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鱼的好奇心》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精选

2020-09-09 16: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精选

  《好奇心》是一本由[英] 海伦•斯凯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34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鱼的好奇》读后感(一):其实我们不懂鱼

  

前些天读了一本有关海鸟的书,近几天又在读《鱼的好奇心》,我真是好海里的生物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长在海边的缘故。但是其实我本身是有些恐水的,面对很深的水域我会感到恐惧压迫。这么说吧就连卫星地图上整片的深蓝色我都不敢直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鱼类。就像书中说的:“占地球表面70%以上的海洋淡水都为鱼类掌控。海洋的平均深度近4000米,这样一个物种多样纷繁复杂的生物圈几乎占据了地球上90%-99%的可利用生存空间。鱼类已经在这片巨大的水域中统治了数亿年。” 我对鱼的喜爱,与其说是出于喜欢,不如说是出于敬仰。敬仰这一个物种,敬仰们的进化历程人类越进化就越轻视其他物种。据说英国还有保护宠物鱼的法律,一男子女朋友拍摄下吞下一条金鱼,据说起因是跟人打赌。后来这两个人“被判刑18个周,被罚200小时社区服务工作,并且5年内不准养鱼”。以及“英国人每年吃掉7万吨大西洋鳕鱼,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鱼”。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对鱼的忽视。很久以来人们总是说鱼的记忆只有秒,好像它们只是一个凭本能生活的物种。但是在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真实情完全不是这样。比如清洁隆头鱼拥有复杂的社交能力孔雀鱼会数数,慈鲷会推理,射水鱼居然能识别人脸……来我们其实根本不懂鱼。

这本《鱼的好奇心》出自英国知名海洋生物学家海伦·斯凯尔斯。她可以用肺吸足气潜水一分多钟去观察鱼类,不带任何设备。这对于我来说不敢想象。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传递了诸多有关鱼类的知识,比如鱼的分类,鱼的自我保护方法,鱼的食物等。以及她令人折服的水下冒险经历。在“会发光的鱼”这一章节,作者描述了她在斐济带着紫外线进行夜间潜水的所见。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珊瑚礁和各种鱼类都发出绚丽的光:“珊瑚的分枝呈荧光绿色,……小海螺长着豆绿色的脚,……狗母鱼浑身闪烁耀眼的绿光……”多么奇异景象啊!

作者说本书并不是罗列自己见过的鱼类,而是希望让读者们知道鱼类能够帮助我们感知生物的进化发展,向我们揭示有关生命进化更宏观真理是的尊重一个生命及物种,这种态度才是关键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二):鱼的秘密生活

  

鱼在人类生活中,除了被捕食和观赏,似乎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对于鱼的了解也很肤浅,甚至无知人们相信鱼是低等生物,缺乏智慧,没有痛感,不能发声。

2017年,BBC《蓝色星球第二季》播出。片中有两个关于猪齿鱼和珍鲹的片断彻底改变了人们认为鱼是没有智慧的低等生物的印象。 猪齿鱼是生活在澳洲大堡礁的肉食鱼类,这种鱼聪明到会利用工具来捕食蛤蜊。猪齿鱼利用它的4枚牙齿叼住蛤蜊,一次次地猛烈撞击坚硬的珊瑚礁,直至蛤蜊被敲破,猪齿鱼美美地饱餐了一顿;珍鲹则会计算鸟的飞行速度和轨道,瞅准时机奋力一跃,往往能够捕获燕鸥。

猪齿鱼的聪明举动

珍鲹在捕食燕鸥

英国知名海洋生物学家同时也是纪录片制作人海伦·斯凯尔斯,在她的《鱼的好奇心》一书中为我们打开了奇妙的鱼类世界,讲述了它们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精彩纷呈的生命故事。

斯凯尔斯的书近几年相继在中国出版,《11次奇妙自然探索之旅》是自然与生命演化的科普故事,《时间的螺旋》讲述了软件动物的生命史。两部书都是很值得一读的科普类书籍。

《鱼的好奇心》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探寻鱼类生活的水下之旅。斯凯尔斯在书中探究鱼的真面目,带领读者进入到它们隐秘不为人知的丰富多彩世界。本书不是一本旅游见闻录,书中虽介绍有部分鱼类,作者认为探索并发掘新事物,以新的方式思考鱼类。了解它们是如何统治海洋,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并进化出适应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行为。在这本书中,你将找到困扰你许久的答案。

在一次应邀参加的讨论节目中,斯凯尔斯被问及“根本没有鱼这种东西,对吧?”这个问题涉及的是本质含义是“什么是鱼?”回顾人类认知史,关于鱼的概念认知是曲折反复的。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认为,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并且身体上长有脊椎、鳃和鳍状肢。被认为是鱼类奠基学的16世纪的法国 人皮埃尔·贝隆则认为凡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都一定属于鱼类。鱼类学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书《鱼类溯源》一书则指出“真正的鱼类必须有脊椎”。18世纪的阿尔特第将鲸目动物归为平尾鱼目。现代分类学奠基人林奈第一次将鲸目从鱼类中划出去,归于哺乳动物。林奈第一次厘清了鱼类的概念,他的关于鱼的分类至今仍被认可。

