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话欧洲》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对话欧洲》读后感锦集

2022-03-28 03:34: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话欧洲》读后感锦集

  《对话欧洲》是一本由陈乐民 / 史傅德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1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欧洲》精选点评:

  ●2009-08-30;以这种对话的方式来讨论问题,是我很喜欢的方式。我也经常和朋友在email讨论问题。这本书涉及的东西太多,不是我这种理科生阅读一遍就可以理解的。或许毕业后,阅读一些康德、黑格尔的书后,有机会再重读一遍本书。

  ●不明白三联为什么要配图,根本就没必要

  ●历史的沉淀和教训,人类的演化与进步

  ●这个概念很重要:公民社会 比民主更重要,更基础

  ●待重读

  ●谈的不错,可以观摩

  ●虽然很薄,但我太愚钝,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什么是市民社会,什么是理性自治,都还很模糊。望各位朋友赐教。

  ●感觉陈乐民不时沦为配角,几乎从对话变成采访

  ●陈先生晚年一直推广普及欧洲尤其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人和事,并开办相关会议、讲座。陈先生不愧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现在陈先生已经作古,资先生继续他们的事业。作为智者,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积弊之深,他们开出的良方是重回启蒙,并身体力行。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人。

  ●十一回家,购于十堰钟书社。

  《对话欧洲》读后感(一):很多启发

  分裂的社会更容易激荡思想。我还在想,宗教改革的基础之一会不会是印刷术在欧洲的发展和(可能的)一定程度上普及了的教育、(可能的)较高的识字率呢?否则大家怎么自己去读和理解圣经?只是一个想法,没有看过有材料佐证。

  《对话欧洲》读后感(二):翁婿对话

  本书由陈乐民与史傅德翁婿之间的对话整理而成,篇幅不长,主要涉及公民社会和启蒙精神两个部分,内容是欧洲近代史。书中主要由陈提出问题,史的回答占大部分篇幅。

  《对话欧洲》读后感(三):.

  1.中国以家庭为单位,是个小王国,然后进入学校、进入某机构工作。不是个社会概念,因此个人、家庭、机构是中国人的组织机制。中国人的社会结构如同一个大三明治,上面是官吏,底层是老百姓,中间夹着厚厚的一层,一般的官吏。

  2.在一个公民社会中,个人的作用很大。这个观念在中国是缺少的,个人主义与自私经常被等同起来,个人不是社会的动力,而是社会的结果。

  3.公民社会的基础是市民相信法制国家,而不是自己起来反抗。日耳曼帝国内有公民社会的因素。日耳曼帝国是靠原则,而不是靠一个集中的、物质化的等级制度来统治的。

  4.市场经济是关键的一点。由此我们才能知道如何根据共同的利益制定出一些法律。

  5.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比如欧洲文明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多种因素、如市场经济、协会、教育等等,而所有因素中教育又是第一位的,中国缺少一个公民社会意义上的知识阶层。(互联网上知识阶层的崛起)

  6. 我们可以也必须提出我们的愿望,可是不能决定说我们现在就要建立什么社会。这是马列主义者的思维方式,比如列宁的苏维埃,首先就确立目标,然后铺建通向这个目标的唯一道路。直到如今,我想中国人还没有摆脱这种思维方式,先想好了社会形式,然后制定实现的计划。这样你永远达不到目标,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轨道。(但社会发展自己的轨道怎么走,受谁决定,政府?人民?)

  7.民族主义在中国和西方具有非常不同的含义。民族主义是19世纪西方的宗教,因为民族主义成了把公民社会简单化的一种方式,公民社会不仅是自我调节的机制加上国家的保障,而且被加上民族的概念从而简单化。

  8.民族是什么,民族就是有一个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未来的计划。

  9.一个严格的知识框架,他们可以互相批评,但是他们是在共同讨论真正存在的历史社会制度问题,应用的是同一坐标体系。20世纪后现代思想家们没有一个统一的参照框架。

  10.中国文明的发展似乎是循环似的,一直在绕圈子,一直没有绕出来,不像西方,每个世纪都有新面孔。中西相遇时,中国相对于西方不仅仅是经济上落后了,更是在观念上落后了。冯友兰说,中西的区别不是时代的差异,而是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差异。我们落后不是短期的,而是几个世纪的差异,要缩小这个差异,也需要很长时间,需要耐心。

  12.中国社会很矛盾,一方面权力非常集中,另一方面又可能如一盘散沙,这盘散沙当然不是我所要说的多元性,我认为中国需要一个领导,一个多元化的,理性的领导。

  13.什么是教授,教授不但要传授知识,也要传播自己的信仰。他们向学生和其他大学同仁解释、传授他们确信的真理,从前的思想、知识权威机构如教(先进的中共政权)会再没有权力干预。

