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诗与病的旅程》的影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诗与病的旅程》的影评大全

2020-09-19 17: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诗与病的旅程》的影评大全

  《诗与病的旅程》是一部由耿军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诗与病的旅程》精选点评

  ●曾经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因为一场病痛而被拉入到平庸琐碎无聊的小城市日常生活之中,虽然言辞变得笨拙,虽然自信心很大程度上被摧毁,但对想和诗意追求仍在。主人公让我想起加缪笔下西西弗斯,如生活般平常镜头组合在一起,却呈现感人至深力量片尾照片和华健老歌《春去春会来》一

  ●诗人讲话挺笨拙的,使得本应悲伤经历反倒添出几分喜剧味道来……电影也跟拉家常般把一个人生长地域环境,日常琐事一一记录。一些细节有趣,比如墙上的球星海报和老照片,人群里的独舞者。另外结尾可不平淡,最后的歌配上老照片太煽情了,时间维度独特个体印记让人唏嘘

  ●哭了 我会记得黑龙江鹤岗这个地方有个叫稀稀的人。

  ●难受

  ●生硬语言导演掌控弱了些,只记得诗人自身的气质在。

  ●并不是听上去的印象比如“抑郁症”、“诗人”,更多是一个向中年进发的县城文艺青年,他的日常生活、时代、外部世界。这个总结是到了阅兵式出现时才体会到,影片已到尾声,琐碎渐成一体蚂蚁蚂蚁蝗虫大腿……

  ●整体一般~

  ●总体来说还算诚实,从导演的角度来讲,他要讲的东西没有被分散。但是张稀稀一句话总要重复三到五遍的讲话方式让我有点没耐,以及手持镜头晃得我头晕必须扣掉一星。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属于“拍得还行可以看看”。

  ●主人公说话基本是ABC,BCD,CDE,DEF…的形式,这个很理解。但为什么全部择选了自述对话,成了一个访谈?语言本来就有欺骗性,普通人的访谈都会是另一面,别说敏感抑郁症诗人了。我觉得和拍摄对象过熟会有两种情况,一是他摄像机,二是无时无刻都惦记摄像机,如果是后者,那过熟反成了一个缺陷

  ●最喜欢张稀稀在给朋友自己创作的电影的时候说的那句“完了,都吃完了”

  《诗与病的旅程》影评(一):超字数短评

  人生是一段旅程,这是已经用到滥的比喻。张稀稀的康复生活简单枯燥:睡觉、吃饭、吃药、上网写诗、写博客……却表现出一种诗意。这种诗意,显露在他对这个世界的思索认知口语诗里,表现在街头叫卖时与众不同吆喝声中,更表现在他与这个世界的沟通方式:重复词语短句情境非常之多。和口吃不同的是,我着实感到这是语言跟不上思想脚步,不断反复、递进的语言是思想不断调整对世界认知的方式后通过语言呈现的表象

  这是一个社会转型小人物挣扎。在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的高处坠落之后,张稀稀从大中华的中心又回到原处,带回的是被践踏的身体,持续的悲伤状态,和始终不变的桀骜的灵魂。

  片中的一个桥段,张稀稀并没有对着镜头唱出“张三的歌”,然而片子放完我确实听到了: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看一看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望一望 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诗与病的旅程,很喜欢的片名。2015年9月20日首刷。

  《诗与病的旅程》影评(二):一个诗人的诗与病的旅程

  昨天导演映后谈的时候,有观众提问说在电影中了解了张稀稀病的部分,但是并没有看到太多关于诗的部分。也有人对导演的摄影风格提意见,希望导演用一种更加诗意的语言去表现,或者说用图像呈现一种诗意,以及多加一些张稀稀读诗的部分,比例占到一半一半,这之类的。

  耿军说,因为他想拍的是一部电影,而不是想把它变成张稀稀的诗歌朗诵会。导演回答完之后,作为对谈嘉宾的王磊说到,拍诗人的电影,按这个观众说的这种方法拍的电影其实在他看来都特别烂,所有这类电影里,他看过觉得好的作品一部就是这部,另外一部是《诗人出差了》。我明白他在讲什么。

  这部电影本身并不需要更多的诗意去渲染,泛滥和做作的诗意并不新鲜,难得的是这种拍摄呈现出来的稀松平常和诚实。不管电影里关于张稀稀这个人的诗作呈现出来了多少,诗这个字的意义更多地定义在他诗人这个身份上,所以无论这个人做什么说什么,其实都可以被理解为诗,或与诗有关。他的诗的背景,由来,发展,呈现。至于病的部分,电影里呈现出了大部分,但其实电影里的张稀稀基本都是正常的可以沟通的状态。更多关于病的部分,映后谈的时候导演提到,由于被开除精神分裂症这个诊断书,由于这个病没有康复的诊断可开,张稀稀就算多次表示过想回学校教书,跟孩子们一起,即使他的病情稳定,并且这也对他有利,学校仍然没有批准过让他继续回校教书。

  扣分的部分是张稀稀这个人,很惋惜,但是不太喜欢他。他有自己应有的自大和自尊,同时,影片里的他,自说自话,一句话总要重复三到五遍才进入下一句,语言混乱,很难抓住重点,不知道是他一直以来的讲话习惯还是因为生病和吃药的影响。但是耿军嘴里的张稀稀,有趣,博学,活泼,非常有才华。一个反差。