鱼类的进化史一点不逊于人类。人类能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鱼类也能,而且远远超出人类的耐受能力。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这片冰冷刺骨的海水里仍然有硬骨鱼存活。冰鱼能够自己形成“抗冻蛋白质分子”,这种分子对血液中冰晶体的形成具有抵御作用。许多硬骨鱼都有防冻基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冬天冰封的水下鱼类仍然能够存活。

在复杂而精彩的鱼类进化史中,多鳍鱼是至为关键的一环。这种鱼同时具有鱼类和两栖动物的特征,多鳍鱼有肺,也有发育不完全的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有两个勇敢而执着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世纪末美国人纳撒尼尔·哈林顿在尼罗河找到了多鳍鱼,他多次尝试人工授精均以失败告终。在返程中高烧不台身亡。英国人约翰·巴吉特在感染疟疾死亡之前找到了多鳍鱼的受精卵并记录了胚胎发育过程。一百年过去了,后人据此证明了多鳍鱼只是辐鳍鱼纳最早的分支。

先有肺还是先有鱼鳔,是一个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鲟鱼、雀鳝的鱼鳔和肺鱼、多鳍鱼这些更远古的鱼类的肺都由同样的血管连接,有力地证明了肺是最先进化的,而后才有了鱼鳔。提搭利克鱼这种肉鳍鱼的骨骼排列表明,它们先在濒水区域生活,然后逐渐适应了陆地生活,这暗示了四足动物的祖先不是一次进货完成的。事实上,关于鱼的进化故事要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翻开这本书,每一页都打翻你关于鱼类的粗浅认知。

鱼类的颜色丰富多彩,尤其是热带鱼类。我们能够比较容易理解雄鱼的鲜艳色彩有助于求爱的成功。但是鱼类的多彩颜色含有隐藏、攻击和警告等信息,则是多数人不了解的隐情。在《热爱色彩的鱼》一章,斯凯尔斯揭开了鱼类热爱色彩的秘密。雌鱼之所以喜欢色彩绚丽的雄鱼,因为绚丽的色彩代表雄鱼身体状况良好,还暗示它有最优质的基因,值得雌鱼为其生儿育女。鱼类猎食者和猎物之间玩的是你躲我追的游戏,不是拼的体力和速度,而是如何隐藏和蒙骗对方。猎物利用色彩隐藏自己,猎食者也聪明到根据猎物的体色改变自己的体色,从而使猎物放松警惕,提高捕食成功率。

道高一尺,磨高一丈。有时候弱势一方却能够上演轻松逃脱的戏码。银色和单薄的身体有利于逃避灾难,这是为何。原来鲱鱼、鲭鱼、金枪鱼这类银色的鱼都会利用水下独特的光线条件伪装自己。它们发现敌情时,将银色的身体保持垂直,利用形成的镜子遮住自己,与周围的水融为一体,从而避开危险。

鱼在黑暗中会发光,而且是发光生物中无可匹敌的冠军。它们发光的方式有两种,生物发光和利用体内的菌群发光。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会发光的鱼主要利用生物发光隐藏自己的行踪。它们发光的目的是实用,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单纯为了吸引眼球。有些鱼利用腹部的发光器官,使自己与海水的蓝光融为一体,隐藏自己的阴影。而雪茄鲛则利用腹部发出的蓝色冷光引诱猎物。就像萤火虫之间的灯语沟通一样,鱼类也利用蓝色荧光彼此沟通。鱼类发光还有助于互相识别。

我们常常忽视鱼群的作用,鱼群对于保护鱼只是其功能之一。散聚鱼群和凝聚鱼群都是鱼类的社交生活,并从集聚中获益。以相同的身形迷惑猎食者、降低被捕食的概率,也能降低单个个体被发现的概率。此外,鱼群增加了找到食物的机会,也节省了体力。鱼群的形成不是随意的,而是充满了智慧。鱼的生活,到处存在这样充满智慧的身影。鱼类的迁徙也证明了鱼类绝非头脑简单的生物,鲨鱼、鲑鱼、鳗鱼都能感知磁场,是当之无愧的航海大师。而长颌鱼竟然能够利用电定位,真是超出人类的想象能力。

在《鱼的食物》一章,有一种仅有手指大小的隆头鱼,专以蝠鲼等鱼类身上的寄生虫和死皮为食,号称鱼类世界中的“清洁工”。隆头鱼对寄生虫其实并不感冒,真正感兴趣的是被服务方富有营养的鱼皮或覆盖鱼体表面的黏液。雄性隆头鱼懂得如何获取自己的利益,它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总会想方设法偷食鱼皮或黏液,在对方发觉后快速用鳍在对方的背上和腹部蹭来蹭去以示安抚和道歉。雌性隆头鱼就远没有雄性的耐心和技巧了,每当此时雄性总会对其严加管束,以防得罪客户并进而弃它们离去。

