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100字

2022-03-14 11: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100字

  《针尖上的天使》是一本由[美]德鲁日尼科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5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针尖上的天使》精选点评:

  ●这本书描写的是黑暗残酷的现实,却又荒诞幽默地让人捧腹。不禁想到某前超级大国遗害我炎黄子孙不浅呐,哈哈哈哈哈哈

  ●和我们真***像。没读完。

  ●开篇惊艳,有不少吸引我的地方:1. 类似POV的写法,且每一个POV角色都附上了苏联特色的“履历表”,每一个人都无比看重它,这是升迁的关键;2.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自然会涉及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比较唏嘘的一处是书中写出了曼德尔施塔姆的死亡过程,这是虚构的,但也不能说它毫不真实,人们知道诗人悲惨地死在远东转运营,作者将之具像化。但是从中段开始就没那么好看了,有一种作者已经无法处理这种复杂又旁枝末节横生的情节的感觉。

  ●很独特,很喜欢的语言风格 以日常生活的语言讲出一个个荒诞又令天朝子民们心有戚戚的段子... 一幅停滞社会的浮世绘

  ●第十四章读完,我就全明白了!俄罗斯文学 我想起了钱穆先生:我们可以再生活中找到历史的影子,我发现苏联在中国的影子

  ●我们没有索尔仁尼琴,我们也没有德鲁日尼科夫

  ●从形式到内容都相当完美的小说。在以谎言、欺骗、暴力维持的极权社会里,对人们,从统治阶级上层到一般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描摹,胜过很多长篇累牍的历史研究著作

  ●前半还好,后半段越来越乱,文学性也降低不少,总觉得人物的语言有点声嘶力竭,显得刻意且虚。

  ●正太推荐的看的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一):请注意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二):人人都口是心非……

  人人都口是心非……

  前苏联流亡作家德鲁日尼科夫的小说《针尖上的天使》,是我所读过的最优秀的反映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

  这本小说描写了前苏联某“主编经常去政治局开会”的大报(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工人日报)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

  书中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的现实:私自出版、传播甚至拥有“地下出版物”都要冒坐牢的风险;给索尔仁尼琴发贺电要冒被“喝茶”和被“单位”开除的危险。

  书中引用了苏联人和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政治笑话,例如“和总路线一起动摇。”

  书中描写的很多现象,中国人(尤其是上点年纪的中国人)恐怕不会陌生。比如给领导开车的司机在大街上拉私活赚外快,还比如领导的孩子开车撞人或者本单位的同志和警察发生冲突之后,单位都要出面和公安部门“沟通”,如在“自己”的报纸上刊登表扬公安部门的稿件。

  但是书中也叙述了另一番景象,上点年纪的中国人恐怕更不会陌生:斯大林时代的前政治犯在党报担任政治教育部代理编辑(主要工作是写文章代表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表达心声),或者为党报撰写文章赚取稿费;党报工作人员不仅发牢骚表达对党的不满和收听BBC广播,甚至还利用单位的打字机出版和传播地下出版物;人们会告诉新来的收发室小姑娘,遇到那些表达不满的群众来信不要交给上级,免得写信者遭到迫害;就连“经常去政治局开会”的主编遇到这类事也会首先想到“要保护自己的同志”,那些对党忠心耿耿而不保护自己的同志者,会被认为“不是自己人”而遭到排斥。

  今天我国的情况与前苏联东欧国家有所不同。我们有市场经济(虽然有着种种问题),有私营企业和企业家,有互联网,更有相对独立的民间力量。因此书中所描绘的这幅“人人都口是心非”的景象,今天的年轻人恐怕并不都能理解。不过双重思想仍然十分普遍。

  这就是双重思想。同一个行为,既可以理解为支持政府,也可以理解为为了传播敏感信息不得不作出牺牲。

  另一方面,传说一向以持自由派立场而著称的南方报业集团领导其实经常骂手下的编辑记者:“你们这些汉奸卖国贼!”本人对此事的解读是:市场化媒体首先要迎合市场,而不是反映老板的政治观点;而在长期在体制内工作的父亲则说:他这么说也是为了推卸责任,好向上面交代。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三):最微弱的声音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四):德鲁日科夫眼中的世界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联更像是纪录片中一闪而过的黑白场景:少先队员,年轻女工,学习或生产中的笑脸。此外就是遍布各个城市的中苏友好大厦,它们惊人地彼此相像,立柱、回廊和尖顶构成的英雄主义风情还在,但建筑所象征的时代本身早已杳然。

