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社会会好吗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个社会会好吗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社会会好吗的读后感10篇

  《这个社会会好吗》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一):关于《这个社会会好吗》的思考

  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公知,或者说意见领袖、价值观倡导者,熊培云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行走。

  按照《这个社会会好吗》中关于熊培云的简介描述,可以得知作为一名人 文学科出身的知识分子,担任过记者、评论员、撰稿人、作家,现任教于南开大学,这样的简历多少都令人为人敬畏。自然,这种经过专业知识 与人文学术熏陶的知识分子拥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是必须的。我阅读的是群言出版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2013年1月一次印刷,这个版本封面上有一句话令人思考,即“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only light can do that.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only love can do that”。引用Martin Luther King的这句话,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个社会会好吗》就是关于一本光与爱的书—关于熊培云对中国现状的思考与关怀。翻阅目录可知,内容大致覆盖革命、观念、技术、道德、边界等描述社会的几个元素。

  或者习惯了西方思维的影响,在观念上颇为激进,个人更觉得刘瑜的作品具有思想启迪性,用英文可表达为“thought-provoking”,更能启发个人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至于熊培云,其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主义精神,饱含了知识分子对社会关心的感性与对解决问题思考的理性。

  这也是我之所以认为熊培云作为一个公知仍需前行的原因。社会之所以进步,在于"provoke",具体理解就是争端相对于关怀,更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完善。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二):洪流之下,我们如何自处? ——读《这个社会会好吗》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狄更斯关于大革命时期法国的评论,似乎在某种层度上也适应于今天的中国。在改革转型的大背景下,熊培云说,这是“这里是朝气蓬勃的新世界,又是悖论满身的旧王国。” 荒烟蔓草的生活里,有人暴富、有人赤贫、有人怀抱希望,有人步入绝望。当贫富日益不均,当阶级日益固化,当底层百姓苦苦挣扎,当矛盾冲突不断加大,整个社会便浸染于一团戾气之中,四处充斥着躁动不安,经济日益发展的同时,幸福指数却在不断下跌。同时,温饱之后的中国民众,对社会有了更多追求与期待。“这个社会会好吗?”这不单单是作为知识分子熊培云的疑问,也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民众的心中之问。

  熊培云的这本书,集结了他在各大高校及相关场合做的演讲和思考。他以一个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以其独特视角和深度探索,观察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透析社会表象下的本质问题,以史为照,以理论协领,以现实事例为血肉,用人文学者温和又理性的笔调,论道当代中国,犀利批判中怀抱赤忱,沉郁顿挫间不失希望,疾呼号召个体在社会变革中坚持“自由”和“宽恕”。在文中,他写到:“先问你要去哪里,而不是时代去哪里,国家去哪里,世界去哪里。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就是怎样的时代;你热爱怎样的国家,你便拥有怎样的国家;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

  滔滔江水,滚滚洪流,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下看似渺小无力,实则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顺应时代大局,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力争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具体的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整体涵纳于个体,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他正为你敲响;不要问这是谁的荣光,你我沐浴在同一片云霞之下。这是熊培云在书中想要传达的,也是“中国梦”所要求的。

  “我相信中国终将朝着一个开阔的地方前进,在个体权利基础上缔结一个全新的国家,也相信中国会因为有更多的人担起自己的命运而担起东亚与世界的命运。”这个社会一定会好,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的把控,却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如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从此书中我们所找到的答案。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三):独立行走的人(书札)

  从一个人的村庄走到这个社会,熊培云的关注的依旧是身边这个活生生的世界。面对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身为个体的我们该何去何从?选择,这是从小到大无数次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如今依旧横亘在你我的脚下。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选择宣泄谩骂,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却很少能够理性地思考我们所作所为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每一个独立行走的人都会见识到与众不同的风景,但同样也无法躲避无可排解的孤独与无奈。但着恰是许多人都无法做到的,而熊培云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对于身处这个时代的许多人来说,我们不过是这个社会的细胞而已,但请坚信,你可以成为白细胞、红细胞甚至癌细胞,关键在于你的选择,在于你是否选择做一个独立行走的苦行僧,能否认清自己于这个时代的意义。

