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摘抄

2020-09-16 20: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摘抄

  《贝塞尼家的姐妹》是一本由(美)劳拉•李普曼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贝塞尼家的姐妹》精选点评:

  ●和“第十三个故事”,像姐妹书

  ●一般般啦

  ●我一直猜的是珊妮爱上托尼但是珊妮是他老爸的呢……但是结论让人很郁闷啊

  ●看

  ●暂时没看明白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文化背景差异,我没觉得这部小说很好看~不过吧,这个小说倒是很成功的把我引向了作者设计的陷阱中。故事有些曲折,最后才知道死的原来是妹妹~很纠结!这本书是大一的时候读过的,现在还有点印象,说明还是不错的吧~

  ●翻譯不好 看不完~

  ●故事构思很好。 写作手法实在太差。 作者的写作能力完全撑不起多线叙事的大框架,所以写散了,写崩了。 更要命的是:作者根本不知道怎么让人物吸引人。无论是贝塞尼一家三口,还是警探和社工,每个人的第一视角都难以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我很想知道真相,但我对讲故事的人们一点亲切感都没有。

  ●心理描写很细腻 但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来讲 不够精彩

  ●翻译的还好,设定什么的都还好,真相反而感觉比较凑合…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一):贝塞尼家的姐妹

  这本书的评分不高,也许是因为作为一本悬疑小说它实在是太没有悬念了。

  故事从贝塞尼家15岁的姐姐珊妮和12岁的妹妹希瑟在购物中心失踪展开。贝塞尼家崩塌了。父亲戴夫被深沉狂乱的恐惧吞没了,他总是觉得还有些其他事情应该去做、去核对、去调查,他终日忧心苦恼,直到生命终结也没能找回自己的女儿。母亲米丽娅姆劝说自己接受现实,她远走他乡,却仍然陷在以往的人生中,甚至在三十年后的一天,当她看见一只白孔雀漫步行过草地,禁不住潸然泪下,她想,如果女儿们看见此情此景,该是怎样的光景。这种突如其来的悲伤心境在作者的描述之下有一种令人感同身受的力量。三十年后,一个自称妹妹希瑟的女人,揭开了残酷的真相。但那真相给我的感觉不是“居然是这样!”而是“原来是这样……”。真相是那么合乎情理,却让人莫名地感到失望,好像这三十年的痛苦都白白承受了一样。

  闲时可以一读,不是什么高深的作品,但细微间还是有动人之处。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二):书摘版书评

  阅读对我们来说不应是无聊的消遣,矫情的姿态,而是理想的生存状态。因为书里有我们的影子。

  被天才妹妹光辉灼伤自尊的珊妮,被自以为的爱情蒙蔽眼睛的珊妮,被突如其来的错误吓得不敢承担的珊妮,透过这星星点点我分明看见自卑时的自己。

  “但是你会给被害人分类,对不对?你会有差别待遇,比方说,被老公打死的女人和被对手打死的毒贩,你的态度就不一样吧。这就是人性。而你是个人——对吧。”我们呢,谁没有这样的心态?

  “希望长着羽毛,栖息在我们的灵魂里。”埃米利.狄更生的话,而李普曼说“他的希望坐在他的胸口,爪子探进探出,刺得他的心脏血肉模糊。”我们呢,谁没被各种求而不得的热望折磨得心疼过?

  很佩服作者,写出了那么多直指人心的小细节,一个悬疑故事在她手里变得感人至深。

  “她其实并不喜欢。那不是她喜欢的那种歌,但是他们的对话——对话里还有些别的东西,让她希望永远不要结束的东西。”多平实的语言,却把一个少女情窦初开时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类似于这样的句子,熨帖、巧妙的将这个忧伤的故事娓娓道来。

  非常好的一本书,译者也很棒,隆重推荐!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三):毫不费力的“推理”

  看到全书3/4的时候,忽然如通灵一般,差不多猜到了全部真相,看完,果不其然。

  3/4是个恰好的位置,不是50页,不是100页,那样的中标只能算抖机灵,或者是对这类写作方式的过度熟悉,尽管谜面开篇就已经给出,但是谜底却任凭我在280页左右的地方,毫不费力地揭开,大概只因为我读得还算认真,也融入了故事氛围。这也算本作特定的奖励方式。《贝塞尼家的姐妹》不是一部最后大奖送上的作品,珍宝到处都是。

  这才是真正的“推理”,情理推着真相等场,不出所料的结局,却也是不出所料的恰到好处,大多数推理小说,你宁愿猜不到结局,但是本作,只有猜到结局,才称得上对得起作者,也对得起读书的自己。

  否则你便不能解释,主人公那自信满满又随时要哭出来、害怕触及痛脚又麻木不仁的状态从何而来,那不断逃避又不断主动靠近的姿态又是为哪般缘由,那幼稚与老练结合的性格又是怎么形成?否则你便不能解释那些开了上帝视角的回忆和心事到底代表什么,你便不能理解你自己之前到底读到了什么?