水下世界不是无声的,这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鱼之交响曲》一章让我们对于鱼类能够发声大开眼界。人们通常认为鱼没有耳朵,不能发声且没有听觉,其实大错特错。事实上,鱼的发声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种。有的鱼通过摩擦牙齿发出刺耳的呼噜声,小丑鱼利用肌腱的牵引,可以在急速合上嘴巴的同时使牙齿打颤,产生啾啾声和爆裂声。密斑刺鲀靠摩擦没有牙齿的上下颌骨发声。鱼最常见的发声部位是鱼鳔。鱼类发声目的之一是在引起同伴注意或警告入侵者。

水下生活的鱼类如同人类世界一般,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世界。而我们栖居的这颗蓝色星球绝大部分为海洋覆盖,生活在其中的种类繁多的鱼类,还有很多秘密不为我们所知。《鱼的好奇心》不妨说是人类的好奇心,鱼的世界究竟有怎样奇妙的秘密不为人知,《鱼的好奇心》为我们种下了一粒种子,等待日后结出璀璨的果实。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三):下次想到鱼,别光记着菜名了...

  

前几日读了套图画书,讲共生关系的,其中有一对,说的是章鱼和费氏弧菌。章鱼给费氏弧菌提供住所和食物,而费氏弧菌会在章鱼体内发出荧光,帮其“隐身”,从而躲避敌人、尽情觅食。

我对这里说到的“发光”很感兴趣——wow,发光唉!正巧读到《鱼的好奇心》,作者海伦·斯凯尔斯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在书中津津乐道地讲了鱼的一切——生活习性啊、外观色彩啊、祖先啊等等,其中就有我感兴趣的,“发光”。

接下来,我将先跟你说说“发光”这回事(实在有意思,加上新知识get,忍不住展示一下),然后总括地聊聊这本书其他章节讲了什么,以及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好了,我们开始了。

鱼,为什么要发光?

我猜你的答案会是:海底太黑了!不打个灯笼看不见路啊!

恭喜你,答对了一点点。让我们看看海伦怎么说。

隐藏自己

“骗人吧!黑漆漆的海里,你一发光,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你,还隐藏自己呢?”嘿,不急。

海面以下约200-1000米的地方,叫“微光层”,“这里光线昏暗,但还不是很黑,仍有少许淡蓝亮光穿过海水照射下来”。

所以,还是有光的。如果你不能发光,就会向下投射漆黑的剪影,很容易被发现。有些鱼能发光,就相当于穿了件隐形衣,能隐藏自己的阴影——这种现象被称作“反照明”。

引诱猎物

这个技能似乎只能用在雪茄鲛身上,这种鱼还有个很酷的名字,叫雪茄达摩鲨,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凶狠的主。

但是这种鱼又很狡猾,腹部能发光,颈部不发光,就形成了一条黑色环带,看上去像一条小鱼的影子。

啊!小鱼的影子!你猜到了吧!雪茄鲛就这样引诱其他动物来“猎食”,然后一口咬住它们... ...

互相交流

鱼类通过发光来交流沟通过,甚至求偶——“雄性鲾鱼会用亮光与雌性交流,引诱它们过来看看这些闪烁的小把戏。”

... ...

那么,鱼类都是怎么发光的呢?

生物发光

“大多数鱼要么天生能发光,要么利用细菌发光。”

天生能发光的鱼占一半以上,它们在体内经过某种化学反应实现化学发光;另一种利用细菌发光的情况中,这些鱼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发光能力,是体内的菌群让它们发光的,这些菌群很容易繁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光源。

插播一件有趣的事——在矿用安全灯被发明出来之前,英国煤矿工人时常带着一桶死鱼下矿井工作。你知道为什么吗?

荧光

有些发光动物的皮肤上有荧光素,可以调节颜色,发出不同的光。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一种水晶水母,同时具备生物发光也荧光两种能力。科学家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一种叫绿色荧光蛋白的物质,在科学研究中掀起了一场变革,比如,人们发现,这种蛋白可以对扩散的癌细胞进行荧光标记。

*

以上这些,是《会发光的鱼》中提到的。

当然,书里写的比我写的有趣多了。海伦·斯凯尔斯结合了丰富的鱼类知识和真实的海洋冒险经历,同时运用各种比喻,让你有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本让你大开眼界的书。

《鱼的好奇心》中,写了各路有头有脸的人物是如何研究鱼的。唉,本章是全书最不有趣的一章,有点像专业书里的《概论》,读了也没记住多少。但有一件八卦挺有趣:艾德蒙·哈雷,就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也是个鱼类爱好者,发明了潜水钟,还发表了《水下生活的艺术》,对了,皇家学会送给哈雷50本《鱼类溯源》抵他的薪水... ...