  14.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中学会考,为文凭而努力,通过文凭把学术作为职业,这些人取代了大批文化人。(现金中国社会的教育考试机制)

  15.在中国民众遇到问题经常很快引起争吵乃至混乱,人们很快失去理性。这种教育是一种训练,学会理性地探讨问题。

  16.中国的“理”与理性是不同的概念,中国的理性很泛,比如中国哲学中有两个概念,气与理。气指物质,理则是指超越物质的一切,理决定物,或物决定理,在这对概念中的理,绝对不能翻译成西方的理性。

  17.中国人总是拥护国家的,他们认为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

  19.要了解一种思潮,不如从一位思想家入手,而不要从几个思想家开始,从一点开始铺开。这样就可以看到一种观点推理的全过程。

  20.卢梭:人民的主权是不可被代表的,这似乎是反对代议制的。其实他是认为,直接民主可能导致偏差,甚至内战,因此代议制其实是最理想的。

  《对话欧洲》读后感(四):一句话评论+陈乐民:对我影响最大的十种书

  对于书中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评述,我认为有欠精准。书中对公民社会的陈述,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受益良多。

  陈乐民:对我影响最大的十种书

  新华网 ( 2003-08-01 11:24:28 ) 稿件来源: 南方周末“秘密书架”

  □陈乐民

  陈乐民,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等。

  我读书甚为驳杂,漫羡而无所归心;新书读得比较少,“新潮”书几乎没有认真读过。下列十种“旧”书可以说是对我的晚年思想和治学最有影响的;有一些成了我的“案头书”。这里我用了“种”,而没有用“册”,是因为每一“种”可能牵涉不止一“册”。

  先说中国书五种:

  一、《孟子》,我幼年的“启蒙”书,我个人体会,读了《孟子》,再读其他相关的书,有许多方便之处。孟夫子经常偷换概念,强词夺理,批判异己不留余地,但那是时代的反映。《孟子》是了解当时政治和社会的一个“通孔”。

  二、《徐光启集》,王重民先生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徐是有明一代具有开放和开明眼光的“奇材”,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中的开篇人物。往昔大半因其皈依了天主教,他的科学功绩在历史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今年是他逝世370周年;据悉,上海徐汇区(他的老家)文化局将重修毁于“文革”的墓址。另相关的书如梁家勉先生编著有《徐光启年谱》,考稽事实之翔,取材之广,旁征之博,堪称杰作。老学人的治学态度,令我心折。此书差不多已被我翻烂了。前曾托人问上海古籍出版社是否还有存书,答云没有了。似乎也无重印之想。如今文人“明星化”,名声大噪了;而很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却默默无闻。此人间世相,老朽如我,只能叹息。

  三、鲁迅的《阿Q正传》,提示我国的“国民坏根性”,入木三分,同时是面镜子,时常照照,可以自警和警世。同类作品有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惜乎吾国国民此类病依然很重,几乎无药根治。奈何!奈何!

  四、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两种:上世纪30年代的旧作上下册和晚年的《新编》七册。旧作在大陆有无售者,不详。《新编》前六册已由人民出版社几次重印;独第七册因故未能在大陆印行,以至《新编》就结在第六册上。此是我出版界一怪事。但台湾版已出了全七册。另,第七册以《中国现代哲学史》的书名先后在香港和广州印行,总算聊胜于无。坊间同类哲学思想史的书不少,但个人管见,都绕不过冯著二种。

  五、《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印行。顾准作为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在知识界已有广泛的共识。最近听说某境外华人信口臧否人物,妄说,顾准算什么,若把他的文章译成外文,会让人啼笑皆非。不知他在国外读过哪些高文典册,以致狂妄如此!至于浅陋如我,正是读了顾准使我在十年前的耳顺之年大为开窍,顿生识之恨晚之感。

  以上五种是中国书,以下讲外国的,也是五种:

  一、伏尔泰的《哲学通信》,中国译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我看过原文,中译文大体不差。此是伏尔泰旅英的25封通信,故又称《英国通信》。英国的自由风气早在欧陆之先,伏氏在英所见所闻,备受感慨和启示。全书涉及彼时英国的宗教、政府、议会、文化、培根、洛克、牛顿,等等。这本书说明伏尔泰在英国已被“启蒙”了。英国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常被轻视;伏氏此书大有助于了解欧洲这段的社会思想史。

