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锦集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是一本由江竹虚 著 / 江宏 整理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精选点评:
●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此之谓也。
●先生于易,則言“清代易學之復古”;于書,則“清代書學之貢獻”;于詩,則“清代詩學之勃興”;于禮,則“清代禮學之重光”;于春秋,則“清代春秋學之復興”,可知有清一代確為我國學術文化之黃金時代,只視其為異族專制一片漆黑者,皆為一葉障目不見樹林矣。
●脉络清晰,传承清代及近代疑经传统,但现在看来有点前现代思维。
●可惜缺乏足够的经学意识,整体范式依旧是五四学人模式。说孔子以前未有“经”名,乃用今文,然叙述各经顺序乃是用古文说,一说经书为政教之义,不见微言。一说经学文史之义乃是新学。总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学史论著,而是在朦胧的现代与传统之间对古典的现代叙述,让人读起来很是迷惑。不过其中有段话说得好:“居今日而欲探索春秋以前之历史文化,学术思想,舍五经而惟一甲一骨,一器一物,一碑一石之是求。……道在近而求诸远。”
●很好
●好书
●变迁考甚见条理,事迹考稍觉无谓
●《五经源流考》大致沿袭了章实斋“六经皆史”的路子,然于周孔之间,则独尊孔子。《孔子事迹考》比之于宾四先生的《孔子传》,少一分简净,多一分细密,唯考证孔子生平本诸左氏传及崔氏《考信录》,多疑《史记》之说,或可商榷。此书大致作于六十年代,彼时旧学之统绪多已断灭,能逆时代风气而成此编,老一辈学人之功力与学养可见一斑。然其文稿多毁于文革,仅余此编存世,惜哉!
●偶然瞥到,惊为奇书,深的我意。
●绪论和第一章非常精彩,善用史料,长于分析,教人茅塞顿开!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一):国学研究的参考书
国学研究的参考书,非常严谨,对我很有帮助。一直以来都是根据豆瓣的主流评论来选书,很不错。因为工作原因,要找一些关于孔子和孔子时代的背景资料,江竹虚先生的书碰巧回答了我的问题。听闻老先生的另一本遗著"曹植年谱"出版,准备有空再拜读一下。喜欢这样的风格。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二):涉嫌抄袭2
《五经源流变迁考》涉嫌抄袭钱基博的《经学通志》,再次举报!
如若不信,两书对照(请中研院院士、大学教师、国学专业人士不妨从论清代经学的部分开始)!
抄袭就抄袭吧,真的还出版了!
出版就出版吧,真的还上古!
上古就上古吧,真的还不可忽视!(“不可忽视的读物”。)
江宏是什么人?我终于知道了:既是大陆某国学名家后人,又是某国学名社编辑!上梁bz下梁w!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三):涉嫌抄袭
《五经源流变迁考》涉嫌抄袭钱基博的《经学通志》,特此举报!
抄袭就抄袭吧,竟然还出版了!
出版就出版吧,竟然还上古!
上古就上古吧,竟然还不可忽视!(“不可忽视的读物”。)
江宏是什么人?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四):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力荐
据上海图书馆文化名人手稿收藏馆某领导介绍,2010年前後,大陆国学名家後人在台北有一次聚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某院士到会对大陆国学研究现状作了点评。该院士在会上力荐江竹虚<五經源流变迁考•孔子事蹟考>。会後,文化名人手稿收藏馆某领导与该院士进行单独交流。回沪後,收藏馆即着手收藏江竹虚手跡,声称江竹虚的片纸隻字均在收藏之列。
本栏nsoldman<作者是民国名士>一文,对作者生平介绍,略有增补,可窥一斑。他山石<慎思明辨,古今异同>一文的<回应>,已揭露学熹就是此书出版时被撤下的编辑。如非才不堪用,断无临阵換将之理。考慮到学熹还要在江湖上混碗饭吃,他山石认为他既已撤走,就穷冦莫追,不再作进一步揭露。而本栏小编竟然与学熹狼狈为奸,紧密配合。將此书评价由8.9骤降至7.7,至今未予改正。在小编心目中,一个被撤编辑的评价,竟然比中研院院士、大学教师、国学专业人士更具权威?
《五经源流变迁考 孔子事迹考》读后感(五):《豆瓣讀書》版面被流氓操縱竟會“變臉”
黃曉峰何許人也?他自稱原想報考歷史專業,結果被彔取到“現當代哲學”專業攻讀馬列。看他的畢業論文:“論列宁關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論与實踐。”就知他所學与傳統文化毫不相干。他不具備古籍閱讀能力,當時沒錄取他到歷史專業,是正确的。他居然不知天高地厚,招搖撞騙到[上海古籍]當編輯。日常校對稿件,主要依賴供稿方和校對科的工人。他自己動手必然出錯,是典型的南郭先生。在編輯出版《五經源流變遷考‧孔子事蹟考》時,出版社要求四次校對、兩次复紅。直到最後一次复紅之前,他把持的書稿离出版要求相差太遠,眼看這本書就要毀在他手里,總編在最後關頭不得不把他撤下。他在[上古]臉面丟盡,呆不下去,才跳槽到[東方早報]。
黃曉峰不學無術堪比南郭,但南郭先生被拆穿後,知道銷聲匿跡,不再出乖露丑。而黃曉峰竟然恬不知恥,繼續拉幫結伙,為非作歹,招搖撞騙。此書出版後,有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力薦,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收藏,而學生在[當當]网上書評:「老師強烈推荐的」,居然被他刪去。為泄私憤他先用网名「學熹」在[豆瓣讀書] 發帖,大肆攻擊作者、出版社、「簡介」撰人、遺稿整理者。受到眾多网友的抵制,并揭露他的惡行。他的网名「學熹」已臭不可聞,又改換馬甲“XXZXX”在 【經學卮言】發帖攪局 ,被該小組刪除。他山石:<慎思明辨,古今异同>,是對他在[豆瓣讀書] 發帖的回應。黃曉峰居然能操縱小編把他的帖子置頂,把他山石的「回應」隱藏。當他山石登彔時,版面突然變臉,「回應」出現在本欄底部。小編与黃曉峰狼狽為奸,費盡心机,大耍流氓,如不改過,必將在各大网站廣而告之,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