《鱼的家族》讲了鱼的进化树,从硬骨鱼、多鳍鱼、鲨鱼到盲鳗共12个生物群,尽管形态各异、习性有别,它们之间却有着微妙的联系。

《热爱色彩的鱼》向你展示了海底世界的绚烂多彩:有的鱼擅长伪装,甚至会为了融入猎物而改变自己的颜色,有的鱼假装自己有毒,有的鱼能看到紫外线... ... 对了,有的鱼类也是“颜值控”,喜欢色彩艳丽的另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有毒的鱼》《鱼的食物》《鱼的交响乐》等模块,除开序章和终章,共10个章节,带你全方位地走近海洋,走近鱼类。

*

鱼类是比较“惨”的物种,不像猫猫狗狗一样被人宠着爱着,人们提起鱼的时候,往往是在报菜名。但其实鱼类也有感情,有癖好,有智慧,只是我们不知道。

读这本书最大的触动是,世界之大,真是奇妙啊,一想到还有这么大的世界在那里,等我去探索、去发现,就觉得,获得了这张来到世界的门票,真是幸运,要好好珍惜。

好啦,《鱼的好奇心》,推荐给你。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四):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从亚马孙热带雨林中伪装成落叶的叶鱼、能够向树叶上的受精卵精准洒水的红翅溅水鱼,到非洲东部“口孵”幼鱼的慈鱼周,再到深海地带长着发光棘的小鲨鱼、腹部发出蓝光掩盖自己轮廓的灯笼鱼,一翻开《鱼的好奇心》,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水下世界。

这本书的英文标题是《Eye of the Shoal》,读之前有些不太懂,翻完书我想,所谓的eye,既是在说鱼的特点,也是我们人类对于鱼的观察和注视。鱼的世界一直以来都是神秘而刻板的,我们熟知美人鱼的传说,想象海怪和海底宫殿的存在;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相信鱼类不存在感情和智慧;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鱼就是鱼,看到海里游动的、鱼缸里停滞的、池塘里潜伏的它们,我们无一例外地,只会称它们为,读这本书的几天里,我试图满足从书中生发的好奇,想要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平常一瞥而过的生灵。可是在北京这个少水的城市,没有池塘、没有鱼缸,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单位门口的臭水沟里却难觅鱼的踪影,可能只有目前不敢去的水产品市场才能觅得芳踪了。鱼。实在是存在于一个离我们太遥远、太难以接近的世界。

而作者是那些令人羡慕的“少数”中的一个,她对鱼类世界的喜爱简直溢于言表,身为海洋学家,她走遍世界各地,也游遍世界各地,从城市中浑浊的水道到少有人烟的珊瑚礁,从清晨到黑夜,她深入到水中,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静静地潜伏,默默地观察,欣赏鱼的颜色和行为,倾听鱼的私语和狂言,并把自己的热爱和观察写成文字,分享给可能一辈子都难能得见这些的我们。

鱼类的生存世界占据了90%-99%的地球可利用生存空间,在广袤的家园中,他们理所当然的在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品类丰富,世界上有大约3万种鱼类,数量接近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综合。今天的我们当然已经十分熟悉鱼的存在,可是在很久以前,因为距离太远、太不可琢磨,世界上真的有鱼吗?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作为《动物志》的作者,亚里士多德对鱼的存在深信不疑,然而大多数人的仍然将水生动物和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一直到16世纪中期,人们对鱼类的认识才更加贴近现实。这得益于当时多位欧洲作家相继出版了相关著作,他们在书中绘画了鱼的形象,对鱼进行最初的分类,让鱼类学成为动物学的分支。其中令人印象颇深的是维路格比的《鱼类溯源》,这是第一部权威的鱼类定位指南,内含丰富精准的鱼类图片,为了出版这本书,英国皇家协会甚至撤回了对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支持。

那么鱼类究竟是什么?鱼类进化树上展示了12个鱼类生物群。离我们最近、也就是进化最充分的是硬骨鱼,约96%的鱼类都在此品类中,他们的生活水域最深,深海狗母鱼能够伸开三条鱼鳍,像三脚架一样立在海底软泥上。他们的生命力顽强,东南亚的蟾胡鲇在池塘干枯后可以用鱼鳍在地面上行走,寻找湿润住所;红树林的鱼将鱼能用皮肤吸收氧气,在完全缺水的情况下藏在螃蟹壳或椰子壳里几个月。进化后的硬骨鱼骨骼坚固轻巧,尾巴坚硬让他们不需摆动身体,只用摆动尾巴就可以向前运动。轻薄的鳞片由胶原质和磷灰石组成,灵活而坚韧。他们进化后的颌骨能够向前推动,给予他们多种多样的饮食方式。

