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富裕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富裕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2020-09-18 20: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富裕社会的读后感大全

  《富裕社会》是一本由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富裕社会》精选点评

  ●私人富裕与公共贫困

  ●证明一本书学术价值的是时间,私人的富足和公共的污秽

  ●我觉得我应该重读一遍

  ●也许我们正处在这样的一个转折点,一边是对于生产的过度追逐惯性,对于贫穷和公共问题忽视,一边是教育提高带来的对于工作生活以及报酬的重新审视

  ●废话连篇。

  ●so comes desperate conventional wisdom...

  ●加尔布雷思的思想体系会让我较多困惑,左与右,市场政府这些要素之间的平衡。让我越越犯困。

  ●不多,也不少

  ●很晦涩实在难以读下去,也许是我水平有限,对翻译的水平也不敢恭维

  ●新制度经济学老师推荐,还是很可以的。上个世纪的美国,如何建立公共服务和私人物品供给的平衡。This is America 看完才知道为什么 this is America

  《富裕社会》读后感(一):这句英文怎么理解

  It is a far ,far better thing to have a firm anchor in nonsense than to put out on the troubled seas of thought.怎么理解这句?

  《富裕社会》读后感(二):对于不太懂的东西向来应保持敬意

  加尔布雷思这个名字我从两处听到,一是去年在伦敦培训时,讲师在PPT里引用了他的一句话“所有的模型都是错的,但都一定有些用”,二是查理芒格推荐了这本书。再一看这本书写作的时间是美国的80年代,那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罗纳德里根使这个国家再创辉煌时代。我试图去理解他带有哲学政治味道经济理念,理解这本书是相当困难的,一是跨学科知识和历史积淀不够,再加上经济学各流派我从来就没有分得清过。这本书的翻译也不是很好,当然得理解对这样一位语言天才的学术论著,除非大真是很难驾驭的,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重读原版,以我的经验来看,经济学理论还是英文更能读得懂一些。

  现摘抄一些值得琢磨的语句,将来再看时,可能有更深的理解:

  1、改善核心是使得经济生活和金钱回报方面变得更有保障

  2、在解释各种社会生活的时候,什么是正确和什么是仅仅可以接受两者之间会出现持续不断、永不停息的竞争

  3、在社会评论中,对听众赞成的考验远远超过了对真相的考验,结果自然就会对评论产生影响

  4、环境对理念的影响在美国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程度

  5、在寻求晋升争斗中,自然选择发挥作用就是将那些最有力者推向了顶峰—那些富有坚毅复杂灵巧才能的人得以生存,并得到奖赏,因为这些特性是晋升斗争中必需的。

  6、马克思主义宗教特性......解释了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反对者典型态度。就像任何一种仰的信徒一样,对马克主义者而言,反对者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罪的。对于异端者不仅要在思想上加以反对,而且要在道德上加以谴责。

  7、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对此我们能过分强调,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托拉斯的执行以及其他旨在保证资源有效使用的传统方法都被暂时搁置了。

  8、现付的款项可以减少,但最终会减少到这样的一个临界点,那时借贷者的财产价值这么小,以至于他发现,比起偿付一种麻烦的债务或宣布破产,让债权人取走抵押物更方便。我们可以允许越来越坏的信用风险存在,但最终必须把选择不去偿款的借贷人排除在外。

  9、运输的投资必须与需要运输的商品产量保持一致。动力的供应必须与需要动力的工业的增长并驾并驱。

  10、自由主义者同意用累进税支付劳务,以减少不公平。他们因为关注商品生产的迫切性,就必须反对销售税和消费税。保守主义者团结起来为不平等辩护—虽然未完全使用这种赤裸裸的说法—并反对使用所得税。

  虽然不能很连贯地重复书的提及传统经济理论为现实所证实或证伪的逻辑,我总算是看明白一件事,那就是里根时代以促进生产带动需求的经济政策,并幸而推动美国制造业在大本营被日本攻占的局促中全球化扩张的反击开始,对美国制造业日后再继20年繁荣的作用。

  《富裕社会》读后感(三):读《富裕社会》

  抛开某些繁复的理论片段不是那么易懂,这本书可能应该人手一本,也许对帮助物质更为丰富的城市人达到一个更大范围的有益的共识,会是值得的尝试。

  问题的起因可能是贫穷社会里的“传统智慧”和富裕社会中新问题的鸿沟。虽然作者的论点更多是的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状况,但从某些角度也挺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即社会已经快速从物质贫乏进入物质富足,但人们的思维和对宏观问题的共识还停留在贫穷社会,这种不同步,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到实际迫切需要的地方去,(假设资源的分配是一个民主过程。。。)从而解决不了富裕社会应该面对的问题,结果就是人们虽然按照贫穷社会的标准更富裕了,但按照富裕社会的标准,情况却更加糟糕了。

