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建筑氛围》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建筑氛围》读后感摘抄

2020-09-15 16: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建筑氛围》读后感摘抄

  《建筑氛围》是一本由[瑞士] 彼得·卒姆托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氛围》精选点评

  ●轻松易读,比《思考建筑》好。

  ●卒姆托的语言自然却不可学。

  ●中文版出了,哦耶

  ●不那么容易读懂

  ●华丽丽的布面精装……封面设计好看的嘞,结果里面大跌眼镜……75页,39块……不说啥了

  ●美存在我们眼睛里------柏拉图时间-----音乐空间-----雕刻和建筑

  ●我一直想:这本书要等到我足够理解卒姆托了,再去,结果还是没有忍住。

  ●俺很喜翻!!!感觉他真是个对生活对自然充满的银呀,书很短,一个演讲的感觉,但是好读又inspiring~たのしかったー//zumthor!有中文版!

  ●觉得比另外一本小书更好读更受启发一点

  ●如果一本书里面是六篇这样的文章的话,我可能会打个三四星吧。只可惜,这样一篇发言稿独立成书实在是有点单薄。本身演讲稿也没有达到惊世骇俗地步

  《建筑氛围》读后感(一):氛围里的阿祖

  1建筑本体框架解剖结构

  2材料兼容。组合后的不同寻常种类重量的临界点。

  3声音寂静沉静于自身。

  4温度。材料吸热,钢-冷。调试。

  5周围(建筑本身及内部)。深层关联容器

  6进入方式-镇静诱导。时间与空间艺术。呆得住。

  7室内外的张力。门入口,交叉路口,孔眼的门,室内外转换私密与公共。后窗。我想要看到什么,我想要别人看到我什么。

  8尺度-密切程度亲密度和距离

  9万物之光。光温,反射投影,折射,玻璃阴暗体的建筑物与照明系统(材料反射光)结合生命力

  10环境城市角度)。建筑本身成为环境组成要素人性环境。

  11结合一致。所做即所是。形式反应场所,而实用反应所有。

  12美的形式。没有目的却已然是结果。

  《建筑氛围》读后感(二):每一个天才建筑师都不具有语言表达能力么?

  在说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想先吐个大槽。

  这本书简奇葩到一定境界了。三十几块的书,总共七十多页,其中每个偶数页都是一纸张面积不到六分之一的图片(剩下的是一片空白),而奇数页上每页大概只有500字而已。我上摄影技巧课,打铃之后刷了十分钟微博,然后拿出这本书开始看,下课点名之前我居然还听了将近十分钟的课。而且相信我,我绝对不是一目十行。不过这本书这样的排版有一个好处就是每一行长度非常适中,不会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但是对于这本书来说,仅仅是“一定程度上”。

  看完这本书我马上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每一个天才建筑师都不具有语言表达能力么?这已经是我见到的第二个例子了。上一个是安藤忠雄。他的亚洲的时代那个宣讲会让我彻彻底底不知所云,当然也可能是主办方的原因,因为最后扔了王石和姚明两颗烟幕弹。这本书由演讲稿整理的,但是整个演讲从系统性上来说尚可接受,但是每一个部分真的是前言不搭后语,举得例子也是十分不得体,我要想很久才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些似有似无的联系。而且对于每一个要点的阐释也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是很简单的一带而过,说了和没说差不多。

  当然,卒姆托是我相当喜爱的一位建筑师,他的布雷根茨美术馆、克劳斯兄弟教堂是我相当喜爱的作品,他对于材料的痴狂、对于周围环境的把握也反映出他作品的特点。普利兹克奖他拿的实至名归。但是他真的和安藤一样、不适合演讲——当然也有可能是翻译者的原因。难道建筑和语言文字是格格不入的吗?可是两者我都喜欢啊。肿么办?

  《建筑氛围》读后感(三):建筑氛围是一种场

  (少一星因为内容太少了只是一个演讲的文字整理)

  文脉,语境,锚,诗意,自然建造,氛围,总有很多伟大的建筑师在试图定义建筑所能带给我们的感受,思考建筑这件事的构思源泉并给自己之外的人一个文字性的答案。

  Zumthor说,建筑的氛围由建筑本体,材料,声音,温度,周围的物品,镇静与诱导,室内外的张力,密切程度,光所营造出来。对我来说,建筑的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的场,是构成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材料,构造,声音,温度,物品,Zumthor前面提到过的营造建筑的全部事物映射在人的内带来的瞬间或者持久回响。

  我们总说建筑是要营造空间,对我来说,这空间,就是一个人造的天和地,由天花板和地板组成,从物质的层面来说,建筑同样是一个物质的场——场所。大自然用不同的花草树木,山峰峭岭来营造人可以停留的空间,建筑师用材料,构造,物品来创造工人体验的场所。

  我说不好打动人是怎样的状态,有的人很难被打动,而有的打动,其实只是因为初次的体验。我第一次走到一个没有很多生机的硕大的厂房工作间,空气在我眼前静止了一秒钟,那是很普通的一个工作间,可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到那样一个空间。我第一次进到一个空旷的宴会厅,没有座椅没有人,漂亮的地毯 ,精致的天花板,一股电流直击脚底心,我想那也是因为我第一次进入了这样一个空的房间。就像Zumthor说到的,想象一下空间里没有人,会有一种怎样的声音存在,我的那次体验是一种美妙的声音在回荡。

  quot;Quality architecture to me is when a building manages to move me ."