除此之外,约2亿年前,弓鳍鱼和硬骨鱼有同一个祖先,他们和硬骨鱼一样用鳃吸氧,能用鱼鳔漂浮,但他们的鱼鳔还能用来呼吸。2.6亿年前和弓鳍鱼同一祖先的是雀鳝,他们的身上有紧密相连、坚硬透明的鳞片。进化树上第四类鱼是鲟鱼,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鱼子酱的来源,对鱼卵的大量需求造成鲟鱼濒临灭绝,同时鲟鱼为人所熟知的溯河产卵因为途中的水坝挡住了他们回家的路,数量恢复困难。第五类多鳍鱼体表覆盖闪亮的鳞片,长长的背鳍由许多小鳍组成,他们用肺呼吸,通过嘴和头顶的呼吸孔吸气、呼气,这样也就意味着如果无法到水面呼吸,它们就会窒息。虽然不是四足动物的直系祖先,但是多鳍鱼可以用胸鳍爬行,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学习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第六类肺鱼长的像鳗鱼,大部分只能靠肺呼吸,这意味着没有水他们也能生存下来,比如旱季来临时钻入泥中,分泌粘液包裹住自己的身体后,他们可以存活4年等待雨季来临时再苏醒。肺鱼是与人类有最近亲缘关系的现存鱼类,4亿年前,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和肺鱼同属于肉鳍鱼的还有腔棘鱼和四足动物,白天,腔棘鱼藏在250米深的洞穴里,夜晚才回到500米深处捕食,他们的卵子比棒球还大,在离开母体前可在体内孵化和发育3年。

第九分支鱼类是板鳃类,其中一半都是鲨鱼,他们的身体呈纺锤形,两侧长着鳃;还有一半是魟鱼和鳐鱼,他们的身体则呈纺锤状,鳃和嘴巴位于身体下方,呼吸的是身体上方的呼吸孔。鲨鱼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凶残暴虐的,可实际上,他们的新陈代谢率比硬骨鱼要低,消耗的能量少,吃的也不多,大白鲨啃食了海面上的鲸鱼尸体后,可以6周不吃东西,鲑鱼的食量是同等体型鲨鱼的4倍。板鳃类鱼的骨架是软骨,就像我们的耳部骨头,让他们的整体重量减轻,再加上鲨鱼有巨大的油性肝脏可以帮助提高游泳效率,保持漂浮,他们的行动很灵敏。一头1吨的姥鲨在海中因为你肝脏浮力实际只有3.3公斤!此外,板鳃类的体表覆盖盾麟,体积小,减阻效果好,能帮助他们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板鳃类寿命悠长,格陵兰睡鲨是最长寿的脊椎动物,150岁才会第一次交配。板鳃类的生殖方式多元,可以像腔棘鱼一样卵胎生,受精卵在体内孵化,也可以胎生,甚至还可以卵生(把卵产在海底,孵化后的空卵壳会被称为“美人鱼的钱包”,不同物种的卵壳都不一样。)、无性生殖,未受精的卵细胞可以直接发育成胚胎。和板鳃类一样都是软骨鱼的是银鲛,长着兔子的脑袋、小嘴小牙,纺锤形的身体有一条丝带一样的尾巴。他们的交尾器官长在头部。进化树最底层也是最古老的鱼类是七鳃鳗和盲鳗,前者能吸附到寄主上吸食血肉,后者则喜欢在动物尸体觅食。他们都没有上下颌和脊椎,但是有一条背神经管——脊索。

区分这些所有种类的鱼,首先要辨明他们外型的不同之处。并且进一步根据颜色和花纹识别特定物种。为什么鱼有这么多颜色?颜色是他们的工具,可以用来隐藏,不仅色彩艳丽的肤色本就和海藻、海葵和珊瑚交相辉映,提供掩体;色彩明亮的鱼即便在空旷处也不用担心,当一群条纹鱼聚在一起,他们身上的条纹也会练成一体,很难一一区分,隐藏他们的轮廓。而且鱼也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颜色,一条细鳞鱼能够有16种不同的伪装,随时随着环境而变化。颜色可以用来警告,比如浅海的红色鱼,提醒对手他们的毒性,提醒的对象也可以是同类,亮明身份、标识领地。有意思的是,许多鱼在年少时的颜色和成年后不同,小时候的外观可以安抚成年鱼的情绪,这也是鱼类外观多样性的体现。此外,鱼类像鸟类一样,色彩鲜艳的大多是雄鱼,用于求爱,不仅是美观,鲜艳色彩也意味着雄鱼不是能力突出,能从虾螃蟹身上获取他们自身无法产生的胡萝卜素,更容易获得雌鱼青睐。但因为污染,许多雌鱼,比如雌鱼周已经无法辨别同一品种雄性身上的颜色了,对交配产生不利影响,长此以往,鱼类身上的色彩会越来越少。

鱼身上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原来他们身上有种色素细胞,可以产生五颜六色,但虽然我们印象中有很多蓝色的鱼,真正产生蓝色素细胞的鱼只有两种,其它大都为虹彩细胞产生的蓝色结构色,也就是光波由细胞中结晶状的鸟嘌呤反射散射衍射后产生的颜色,就像蓝天彩虹蓝色的眼睛一样。色素层+虹彩层,形成了我们见到的颜色和花纹,而那些容易改变的颜色也是鸟嘌呤方向改变、色素颗粒扩散或聚集后的结果。这种光的神奇利用,会让我们产生许多银色的鱼都会隐身的印象。

