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09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大全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由米奇·阿尔博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相约星期二》精选点评:

  ●我想到史铁生

  ●重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本书可以帮助你从一个新的纬度认识人生。不要羡慕年轻,不要过分赞扬年轻,每个年纪都有每个年纪的风景,努力欣赏好现在身边的美景即可。。。

  ●没有觉得感动。或许因为现在这样的思想太普遍了。

  ●明天就要离开拉萨,今天在拉萨的尘埃落定青旅读完,给自己的这次旅行做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拉萨我会再来的,这本书我会买来再读的

  ●看到最后抽泣了

  ●很久之前在《朗读者》的演播厅里,午夜时分半睡半醒间听到金士杰读的段落,记住那句“爱是唯一理性的存在”,今天终于看了。

  ●少不更事,图便宜,从报纸连载上还超过一本呢

  ●莫里博士说“人生最困难的事是和生活讲和,要学会原谅别人,更要学会原谅自己”

  ●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跟生活和解,跟自己和解“。读着平淡无奇,都是浅显的道理。不敢轻易谈人生,却又应该思考。毕竟生活的方式和目标可能没有真的标准,超脱是一种,入世追求是一种。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一):糟糕的书名和作者,很棒的莫里教授!

  《相约星期二》,好书!但是书名翻译太糟糕!用直译《和莫里在一起的星期二》多好??好多了啊!真是自作聪明的翻译,土鳖俗气!不喜欢书中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尤其在书尾某些部分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地无端渲染。喜欢莫里,非常。他在我眼里就是一个有特色的个体。他不是人类共同体的代表,虽然他说出了很多的普遍真理。他让我想起我的一位早已失联的老朋友,最敬爱的老师,那天梦到他去世,也有同样的惆怅之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二):TUESDAY WITH MORRIE每天都有一个约会该是多幸福

  莫里老头后来说享受对别人的依赖,有人擦身子都一点不觉得羞耻,仿佛回到了婴儿时代。

  他这样说着,描绘着他眼里幸福的一天,便是邀请一两个朋友吃午饭,听听他们的家庭、感情和生活。

  我想,18岁许下的生日愿望说希望结识无数多人,现在可以进步成为——每天跟一两个朋友安排会面,聊聊他们的故事,这些人就够了。

  多幸福。

  莫里老头其实很幸福,有他的学生米奇每个周二来赴这个约会。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三):一个怪老头的生死课

  其实我并不愿意看有关于死亡的书,每次都无法处之泰然。就连《哈利波特》里面小天狼星得死我都难过了好久。

  之所以会看着本书,也是因为一个好朋友的离开。突然之间我发现,我有多么的无知,面对死亡我不知道该做什么。

  莫里是个怪老头,他从事着他认为是不剥削人的行业;按照自己的理念生活,背弃着原有的社会价值观,教授着学生一些社会学。我想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他未必是称职的。就像他说的“反向”论。

  可是,我喜欢这个怪老头,如果他不是教师我可能会更喜欢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遇到和他一样的老师,所以我是妒忌的,从而羡慕李欣频有一位好老师。不喜欢老师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老师并不信任学生,往往还传授错误的观点给学生。

  初中的时候,由于没有出操,几个同学留在教室里休息,恰巧这天我们化学老师的钱丢了。于是,我们便成了"嫌犯",还进行了指纹采集。结果更是可笑,那个老师的儿子早上问她要走了她“丢失”的钱。

  莫里不羡慕那么些年轻有活力的人,他说他曾经经历过,这年他78;在路上我看到那些活泼的高中生,我发现我也没有羡慕,理由也是我是从那个年纪走过的,这年我21。他相信各个宗教的混合,我喜欢相信对我好的教义。有点可笑,总是喜欢找寻自己与书中人物的相通之处,可是这次是在与一个年迈的老人作比较,我自问我还很年轻。

  好吧,话说回来,死亡并不是年龄的问题,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安定因素,如果你生存意志不强,很可能在某一个时刻就死于非命。所以,正式死亡很重要。

  霍乱,SARS,H1N1,9.11,5.12,7.5没有一个是我们想要遇见的,却偏偏发生,现实远比电影要可怕。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四):每个人都将面对

  我想,每个人都要面对亲人的离去,要面对死亡。 莫里小时候听到母亲呼唤他拿药,却常常假装没听见,他相信,只要他置之不理,疾病就会被驱走。这让我想起还在我大学寒假时,接到姥姥病重的电报,在赶去探望的火车上,梦见姥姥健康如故。我以为只要我不相信电报通知的内容,疾病就会被驱走。 那时的我没有想过死亡,姥姥坚定的意志就是我心灵的依靠,当我真正面对这依靠的崩塌,心底就像被抽空了。 就这样慢慢成长着。 就又遇到了亲人的变故。应该是一个初秋的下午,经过和医生单独的长时间貌似理性的谈话之后,木然地开车驶出了医院。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在电话里和弟弟通报父亲的病情,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米奇在为莫里捶背时,真正想捶打的却是墙壁。同样是这种无力感所带来的无奈。 莫里和米奇谈人生,谈生死,这是东方智慧所擅长的。 莫里谈到金钱时这样对米奇说“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的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妒忌你。” 《上古天真论》说做人要“以自得为功”,就包含了这一层意思。 莫里谈到对衰老的恐惧时说“衰老并不是衰败,它是成熟。” 《上古天真论》有完整的描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表现。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篇幅不长,一口气读完也就二三个小时,期间却数度让我眼眶湿润,想起了自己的亲人。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无论种族、国家和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在竭力应付纷纷扰扰的世俗事务之时,也应该在某些时刻放缓脚步,给思考人生大问题留些时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五):相约星期四 心理鸡汤与死亡感悟

  相约星期四,下火车后径直跑到咖啡厅,拿起这本书,听着死亡摇滚开始阅读,并一边做着读书摘要 。

  关于人生意义,死前感悟的话题,我们看书始终是一个受别人引导的过程,关键是在于明白是否愿意让莫里老头引导我的心理。 因此我并不能认为此书的死亡感悟能上升到死亡哲学的范畴。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永远是别人的感悟,如果有所经历,那么书中的话是系统的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并进一步加深而已,如果对书中话语没有感觉,那么也只是看过就看过,仅此而已 。

  听着死亡摇滚,离开书的视野,看着咖啡馆的淡淡姐在吧台悠闲的擦拭。透过音乐,反而感到一种宁静,同时狂躁的音乐又在内心嘶吼。

  如果是老莫里,他不会认可这样的一种感受 。

  没关系,我不是老莫里,当然老莫里的一些话我也会认真听下去。

  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语言如下:

  相爱或者死亡

  学会了如何去死 就学会如何去活

  准备再次接受死亡的挑战

  别庸人自扰 一切届是空

  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 ,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的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的出来。

  接受所有的感情 --对女人的爱恋 对亲人的悲伤 或像我所经历 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 ,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 害怕悲伤 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

  每天晚上 当我睡着时 我便死去了 第二天清晨 当我醒来时 我又复活了

  原谅别人 原谅自己 学会宽容

  同情与负责任

  莫里老头的幸运之处是慢死

  不幸之人是瞬间挂掉

  在商业上,人们通过谈判去获胜。他们通过谈判去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爱却不同。爱 是让你像关心自己一样去关心别人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