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坏世界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坏世界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09-19 19: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坏世界研究经典读后感有感

  《坏世界研究》是一本由赵汀阳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6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坏世界研究》精选点评:

  ●气魄浑然的一本著作。政治哲学主题的论述与辨析,可循此展开反对而拓展或同意而深化的哲学训练。其天下观的恢弘论述使得中西政治哲学有了交渐互映的大背景。文字清浅近人,偶失油滑。深刻洞见俯拾皆是,字里行间不乏偏见。人性立论的哲学。

  ●…四星的科普读物吧

  ●除了有点啰嗦以外,很好的梳理了政治哲学的古今。

  ●理论真不坏,世界真是坏

  ●论述基督教部分偏见甚深。。

  ●把政治哲学的几个中心问题讲清楚了。

  ●很久没有读哲学了——2011年 断断续续地读了近八年,可见读哲学的过程还是痛苦的,而常识和逻辑所带来的思考愉悦却是深刻的。 从国家政治,到国际政治,再到世界政治,其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作者对于思想的演进历史,古人今人,信手拈来,条分缕析,于中华文明中,找到了周朝开放的对话的“天下”政治学,而最终能否是一剂良药或者是黎明曙光的努力方向,拭目以待…

  ●书中大部分的内容在《每个人的政治》中已有阐述,这本书作为扩充,有些地方觉得多余。

  ●追本溯源、联络中西,看清民主、自由、政治正当性的本来面目,进一步理解话语权、文化统治与意识操纵的现实意义。很难想象是出自当代国人之手的政治学佳作,只是最后两章笔锋急转,甩出一些明显武断和脆弱的结论,难道作者言不由衷吗。

  ●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哲学、宗教、民主、人权的看法蛮有意思

  《坏世界研究》读后感(一):难得的好书

  《坏世界研究》是很实在的一本书,将真理“恶狠狠”地说了出来,绝对是对心与智的考验。文字的表现力堪称经典,难得的好书。这就是可以一以当百的书,书在精而不再多,此之谓也。马基雅维利曾言:“上帝之所以不为我们的事业安排一切,因为这样就不至于否定我们的自由意志,和本应属于我们的那部分光荣。”

  《坏世界研究》读后感(二):逻辑性很强

  赵汀阳老鼠娓娓道来,把一个个非常抽象难懂的概念经过严谨推理,说得很明白。就像他的漫画一样,几笔勾勒,说清楚了一个道理。这位哲人是我今年要好好研究的,论可能生活和每个人的政治等都是需要花时间来研究和思考的。这位哲学家的地位我想在几年十几年以后就会显现出来。现在他的影响力还没有真正凸显,但是,快了~~

  《坏世界研究》读后感(三):力透纸背的解析

  很难看到中国人能够写出这样的好书。首先,没有被名人束缚,所有的哲学家都是可解剖的,可为我所用的;其次,没有被普适价值束缚,自由、法治、民主皆可评说,这样一种见识和担当是中国哲学家中少有的;再次,要说的是什么心中有数,布局得当、阐述深入、语言轻松,使人阅读非常轻松,不愧是大家。

  至于观点是否正确,真是其次,就如作者所说的,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未来是正确的,但至少应该知道没有完美的包治百病的政治形式,能够做到不是最坏,已经可以庆幸,如果能够较好,那真是人类的幸福。

  《坏世界研究》读后感(四):有一点政治哲学史的味道

  我承认,封底的这句话吸引我借来了这本书:

  【这本书揭示了治国、治人、治事的秘密、策略和智慧】

  然而读完方才发现:“政治”和“统治”不是一回事儿,政治哲学和政治学也不是一回事儿。这本书没有像《君王论》那样明白直接地揭示管人管事的秘密和策略,但是作者为了论证“天下制度”的动态正确性,考查了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中国的政治思想,如果读懂了的话确实可以增加一些政治智慧。

  以前看《读书》上赵汀阳的漫画,误以为他是一位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读完此书方才发现作者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去追求理想,而此种态度正是所有卓越人士的共同之处,这也吸引了我去捧读他的伦理学著作 -《论可能生活》。

  最后,现实点说:虽然作者的行文已经相当通俗,说理已经相当充分,然而对于被灌输了某种信仰的人来说,也许某些类似寓言的简短故事更能开启心智,其实这也是人性。

  《坏世界研究》读后感(五):坏的世界

  阅读指数:8

  时间消耗:10小时

  最近迷上了赵汀阳老师的书,那本天下体系还没看,倒是把赵先生其他的基本著作读了个遍。非常佩服赵先生提出的天下理论,尽管看的这几本著作都还没回答最根本的问题:天下体系好是好,但要怎么构建呢?或许天下体系一书会有答案,再期待期待吧。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将中西哲学融汇其中,从百家争鸣到希腊哲学,讨论得很有滋味。坏的,才具有意义。如果一切都好好的,存在就失去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书中着重探讨了民主自由、天赋人权、权利优先等看似公理的原则所隐含的问题,很受启发。而政治的本质,是在坏的世界里寻求一种制度能够保证人们可以接受的生活。所以,赵先生提出了政治人概念,以对应经济学的经济人一词,也是很受启发。政治人不仅考虑经济利益,还考虑权力,其中就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这的确更接近人的本性。人性足够贱,贱人足够多,制度不可少,法律有可为。

  书中最感触的一处是对法家思想的解读:法家虽然看准了人性的某些方面,但也忽视了人性的另一些方面。法家看准了人们希望规则是稳定可信的,以便更有效率地提高效率谋求利益,但法家没注意到,其实很少有人喜欢公正的游戏规则,除了少数能力超强的人,大多数人恐怕更希望有一个袒护自己的不公正社会,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亦即投机。的确如此,尤其是在儒家思想熏陶而注重伦理纲常的前提下,法家思想不会推而广之。

  其实当代法律的意义也并未逃出这样的逻辑。法律别指望给世人提供一套全面实现实质公平的规则,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可避免的投机所带来的危害,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书中对民主的探讨有很多精彩言论,卖个关子,自己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