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2018-07-05 05: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10篇

  《看不见的森林》是一本由[美]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页数:3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一):自然之美与翻译之美

  我的屋后有一片树林,是普通的杨林,大概有五六年了,树木高大茂盛。早晨迎着朝霞,徜徉在林中。一缕缕金色晨光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叶洒落下来,无声无息地抚摸着一些蒲公英荠菜和青青草。几只早起的斑鸠在树枝跳跃,从这棵到那棵,从高处到地处,偶尔“咕咕”地叫几声。早开的黄色蒲公英花,白色的苦菜花点缀着这片树林。这是我的“坛城”。

  哈斯凯尔的《看不见的森林》,正是观察记录描述方寸之地的“坛城”的自然笔记。坛城,在哈斯凯尔的笔下生动逼真而又异彩纷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有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生短命植物,是他们“点燃了地面上的生命之火”,也有繁茂贪婪的糖枫,“正在舒展叶片,从枝条上垂下绿色花朵”。不仅植物,大到白尾鹿小到蚂蚁动物,同样逃不过哈斯凯尔的眼睛:一只身强力壮的大蚂蚁,赶来帮助同伴运送一颗獐耳细辛的果实,“它用触角拍拍果实,又用嘴巴两边伸出的钩状下颚咬住。…把果实抬到了头顶,口器牢牢地扎进果实钝白的末端。它动身朝坛城中间走,跌跌撞撞地翻过一根根枫树叶柄,休息一会儿,掉进树叶缝隙里,继续往前爬。”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精彩描写!而这样的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读这样的书,我们要学习哈斯凯尔那种欣然贴近大自然甚至融入大自然进行观察的方式作者经常是“肚皮贴地趴下”,“屈膝跪下”,更有为了“像林中动物们一样体验一下这种冷冽的气候”,他“卸下了全副的御寒装备毛衣、t恤,还有裤子”。就是以这种方式把目光从整片森林缩小到方寸之地的坛城,又从坛城聚焦到诸如苔藓、獐耳细辛以及蝾螈、蜗牛,这样的细小而又具体物种上。这种内敛的观察方式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丰富多样而又耐人寻味生物世界。也正是受其启发,我在开篇下了我的坛城之旅。

  但这还不够,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外表的世界,他要继续思考展示更加有趣引人入胜的内在世界。于是他对生物的自然习性结构进行了一番思索分析回答了“为什么大部分山雀能安然地度过严寒的冬天?”“为什么獐耳细辛的种子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同时也对“苔藓怎样储水、用水?”“飞蛾怎样从动物的汗液中得到足够的钠?”正是这些问题探索,让观察日记有了不同趣味,更具有了科学深度。通过这些分析,我们看到植物、动物与人类一样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内在结构,各自的运行机制,并不断进化来适应周围的环境。这些让我们对司空见惯的花、草、树、虫有了深刻认识,也引起了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思考,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应该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以与虫、草一样的视角来,看待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建立一个自然的大自然!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作者的语言。真令人佩服之极,一个生物学家竟然有如此优美文笔。对植物的细致描绘,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都让人如临其境。而熊娇博士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相得益彰,确实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堪称典范之作。说实话,我还从没见过如此本土化的翻译,流畅,优美,准确!

  这本书,让我不敢快读,太怕错过一处精彩,漏掉一朵小花,踩到一棵小草;也只有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的融入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中!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二):week 2

