发生谈话,那么一周内就有25场关于同婚的谈话可以发生。人的想法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改变的。花了32年,没有捷径。特别适合今天说“这个世界不会好了所以我们不要谈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的实用主义和新犬儒主义者吧。

  ●32年,不容易,great people, 20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会奇怪 why LGBT marriage is so hard,

  ●尊重和感动于所有为追求自由做过努力的人们。这世界不是一种是千万种不同的模样汇聚成的,彩虹很美。

  ●love always wins!石墙事件50周年,希望下周在密歇根、华盛顿可以看到更多的彩虹色

  ●可以看出人们为美国的同性婚姻合法是做了很多铺垫,比如增加同志的能见度,让更多人感同身受,当然还有美国的以人权为基础。

  ●正在看,感觉自己很幸运可以看到 我希望这种影视形式的作品或者是更多的文学作品可以出现 所以,加油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一):可惜的是……

  《婚姻平权路》

  推荐纪录片:《审判八号提案》(关于加州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抗争史)

  参考文章:刘晗《美国同性婚姻权裁决的三重语境》

  纪录片其实很好的展示了同性恋人们从“只要警察不要再来打扰”到“为同性恋情家庭的孩子们拥有正常家庭的权利而抗争”心路历程的转变。从“齿于谈同性恋情”到“正视自己的不同未必是一种病态”并非如此简单,我们所看到的片面的关于同性家庭的哀伤与挣扎让我们发出“为什么同性婚姻不可以合法化”、“他们并没有伤害任何人”等的呼声,但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进展缓慢的关键并非现今社会对于同性恋人的偏见,而在于这个问题挑战的是上千年的文化基础,“新事物”并不一定代表“正确的方向”,故而放大同性恋人受伤害的片段与妖魔化反对势力的态度都并非是正确的选择,社会心疼同性恋人经历过的,但并不代表这可以构成社会满足同性恋人需要的原因。关键问题不在偏见,在于同性恋人对于婚姻合法化的诉求是什么、平权运动的成功为何一定以婚姻制度为标准;社会基础是否已经足够包容同性婚姻制度;法院以判决形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否有违背民主立法、妄自尊大之嫌等,只可惜纪录片的讨论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希望抒情少一些,讨论多一些。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二):当中国大陆迎来婚姻平权

  我从来没见过一个真正的gay,或者可以说是我从未见过谁亲口承认他/她是gay。

  我不知道是我的周围真的没有,还是因为我周围有,但他/她们却不敢承认。

  在一个成功的女性都要遭人非议的时代,他/她们太清楚一旦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自己要面临的将是什么。

  会有无数人的想要窥探他/她们的隐私,在暗处议论着他/她们。还要面对来自自己家人的或者朋友的打探和目光。

  在中国,这一问题甚至都没有被拿到明面上去讲过。当你处于一个连承认自己是gay都很困难的文化里,又怎么会想到去抗争去让婚姻合法化。

  而在如今的美国,那些人不仅仅去街上游行,还要求政府将婚姻合法化。我知道婚姻合法化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我不知道如今的中国是否有这样的基础,但我却知道我周围都没有人在议论这件事。

  中国是有同性恋的,并且有不少人,我只希望他们能哈不犹豫跟别人说我是gay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柴静曾说,“我们的性文化中,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我想一想,是这样的,在咱们的文化中,有结婚生子这一说法z这没什么不好,但那些同性恋明显满足不了这一点,他/她们被主流文化排斥。

  甚至不只是这样,对于异性恋中的女孩子都有着一些不公平。比如处女膜代表着纯洁,觉得女孩子的第一次很宝贵,无论男女。

  这样一来,因为女孩子们对于性的无知,性就由男性所掌控。

  我只是希望,在将来,无论男女,无论同性恋异性恋,都能获得自己咋性方面的尊重。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三):The Supreme Court ends same-sex marriage bans nationwide

  特别喜欢奥巴马最后说的这句话,我感觉我要是不写下来,我的评论就是不完整的所以从短评写到了长评:Our nation was founded on a bedrock principle,that we are all created equal,the project of each generation is to bridge the meaning of those founding words,with the realitise of changing times,A never-ending quest to ensuer those words ring true for every single American,progress on this journey often comes in small increments,sometimes,tow steps forward,one step back,propelled by the persistent effort of dedicated citizens,And then sometimes there are days like this,when that slow,steady effort is rewarded with justice,that arrives like a thunderbolt,What an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what a vindication of the belief that ordinary people can do extraordinary things,those countless,often anonymous herose,they should be proud,American should be very proud of you. 看到中间一个一个洲被涂上颜色,我真的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看到最后要宣布决策的时候,虽然已经知道会通过,但是我的手心也全是汗跟着一起紧张,到最后宣布“The Supreme Court ends same-sex marriage bans nationwide.”的时候,我的每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控制不住的流泪。 我想也许在我有生之年,我可能还是不能看到我的国家同性婚姻合法化,但是只要以后全世界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或一个洲通过了同性婚姻法,那都将是给那些还在奋斗的LGBT团体希望和给我们希望!(最后这段话也不知道说的对否)

