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档案读后感1000字
《动物档案》是一本由蒋子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00元,页数:2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动物档案》精选点评:
●很感动。我也很爱小动物,曾经去做过好几次北京流浪猫狗的义工,确实很艰辛很苦。小动物们被遗弃很可怜。请那些没有能力养他们的人趁早别养!
●序言就写得超出想象的好,立刻喜欢上这个作者的文笔(起初并不看好,以为只是简单记录);每一只被抛弃的动物都是可怜的,借此也看清某些人也确实是没有心的,那个流行歌手特点给的很准,一看就知是谁;深度挖掘展示了动物的灵性,它们可是会成精的, 人的言语动作态度传达出来的,它们都懂,它们也有自己的尊严,平等对待这些处于弱势的生命吧;借动物之事,也更看清人的本质: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是非,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十个指头不一般齐,即使是做动物志愿者的人之中也有为功利而来的,这么一来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其他事也就容易想通了;在中国开始做救助动物这件事情的人,背景、财力、爱心、三观真的是样样不可缺,一救助就再也停不下来了,那些为救助而倾家荡产,命运遽变的人们太伟大。只是量力而行,快乐救助的现实,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动物档案
●将动物拟人化后写入纪实作品,总觉得有种挥之不去的刻意煽情成分。虽然在读的时候被催泪个半死,可还是时不时会冒出诸如“这些你怎么知道的?”的念头。
●动物收留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谈感情伤钱啊。
●关于人与动物 请善待那些你身边的动物
●张吕萍,北京市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
●把这本书还给我..啊啊.................
●很多感人的故事,动物真的会流泪的!
●爱动物的人看都会感动的一本书
《动物档案》读后感(一):在这里表达下对狗狗的感激
人的一生总有与动物发生交集的时候。我们只是把生命中的一部分时间给了它们,它们却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用来与我们相伴。所以大家在被献出爱心的人们所感动的时候,请善待身边的伙伴吧。不止收获,同样付出。谨慎开始,不要遗弃,请善始善终。从爱开始,用爱结束。并把这教给自己的孩子。
《动物档案》读后感(二):看到这句我就感动了..
“好几年不见的朋友会问到,你们家的猫怎么样了?我们总是喜忧参半地回答,还活着,十九岁了。他们笑,十九岁?该上大学了。”
家里有老宠物的人必然有着同样的感触。我家的狗已经十岁了,有时候我妈妈会跟他讲话:糗糗,不知道还能活几年呢?然后糗糗就会突然眼神黯淡下来,仿佛听懂了一样,一下子就忧郁了。
《动物档案》读后感(三):生命是凄凉落寞的存在
催人泪下的一个个故事。无论是有意或无意作了恶的人,还是受了伤害不会言语的猫猫狗狗,他们和它们的故事同样让人叹息。一个可怜,另一个可悲。言而总之,生命其实是凄凉落寞的存在。每个生命都一样,何苦来彼此为难?!而那些不会说我们语言的小东西们,比我们有更大的坚持和更美的感情。如果你不能做天使,也请不要去做恶魔。
《动物档案》读后感(四):善行不分等级,生命没有卑劣
说来惭愧,最初被这本书吸引,居然只是因为他的装帧。
翻开后立刻被一双双或天真或无辜的眼睛所吸引。
第一次读到流泪,是在点点的故事最后那四张照片,“除了女儿之外,点点最好的伙伴是豆苗。”
动物和我们一样,有感情,有依属。他们同样是天空下的生灵,他们的灵魂同样不容亵渎。
书中的故事除了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外,还有许多直接使用第一人称,站在动物的角度上讲故事。让每一个读者知道,原来动物也会有爱恨情仇,会对人世间的种种有自己的见解与应对方式。
摘录一些自己很喜欢的句子:
康德说,把善行分出等级进行比较毫无意义,应该将所有的善联合起来去对付恶。心底真正善良的人,会议最大的善于去理解他人的善行,而不会横挑鼻子竖挑眼。生为人类,我们逃避不了道德与良心的选择,但这种选择永远在善与恶之间,而不在善与善之间。
在所有的动物当中,伴侣动物离我们最近,受我们支配最深,他们的眼眸就是一面面镜子,召见人性中正在崩溃的创口。
《动物档案》读后感(五):动物档案
这本书里的故事,都发生在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里面,都和这个中心的创办人张吕萍有关。这个中年女子,为了动物把自己经商所得的数百万家产都花光了,至今孤身一人。先后收养上千只无家可归的流浪伤残动物,使之成为它们安全的庇护所。每一个动物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
资料:
张吕萍:1990年开始进行动物保护工作,1997年个人投资成立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从事小动物救助、治疗和教育工作,是国内首家集弱势动物救助和推广动保知识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民间组织。
张吕萍到30多所高校做过动物保护知识讲座,中心接待近万人,传播动物保护的观念和科学,经过中心救助的小动物达1000多只。在最近的北京市养犬管理法规修改的过程中,张吕萍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研究,组织召开研讨会,征集各界意见,向北京市有关部门提出了许多操作性强的建议。这些建议在新出台的法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张吕萍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一套《半边天》,三套《真情无限》,九套《对话》,十套《绿色空间》,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特别报道》,《元元说话》,《记录》,亚洲新闻机构新加坡电视台,国家地理频道,CNN,德国国家电视二台,美联社,英国卫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京华日报,北京月讯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国际上最大动物保护机构和基金会也对张吕萍的出色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被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授予“中国模范动物保护基地”称号,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为中心颁发了姊妹组织证书,是RSPCA在世界范围内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由个人创办的组织。被称作动物行为学界“爱因斯坦”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珍.古道尔博士专程赴中心参观,并深情留言:“这是我在世界上看到的极少数不把动物关在笼子中的收容中心,每一个来到这里参观的人都会受到一次心灵的启迪”。张吕萍还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动物保护会议,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界中国的动物保护现状和进展,为中国的动物保护事业争取国际支持和理解,维护了北京和国家的形象,被其他与会代表推崇为“中国弱势动物保护第一人”。2003年8月,张吕萍被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授予“动物保护杰出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