  #2018weeklyreview#week 2 这个周我看了《看不见的森林:林中森林笔记》准备考试之余甚至在一瞬间倦怠袭来,都会点开这本书来看。 这本书在写自然科学,但又不仅仅讲了自然科学。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让我的困惑找到了归属。比如玉米农民那一段就从生物学的角度拨开了一个悖论的魅影,他的语言幽默而准确,本人想必也一定是个热爱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的“大孩子”。 作者对坛城的观察细致入微作为一位科学家,他用写散文的笔法来写生命,显得极其的新颖。非常的幽默和好玩,很解压。放几段我的读书摘录:-O[em]e400351[/em] ♡鹿的肚子里也自有一个坛城和一场精妙的生命之舞,无数饥饿的唇齿供养着这些生命。 ♡在其他大陆上,这类果实自会有大象、貘类和诸如此类的其他大型食草动物来食用,然而在北美大陆,这些动物都作为化石存在了。那些失去伙伴的植物把哀伤历史写在脸上,让我们瞥见整片森林的丧亲之痛。 ♡一旦个体性消解,再分发好人卡与坏人卡就没什么意义了。玉米是受压迫的吗?农民对玉米的依赖,是否使之成为受害者呢?这类问题的前提,是基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划分。人类的心跳,与栽培植物的花开花落,是同一个生命。“单独”是没有的事:农民的生理机能,是在以植物为食料的依赖关系塑造而成的。这种依赖关系,可以追溯到成千上万年前的第一批蠕虫类动物。栽培植物对于人类来说,不过一万年的历史,但是同样存在依赖关系。地衣使这种依赖关系在物理上更加亲密,它们融为一体细胞膜相互缠结,就像玉米棒子与农民融合一样,被演化之手牢牢束缚着。 ♡现代生物,包括我们自身的DNA,都留存着这类合并的痕迹。虽然我们的基因作为整体发挥作用,但是它们带有两种或多种微妙的、截然不同的书写方式,这是数亿年前结成联盟的不同物种留下的痕迹。生命之“树”,是个拙劣的隐喻。我们系谱中最深远的部分,类似于网络或河口三角洲,处处丝缕缠结、支流横溢。我们是俄罗斯套娃,我们的生命之所以可能,是缘于内部的其他生命。然而套娃可以拆分,我们体内的细胞和基因助手却无法与我们分离,反之亦然。我们是大尺度的地衣。 ♡道家的融合思想、农民的依赖性、亚历山大式的掠夺,坛城内的关系,呈现出多面的、混合的调子。盗匪与良民之间的界限,并不像初看起来那般易于划分。事实上,演化过程并未划出任何界限,一切生命都兼具劫掠与团结性质。寄生度日的土匪要靠体内共同生活的线粒体来提供营养。藻类中充盈着来自古老细菌的“祖母绿”,转而又在灰白的真菌壁内卸下武装。就连生命的化学基础DNA,也是一棵色彩缤纷的五月柱1,一个错综复杂的戈尔迪乌斯结。

  ♡伦理问题也不能依靠人类文化所热衷的政治智囊、科学报告法律抗辩来解答。我相信答案或者说答案的开始,要透过我们静观整个世界的窗口来寻找。我们只有通过审视那些支撑和维持着我们生活体系的结构,才能看清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明确我们的责任。与森林的一次直接接触,使我们懂得谦逊地将自身的生活与愿望置于更大的语境中。这种语境是一切伟大伦理传统灵感来源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三):深耕细作

  工作渐渐放慢节奏,工作日的晚上也有时间走出去,参加不同的团体,结识不同的朋友发现新的自己。这是一件让人心安的事情。同时也在心里督促自己,是要多一些记录,照片沉淀。有质量的输出,才能把经历变成自己的东西

  看到一篇刘华杰先生的读后感。在自然教育圈子里,刘华杰先生自然是一位德高望重前辈知名的博物学家。读完这篇文章后,深刻赞同这一平方米的做法

  正值孩子暑假,全国都刮起了夏令营风,伙伴们有的已经在路上,有的已经疯玩几天了,有的刚刚开始招募。有各种各样区别于旅游团的、各种主题的夏令营,相同的是,同样的路线,可能生命周期只有3-5年,对于一些“死忠粉”,今年去过的地方,明年几乎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列的。

  在上一周魔法联合生态和平亚洲举办的中韩生态游戏初级培训第三期(北京站)的时候,我跟一些伙伴们谈到夏令营的事情。伙伴们反映的这种情况颇为多见。这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除了满足孩子对于不同风情、地貌的需求之外,除了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之后,还应该给孩子留下一些什么?