  从理想到现实,个体在关注身边这个并不令人满意的社会时,首先要认可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价值。 时下,这样的生活环境并不能让人满意,说好的公平正义也越发倾斜,如同饥饿的人只有一张纸画的馅饼般令人无奈。而此情此景招致的却是逮到发声机会的人们无边的谩骂,对不同声音的压制。这些谩骂的人儿,应当首先认清自己的价值,理性思考自己于这个时代的意义,就像白细胞可以增强抵抗力,癌细胞却足以致命。虽然围观改变世界,但不理性的围观却足以扼杀生命,让公平正义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同时,要保持一颗理性的心。我支持熊培云所说的独立思考、通力合作的观念。只有理性思考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做出合时宜的决定,通过与他人的通力合作将自己的观念、价值推广到其他人那里,达到思想分享的目的。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每个理性人识时务,坚定地为推动这个社会向前走而努力。

  再者,要有一颗包容“试错”的心。眼下,大部分都在“比坏”,不允许自己关注的一方犯错,一旦不遵循自己观念里预设的方向发展,就大有“你打我一拳,我给你一刀”的状态,用实体和语言等暴力形式施加压力,最终达到宣泄目的。殊不知,即便圣人也会犯错,没有一颗包容错误的心,又如何能够鼓励他人创新,尝试破解这个社会发展的难题呢?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四):如果对药家鑫的宽容算文明,那我去***文明

  对药家鑫的刑罚算杀戮? 简直罔顾事实。 萨达姆非法杀戮民众,你反对吗? 古时,某些地主欺压农民,反对吗? ———— 这样的口吻很令人恶心。 他的意思是 : 萨达姆屠杀与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是不对的,我们要宽容,要文明。 你们声讨要惩罚药家鑫是杀戮,我能不要杀戮,要文明。 如果这就是文明,那我去***文明。 站在道德的高地不冷吗。 每个人都有不宽容的权力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五):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读《这个社会会好吗》

  本书把世界二字更换为社会,我不知道该书是不是出于对梁先生的致敬,还是单从出售发行的角度考虑。不管怎样,这个题目让我产生阅读的愿望。读完该书,再返回头来思考书名,竟有原来如此以及恍然大悟之感。一来,这本书讨论的正是当下中国正在面临的各种棘手的社会问题,二来,这本书讨论的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途径和可能,而不是政治国家的走向和变革。故而,书名不是《这个国家会好吗》,这里面大有文章,颇值得玩味。

  当今中国充斥着左派右派之争,熊培云不愿意陷入这种争论,也不愿意被人贴上类似的标签,如果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标签,他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个底线派,熊培云的底线是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是一个具有正常功能的社会之底线。因为现在关键的问题不是左右之争,当下中国最本质的交锋是国家与社会的上下之争。我注意到本书至少三次提出要从政治国家转向公民社会这个问题,我愿意用“国退民进”这四个字来简单概括作者的这种观点。

  而民进指的是什么呢?说到底是公民社会的形成。这里的民在熊培云那里是“nation”。nation侧重于国民、民族,nation不仅体现在国家由谁建立,也说明国家为谁服务,因此具有本体属性、社会属性。简单说,nation是社会。“从现代政治伦理上说,是nation缔约建造了state,而不是相反。”为什么要民进?因为国家管制一切,就会走向哈耶克所说的奴役之路,而控制国家政权的边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就是说,公民社会应该自由成长,用社会来改造国家,由公民来塑造政府。