既然鱼的外观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也就意味着,鱼是能看到的。实际上,鱼眼的结构和人类似,而且因为晶状体是球形的,他们可以在水中聚焦,不像我们在水下看到的都是模糊的,甚至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东西,他们的晶状体还能够前后移动,就像放大镜一样。而且因为眼球中的视锥细胞,他们甚至能看到人类看不见的远红外光,他们看颜色的能力还可以调解,鲑鱼和七鳃鳗在还海洋中能更好地看蓝光,向内陆移动时则能调整视觉色素,更好地看到红外光。不仅是红外光,人们无法看到的紫外光,也被鱼类充分利用,他们会根据紫外线在脸上留下花纹用以识别彼此,比如柠檬雀淍,紫外线是他们的暗号,交流时不易被敌人发现,从这个角度看,鱼类的进化可比人类精巧多了。

这是一本格外适合新手入门的鱼类科普书,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某一地、某一品种的鱼,而是以全球化的视野,描绘了当今世界鱼类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以鱼类的几大特点分章,着力呈现给读者一个整体的认识的同时,凸显鱼类的个体特征。而在关注广度时,她不忘拓展深度,以历史的眼光,爬梳鱼类发展和进化的全过程,为何我们今日见到的鱼是这般模样?它们的特点是如何发展进化而来的?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些都经过了哪些努力?在认识鱼类和认识“认识鱼类的过程”中,对于鱼的世界以及人类与鱼类的关系获得全景式的了解。

读过几本这类新知类作品后,非常欣赏他们的一个特点是,摒弃以往的说教和条条框框的介绍,这类作品的目的无一例外是对我们不熟悉的生物进行科普,让我们更了解它们,可这份了解并不是强迫,而是想让我们在了解中对他们产生认同和尊重,尊重他们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和人类平等享受自然馈赠、自由自在生存于世界中的权利。长期以来,我们看待鱼总是高高在上,不了解他们每一个种类的名称(当然,即便读完本书我也没有记住)、演化进程、特点和能力,而且总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喜欢那些温顺可爱的鱼,因为鱼类缺少和人类相似的大脑结构就否认鱼类智识的存在,即便有科学实验表明也认为结果的巧合性大于合理性,更不用说肆无忌惮地捕杀鱼类,并让海水变暖、酸性增强、严重污染毁灭他们的家园。1996年全球鱼类的捕捞量就达到极点,野生鱼类的数量更是难以恢复。我们了解鱼,从而保护鱼,并不是为了人类自己,而仅仅是为了鱼本身,倘若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为了“人类的未来”而保护鱼,因为缺乏对其它生灵的爱与尊重,我想这保护并不会长久。而我相信,无论是谁,在了解到这些“无声”“无迹”的巨大生物群在广袤的海洋世界中,与陆地上的我们一样,在数亿年的时光中,小心翼翼地应对外部环境和物种自身的变化,繁衍生息,发展演进,都会对他们的创造力和适应性肃然起敬,他们不只是一个概念性的物种,而是一个个外表个性鲜明、有勇有谋的个体,而人类又怎能忍心破坏他们的巨大努力。

在认识鱼之外,读这本书似乎也让我更加认识了人类自身。认识了我们并不是那个独一无二、高高在上的存在,认识了我们熟悉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评价标准,认识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应与其他生物保持的关系。生而为人,我是幸运的,可更该小心使用这份幸运。在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其地位和作用,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性和相容性,求同存异的不仅是人类自身,更应该是人类和每一个物种群体。

  《鱼的好奇心》读后感(五):雌雄互换?放电高手?毒死自己?跟随鱼类学家体验神奇的海底世界

  

《鱼》【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尽管晓月西沉后你隐匿在那灰白的落潮深处,来日里的人们也将知悉我是怎样把鱼网抛出,而你又是怎样无数次地跃过那些细细的银索,他们会认为你薄情寡义,并且狠狠地把你斥责。

1、海伦.斯凯尔斯的开心与失落

如果问海伦.斯凯尔斯与鱼类之间最开心的时刻,她可能会告诉你,那就是在中国南海的弹丸礁与一条苏眉鱼相逢的时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水是如此清澈,让人几乎意识不到它就在这里,这是我最接近飞翔的一次体验。珊瑚礁向远处延伸着,缓缓斜入海洋深处,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花园,遍地鲜花、苔藓和地衣,几乎没有一块荒芜的空地。这是我见过的最健康的珊瑚礁。成群结队的鱼在我周围游来游去,在它们之中,我发现了此行最想看到的动物。就这样,我瞬间忘记了恐惧和忧虑。”