  众所周知的是,儿童好奇心非常强,这也往往给家长带来一个难解的问题,怎么样既保有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呢?

  在亲子活动中,我们格外注重自然观察的培养和引导,同时孩子给了我们很好的反馈。即使是5岁的孩子,观察一株植物,一个比蚂蚁还要微小的动物,他们都格外的用心。在今年的第一次活动中,我们大胆的去给孩子15分钟的时间,找1平方米的“界域”,作为你的基地,在这短时间里,看看你能观察到什么。观察结束后的分享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要展示自己“界域”内独特的发现。

  如果,这样的观察,在同样的地方,持续一年呢?持续2年呢?

  我曾经认可一句话: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

  而现在,我相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

  去不同的地方,见识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风貌是非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在一个地方,深入、仔细的观察、体会、沉淀、总结,就像春雨悠长却不可替代。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四):Anecdotes

  铁线虫 horsehair worm

  铁线虫的幼虫在河床上被一只蜗牛或小昆虫吃到肚子里,幼虫为自己裹上一层保护衣,形成囊泡,等待寄主被蟋蟀吞咽。一旦进入蟋蟀体内,头上带刺的幼虫就在寄主肠壁上钻孔,进驻入内。当蠕虫无法再长大时,它释放化学物质控制蟋蟀的大脑,使得蟋蟀扎进水里,铁线虫用其强劲有力肌肉从蟋蟀体内破壁而出。

  山雀 chickadee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第一阅读自然主义类的书籍,没想到一个听起来非常具有科普味道作品,读起来竟然如此妙趣横生酣畅淋漓。读完这本书,至少可以从字面理解什么叫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首先的感触是,森林的世界有那么多暗流涌动。春夏交替,四季更迭,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微小到树皮上的每一个细胞都肆虐地用自己的方式精彩地活着。他们活的精致高贵巧妙接受利用阳光和风认真地面对霜降雪落。顺势而为,聪明之至。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无限小的事务中包含整个宇宙。我们在繁杂生活中寻求诗意的栖居,但是在一平方米见方的世界里,包含着整个植物群落的历史和现实,植物和小动物哲学般的存在、智慧的隐忍都是我们的教科书

  读书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强烈心疼感觉。走过校园,看到草坪整齐划一的美,看到修剪成各种形状的树木,和用拙劣的审美摆放的花草,为了盖新楼而被拦腰折断的大树,觉得好可惜,它们成千上万年的传承下来精致的世界观在一个机器按钮的操纵下竟轰然倒塌。即顽强脆弱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六):自然笔记,好像不尽是自然

  这是一部博物学著作。以森林作为起点,描述森林万物,展示人类对于自然形成的知识,文笔流畅,非常好的阅读体验。

  如何才能写出这样一部趣味盎然同时又能传递知识和理念的好作品呢?我将此书写作归结为以下几个要素

  空间。作者笔下的“坛城”只是一块一米直径的林地。不能不说,对应自然观察而言,这块地盘未免太小了。但这样选择结果,可以使观察的对象微观化,带领我们去看那些通常不会关注的对象。此外作者充分利用这一小块空间并将观察范围加以扩展:不仅是生存于此的成员,还包括从此路过的成员,以及从空中飞过的成员,实际上是作者立足这一小块地盘所观察到的所有对象。

  时间。作者设计了一个模式:以时间为轴、持续一年的连续观察。一方面可以丰富观察对象和内容,另一方面将季节变换引入写作之中,平添了很多的情趣

  对象。森林生态中的成员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类,这些构成此书的主角。在作者笔下,它们要么独自出镜,要么因对比竞争而出双入对,要么通过生物链条连接起来形成一幅众生相。限于有限的空间,文中出现的角色鲜有我们以往熟悉的大型动植物,更多是通常难以关注的小生灵以及常常被忽略的微生物。比如苔藓、真菌,比如蚊子、飞蛾、萤火虫,比如山雀、杜鹃、林莺,比如獐耳细辛等“春生短命植物”。