  贫穷社会的状况,是生活即生存,如果不做工,就没有钱吃饭,而整个社会因为生产力不足,和技术不够发达,只能卯足了劲全员开工,不断的提高生产力,生产效率,这样才勉强能养活全国的人。技术革新,从总体上改变了这个状况,作者假设,我们很有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产品过剩的时期,但由于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因为对物质匮乏的恐惧,还是在惯性的提高生产力,提高产量,企图让每个人做工,结果一方面生产出来过多的产品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人们虽然生活在物质充裕的现代社会,但艰辛劳动的程度和贫穷社会时期相比可能没有多大改善。(在北美,工作环境和福利制度,在强大的工会作用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商业广告的帮助下,巨大的需求被创造了出来,城市人建立了新型的生活模式,不断的消费新的食物,日用品,服装,为艰辛劳动获得的报酬找到了合理的出口,但是问题是,持续的物质消费升级,会不会切实的提高富裕社会人群的幸福感?

  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实际上过度的物质化已经对朴素的价值观造成了冲击,而商业机构强大的游说能力,以及整个社会基于“传统智慧”的这种共识,可能会使社会资源越来越倾向于投入私人产品生产的部分,而公共福利,人文,其它的不那么能量化的部分,可能会因为长期的投资不充足而衰弱。极端和滑稽的场景是,人们居住在十万一平的豪宅里,窗外的公共区域却是垃圾成堆。这种垃圾可能是物理上的垃圾,但更有可能的是糟糕的人文环境, 这种糟糕的外在环境,使私人的物质富足贬值,室内的豪宅装饰,显得不那么令人愉悦了。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人们可以达成一种共识,适量生产,适量的劳动,适量的把资源分配到公共的部分?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现代经济的游戏规则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在富裕社会,用劳动时间换取工资的本质,并不是劳动力所生产出的产品,产品的边际效用实际已经变低了,更为重要的是人们获得工资的同时获得同等购买力,而购买力是消费社会运转的马达。换而言之,从经济的角度,社会需要创造一种合理的发工资的渠道,并让足够数量的人能参与到消费中来 。和时薪等值的失业补偿可能是一种替代办法,但因为道德风险难以控制,而很难大规模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深入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竞争胜利者们创造出来的特殊语境,让人们神魂颠倒,让私人物品和更高的购买力获得了其它更为特殊的意义。人们对劳动报酬道德认同的同时, 达成了一种共识,世界会在人们不断追求更多的过程中,变得更好。

  缺乏人文和精神的平衡,衣食无忧的富裕社会人群能否得到富足感。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昭然若揭的冷酷无情,按照该规则设计的商业社会生活模式,永远处在竞争否则淘汰状态中的人群,能否得到安全感。无法量化的精神生活的失败,又能否靠可量化的物质来弥补?

  商业化的成功,是一场同谋。

  《富裕社会》读后感(四):书摘:人们一旦过上丰足舒适的生活,就心安理得地漠视穷人

  没有心肝的社会

  ——人们一旦过上丰足舒适的生活,就心安理得地漠视穷人

  加尔布雷斯/文

  人们善于编造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把穷人排除在公众的良知之外

  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虽不曾申明却被普遍认可的假设,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贫困总会逐渐缩小直至最终消失;而且,这个进程在政治上也有某种必然性。人们的感觉是,我们的体制终将惠及众生。

  我本人很早的时候对此深信不疑,但我未曾预见到,在这个丰裕的时代我们将如何应对那些无从分享富裕生活的人的困境。而我本来应该认识到,随着大众福利的到来,我们将以不缺钱花的人们特有的那种源远流长、却不那么可敬可佩的传统方式来做出回应。这就是说,对芸芸大众来讲,一旦他们自己已经过上丰足舒适的生活,他们就可以找到似是而非的——更多的时候简直是强词夺理的——理由来开脱自己,使他们心安理得地去漠视穷人。而且正如实际上所发生的,当越来越多的人都富裕起来的时候,穷人就成了一个政治上的少数派;更令人哀伤的是,人们对他们要求被关心、重视以及救助的呼告充耳不闻。