  德鲁日科夫的作品所构现的就是那个已成过往的时代,故事却并不过时。《针尖上的天使》由一组细致淋漓的人物速写构成,他们分别是《真理报》的主编、副主编、审查人员、编辑、打字员及其周边角色,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故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地被一部地下出版物搅乱了阵脚。

  地下出版物是一份手稿,法国旅行家德·库斯汀公爵在两百多年前写下的《1839年的俄国》。旅行风物记坠入禁书的命运,是由于库斯汀的辛辣描写直击俄国政府的臃肿和黑暗,这些特质不曾在两百年的进化中消失,于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库斯汀的娓娓而谈引发了《真理报》主编马卡尔采夫·德沃叶尼诺夫的心脏病。随着一把手住进医院,好戏紧锣密鼓地开场:野心勃勃的人想借此上位,明哲保身的人左右为难,报社的年轻男女忙着恋爱、外遇以及赚外快。他们当中有崇高者,有媚俗的人,有利欲熏心的投机分子,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的命运都不在自己手中。国家机器的阴影在故事的每个角落生长,报纸的尺度,克格勃对地下出版物的窥伺,警察的蛮横。所有这些,让人不禁想起描写东德的电影《窃听风暴》,窒息的灰色空气何其相似,而人性的微光在德鲁日科夫的小说中比电影更微渺,像大风中的蜡烛,随时会被无情地扼杀。

  值得一提的是德鲁日科夫的叙事角度。他给每个章节一名主人公,让读者跟着不同的人物去深入故事的线团,于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堆色彩缤纷的线头,每一根似乎都能抵达终点,又仿佛将人引入歧途。章节的开端一律是公文或私人格式的履历。还有什么比履历更能说明一个人?同时又有什么比履历更难以代表一个人?履历之后是对人物的侧写:“德沃叶尼诺夫的腾飞与坠落”,“马尔科维奇无止境的坠落”……标题纵然无法囊括人的一生,至少也构成了某种层面的说明。荒谬的色彩充斥其间,如那位无止境坠落的马尔科维奇,他是最优秀的编辑,同时也是为苏联的大小会议实际捉刀撰文的影子写手。犹太人马尔科维奇因为自己的族裔吃过不少苦头,办事员的笔误使他成了“印杰伊”族,又莫名其妙地成了子虚乌有的“印杰伊国特务”。他在古拉格的集中营待过,身心都被摧残得早衰,剩下的只有一点谨慎的好心,想保住锐气难掩的年轻编辑列夫。列夫是最初流传手稿的人,在他制作手稿拷贝的过程中,有人收买了打字员,使手稿多了一份。正是这份多出来的手稿被人刻意放入主编的办公室,并导致一系列的混乱与动荡。

  德鲁日科夫并不是在写一个侦探故事,当故事进行到一半,每个人的立场和动机已然分明。主编还在医院里,他那个反对一切的儿子酗酒开车,撞死两名无辜路人。马尔科维奇受主编之托,去找一个泌尿科医生解决此事。医生对“长浓眉的人”(勃列日涅夫本人)负责,于是权力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层层递进,使主编之子得到释放。另一方面,列夫的情人娜佳是报社的打字员,同时也是克格勃将军的女儿。她没能阻止爱人被捕,在绝望中自杀。德鲁日科夫没有试图写一个爱情故事,娜佳的感情带着点青春的固执和盲目,打动她的也许不是列夫身为记者的正义感,而是另一个隐约不可见的理由:他娶了她在少女时代崇拜的老师。惟其如此,这才更像一场会发生在那个荒诞时代的严肃爱情。列夫,马尔科维奇,娜佳,以及另外一两个保有良知的人物,构成了小说标题中的“天使”。他们在数量和力量上都不具优势,惟有他们在命运浪涛中的微小选择,毕竟体现着人所以为人的正直荣光。

  书的结局是主编的死,列夫的被捕,被报纸造势发起的“义务星期六”,以及即将到来的五一劳动节的全国沸腾。对于活着的人们来说,生活仍将继续,由勃烈日涅夫领导的漫长“停滞期”才刚刚开始。

  最后扯一句题外话,在斯坦贝克写于1947年的《俄罗斯纪行》中,同样引用了另一本1634年的游记,其中对俄罗斯外交的描述在三百年后毫不过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德鲁日科夫眼中的世界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落幕消失,而是以相似的形态存在于任何一个政治大过新闻与书写自由的角落。我们以为他写的是轻喜剧,经历过那些的人们则说,这没什么好笑的,都是事实。