  写作层次。第一层是观察,对现象做细致观察,记录下来。第二层是论述,用已有知识解释现象、发掘现象背后的关系,并做延伸讨论。第三层是将人引入其中,或者是做拟人化想象,或者是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后要说的是立场尊重自然,尊重万物生命,将人视为万物之一而非万物的主宰

  说了什么多。以下引几段文字

  “蜗牛与章鱼、乌贼是近亲,与他们不同的是,这只陆地蜗牛眼睛上没有精密的透镜和针孔,无法形成清晰影像。不过,蜗牛的世界到底有多模糊,依旧是个谜。科学家们无法去询问蜗牛看到了什么。……对于一只蜗牛来说,什么叫做“看见”?蜗牛会像我们一样观看,将方格卡片的影像呈现在它们那腹足动物的心灵中吗?它们的内心也会产生对光明和黑暗的体验,并经由错综复杂的神经加工成意愿、偏好,以及意义吗?人体和蜗牛的身体都同样由一片片湿润的碳和泥土构成,既然意识能从这种神经土壤中产生出来,我们有什么理由否认蜗牛内心的影像呢?

  “这只蝾螈很小,很可能是去年夏天才孵化出来的一只小蝾螈。去年春天里,它的父母以精妙的步法和两颊的款款厮磨进行了交配。蝾螈表皮由芳香的腺体拼合而成,因此两颊的摩擦能以化学信号传递私语,互通款曲。当蝾螈夫妇相互熟悉之后,雌蝾螈举起头部,雄蝾螈滑到太太胸腔下面。雄蝾螈向前走,雌蝾螈附和着,跨坐在雄蝾螈尾部,开始跳一支二人康加舞。几个步骤之后,雄蝾螈排出一小堆圆锥形的胶状物,顶上是一小坨精液。它再次向前移动,尾巴摇来摇去,雌蝾螈也配合它的行动。最后雌蝾螈停下来,用肌肉发达的肛门拾起精液。舞蹈结朿,蝾螈夫妇各走各的道,从此不相往来。

  “有一位蚊子女士降落在我的手背上,我听任它刺探我的皮肤。它身上是老鼠毛般的褐色,有些细微的绒毛,腹部往下呈现出扇贝形花纹。 它弯曲着纤细的腿,身子平贴在我的皮肤上。从它的头部伸出一根螯针,然后在我皮肤上缓缓移动这根长矛,似乎在探寻最佳穿刺点。它停下来,牢牢站定了。随后,当它把头落在两条前腿间并将长矛刺入时, 我体会到一阵灼烧感。当它往深处扎,一直伸进去好几毫米时,刺痛感仍在继续。支托螯针的小套子已经向后弯折到它的几条腿中间,只剩下一小段细细的管子,露出于它的头部与我的皮肤之间。这根螯针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根轴,实际却是由好几件工具组合而成。两根尖锐的口针 苻助于划开皮肤,为唾液管和麦奸一样的食道打开通路。唾液中渗透出防止血液凝结的化学物质。正是这些化学物质引起过敏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蚊子叮咬所致的痒痛。

  “水蛭静静地等待了一两分钟,突然从出神状态中惊醒,五步跨过砾岩,随后停下来,再次陷入凝滞状态。……他交替进行着安静的守望和突然的袭击行动,悄悄包抄过去,然后一跃而出,抓住猎物。这是一种常见的狩猎技巧。观察一下草坪上的知更鸟,或是寻找宠物猫的人类,你就会发现这些行动都如出一辙。

  “林中最初的舞者¬——狼,如今已经消失,然而它们的替身郊狼,却让我们瞥见森林从前优雅而夏杂的舞姿。鹿群也是乘虚而人的新一代舞者。它们不仅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还要代替麋鹿、貘类、林地野牛,以及其他灭绝的食草动物。郊狼和鹿在美国东部的成功,既是我们的文化对森林产生深刻影响的一大症候,也依稀再现了美洲移民、枪炮和电锯到来之前这块大陆上的演员与剧情。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七):像一名博物学家“体察”森林