  二、康德关于历史哲学的论文集。我先读过两种英译选集:《论历史》和《政治文选》。后商务印书馆出了何兆武先生翻译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选目大同小异。此书已成为高校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必读书。但我要补充说,要深懂此书,一定要读一读康德的批判哲学。

  三、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演讲录》,我也是先看了英译本。我国有王造时中译本。欲了解西方文明史,此书不可不读。他是从东方文明开篇的,主题是讲欧西文明。黑格尔论述历史发展的雄辩力,是令人震撼的,虽然你不必同意他的所有观点。

  四、《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价值,用不着我多说。我在做研究工作时,是时常要翻阅的,尤其是它的前半部。我最早读它时是二十几岁,现在七十多岁了,还常常要翻一翻。只是体会大不相同了。

  五、托克维尔的《在美国的民主》,还有他的《旧制度和革命》,中译本均已辑入商务版的“汉译名著”丛书。另,托克维尔退出政坛后写了不准备公开的《回忆录》,身后还是流传出来了。目前似尚无中译本。托克维尔在这些书中观察时势和对时势的预测,时常使我震动;他对欧陆“旧制度”的批判,绝不在概念上停留哪怕是几秒钟,其锋利和准确性全在叙事当中。

  我家的书架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书,杂乱无章,但是以上这十“种”书,翻来翻去,总会凑在一起,这大概也可以反映出它们的“使用率”吧。

  《对话欧洲》读后感(五):中国的公民社会在哪?《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

  这是中西二位研究历史的教授关于公民社会的对话。

  但看完这本书,心中的热情冷静了许多,他们通过梳理欧洲历史的脉搏,对公民社会如何在欧洲兴起进行了讨论,下面这一段是让我觉得残酷而又不甘心的话:

  “陈(陈乐民,中国学者):许多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公民社会很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理解通常简单化了。公民社会是自然形成的,是欧洲历史的产物,而不是哪个人,哪怕是非常有智慧的人特地建立起来的。我读过许多中国年轻知识分子写的关于公民社会的文章,但我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他们把公民社会理想化了,以为我们可以为此而努力。我不认为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把当今的中国社会变成一个公民社会。

  想想也是,比如,我觉得我们中国历史发展就缺少了类似这样的文艺复兴革命,我们只有农民革命和农民起义,我们有党派之争,但始终我们的历史缺少类似文艺复兴这样的一种思想革命。在文艺复兴中,欧洲诞生了一大批对公民社会理论与思想有作用和贡献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法学家,他们对宗教与战乱进行反思,从而引起了思想的碰撞。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思想、文化的革命。

  文化上的缺失还有一块就是教育和培训。

  而我们中国,更多的是感性的否定,而非理性的批判。“(史)公民社会是通过自我监控制度,通过不断自我批判而发展的。我们可以说一个社会通过自我批判而‘公民化’”。

  而在制度上,法制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书中提到,“(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法制的帝国,比如一个农民反对封建主,他不用反抗,而是找法庭。也就是说,自从1648年日耳曼帝国法庭成立后,竟然没有农民起义了。因为他们自己可以起诉。。。。。。。一个农民竟然可以信任法律制度,而不是自己起义,互相残杀。。。。。公民社会的基础是市民相信法制国家,而不是自己起来反抗。”

  一,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使个人得到了一种自由,这种伴随经济而来的解放是书中公民社会所提到了二个前提之一。

  二, 文化活动。虽然现在中国的文化活动还在萌芽阶段(我不是指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而是指数量更广大的发展中城乡。虽然中国的教育让人诟病,但至少提高了受教育人口的比例和层次,或者说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现在也出现类似欧洲走过的,有企业家或商人赞助一些文化活动。

  三, 报纸、电视、书籍、电台,包括网LUO的发展,大大加强了文化思想的传播和普及。特别是网LUO、网民和网络舆论的出现,是中国所具备的后起优势之一。

  四, 社会发展氛围和环境。虽然与欧洲不同,按史教授的观点,欧洲公民社会的出现,除了市场经济,还有就是战乱引起了人们的反思。中国虽然结束了战乱60年,但这60年中,中国人经历了各种运动和动荡,也有了一定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五, 法制建设。尽管中国的法制建设以及法律意识尚不发达,但至少我们看到在这方面,中国是慢慢进步的。

  六, 全球化,不论是经济的还是文化的,都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除了很多走进来,更多的人走出去,也是有利于公民社会发展的。

  最后,用书中的观点来结束此文:

  公民社会的形成过程永远不会终结,一旦这个过程终结,公民社会就不存在了。。。。公民社会不是制度化的,是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行为准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