  《婚姻平权路》观后感(四):我是同性恋,我正受到这个世界不公平的对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悸花网(ID:lessubs)

  婚姻平权路

  The Freedom to Marry

  ──────────

  导演: Eddie Rosenstein

  演员:Evan Wolfson / Mary Bonauto / April DeBoe

  翻译@悸花网字幕组

  2017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5票赞成4票反对的结果,做出裁决:美国各州不能禁止同性婚姻。这是美国平权史上的历史性时刻到来——同性婚姻将在全美50个州合法化。

  这是Evan Wolfson在得知最高法院作出的裁决后,调侃性地说出一句话:“好吧,这也没有花我们很长时间,也就花了我们32年嘛。”

  Evan Wolfson是一名律师和同性恋权利倡导者,他是婚姻自由组织(Freedom to Marry)的创始人和主席,这是一个在美国同性恋合法化中,起了很大作用的平权组织。他也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为什么决定参与到婚姻平权中,Evan Wolfson在1986年的采访中说到:“为什么参加?因为这很困扰我。因为这让我觉得不公平,人们竟然不能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我们明明处在一个将尊重个人与多元化的平权表达作为基石的国家。”

  但是最高法院不可能看看宪法就给出答案,人们必须自己争取,才会被法院考虑,是否能拥有平等保护。

  然而这32年来,婚姻平权的路,走得异常艰难。

  1973年,美国NBC新闻通过电话进行了民意调查,有52%的人认为,同性恋是“不道德”的。“同性恋是变态、流氓,同性恋很危险、很恐怖”是这个时代对于LGBT人群的观念。

  那个年代,男性同性恋被认为是渣滓,是最低贱的人群,他们被大众唾弃,被警察虐待,被逮捕,却得不到任何法律的保障。那个时候,同性恋只希望警察能够离自己远一点,并且停止骚扰、推搡他们。

  1969年“石墙”事件爆发,美国同性恋者开始为自己的权利奋斗:反歧视、争取平权。在此期间,一些人向法院提出了同性婚姻申请,当然,这些申请统统被法院拒绝了。

  ”愚蠢的同性恋之间不可能存在婚姻关系。“那些进入法庭为自己权利抗争的人们在人们的嘲笑中失落地离开法庭。

  而当时的大众根本不明白同性恋是怎么一回事,而且他们仅仅了解的内容,都非常糟糕。

  到了1983年,美国只有非常少的同志组织,而正当他们有所发展的时候,AIDS汹涌而来。

  艾滋病的出现,打破了同性恋原本平静的生活,并且转移了维权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同性恋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他们由一开始的希望警察不要来理会他们,变成了希望被更多的人接纳。

  1991年,夏威夷有三对同志,一对gay两对les对夏威夷公众卫生部提出诉讼,他们想要推翻同性恋婚姻禁令。

  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律师,Dan Foley 和婚姻平权组织的创始人Evan Wolfson联手,想要在夏威夷打赢这个案件并且推广到全国。

  最后,他们赢了。

  婚姻平权运动从那个时候,才真正拉开了序幕。人们才意识到,原来同性恋是可以结婚的,这不是一个白!日!梦!

  但是此刻国会也意识到,以往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有可能被推翻。于是关于禁止联邦政府成人同性婚姻婚姻的法案迅速地在国会通过,并且由当时的领导人克林顿签字。

  为什么对同性来说,婚姻制度如此重要?