  全书最打动我的人物,不是案件中人,而是双胞胎的父亲戴夫,这个在作者的笔触下故作姿态、心事重重,略带矫情,自我陶醉,无足轻重的男人,却能比任何一个口碑上佳的正面角色打动人,一个有自省精神和责任感的男人,似乎最终都难逃这样可悲的处境。

  坚强而不懂表达的女人,沉默笨拙、守口如瓶的姐姐,好奇心强、咄咄逼人的妹妹,敏锐多心、感情不顺利的警探,缺乏自信心却颇具感受力的社工,你是哪一个贝塞尼,抑或别的姓氏?

  这是一本关于伤痛的书,真实的伤痛不是触不得碰不了,而是像饭后没洗得盘子放在洗碗池里,等待我们处理,我们不能把盘子打碎,至少不能每次都是。每天我们都要吃饭,也都有很多盘子要洗。

  非常好的一本书。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四):一天定格一生

  以儿童失踪案件为题材的小说,大约尤其适合由女作家来执笔。失踪不同于凶杀,凶杀意味着斩首,是晴空霹雳和戛然而止,而失踪则代表了凌迟,是悬而未决与来日方长。对于儿女遇害的家庭来说,或者相互依偎并擦干眼泪,重启生活将往事埋藏;或者深受打击而夫妻反目,分道扬镳与记忆挥别;它是句号,是感叹号,是回车符,既是终结也是开始。而失踪却不同,它是逗号,是分号,是省略号;它既是残忍的煎熬,又是甜美的诱惑;它是迟迟不肯结痂的伤口,反复开启回忆之匣——匣中盛满无数的“如果当时……就不会……”;它又给人以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希望——而希望却是世上最易令人绝望的一种慢性毒药。暴风骤雨将人浇成落汤鸡,却还有可能带来雨后的彩虹;而绵绵细雨无止无休,是漫长而压抑的阴霾,比地平线还要深,还要远。这种微妙,这种细腻,这种徘徊、犹疑、欲去还留,恐怕只有女作家的纤细与敏感方能体察入微。在《贝塞尼家的姐妹》中,劳拉•李普曼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家庭如何在一桩失踪案的侵蚀下一点一点分崩离析,选择坚守的人终究被一次次微茫的所谓蛛丝马迹吞没,选择逃离的人呢?纵然人走得再远,心却一秒都没有释怀。

  在这部为她赢来好几座奖项的小说中,李普曼选择用故事结构来酝酿悬念:当下的剧情只发生在几天之间,回溯的路途则延展三十余年;当下的侦查中,不时穿插神秘主角的记忆碎片,片片令人暗暗心惊;回溯的故事里,冷不丁会毫无预兆地抖落一片荆棘,读者错愕之余,忍不住还要揣测,这个家庭究竟还隐藏了多少秘密?更令人心痒难耐的是开篇不久,作者浓墨重彩地雕刻姐妹二人失踪前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动作,于是随着她们俩轻快的步伐,早已获悉“快要出事了”的读者脑子里那根弦越绷越紧,偏偏作者却又在答案马上要出现的时候故意缄口不言,仿佛笑眯眯等待着读者问出那个所有作家都最喜爱到无以复加的问题:“然后怎样呢?”凭借一股从容不迫的张力,李普曼成功地将三大悬念保持到结尾——神秘的女主角到底是不是希瑟•贝塞尼?过去三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发当天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呢?性格决定命运,而命运也可以逆转性格,答案也许就沉淀在封面上两姐妹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

  阅读这本小说,相当考验读者的耐心——书中格外丰富的细节自是源于李普曼与她成长于斯的巴尔的摩那份会心默契,丰沛的情感在呓语低吟中缓缓流淌,几乎肯定要让急性子的读者抓耳挠腮;而其实并不能算太意外的真相,又不免会给期待过高的人稍微泼点冷水。然而融入这部彻彻底底的写实佳作完全值得,因为我们只需消磨区区几个小时就能洞察到——她早已被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天,之所以将毕生付与奔逃辗转,其实只为求得一场救赎与解脱。