海伦.斯凯尔斯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顷刻之间,我从地狱进入了天堂。”

如果问海伦.斯凯尔斯与鱼类之间最伤心的时刻,还是与苏眉鱼有关,当她多年后重返弹丸礁的时候,一条苏眉鱼都见不到了。

在东南亚海域游荡的一支船队,猎取了这些珍贵的鱼,他们把能找到的所有苏眉鱼都带走了。

海伦.斯凯尔斯感觉极为的沮丧,她说:“我觉得自己为研究苏眉鱼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失去了意义。当我专注于它们的生活细节时,外界的力量却悄然摧毁了它们。由于头上贴着昂贵的标签,所有那些我通过面部纹路识别出来的鱼儿,从一开始就注定在劫难逃。我见证并记录了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或许永远不会再发生,至少在此地是不可能了。”

海伦·斯凯尔斯是英国知名海洋生物学家,她从15岁第一次在野外观察鱼类,到第一次在水下融入鱼类的世界,再到成为一名专业的“鱼类计数员”,她的生命中已经离不开鱼,她会感觉与鱼群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不息和勃勃生机是如此的不平凡。

因此有了这本《鱼的好奇心》的问世。

“仿佛一艘美丽的玻璃船,以带着喜悦的激情,向我们清晰展示了神秘的海底世界。”《纽约时报》这样描述《鱼的好奇心》这本书。

2、鱼的进化树与“活化石”矛尾鱼

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生物,对于鱼类的起源,人们一直非常有兴趣。

最早从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开始,人们就对鱼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鱼类的研究还有一些神话的色彩,等到了16世纪开始一直到近现代欧洲,科学家们开始认真思索水生动物的起源问题,开始用科学的思维来研究鱼类。

1837年的时候,达尔文结束了在“小猎犬号”的探险航行,与1838年的时候,他绘制出一张鱼类的进化树。虽然绘制鱼类进化树的人很早就有,但是达尔文是第一个能够真正说明来龙去脉的人。

可以看到在达尔文的进化树还不够完美,其实是缺少一些环节的。

不同动物种群之间缺少的联结是什么?这是查尔斯.达尔文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显然,无论是在化石还是现存生物中,只要能找到这些“缺失的环节”,他的物种进化理论就有了实例支撑,而且有助于绘制出完整的生命树。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与陆地上的脊椎动物、四足动物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

这一点在“矛尾鱼”身上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矛尾鱼”是腔棘鱼的一种,人们一度认为腔棘鱼在数百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直到1938年,南非生物学家玛罗丽.科特尼-拉蒂默在当地码头定期观察渔民捕的鱼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腔棘鱼,后来人们将其命名为拉蒂默鱼(又名矛尾鱼)。

这种鱼也被称为“活化石”,是真正能够体现出水中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变的一个过程。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条矛尾鱼(拉蒂默鱼)标本,是科摩罗总统访华时赠送给中国的,每次带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的时候,看到自己小时候只有在杂志上才能见到的标本,对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有人还根据地球的历史,将脊椎生物的进化时间带入到地球时间历程中,进行类比。鱼类的历史基本上与此类似

如果将地球的四十六亿年历史压缩到一年中,那么一月一日地球诞生;脊椎动物的演化直到十一月十八日下午才开始进行;地球霸主恐龙则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消失于无形;作为万物主宰的人类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接近午时才出现在地球上。

让人不由得感叹自然的神奇。

3、“美的进化”与五彩斑斓的鱼

前阵子刚读到一本《美的进化》,部分观点取自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的书,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配偶选择主导的审美进化论,这种力量也在推动着生物进化的进程。但是主流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观点,会损坏自然选择解释万物的能力,因此在很长的时间内,审美进化的理论一直处于被压制、曲解、曲解、遗忘的状态。

学者认为,凭借外貌取胜的动物,在异性面前被选美竞赛所消耗,而在同性中又来自捕食者的筛选,大部分物种在美貌方面的进化是一直在进行的。

这种进化观点与海伦·斯凯尔斯《鱼的好奇心》中对于孔雀鱼的科学研究极为相近。

通过数千张孔雀鱼照片的对比及斑点体色的统计,科学家发现,在捕猎者最少的池塘里,雄性孔雀鱼的色彩最艳丽;而在捕猎者相对较多的地方,孔雀鱼的色彩最朴素。

生物学家恩德勒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在生活有孔雀鱼天敌的水塘中捞了一些孔雀鱼,放入另外一个没有任何捕猎者的小溪中。两年后再观察,发现在没有危险的环境中,艳丽色彩的孔雀鱼数量显著增加。

这是因为色彩最艳丽的雄性孔雀鱼在吸引雌性孔雀鱼方面是最成功的,生成的后代也最多,因此进化出艳丽颜色的孔雀鱼的数量急剧增多。

《鱼的好奇心》与《美的进化》对照阅读,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绚丽多彩填补了生物进化史上的一片空白,为我们从现代的角度去全面认识达尔文的进化论,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生物的进化,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4、双鱼并肩游,安能辨我是雄雌?