  20世纪某年的1月21日,博物学家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呆在一片森林里,做了一项实验。这个实验很简单,仅是脱光衣服,像森林中的动物们一样,体验彻冷的寒冬。 振奋、清凉、头痛、热量流失……一分钟的寒冷体验,让哈斯凯尔渐入到了肌肉抽搐、身体战栗、心脏颤抖状态。但是,森林中的动物们却安然无羔。山雀可以通过颤抖,抵御寒冷,它们胸部的飞行肌就是热量来源,通过颤抖让血流流动;同时,山雀还以一种降低10度体温的方式,让自己进入到低的能耗状态。 山雀的御寒本领,让哈斯凯尔“羞愧”,因为,对于人类来讲,“伯格曼定律”造就了动物们的地理分布趋势,而人类在自然面前,只能依赖于壁炉、暖气、防寒衣的屏障,才能抵挡寒风、暴雪。 森林里越冬的物种,还有树木。 这一年的1月30日,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塞沃尼的“坛城”,大风肆无忌惮地摇撼着这片土地。但是,零下两三度的气温,已经让哈斯凯尔感到很受用。 作为这一年的“观察样本”——坛城,他已经习惯了隔三岔五地到这片森林里,坐上一坐,呆上一会,尽可能地、不带任何主见地观察这片原生态林子里的物种变化。 圣诞蕨、苔藓有四季常青的茎干与叶片,它们可以在暖和的冬日自给自足;包果菊则在秋天就已经结束了18个月的生命,落在地上,成了包果菊的种子,静静地等待冬天的结束。 3月13日,坛城回暖。小鸟在欢唱,哈斯凯尔也脱掉了鞋子,赤脚走在通往坛城的路上。这一天,他发现了一枚花芽,是獐耳细辛的。对,你没有看错,作者——哈斯凯尔用的就是“发现”这个词,即使是獐耳细辛这样一种寻常的植物。 4月29日,距离坛城60英里外,发生了地震,震波温和。地震的发生,让哈斯凯尔“兴奋”,急于见证地震后的地质后果。但是,他失望了。因为,相对于以数百万年为单位计算时间的地质事件,地质时间对于物种,过于宏大。 …… 从1月1日到12月31日,43篇观察,以坛城作为样本,哈斯凯尔在一年的时间,不间断地步行48公里,记录下了这片森林的细微变化:风、波纹、昆虫、真菌、毛虫、嫩枝、树梢等等,只要是发生在这片森林里的声、气、光、植、动。 “生态学里的故事,在一片坛城大小的区域就能显露无遗。”而从“无限小的事物中寻找整个宇宙”,无疑,也是哈斯凯尔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主题,即使,这些微小事物,其实,都是我们寻常中都能见到的。 但是,我们忽视了它们太久。 博物学,离我们远吗?大自然,已经是与城市形成两悖关系了吗?那些藏身在腐叶下的真菌、雌雄同体的蜗牛、移动的光斑、拟态的毛虫……真的已经与大城市中的人类物种,不再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关系已经纤微? 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尽可能地不触动、不打扰物种,但是,纤微般的呼吸、哈出的一氧化碳、步伐地移动,都能给坛城带来“波动”。更何况,人类规模化地侵入。 在“电锯”篇中,哈斯凯尔写道,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让坛城一度处在了电锯声中。沃土变成板结的砖块,蝾螈与地栖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屏障。 是接受冰川般的毁灭还是接受人力的干扰?是创建一片由单一物种组成的生长林还是维护一片自然生态林?作为博物学家,哈斯凯尔同样不可避免地抛出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这一永恒的话题。 但是,看花,不是花。 以游山玩水的心态,看到的森林,只是一片郁郁葱葱;而博物学家眼中的“森林”,远远不是如表面那样平静。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八):《看不见的森林》:树木都在侧耳倾听

  蓝灰蝶幼虫向蚂蚁上交保护费以换取庇护;

  微生物设置毒素障碍欲独霸腐尸却使秃鹫受益;

  貌似单身的山胡椒树与地下的真菌恋人水乳交融;