  从熊培云自身来说,作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有所担当,提供思想资源,自由表达意见和观念,与公众交流对话,进一步开启民智,并且既不能畏惧于得罪政权也不能忌惮于得罪人民,如唐僧一般只管取经不管一路上层出不穷的妖魔鬼怪。“自修自持莫道此间非彼岸,即心即佛须知东土是西天。”对于这个社会来说,需要主动发育成长。而社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公民个体组成的,说到底,社会的发育就是每个人的努力。首先我们需要形成共识,我们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公民社会,这正是观念的讨论辨析之意义。其次,我们要为这样的公民社会付出切实的努力:熊培云一直强调,不要真的去问这个社会会好吗?因为你即你选择,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以己任为天下,你美好这个社会就多一分美好,具体的建议熊培云在《个人如何改造社会》里表达得很清楚。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有太多变量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我们有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的希望,我们应该为自由而担责,为未来而努力。

  可是社会的养育和变革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应该既充满信心又充满耐心。“如果三月播种,九月将有收获,焦虑的人啊请你不要守着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经平整,种子已经发芽,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来完成。”社会的变革不会一蹴而就,甚至会有反复,对待丑恶我们应该又有什么态度?不是同态复仇,不是以牙还牙,熊培云赞扬的是甘地似的不抵抗的抵抗和佛祖悲天悯人式的情怀,相信的是宽容和解和爱具有更强大的力量,可以弥缝伤痕,可以医治仇恨。

  至此,鄙人希望把个人对本书主旨大意的理解交代清楚了。抛开文本,我想继续探讨这样一个问题,熊培云的思想资源又来自于哪里?

  在熊培云身上,我很惊喜地看到他正在力图把现代世界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用现代世界的观念和视角去重新解读中国的古典文献,特别是儒家学说之外的先秦经典,比如他反复提倡的《吕氏春秋》。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努力或许会成为重塑中国社会重塑中华文明以及华夏精神的新的杠杆,成为复活千年文明古国的新的血液。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六):以己为天下仁,为自由而担责

  熊的书与林的全面介绍国外来影射国内不同,更与李的纯愤青不同,温和批评中让人沉静、思索。

  温和的革新,过上有尊严、有全力的生活是全国人的希望呼声,现在的人们观念已经转变,不再是几十年前的样子,也不难相信在熊培云们不断的呼声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改变。但我担心的是,这些传播不在广大的工人农民中,仅仅在知识分子内传播,影响还远远不够,因为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压迫中,已经不太习惯自由,骨子里认为本来就应该有人来管着。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阅读能力的增强,慢慢地他们也会读书看报,慢慢地他们才能读懂书看懂报,慢慢的就有希望。

  记得上中学政治课,老师教我们: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我还记得他用罪犯举例子。那时,我很相信。

  记得一个老者和我说过,当前社会就是这样,我应当学会适应这个社会,不要试图改变它。是的,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制度,但是我能改变我自己的观点看法,活在自己的思想国里,很自由。“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我理想的国家:透彻的蓝天和自由的空气。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七):《这个社会会好吗》书摘及感想

  中国人无疑是世界上最能隐忍的民族,不幸的是,这种隐忍通常都用错了地方。

  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对此,阿诺德补充说,“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

  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道德的批评真是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是黄仁宇的批评,他在《万历十五年》里断言中国历史上两大问题:一是缺少数目字管理,二是以道德代替法律。

  在人人互称“老师”的社会,老师已经死了。

  感想:老师在如今已经不再成为一种能够给人启迪的代表,而成为了廉价的贿赂,在当今社会很多词语已经偏离了本意,在我们肆意使用这样曾经代表崇高的词汇去形容本来低俗事物的时候,这个社会的很多崇高已经不见了。

  回顾中国历史,这片土地的确是盛产臣民和暴民。

  1938年10月,在日军进犯湖北后,他(卢作孚)坐镇宜昌,指挥船队昼夜奋战,将全部人员物资抢运到四川。此举被他的好友晏阳初誉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期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有85艘船被炸毁,117名船员牺牲。不幸的是这位中国人不能忘的实业家,在1952年的“三反”运动中因养子揭发而“畏罪”自杀了。

