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100字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一本由[美] 保罗·奥斯特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2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精选点评:
●他对任何人,哪怕是他虚构创造的人物的理解,可能都再也达不到对他爸爸的理解了……
●书本身是不错的,很有感触,但是这个翻译,实在是有点生硬。。。。有些地方还有明显的错误
●要进入另一个的孤独是很难的,他可能永远在一片迷雾里,那扇门随时可能砰的一声被关闭。这本书把这种感觉描述得是那么到位,好几处我都被它定定罩住,手臂上满是鸡皮疙瘩。
●1、更喜欢第一个关于父亲的碎片拼贴式的故事;2、当你开始讲述孤独的时候,孤独就已经不存在了;3、语言的核心,即由韵脚、谐音和多义组成的网络,每一样都可作为桥梁把世界截然相反、相互映照的各个方面连接在一起;4、人对于父亲所怀的情感,某种程度上而言同对人类原初的乡愁,是一样的
●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
●隐形人太棒了。与生活和热情保持着距离的人几乎是最悲惨的一类人,其实并不是有意为之,只是情绪的阈值太低,与世界的联动很难真正地被牵引起来,于是演变成冷漠以待。嫌恶极少出现,爱意也难以降临。而且这样的情绪往往是双向的,最终世界也对你冷眼旁观。我也是这样。
●《一个隐形人的画像》写的特别有共鸣。《记忆之书》的写作手法像蒙太奇电影。因为不在乎任何事,他自由地做任何想做的事。我与世隔绝,我是个隐士,一个人类社会的流放者。
●还是b叔翻译的~不错,这死宅的生活啊~
●the first part was great!
●瞭解自己的人知道最薄弱的也是最閃亮的。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一):宇宙无敌的大话痨
其实我最想说的是,保罗奥斯特,你这个大话痨。。。很古怪的叙述方式,打开书就像按下录音机的PLAY键,有个人一直絮絮叨叨的跟你说,说他看到的,说他想得到的,说他已经不在乎的和放不下的。。。不管你想不想听,他就是憋不住也停不下来。
走到哪里我也会记得这种说话方式。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二):迷人的文字
也许这本书中的故事并不跌宕,但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里面的文字不断的引发我的思考。
这本书创造了一个意境,让我自己的回忆不停的翻滚。
“看别人的故事,思考着自己的事情。”我觉得这是这本书的魔力。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三):再次惊艳
几年前看到《幻影书》,很是惊艳哪。但之后的《神谕之夜》和《纽约三部曲》渐渐把这种激动消除了。这本书买的时候也犹豫,想想带些自传的,应该有所不同,读后果然再次惊艳,甚至比之《幻影书》好多了。尤其《一个隐形人的画像》,怎么能写得这么好,追思中一种坚实生硬的存在,冷冷地逼过来,让你沉浸,无处可逃。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四):他存在的世界,其实已经消失
我曾经以为,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非常困难。
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非常简单,这个世界,比你想象中冷漠的多。
他拒绝了时间的流动,拒绝了和其他人心灵的沟通,他拒绝了这个世界,于是世界就已它的方式抛弃了他。
表面的热闹,是更恐怖的事情。
他存在的世界,其实已经消失。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读后感(五):不要看标题·
不要看标题,不要被孤独两个字束缚了。
作者并不是围绕着孤独这个词来写。
他写的是人写来就必须面对的死亡,死亡就会带来的遗忘。
译者在最后来解读作者的意思, 要在他的文本中找出含义来。
大可不必如此, 不必归纳。
作者只是写出了对父亲的记忆, 如果现在不写,以后永远都会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