  《针尖上的天使》读后感(五):与拯救联系的往往是毁灭

  摘自《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行远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苏联,人物活动的中心是苏共中央的《劳动真理报》。小说开头以报社总编马卡尔采夫的突然发病作为引子,牵扯出一系列的报社中的人事风波与政治斗争,将生活在极权铁幕后的“党的喉舌”中各色人等的精神面貌和一幕幕生活状况揭现出来,使那个郑重地行使着无耻与荒唐之职的宣传机构成为解剖极权铁幕的历史见证。

  在这部小说中,我感觉最有意思的书中人物是经历坎坷的印杰伊犹太人拉伯波尔特,报社劳动者共产主义教育部的代理编辑。这位老年丧妻、犬儒地过着邋遢生活的人物,尽管身为“代理”,却是苏共党的宣传机器无法离开之人:一旦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比如卫星发射或者破冰船下水,就得靠他来“制造反响”(人民的声音);他还常常要为基层和中央的官员写文稿,用剪刀“制造出报告、演讲、发言、致词、集体信、决议、各类贺词、对后代的训示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他的被主编称之为“完全不实际的梦想”,是“不用写也不用看狗屎材料”。好一个“狗屎材料”!尽管不知原文如何,但感觉译得真棒,四个字就把宣传机器的实质剥露出来。书中有一段记述他和同事伊夫列夫在林荫道上的谈话,对于他自称的“职业说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他其实洞若观火。他承认所写文章没有一行字有自己的思想,他把“旧的谎言改变成新的并以这种方式把真理埋藏得更深”,从而形成“一个怪圈:上面的人以为,下面需要谎言,而下面以为上面需要。”他看出他生活的时代不会是原子时代也不会是航天时代,“而是伟大的造假时代”,而这部庞大的机器“只有依靠像我这样的蠕虫状动物才能生存”。看到这里,让人绝望的是:尽管在那极其庞大的宣传机器中有无数的拉伯波尔特都知道一切,但是看起来每个人都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谎言中;真正可怕的问题是,人们究竟是因为感到无力改变而保持沉默,还是因为害怕改变会失去生活在这种谎言中的安逸与权势而保持沉默?

  书中描写的国度和事件尽管在时空上都与我们的今天相异,作者也采用了某种魔幻的手法让一位19世纪的法国人库斯汀男爵(就是他写的那本《1839年的俄国》引起了编辑部的恐慌)不时出现并与马卡尔采夫对话,但它却仍然像镜子一样反射出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很多的场景、很多的人的行为和心理,都和我们的日常经验重合,不由人常常边读边停下来思忖与现实中的种种对应。这是在阅读中最令人不安的体验:凡是被评论者认为是小说的讥讽和夸张之笔,于我看来却在在都是现实之境。

  “艺术史”似乎向来都是优雅的、非实用的,远离现实的征伐杀戮。可谁会想到有一天,战争之神会向艺术史谦恭请教,在战争史上书写着艺术史的叙事。在那一天,艺术史知识在战争中成为保卫人类文明古迹的女神。伊莱利亚•达尼尼•布瑞的《拯救维纳斯》(黄中宪译,博雅书屋2010年4月版)叙述了在二次大战期间,在意大利工作的被人称之为“维纳斯修理工”的古迹军官们保护古迹和艺术品的神奇事迹。这些在战火稍停之际就要赶紧冲入城市的人,并非正规的军士,他们原来的身份是艺术史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建筑师和档案保管员;他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抢救意大利历代珍贵的艺术品。但这谈何容易!人类的历史不息,战争也不会止;可人类世世代代又留下来那么多值得珍爱的遗迹和艺术品,破坏和抢救永远是一对纠缠不断的双生子。1944年在盟军将到之前,意大利某些掌管文物的官员就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竭尽全力地尽保护之责,佛罗伦萨还曾有过作为“不设防城市”的荣光。一位当时的文物管理局长的自述令人动容:“我想方设法,终于搞定德国人,未来我要想办法搞定盟军”,这就是他的信念,他最高的效忠目标既不是政治也不是军事,而是人类艺术品。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麦卡尼中尉在轰炸机上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保证投弹位置准确,别炸到佛罗伦萨城中那些宝贵的建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