  感想:一个社会的可悲就在于在运动的洪流之中,秉持正义的人无法自尊的活下去。

  一百年来,正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前一个极端是乌托邦压倒一切,而后一个极端是不仅没有了乌托邦,甚至最卑微的理想主义都已经销声匿迹。难怪有人感慨今天的世界,行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而理想却正在变成一种难以启齿的隐私。

  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

  感想:中国这片土地容易孕育暴风骤雨般的运动,而很难维系简单持之以恒的改革,因为运动太过于简单,需要的是一时的不满和冲动,而改革需要的是明确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耐力。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八):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小时候我们都背过孟子的这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也曾视之为理想追求,因为它反映出人权(民)>主权(社稷)>政权(君)的朴素价值观。只可惜理想永远高高在上,到如今演化成空洞的政治口号,而现实却戏剧性地沦为人权<主权<政权。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当局要把维稳作为执政要务?为什么媒体总拿钓鱼岛或是南海问题来刺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神经?为什么政府闷头推行无条件经济援助政策只为换取独裁政府的口头承诺,而在朝鲜王朝、达尔富尔、津巴布韦发生人道主义危机的时刻,大义凛然地重申一句不干涉他国内政而草草收场?别急,问题联系到自身,“悖论”就出现了。假设我们身处1937-1941年的中国,帝国的铁蹄践踏人间。如果坚持秉承人权高于一切,那怎么解释将老百姓抓壮丁送到前线做炮灰,没有了生命,没有了国民,国家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又怎么解释汪伪政权的“曲线救国”呢?立场不左不右,既不惹五毛党青睐,也不招愤青待见,只佩挂个汉奸的牌牌游街,默念“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了。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九):温和谏言,正视个体责任

  温和谏言,正视个体责任

  ——读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文/张剑

  在房价居高不下,社会道德连续滑坡,公民尊严屡遭侵犯的现实语境中,每个人或许都曾无数次地问过自己:这个社会会好吗?或许,处于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一如本书作者在后记中所言:“今日中国有太多的微量与变量,看不清的链条与因果,每天都在为这个社会的变化提供无数种可能。”这个社会是否会好,他也只能给出愿望,却没能力给出答案。

  可明眼人都知道,作者在这些温和而不失批判,自由而不失立场的文字中,早就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答案:只要人人都在心中埋下一颗自救与宽恕的种子,这个社会定会开出五彩斑斓的花来。

  具体到自救层面,却隐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者为权力的自救;一者为个体的自救。对于权力来说,即是要求其拥有者管好自己闲不住的“手”,退到自己该退的地方去,而不能以国家的名义对一切社会力量越俎代庖,更不能将手中的权力无限放大,去挤占社会资源,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而个体的自救,则是强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坚守。柏拉图曾说过:“灵魂有多少形状,国家就有多少形状。”这个社会是向好还是向坏发展,一定程度上都取决于个体能否坚守自我价值、承担自我责任。

  与自救相对应的,则是宽恕。作者在书中分别以两位母亲为例,向我们讲述了宽容对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两位母亲一个来自德国,一个来自中国。但她们都曾有着相同的悲惨遭遇:她们年轻的儿子无辜地被他人剥脱了性命。在这样的伤痛面前,两位母亲不是以牙还牙地施以“报复”,反倒以一个母亲的身份,请求法院网开一面,不再让其他母亲失去孩子。这种宽恕中透露的和解意识,其实正是当下社会最为缺乏的。

  在作者看来,一个社会是否会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它的真正要义是要以宽恕的心态让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活下去,而不是一部分人活下去,另一部分死掉,否则,这个社会的悲痛将永无穷尽。从更深层次讲,则是要求我们从过往的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做到防微杜渐,而不是以眼泪和伤痛去迎接下一次灾难的到来。