  这样来说,我觉得打动不是一瞬间的事,而应该是一种持久的吸引力,是我们第一次吃了羊肉泡馍就还想着要再去吃一次甚至很多次的那种感觉;是我们看到在水一方的伊人就还会心心念念得想再次见到,甚至希望她一直伴身左右的那种心愿。它不是我们走进建筑的那一刻心上滴下了一滴水,而是从那座建筑走出来,心好像被某种温度包围着。(写成这样真是够矫情了!)

  未完待续......

  《建筑氛围》读后感(四):宣言

  照例先说书本身,硬皮,精装,铜版纸,75页,39块,对于学生来说真是很坑爹,建工出版社做书真是差了一个等级。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建筑氛围”提出了卒姆托和他的工作室在设计的时候首要考虑的九个问题和三个附注。其实我不觉得“建筑氛围”是一个很好的书名,一方面是英文书名就是“atmosphers”,一方面卒姆托在讲的时候也绝不仅限于建筑领域。

  书中的每一个主题实际上都是对于“氛围”的元素分解,例如空间中的声音、温度、室内外的张力和密切程度(levels of intimacy)。大都可能有这种体验,春天和冬天的味道是不同的,这种细节就归属于“氛围”的元素之一。我们可以发现他几乎没有用专业词汇(如把“尺度”换成了更高一层的概念:“密切程度”),就像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一样,用毫不“建筑学”的叙述,表达了自己的建筑理念宣言。

  卒姆托说:

  这个想法使我领悟到我所设计的建筑的前景,一种没有我也会出现的前景。

  ……

  它们可以对广场说:我真的很高兴坐落在这个广场上。它们或许又会说:我是这里最美丽的建筑——你们全都看起来丑死了。我才是大腕。建筑物是可以说这类话的。

  感受氛围是如此重要,体验第一位。卒姆托在书里特地提到时间,我想他做建筑的过程应该和拍电影有些相似,同时,体验他的建筑,也要类似摄像师的头,适当的地方推近、拉远、停留。

  恰恰是因为这点,我想冒天下大不韪地说没有那么喜欢卒姆托的温泉浴室。石材的颜色、光泽和“声音”都给我一种过于阴湿的感觉,当然,第一这是个人感觉,第二如果我去体验过后或许又会不同。

  关于体验,推荐旧日如昨日记 http://www.douban.com/note/137975756/

  有人提起卒姆托直接反应出“建构”二字,是小教堂里用火烧掉模板的方法,是磨砂玻璃幕墙块与块之间连接的方式,但这些的出发点都绝非建构本身。我希望我的生活尽量抽离“建筑学”,打基础要踏实,体验和观察都要裸眼。

  卒姆托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小说或童话作家。看这书的过程中让我不断想起卡尔维诺,他们关注的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你的建筑里最闪光的,都不是所谓“建筑学”给你的。

  《建筑氛围》读后感(五):打动人的建筑才是好建筑

  1. 感受:最重要的是感受现实世界,强度、意境、氛围,感受事物的魅力,而事物的魅力在于人与对象的互动,感受魅力,并努力运用到建筑中重现。

  2. 氛围:氛围源于建筑本体,对于卒姆托,本体是建筑本身,不是想法,是本身,建筑通过材料营造氛围,塑造包裹人的空间,所以本体的关键在于材料的呈现。

  3. 材料:鉴于材料的重要性,以及对触感、氛围的关注,材料间微妙的配合或变化卒姆托都察觉得到,软硬薄厚兼容与否,所以作品才如此细腻。

  4. 声音:空间中的声音如此重要在于声音对氛围至关重要,例如教堂的圣歌,教室的朗诵,球场的欢愉,都渲染某种气氛,唤起某种情感。

  5. 温度:温度对人的心理感受其实也不言而喻,想起同济C楼的混凝土地板和玻璃扶手给我的不安定感和不适,相反能恒温的材料例如木头,棉毯都给人安定温暖的感觉,能够好好放松。

  6. 物品:物品的特别之处在于,物品承载了人的记忆,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视觉的美观与否服务。想起了现象学努力营造当地似曾相识的归属感,而物品就是记忆的一部分。以前看别人寝室各种物品堆满的时候总会嗤之以鼻,但后来发现正是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了我们温暖的归属感。

  7. 镇静与诱导之间:节奏很重要,人在其中游历,随心所欲,走一段,停一下,下一处有一束光或一个焦点,又引导我到下一个地方,悠扬的节奏。与之相反的是急促的寄走,单廊式建筑就是如此,医院最明显的例子,急促,紧张,不停留。另一种是迷宫一般让人无所适从。掌握度。

  8. 光:不单指自然太阳光,还有材料上对光的作用。

  9. 塑造场景的建筑:建筑动人之处在于它有可能成为人发生一些美好的事情的载体,而这些美妙的事情上演之后,人就会记住建筑,喜爱建筑。喜欢卒姆托的一段话,对建筑是否留在建筑史不感兴趣,而是设计人性环境,让人喜爱,这是他快乐的源泉。很暖,也是卒姆托建筑特别细腻打动人的原因之一。

  10. 抛开所有设计的手法和理论,绘画、音乐、诗词、建筑其实都是人情感的一种自我表达,打动人,打动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点,视觉上的愉悦、哗众取宠的形式总有乏味的一天。具有精神性的庇护所才是我所认为建筑最高的品质,所以路易康在我心目中永远排在第一位。也是因为这样,有小尺度的住宅空间改造特别有好感,因为确实能和人发生一些密切的联系。不能打动自己的东西,做出来作甚?

  建筑师自己写出来的书就是平时自然,劝各位学者少点故弄玄虚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