  《贝塞尼家的姐妹》读后感(五):或许女性的阅读习惯更接近于西方

  最近几年出版的翻译小说,许多都会加一个腰封,注明它在国外获得了什么样的奖项、上过什么样的排行榜,或是被什么样的大人物关注过、在现实生活中引起了什么样的反应,等等,凡是能说明这书很受欢迎的“荣誉”,一律都得加上。然而,由于中西方的阅读习惯不同,在欧美畅销的书并不一定会在中国畅销,就像他们习惯于弹钢琴、听歌剧,而我们更喜欢拉二胡、看京戏一样。虽然时代在变迁、中西在融合,然而传统的力量却是渗透到骨子里的。

  我试着读过几本被宣传说在国外十分十分畅销的书,然而,往往半途而废,原因只在于它们的节奏太慢。或许坚持看下去,一直看到结尾,我会发现它们确实写得好,值得一看,然而,我却没有这样的耐心。我就想,像我这种书虫都没有耐心看完的一本书,对于那些心思多在别处的人会怎么样呢?想多了,就有了一些妄测的结论,觉得中国人有听评书的习惯性心理,喜欢情节起伏跌宕的故事,不喜欢描摹生活细节、探讨人生精神层面的小说。读者长期的心理习惯,又造成了他们所处的文化氛围的不同,使得狄更斯可以借朗诵自己的小说赚钱,像歌星办演唱会一样,而在中国,这样的事情是不可想象的。——听评书和听朗诵可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为听朗诵的人并不一定没有买书看,作家们也并不会在朗诵会上把全书都读完,他们的书更不会像中国评书一样悬念重重。至于如今,在中国的某些城市偶尔也会有诗歌朗诵会,然而,那只不过是效颦,它并没有成长的土壤。——事实上,能不能读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很多时候都是一种巧合,如果能在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书之外读完一本书并觉得它好,那就更是巧合了。

  在拿到《贝塞尼家的姐妹》的时候,我以为它真是一本探案小说,事实上,它也一直在以侦探小说的结构吸引着我不断向真相接近——两个小姑娘,失踪了三十年,其中一个与杀死自己姐妹的凶手共同生活了多年,某一天忽然出现在公众面前,却不肯坦陈自己到底经历了些什么——然而,直至谜底翻开,我才发现,我上当了,这样一个侦探、悬疑的模子,蕴涵的却是更深广的内容,正如它的英文名字——“What the Dead Know”(死者知道什么)所指的那样严肃和深沉。其实它的情节推进也并不像正儿八经的侦探小说那样紧张,或者张驰有致,它是如此地从容和不厌其烦,把每一个“涉案”人物的底细逐一翻开,让读者看到了不同的人的生活与心理状态,而这些人物的想法与做法,又往往可以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里得到印证。这就使得这部小说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考验智力、娱乐为主的探案故事,它呈现了一个立体的生活,它是一部关于每个人如何认识自身、确认自己的身份与位置的书。

  从各个人物的生活的阴、阳面我们可以看见,无论国别、种族、性别、年龄,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然而他们所面临的难题本质上却又不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是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每个人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正如这部书里的女主角那样,她表面上面对的是如何与一个杀死自己的姐妹的男人共处一室的问题,实际上面对的却是如何与自己的心灵相处、如何重新得到包含自己的家庭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谅解与接纳的问题。人要做到对内、对外都坦然相对,实在不容易。每个人头脑里的东西往往都不会与外部世界完美地契合,这是个恒久的难题。所以,它需要文学来呈现,来使人相互对照。文学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但是它让人思考,想,“哦,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哦,原来我也很幸福”;或者,“那么,我是不是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行,我还是再好好想想吧”。或许这样一想,事情就会不一样,就会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然而,命运却会突变,而这突变的方向,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

  在这样一部书里,我们还可以看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生活,他/她不是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在这个意义上,人是平等的。在这里,容许他/她有怪僻,容许他喜怒哀乐形诸于色,容许他失态,但是,如果他要逃避,要放弃,要隐忍,都不会像在工作上那样容易做到,那样可以绝尘而去,永不再来。要面对的,终究要面对。然而,面对之后会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准确地预料。这就是人生的戏剧性。

  我说过《贝塞尼家的姐妹》既有中国评书的悬念又有西方严肃文学的深刻吗?没有。在知晓真相、看到结局的时候,我觉得它更加贴近生活了,而且真实地让人感觉亲近。它讲的是人的成长、生存与选择,这样的书,正凸显了西方文学的特质——无论是否畅销或者着意于畅销,它都是经过沉静思考的,也必将走进能够沉静地思考的大脑。那么,在中国的男性浮躁不已的时候,它是不是更适合于成为中国女性的枕边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