  更为普遍的情形是,千百年来,那些据说得到财神爷青睐的人,总被认为自然是得益于他们自身高超的智慧、勤奋、远见、能力、德性,要不就是他们那得天独厚的祖宗。这其中透出的意思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是天赋异禀的。而那些不幸的穷人天生就受害于他们自身一贯的懒散、昏聩和无能或者说,穷人自身就倾向于过那种潦倒、不定和随意的生活。这就是说,当他们在桥下昏睡时他们更开心。

  上世纪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特别善于编造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把穷人排除在公众的良知之外。

  随着福利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沾沾自喜于他们的经济状况。

  现代福利国家到来了。它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保证向所有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为此还要建立一个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的体制框架。与此相联的是,要致力于对经济实行全面管理,以此来确保经济发展、就业、农产品价格和收入都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水平,还要确保对工业产品充分而持续的需求。这是一种政治潮流。

  实际上,随着福利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沾沾自喜于他们的经济状况。一旦他们的福利得到保障,他们就会跟过去所有时代的富人们一样,找到一个能安心适意的理由,让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良心远离那些仍然挣扎于贫困之中的相对少数的穷人。在过去,这种合理化的做法已经成功地使人们心安理得地对穷人漠然不顾,对贫困置之不理;而现在这一套做法依然效力不减。那些在经济上有保障的人一向也是愿意在选举中投票的人,特别是在美国,他们还是能为花费高昂的现代政治选举活动掏腰包的人。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不愿意给那些为穷人和无保障者发动变革的人投票,也不会选那些继续努力替越来越少的穷人说话的人。

  与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派一样,美国自由派有一个未曾言明的假定:新生的富裕阶层——包括有着中产阶级收入的蓝领工人、飞黄腾达的新的职业阶层、相对有较高收入的现代白领管理阶层,以及那些受到保护而能免于失业和病老困扰的人——将满怀感激之情,从而具有与老一辈富人不同的政治态度。而他们的那些更为幸运的后代们,大概也将如此。但是,自由派们错了。历史表明,更为可能的情况是,那些现代社会的安全与丰裕的设计者们当年在引领潮流的同时,也埋下了日后自身政治衰落的伏笔。

  由富人为富人全面管理的现代经济很有可能陷入失败

  在美国未来的几年,随着穷人更多地参与到选举中来,他们的政治地位可能会有所改善。在过去,穷人——特别是那些处于少数地位的穷人——没有参与投票。黑人们最初被剥夺了投票权,而后他们又没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权利。如果穷人能像富人一样去投票,其政治影响是重大的,甚至是惊人的,而且有迹象表明,这可能真的会发生。在城市的政治生活中,以及在全国性的政治生活中,黑人领袖们正在鼓动他们的穷人和黑人选民们去参与政治行动,这种情况以前还从未发生过。在一些大城市,如芝加哥、费城、洛杉矶、底特律,出现了黑人市长,这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只要这一发展趋势持续下去,人们就不能不顾及黑人和其他少数群体的选票,那么,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就会恢复对穷人之经济地位的政治关切。

  由富人为富人全面管理的整个现代经济有可能,而且很有可能陷入失败。这种管理体制包含了一个基本的矛盾,一方面是保守派对自由企业、货币主义幻想和为富人而采取的税收政策的固守,另一方面是这样一个硬道理,即现代经济中的通货膨胀、衰退与萧条,只能通过来自国家全面的、有社会关切的干预才能得以避免或减缓。

  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通过收入政策来预防通货膨胀,但这带来的是失业、设备闲置以及其他痛苦的衰退与萧条,这就是货币主义政策的行事方式。或者,我们还可以通过税收来管制需求(并限制赤字),并通过直接的政府干预和谈判来限制工资和物价的螺旋形上升,这是更为良性的收入政策。经济政策仍然是界乎于不快与灾难之间的选择。

  在过去的这些年,富人们的管理体制已经选择了货币主义与衰退。

  经济的失败与衰退可以再次把足够多的人置于危险境地,这将威胁到人们因丰裕而产生的经济上的满足感,而政治态度和投票状况将随之改变。毫无疑问,丰裕作为我们同情心来源的人性之光已经暗淡了不少。

  《富裕社会》读后感(五):[转载]哈佛最有名和最有趣的教授

  哈佛最有名和最有趣的教授 - [书事]

  Tag:感慨万万千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malingcat.blogbus.com/logs/43453862.html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读起来抑扬顿挫,可是在中国的书店里,一直是个不够响亮的名字。算起来,大陆翻译出版的他的著作也有十几种了,连自传都有,可是学界始终不知道该把他划分到哪个学派里,普通读者又对偏向政治的经济学兴趣不大,而编辑们也没在腰封上加上他那个耸动的光圈“哈佛最有名的教授”、或者另一个更为耸动的“百年来哈佛最有趣的教授”、或者他的对头萨缪尔森封给他实则暗含贬义的“全能型天才”(universal geniuses),于是,他在中国也就这么一直不温不火着。