  ……

  自然造物之神奇总是出乎意料地令人惊叹,仅是一平方米土地上驻扎的生物所上演的生存与斗争的剧幕就足以令人目不暇接。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就是这样一部翔实的物候观测笔记,随着四季轮转、昼夜更替,一平方米土地上的生物所展现的明媚与幽暗、鲜妍与灰败、竞争与合作、繁盛与枯槁,悉数袒露,毫无隐瞒。

  作者戴维·乔治·哈斯凯尔,美国南方大学生物学教授,南部大学联盟环保研究员,致力于生物进化研究以及动物保护工作。他善于使不可见之物显露原形,令微小事物清晰放大,生命的复杂与美在他的笔下脉络分明,条分缕析。

  在《看不见的森林》一书中,哈斯凯尔教授选择了一个相对“远离人类文明”的场所——美国田纳西州山丘上一座由老龄林构成的“坛城”,之后频繁到访,通过凝视其中的一片叶子、一块岩石、一滴水珠以及各种各样或微小或硕大的生物来窥见整个森林。

  阅读《看不见的森林》,就像是在观看一部科教纪录片,细致的描写,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一帧帧鲜活而明艳的画面,似触手可及,令人身临其境。

  哈斯凯尔教授大概也是一名合格的吃货,因为,我总能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发现美食的踪迹。在粉红色花药间游弋的黑蜂是沾满玫瑰色糖霜的巧克力糖;铺在砾岩表面的黄油和果冻膜只有蜗牛的齿舌才能刮挫;欧洲蛞蝓的外套膜好似酥皮点心外面凝结的糖霜……不过说真的,蛞蝓的比喻我是拒绝的。

  作为一个没什么耐性的人,我却总能兴致盎然地就着无处不在的拟人和比喻,咀嚼原本枯燥复杂的记录。风是诱使枫树的孩子们出去漫游的神;蜗牛从兼顾雌雄的混合投资策略中得到更高的收益;星繁缕是天生的装饰艺术家;戈尔迪乌斯虫幼体先是压榨蜗牛后又劫杀蟋蟀……

  哈斯凯尔教授对于这座小小的坛城绝对是真爱。因为唯有真爱,才能将它的美好与黑暗全部接纳,并且描述得如此淋漓尽致。《看不见的森林》一字一句中都渗透着他与这片生机勃然的土地日益紧密的联系。

  但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似乎淡化了对真实世界的关注,而沉迷于虚拟网络所带来的愉悦与满足。我们在一点点失去同自然的联系,却不自知。我们失去了对世界的悲悯之心,甚至对自己也不例外。

  如何治愈我们与自然之间的疏离?

熊姣在本书的译后记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人类与其他生灵共同的演化之路,都决定了我们对其他生物的特定感情。”

  哈斯凯尔教授在坛城中不经意间碰见了三只小浣熊,一种突如其来的冲动占据了他的脑海,“抱起一只浣熊,挠挠它的下巴”。这种突然其来的冲动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之后仍与自然相联系的特征。

“我们也是动物,是一类具有丰富生态学背景和演化语境的灵长类动物。”

  即使远离了森林与田野,进驻钢筋水泥的城市,当重新站到一棵高大乔木的面前,与一只斑斓的蝴蝶相遇,轻嗅一朵花的芬芳,我们仍然会心生感动。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的夏夜,草木茂盛的水沟边,星星点点的亮光一闪一闪。男孩放轻脚步,悄悄靠近,伸出双手,慢慢合拢,“啪!”地一声,惊起一片萤火,恍若坠落的星子,飞舞在半空中。

  男孩得意洋洋地转身,招呼身后的女孩,合拢的手掌裂开一条缝。女孩探着头,惊呼一声,小小的萤火虫依旧一闪一闪亮着光,点亮了孩童的眼眸。

  那年漫天飞舞的萤火,已成为了一场奇幻绚烂的梦境,再难遇见。但是,《看不见的森林》让我找回了与过去的联系,找回了孩童与萤火初相遇的感动与欢喜。

  在虚幻与真实的世界中挣扎的我们,何不慢下脚步,翻开这本理性与浪漫交织的自然之书,《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走进有着真实温度的坛城,感知它的昼夜与四季,拜访那些与我们共同演化的有灵万物?