9月份有一部迪士尼大片《花木兰》将要上映。其中在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中有这么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但是如果他们当时看到的是鱼类,估计更加分不清楚了,因为某些鱼类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雌雄性别互换!

有能够从雌性变为雄性的,最典型的就是苏眉鱼。

苏眉鱼是雌雄同体,许多苏眉鱼在出生时是雌性,等它们到五岁的时候,会停止分泌雌性激素,转而分泌雄性激素,这时候它不再为鱼群产卵,真正成为雄鱼。

还有从雄性变为雌性的,最典型的是海葵双锯鱼,也就是小丑鱼“尼莫”。

小丑鱼群中的领袖是雌性小丑鱼。当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卵会首先发育成雄性,当群体中的雌性首领离开群体或者死亡后, 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雄性小丑鱼,会转换为雌性个体,并增大体型,成为群体中新的首领。

还有雌雄两种性别互换的,最典型的是加勒比海的垩鮨。

垩鮨体长可达8厘米,腹部有电光蓝色,非常漂亮。他们不仅同时拥有雌性的卵巢和雄性的精巢,他们还会在伴侣之间互换性别。一对生活在海螺壳中的垩鮨,每天可以伴侣互换性别多达20余次!雌雄切换自如,太吓人了。

看完这么多神奇的鱼类,读者们还敢说自己能够分辨出眼前的鱼类是雄性还是雌性吗?

5、鱼儿狠起来,连自己都能毒死

最近与孩子一起读到一本自然科普读物,其中讲到一种神奇的动物粒突箱鲀。这是一种长得四四方方的鱼,游得非常慢,但是它们有保护自己的办法。它们会通过皮肤,释放一种神经毒素,叫做河豚毒素。

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种毒素虽然是粒突箱鲀自己放出来的,但是对它自己也是有毒的!比如它在鱼缸里放毒,那么连它自己在内,鱼缸里所有的鱼都会被毒死。

孩子问,为什么粒突箱鲀不能免疫毒素呢?那还有电鳗,会把自己给电死吗?这种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但是很惊喜地,在《鱼的好奇心》中找到了部分答案。

河豚是一种非常著名的有毒鱼类,有着“冒死吃河豚”的说法。但是河豚就不能把自己给毒死,科研家研究发现,其实阻断河豚毒素是一个相当简单的过程。只需要改变钠离子通道(由蛋白质构成)中些氨基酸的结构, 就能阻止神经信号的传递和结合,使河豚毒素无法正常识别钠离子通道。

河豚对毒素的这种天然免疫是多次进化形成的,而且每次基因突变改变的都是钠离子通道中的单一氨基酸。 在有限的条件下,它们既要增强自身对毒素的抵抗,又要保证神经系统正常工作,所以才会多次以同样的进化方式改变单一基因, 这也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粒突箱鲀没有进化出阻断毒素的基因,或许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或许与它们进化的时间短有关,总之相比于河豚鱼来说还是要弱了一些。

至于放电的鱼,《鱼的好奇心》中提到,在非洲的河流中有着200余种长颌鱼,他们可以发出微弱的电脉冲,用于定位和确定捕食目标,基本上是一个小雷达的作用。

而电鳗呢,则可以发出600伏的电压,足可以致人于死命。

但是电鳗是非常聪明的,它们不会为了击中某物随意释放强力的电击。

电鳗一共可以在水中发出两三种强弱不同的电压。开始的时候先是放出微弱电压,如果附近有猎物,这种试探性的电流会让它们不自主地肌肉抽搐,由此激起涟漪,这样电鳗通过压力敏感侧线就能探测到猎物的位置。

在这时,电鳗才会发出致命一击,用强电压麻痹猎物的神经,使其肌肉收缩,暂时失去行动能力。方便自己的捕食。

但是很遗憾,为什么电鳗在捕食猎物时不会电到自己,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6、大自然的一曲赞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曾说,“我学会了如何看待自然,不再像没有头脑的年轻人一样。我经常听到那平静而悲伤的人生音乐,它并不激越,也不豪放,但却具有纯化和征服灵魂的浩大力量。”

海伦.斯凯尔斯的《鱼的好奇心》也像是给我们带来一首关于海洋,关于自然,关于鱼类的雄浑音乐。

书中鱼类五彩斑斓的颜色,美妙的歌喉,奇特的本领,乃至于不雅的“放屁”,都成为神秘鱼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奇妙的大门,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去了解鱼类,去观察鱼类,并爱上鱼类。

但是书中提到自然环境的恶化,许多鱼类的消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毕竟,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保护动物是保护人类自己”从不是一个口号。如果鱼类们一个一个的消失,那预示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到极点,人类自身的存亡也是一个未知数。

世界既大,也小。鱼类们,乃至其他的动物们,都是与人类唇齿相依的。

希望将来的某一刻,人类不要成为地球上最孤独的生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