  2006年4月,当他去世的时候,美国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过报道,毕竟,不是谁都能身高2米出头、活上97岁、获得52个名校的荣誉博士头衔、写出56本书、还被罗斯福肯尼迪约翰逊克林顿等总统“顾问”过。可是在中国,只有汪丁丁、梁捷和李华芳等人的纪念性文章,颇为寂寥。的确,2006年的中国不是加尔布雷思这个“异端”的好年景,当时主流经济学一统天下,连中国的机场书店里全都堆满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材(英文已出到18版),经济学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严谨的、理性的、用数学模型可以解释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加氏那种少了模型多了良心的经济学是卖不动的。直到2008年,主流经济学的声望与经济危机一起身败名裂,甚至有观点怀疑经济学不足以成为一门科学,直到这时,人们才发觉离开伦理学的经济学是恐怖的、离开政治学的经济学是不可能的,直到这时,人们重新翻开加尔布雷思,看看他对80年前那场经济危机的阐释(《1929年大崩盘》)、看看他对美国资本主义中权力问题的分析(《美国资本主义》)、看看他95岁时洞察骗局的清醒小册子(《无罪欺诈的经济学分析——我们这个时代的真相》),不禁感慨万千。近日,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一套三本加氏著作,包括《富裕社会》(1958)、《不确定的时代》(1976)和《美好社会》(1996),希望这一次,加尔布雷思的名字能为更多人所知。

  人们将美国的经济学家约略分为三类,即学院派经济学家、政府经济学家和媒体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特点在于贯通三界。在学院领域,他担任过哈佛大学讲师、普林斯顿大学副教授、最后在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多年,是保罗•M·沃伯格讲座经济学名誉教授,学院生涯的巅峰是1972年被推举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84-1987年担任美国艺术和文学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iterature)主席。在政治领域,他历任全国资源计划委员会(National Resources Planning Board)顾问、全美农场主协会联盟(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常驻经济学家、国防顾问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Advisory Commission)官员、美国物价管理局(Office of Price Administration)副局长、战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团(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Bombing Survey)团长、美国国务院经济安全政策室主任、民主党顾问委员会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行动组织(Americans for Democratic Action)主席,出任过几届总统及总统候选人顾问,还担任过美国驻印度大使等重要职务。在媒体领域,他从大学时代即为报刊撰写专栏文章、应卢斯邀请担任过《财富》杂志的编委、为BBC写过专题片、创建了期刊《后凯恩斯经济学》(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甚至还写过3部小说,最为惊人的是,他是罗斯福、肯尼迪和约翰逊写作班底的成员,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演说正是他的捉刀之作,他的文笔清晰明了、亦庄亦谐,人称“加尔布雷思式文体”,这般好文笔使他的著作每每成为畅销书,使经济学走向大众,也为他赢得了公共知识分子的名望。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格洛里亚·斯坦内姆(Gloria Steinem)坦言,“在学术圈子里,他身背其著述易懂可读之罪,有时也因此而不被信任”。如果说人生缺憾,在一般人看来,大概是他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他不以建立某套经济学理论为目标,而是以社会现实问题为旨归;不是以数理分析为依托,而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在他看来,经济学必须打破重物轻人、只看产值不看福利的倾向,经济学家有责任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同道好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指出,加尔布雷思在方法上的特性是运用了批判性描述(critical description)方法,而这是经济学通常所排斥的方法。正是运用这种方法,加尔布雷思使经济学不仅有“头脑”、更有了“心肝”。时至今日,他昔日所提出的一些观念诸如反对贫困、反对战争、保护环境、权力均衡、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对货币主义的警惕、对过度消费的担忧等等已成为常识,这也恰恰说明他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前瞻性,他的观点得以被社会接纳和流传——与其让经济理论空置于教科书中,不如让思想直接干预现实。

  在新出版的这三种著作中,我对根据BBC电视片解说词所改编的《不确定的年代》最有兴趣,不仅是因为它通俗易懂,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经济思想史,而是因为从中能够看出加尔布雷思本人的思想传承,他是如何融汇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李嘉图(David Ricardo)、马克思(Karl Marx)、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和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如何在他那里和平共处进而成为“新社会主义”,深入浅出到了这种化境,佩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