  饱满鲜绿的苔藓散发着大地和生命的气息,三瓣叶的獐耳细辛在第一束晨光降临后缓慢绽放,乌木色的蜗牛爬上岩石摇头又晃脑,活泼好动的鹪鹩们挤在枝头呢喃私语,矫健的纹腹鹰在空中划出一抹艳蓝色的光……

现代生态学和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卡尔·林奈曾如是说:“极少有人用眼睛去看,极少有人用心去理解。由于缺乏这种观察能力和这类知识,世界蒙受了巨大损失。”

  放慢脚步,拥抱自然,和树木一同侧耳倾听,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亲切而令人眷恋,值得我们深爱。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九):观察日记

  这本书是作者对于森林一小块“坛城”为期一年的观察日记

  12个月 4个季节 不同的节气 这一小块地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

  或许用小来形容这块坛城是非常不恰当的

  因为一小个树枝他都能blabla讲一天呢

  作为一位生物学家 作者的姿态放得极低

  从嗥叫郊狼的郊狼到苍白潮湿跳虫(被称作“动物软糖”kkk

  都是他敬畏感叹的对象

  因为这本书有一定的科普性所以阅读起来并没有十分轻松

  但是非常愉快

  里面提到的那么多生物种类

  我最羡慕的就是飞蛾了哈哈哈

  因为飞蛾有成千上万个化学探测器,一只飞蛾竟然有六条舌头,它们”每走一步都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在一只手上或是一片树叶上行走时,必定就像是张大嘴巴泡在美酒里游泳” 可恶,这种体验也太让人嫉妒到眼红吧

  作者将自然和人类社会上的事物相连接

  比如社会制度,语言表达,审美等等

  而且这真的是一本非常有critical thinking的书

  对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讨论非常多

  比如对于热爱自然而憎恶人类这种可笑观点的反驳

  作者还感慨道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自然的兴趣缺缺

  不是说观察鸟或者自己家的狗

  一小块土壤里面就有一个无法想象的庞大宇宙

  无数根细细长长菌丝和植物根系之间的缠绵

  是现代科学都没有搞明白的

  人们对自然的忽视 进而导致了我们感官或者是观察力的麻木

  很有道家的思想

  当然 道家的思想也是从自然的感受来的啦

  不光科普性强 作者的文笔也超级无敌好啊

  收获满满的书

  做了超级无敌多的笔记

  最喜欢的一段话:

  “归根结底,我们受限于庞大的体魄和陆地生活形式而无法触摸的,不仅仅是丰富多样的动物世界,而是生命生理学的真正本质。我们是装点在生命表皮层上的笨重饰品,我们在表面驰骋,仅仅隐约意识到那些构成自身其他部分的众多小生物。窥视坛城表面下方的世界,就好比轻轻地贴在皮肤上,感受身体内部的脉动。”

  《看不见的森林》读后感(十):唤醒我的自然属性

  我觉得比《人与自然》好看多了,也许纪律片和书不能比较吧。干嘛要比较呢,呵呵。

  只是第一次接触这一类书籍,应该叫做自然随笔吧。“从一花一木看世界”很早前就知道,但是怎么看,怎么思考,却从来都没有过。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做的笔记,所以,非常的真实,亲切,新鲜。书中许多关于反思人类各个方面的语句。从作者笔下传递给我,犹如自己也被重新洗礼一番。

  不禁感叹,人类真是太忙了,却忽视许多思考。即使,读书人一直在读书,但还是不够自由。

  又由于自己去年底,也开始养一些小植物,所以自然与我的距离似乎又更近了一步。这种亲近,也许不能对以后形成什么大的影响,但我的心已经被更深层的净化了。

  真的挺向往作者那种在自然中真真切切生活一年的体验,收获的一定比写下的更多。

  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我想大概是,更愿意用一种自然属性较多,社会属性较少的身份对待这个世界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