  在这个人人喜欢表达却不愿意倾听的时代,熊培云以一个常人目不能及的眼光,向我们阐释了社会道德、个体责任、权力边界等一系列命题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他的这些观点,既不单一否定现行社会中的种种弊端,又不狭隘的为某一群体贴上沉沦的标签,而是以一个青年学者的身份,从现实和历史的成因中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辩证的语言,永不随波逐流的思想,可以说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这种在文字中彰显现实关怀和家国意识的公民写作,既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终将会走向光明的良善一面,但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抱着自救和宽恕的心态去与这个社会和解,那么,这个社会将一直在黑暗中徘徊。

  《这个社会会好吗》读后感(十):中国不缺极端的力量

  这是我读熊培云的第三本书。

  第一次是在我们历史老师的办公室,当时去找他聊天,我们历史老师是个文人,平时除了读书就没啥其他爱好了。其他的老师办公桌上有电脑、盆栽等等杂物,他的桌子上永远是一本书一支笔,当时拿起《重新发现社会》这本书翻了翻,看了梁文道写的序,似乎不错,后来一个同学送了我一本。看的时候觉得自己知识很匮乏,尤其是关于公民、社会的。看完之后对国家是什么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了解,开始有了点公民意识。

  第二本是《自由在高处》,感觉作者总是那么乐观,虽然有那么多令人失望的东西。我也曾经愤青,喜欢看韩寒李承鹏等人写的杂文,看了他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虽然同样没有提出一些改造的方法,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的一种精神,追求自由,像胡适那样。自由和自由主义不同,一旦有了主义,就被困在了一个囚笼。

  前几天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本来打算以后不读任何关于社会、政治的书,因为就算我们关心了又能怎样,体制仍然在那里,领导的情商和智商还是那样,国民的素质仍然没有改变。。。结果忍不住又借了这本,看完感觉和前两本差不多,多了一点点乐观,因为至少我看到有这样一名作者,有坚定的信念,有深刻的思想,不愤青,不极端。不停着奔走宣传公民观念,不求自身能怎么样。真是感动。中国最不缺的是极端的力量,最缺的是温和而坚定,自由而悲悯的力量。作者是其中一份。他希望为这个社会转型播下一些真正自由和宽恕的种子 ,虽然力所不逮,忧思之心确是赤诚。

  现在的中国,性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而理想,却成为一种难以启齿的隐私。出现了两个极端:没有底线与不留余地。各行各业都失去了底线,包括法律。导致每个人都像是在黑暗的沼泽地上行走,每个人都面临深不可测的危险。不留余地是疯狂的状态,疯狂发展,盲目追求GDP,不顾环境,不顾文化,想起文物保护方面,真是无语。估计领导不读历史。卖车和卖房成为支柱产业,高昂的房价使很多年轻人从此失去了理想,他们从八九点的太阳变成早餐七八点钟的北京地铁一号线,承受着太多压力,而社会机会一方面很多又被权贵垄断。这一代人拼命地求发展、消费、破坏环境、透支未来,以至于我们的空气和土地都充满了毒,一个国家,没有长远打算,追求幸福不量力而行,只管今天不顾明天,和那些孩子卖肾买苹果产品有什么区别呢。

  “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是一个临时代:没有过去的理想,没有未来的责任。没有长远的幸福,也没有恒久的痛苦。自由得而复失,希望若无还有。在祖先的土地无家可归,在自己的祖国寻找祖国。从政府到社会,从创造者到被创造者,一代代转瞬即逝,因为此地此时,一切都是临时的”

  保持一分抵抗的精神,虽然我们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决定不了太阳几点升起,却可以决定几点起床。我想起许知远在《失忆的荣耀》里写的,当你抱怨整体的沦丧时,并不意味着你个人一定沦丧,你可以谈论历史与记忆,音乐与诗歌,人生的丰富,理解他人的痛苦,扩展生活的维度。你不必成为斗士,却可以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有思想与情感深度的人。

  从读《重新发现社会》开始,我就一直把熊培云的书推荐给周围的人读,有几个朋友都说很好,我想,或许多一人读这种书,中国又多了一分希望。不要指责什么,如果大家都说中国有我,那中国就有办法了。

  相信时间可以消灭一切,也可以成就一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