  另外就是我理解手持镜头的存在但我真的很头晕,仿佛回到我玩游戏的噩梦里。

  《诗与病的旅程》影评(三):纪录被时代甩卖的

  纪录被时代甩卖的青春

  文/碎岁

  首先我非常赞赏耿军的态度:“如果你能看得下去,你就坐下来看,如果你看不下去,你就退场。我不考虑观众的接受度与片子的传播度,我只能按自己的方式纪录(非原话,大意)。”。我觉得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不妥协的态度,也是对艺术真正的尊重。因为我们做不到绝对客观,无论怎么拍都是主观,最起码你选择的拍摄内容就是你最基本的主观。另外的问题是,如果没有主观,不能表达我们的思考,那我们又干嘛非要做作品呢?耿军用了两年时间拍四个人物,剪出的第一部《诗与病的旅程》,就是这样一部主观甚至带着偏执的纪录片。

  平淡,琐碎。是观众反映的主观问题。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帮耿军作一些辩护。平淡与琐碎,一方面是事实,另一方面也在于你怀着怎样的态度看,正如片头音乐《蚂蚁蚂蚁》,耿军力图表现的内容之一,就是蚂蚁一般的普通人的吃喝拉撒,一个精神病人具体而形微的日常生活,这也正是绝大部分观众的常态生活。片中的那些细节,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毫无知觉,但被搬上屏幕,就是一种反观与逼视,问我们,你们超越这种生活了吗?如耿军将主角张稀稀那些反复的话语保留下来,让人觉得滑稽,但大笑着笑着,很多人就突然停止了笑,转入一种泪在框中的凝神,显然,大家意识到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悲哀,这悲哀,不唯张稀稀独有。

  片子的着力点当然不限于此。如果说前半部在积蓄,那后半部就是在爆发,但这种爆发,又是一种无声的爆发,它并不对所有观众开放,如果你看进去了,那么到后面你会越看越惊,如果说你前面就没看进去,那么后面你可能依然会觉得平淡无奇。最能代表这种爆发的,是甩卖日用品和国庆阅兵时的午餐两场戏,它们本无意于隐喻或影射,但拍出来,却让观众有一种昏睡中被颠醒的感觉,观众不可能也不得不想得多。当张稀稀拿起喇叭,大声吆喝:“保真舒肤佳,十块钱三块,欢迎各位父老乡亲前来采购。”,一尊被逼精神分裂的青年诗人雕像就此塑成。因为过于敏感,诗人成了病人,他们的青春被时代清仓出库,而其中一名,在街上抢过小贩的喇叭,帮其甩卖廉价处理的名牌香皂,这是何其尖锐的讽刺,何其贴切的隐喻。而到了国庆,电视中阅兵仪式在威严地进行着,那是国家政治的最高舞台,而摄像头摆过来,诗人正给佛像贡奉香火,当北京长安街上主席向士兵挥手,黑龙江鹤岗市的一张餐桌前,诗人正举着一只馒头嚼得津津有味,观众穿梭在两个场景之间,对二者关系的复杂绞尽脑汁。如果说一部影片非要有自己的绝招,那么《诗与病的旅程》走到这里,的确是出绝招了,这不意外,但出得这么随便,的确有点意外。一部反高潮的纪录片,最终误打误撞撞上了躲不开的高潮,这是命中注定。

  此外我想探讨的是片中两组反复出现的画面,一个是秧歌队外陶醉于自己舞蹈的流浪汉,一个是菜市场。秧歌队代表着一种归属所在,一种世俗幸福,同时,也是一种尺度和标准,你在队中,说明你生活有闲,有组织有朋友,并在秧歌艺术水平方面得到了认可,而队外的流浪汉,则是被生活排斥和放逐的,他们对于别人来说好像是废物,舞蹈起来显然也不合什么规矩,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抱着一厢情愿的热情投入到了生活中去,他们放得开自己的生命,让它尽情,让它敞亮,无视任何闲言碎语……他们真是的病人吗?我们应该这样对待他们吗?或者,我们之中,又有谁敢说自己没病?耿军把他们与一个被认定为精神分裂的诗人拼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而菜市场,像结束曲《花心》中的“春去春会来”一样,应是耿军对张稀稀的一种祝愿,祝愿他早日康复——愈心樵曾写道:“当我们发现菜市场的美丽,已经年过三十”。

  耿军最初的想法是原原本本地录张稀稀一个小时的生活,让观众与精神病人在一起呆一个小时,后来他放弃了,他觉得还是丰富一些为佳,在立体地呈现一次岔路丛生的诗与病的旅程与一个拉风的概念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做到了,我们看到一个诗人是如何在诗与病之间努力挣扎,力图破茧而出,并隐约看到了诗人沦落至此的不便说明的缘由。耿军说:“把我们的生活中的奋斗,乏味,无力,挣扎和人性中的美好和微弱的凶恶都记录下来,把这个变化的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和阻碍,把适者生存和不适者的无奈隐忍都一股脑地用影像呈现出来。”,他的作品对得起他这句话。  

  “抑郁,持续的悲伤状态”,耿军企图带着张稀稀冲出这种状态,“借尸还魂,化废为宝”,他之所以有这种一股脑式的较劲,是他看到了青春已被时代甩卖,而身体被扭曲被糟践得太多,而大家最初的憧憬,不过如张稀稀的一首诗《我的生活》,贴上诗,结束这篇观后感:

  我的生活

  早上看到晨光

  晚上看到炽烈

  最终,只剩下

  赤裸和光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