  Evan Wolfson强调,”一直以来,我国将婚姻视为基本人权,以及一项重要的个人选择。同志们想要和自己爱的人一同做出这个选择,出于和异性恋一样的各种原因。“

  如果说Evan Wolfson是婚姻运动之父,那么Mary Bonauto则是婚姻运动之母。她是GLAD(男女同志拥护者与辩护者组织)所雇佣的律师,成为马塞诸塞州的同性婚姻案件的代理律师。1989年11月,在夏威夷宣布在本州同性恋可以享受异性恋同等的婚姻制度之后,马塞诸塞州是第二个将要颁布同样法律的州。

  2004年5月17日,马塞诸塞州州最高法院判令后成为首个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州。

▲Mary Bonauto

  但是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2008年,一项反同性婚姻权的提案“8号提案”在加州同性婚姻合法化仅仅4个月后通过,该提案将婚姻权界定为仅限于一男一女的婚姻,使加州同志群体丧失了本已获得的合法婚姻权。

  然而这一举动,引发了加州以及其它州婚姻平凡人士的抗议,他们向法院提出抗议。终于在2010年8月4日,美国联邦地方法院法官在霍林斯沃思诉佩里案(Hollingsworth v. Perry)一案中判定8号提案违反了美国宪法中的第十四条修正案,因此宣布8号提案无效。

  但是原本支持8号提案的人士不服啊,他们向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

  2013年6月26日,最高法院在一日之内相继作出了霍林斯沃思诉佩里案(Hollingsworth v. Perry)和合众国诉温莎案(United States v. Windsor)的终审判决。

  美国最高法院宣布终审判决,8号提案的支持者不具备法律地位对地方法院的裁决提出上诉,于是在2010年8月4日的那个判决成为8号提案最后的一站——加州恢复同性婚姻登记。

  而在合众国诉温莎案(United States v. Windsor)中,联邦最高法院裁定温莎胜诉,认为《捍卫婚姻法案》第3章中将“婚姻”定义为“一名男性和一名女性之间成为夫妻的法律结合”,将“配偶”定义为“异性的夫或妻”的规定违宪。

  你以为这就happy ending了么?错!在此之后,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州判定同性婚姻禁令违宪,但是彩虹的旗帜并没有完全在这片土地上飘扬起来。仍然有许多州反对同性婚姻。

  而对于这些反对的声音,平权组织者做的最多的,就是让同性恋自己发声:”我们要结婚的理由跟你们是一样的,就这么简单。“

  ”现实中的同性恋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如何与你们相似?“

  当一个人向其身边的好友,说出自己为什么觉得同性婚姻如此重要(也许自己的朋友是同性恋、也许自己有同性婚姻的需求、也许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当”同性恋“三个词,不再妖魔化,不再特殊化。当人们意识到,原来同性恋和自己一样,只不过他喜欢的是同性而已。

  当偏见消除,当人们得到相同和差异。距离婚姻平权的那一天,又怎么会漫长呢?

  2015年1月16日,最高法院决定将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Obergefell v. Hodges)与田纳西州的坦科诉哈斯拉姆案(Tanco v. Haslam)、密歇根州的德波尔诉斯奈德案(DeBoer v. Snyder)(Mary Bonauto主要代理的案件)以及肯塔基州的伯克诉贝希尔案(Bourke v. Beshear)的案件一同受理。

  这四个案件都是诉求同性婚姻。

  经过漫长的准备与辩论,2015年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中判决同性婚姻的权利受到宪法保障,全国各州不得立法禁止同性婚姻,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

  彩虹的旗帜,终于可以完整地飘扬在这片土地的上空。

▲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右1是鲁斯·巴德·金斯伯格,一直致力于女权倡导,无论是夫妻财产划定到职场上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都是她在担任大法官之前,就努力争取女性平等权的重要事项。她的一生很传奇,改天我们来说说她。

  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在奥贝格费尔诉霍奇斯案主要意见书中写道:

没有任何结合比婚姻来得更深刻,因为它体现了最崇高的爱情、忠诚、奉献、牺牲,以及家庭。透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两个人变得比原来的自己还要更坚强。正如本案中的一些上诉者所展现的,婚姻体现的爱甚至可以超越生死。说他们不尊重婚姻的理念,实在是有所误解。 他们的苦苦争取正说明了他们尊重,尊重到寻求法律途径以求实现的地步。他们希望不要在寂寞中度日,被排除于文明社会最古老的制度之外。他们争取的是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宪法现在就要给他们这项权利。

  2015年6月26日,奥巴马在最高法院裁决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之后,在白宫进行了如下讲话:

  “这是最高法院作出裁决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几十年来数百万人站起来,出来,与父母交谈,父母爱孩子的无数小小勇气的结果。无论如何,那些愿意忍受欺凌和嘲讽的人,保持坚强,开始相信自己和他们是谁。

  慢慢地让整个国家意识到爱就是爱。

  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但却证明了普通人能做出非凡事情的信念; 这让人想起了鲍比肯尼迪曾经说过的小动作如何像鹅卵石被扔进一个静止的湖泊,希望的涟漪向外冲并改变世界。

  那些无数的,通常是匿名的英雄,他们值得我们的感谢。他们应该感到非常自豪。美国应该感到非常自豪。

  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