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桔梗花》的读后感大全
《一朵桔梗花》是一本由連城三紀彥著作,林白出版的平裝图书,本书定价:NTD130,页数:2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朵桔梗花》精选点评:
●并不喜欢
●不是太复杂的推理,浓郁的时代风物志。
●目前看过的最具文学性的推理小说
●这样唯美的风情之下,再乱来的推理和动机都变成无瑕的诗意了。
●大正悲歌
●花文在日系推理小说中,其文字语言绝对可列三甲,就是断言冠绝群芳估计也不为过,在如此优美哀伤如诗如画的文字面前,推理成为陪衬的绿叶。
●原来我看的是这本,封面一样的。。
●意外的是短篇呢。感觉不错,不单纯是推理吧,文学性的味道也有。字里行间有种惆怅的情绪,淡淡的,像花朵的余香一样。
●连城,你的文笔。。
●文笔超5星。
《一朵桔梗花》读后感(一):這樣的古早過得去
古早味的作品,能寫成這樣,真的是可以看看。
〈菖蒲之舟〉,這一篇讀的時候一定會想到太宰治,想到《人間失格》,完全的背景再現,卻又有一點《某小倉日記》的味道。
詭計取自古典,但是動機卻深入了心理學範疇。
我想能得推協獎的緣由便是這動機的卓爾不群。
五個短篇以平淡筆法開頭,暗潮湧動中突然迎來古典詭計,算是很奇妙的閲讀感受了。
似乎味道上有一點日常解謎之風。
翻譯上佳,古韻繚繞。
《一朵桔梗花》读后感(二):那旖旎而痛楚的大正风情
看的是台版,据说新星版多出四篇,有空找来看看好了。
大正时代的风情味道相当旖旎——虽是旖旎,却又有些冷然。花葬之美便在于此——那些微妙的感官之美在混沌中变得令人迷醉,却在真相揭示之时变的格外凄楚。
印象最深的是【一朵桔梗花】、亦读过【好色五人女】中的阿七的故事,可是触动却远不及作为模仿犯的少女之死来的深切,这是何等迷人的痛楚风景啊。
而【菖蒲之舟】更是一篇让人联想到大正“心中”热潮的短文。令人初读匪夷所思的解答,读后却在豁然开朗后产生莫名的哀愁。竟、有些同情这样的歌者了。
《一朵桔梗花》读后感(三):清丽
看完两个故事之后,我就已然对这本书赞不绝口了:“清丽”,当时脑海中就冒出了这个词。
由于同时在看岛田庄司和绫辻达人,那些传统日系推理对于诡计的追求让我在读书之余难免疲惫,觉得这些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好累,但是只是累而已。到了连城三纪彦笔下,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悲哀。本以为东野圭吾的《放课后》是我看过的最不可思议的动机,而《一朵桔梗花》中每一个故事的动机都愈发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由于生命的卑微,杀人就跟砍了一棵树一样,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简单的目的,而让某个渺小的生命不那么绝望。
末世笔触和东方风情都无需赘言,此书远超一般的推理小说,挣脱了任何“本格”或是“社会”之类的派系枷锁,茕茕孑立于所有其他日系推理之外。
.s. 最爱《白莲寺》
《一朵桔梗花》读后感(四):花作Death Note
无论是否因为花语,花总是会被寄寓各种人情世故,也常寓含万般怨念。我总是在想,如果在犯罪现场留下几处连自己也不明了含义的记号,比如让死者手中握有某种花朵,那会引起人们怎样的猜度。我不知道有这种想法是否算作阴暗,但谁心中没有一两处阴晦的角落呢?
正所谓“江山不幸诗家幸”,大正年间正值日本社会转型动荡之期,深具时代特征的人物性格、社会风气,尤其是小人物生活的悲情与哀怨,自然成为其后众多文人才子创作灵感的源泉。《一朵桔梗花》即是以此背景为铺陈,展开了一幅幅基调凄美的浮世绘。作者在文中对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之细腻柔美,想必而后几十年的推理小说界无人能出其右,而其中尤以对女性情感之描写为甚,阿七、铃绘、阿末乃至文绪,她们为某人某情所作的付出往往没有结果,甚至来不及等到对方一个领会的眼神便如手中花般凋谢,不由令人泫然。不得不提的是,钟肇政先生的翻译令人称道,用词考究,诗意浓郁,行文间的画面感跃然眼前,较之个人之前所看译作,更具文学之美。因此,《一朵桔梗花》是否本格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将推理小说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真正能让推理小说出脱窠臼,在强调笔触的文学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平台。只可惜连城三纪彦的后继者们却难以做到像他那样的推理性与文学性兼顾,这是推理小说界的悲哀,更是文学界的悲哀。
《一朵桔梗花》读后感(五):谈一下桔梗花的版本问题
《一朵桔梗花》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连城三纪彦在1980年由讲谈社出版的个人首部推理短篇集,甫一出版就由于华丽的文字,凄美的爱情和极具旧时代风貌的故事,受到评论界极大地赞誉,一举获得了推理协会短篇部门赏,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美的推理小说”。
当然这次要谈的并不是文本内容,重点是想说一下版本方面的问题。看过新星版和台版的读者,必然会对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有疑问?为什么名字相同的两本书,在内容会有那么显著的不同,新星的篇幅可以说是台版的两倍还不止,而且最后一篇的《向阳科探案记》也与之前八篇的风格差别极其巨大,完全不像是出自同一部书内的感觉。很显然我在初读的时候,也有这样的疑问。所以就去查了一下资料,一下就是我做的调查。
《一朵桔梗花》原版书名是《戻り川心中》,收入五篇之前在著名推理杂志《幻影城》曾经发表过的五个短篇,即台版的五篇和新星版的前五篇。讲谈社1980年的单行本和1982年的讲谈社的文库本都是这个编排。这也是台版出版的基础。
新星比较奇怪的是,他们既没有选择像台版遵循单行本的编排(但却用了台译),也没有依据ハルキ文库版出花葬系列的八篇。而是把《戻り川心中》和《夕萩心中》简单地捆绑在一起出版,这也造成了现在这种最后一个中篇和前面八篇风格差距如此南辕北辙的状况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