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长东》的读后感大全
《水长东》是一本由杜若著作,朝华出版社出版的门乃婷装祯设计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31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长东》精选点评:
●俗套剧情 BT结局 还是爱杜若滴
●悲剧, 结局百转千回让人郁闷.
●个人觉得这本书毫无一丝可读性,捧着它,就想换书
●看这书,是自己找虐。
●爱煞了的结局,恨煞了的结局
●“他已经不在了” 杜若的故事总是让我难过
●如果结局不坑我我就给五星...
●怀念天舞时期的杜若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看的时候觉得有红楼的味道。看到作者说,写全篇都是为了最后一句话——“夫人,他死了。”最后看到的时候我笑歪了……对不起-0- BE被我看的这么欢乐。
《水长东》读后感(一):杜若~不错不错
整个故事还是不错的.谜团也不是太谜团
至于那个结局应该可以完全忽略!沧月也是这样子想的~(我在她那不喜欢结局可以忽略的潜意识下,读完了,发现真的可以不要)
不过我总觉得他们好像不曾有过幸福的曾经
《水长东》读后感(二):看完之后静静地伤感。。。
书写得很好!心理描写很细腻,看完之后心里仍是静静地,只是很伤感!如此相似又不幸的两个人,在释然之后,竟还是不能在一起。看了开头的时候就知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但虽然有这样的预设,看完后终究还是不能释怀!哎。。。若能在一起多好啊!!!
《水长东》读后感(三):只有杜若
从看杜若第一本书道现在已经有将近七年
可惜也只看了天舞系列 水长东 隋宫行
只因杜若产量太少更新也太慢 最近更的如梦令也停了将近一年
书荒很多年 因为喜欢的作者统统停更 比如红猪侠的庆熹纪事这个大盆地
也很难再找到如她们两文笔深刻隽永的作者
当然 青垚还是不错的
看着旁边那些打两星三星的人 我真是庆幸 还好你们没有青睐
真心喜欢的文字太多人读的话对我简直是一种折磨
看完水长东的那个下午
像是跳到一个雪后有着微凉空气的夜晚
《水长东》读后感(四):是爱吗?
看着好辛苦,过活的太累。
为了什么灭族仇恨,只有一天的亲情,怎能做为仇恨强大的基石?
为了什么机关算尽,潜隐多年乡野闲情,也敌不过权势利益诱惑!
他们相爱吗?
众星捧月般的爱情,更多的顾虑是平衡吧!
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只有在小朋友时会相信有美好的结局。
一眼万年的纠缠,世间少之又少
不为容貌又如何得以相见
本是虚拟的爱情,本是虚拟的故事
结局却又偏偏取悲,实属郁闷,不过到无眷恋
一个在烟波浩淼中,很快会被遗忘的故事
《水长东》读后感(五):好虐心
几年前看社若的《天舞》系列,就为其文笔所折服。文字优美细腻又不失大气;情节缜密,角色动人。只是书中人都有许多无奈,笼罩着淡淡的忧郁。
昨日所看的《水长东》则更加虐心,男女主角之间有血海深仇,真情假意,虚虚实实,没有人胜利,没有人快乐。
绝望的感情
如月是相府遗孤,因双生子不吉利被养在民间,刚刚找到了娘亲,尚未来得及亲近,就天人永隔。端王与她有灭门之恨,她怀着报仇的心入府,舍弃已身,想让他血债血偿。
由于目的明确,因此如月的所作所为都有深意。她如愿成为了端王宠爱的容夫人,争取端王的宠爱,将自己作为武器,暗地里打击端王。从遇到端王那天起,她就舍弃了自己的感情、尊严、道德心,只为复仇而活。
可她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人非草木,岂能无情。端王对她的好,对她不可能不产生影响。
可娘亲的死,刚刚窥见却又失去的幸福沉沉地压在她心间。这是她与他之间永远的天堑,无法逾越。她只能忽视自己的心,漠视他的情。尽管有彷徨有软弱,可她已别无选择,只能坚定地在复仇之路上走下去。
端王似是冷心冷情之人,手段决绝,六亲不认。他本性情温柔,但因屡受伤害,逐渐用冷硬外壳保护自己。他骄傲而强硬,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魏相之女是他的初恋,但在政治斗争中他并未对魏相手下留情,最终造成魏家灭门。虽然他救了魏姑娘,但终未得善果,以魏姑娘身死,他心死作终。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怨不得人。
对于爱情,他本已绝望,可不想遇到了如月。尽管心如明镜,几度想割舍了她去,可终究舍不得。这说明他对于美好感情仍有向往,尽管知道凶险,但仍想给自己和如月一个机会。这一次,他更加投入,更加看重,甚至似乎愿意为了爱情放弃野心(只是似乎,也许只是试探)。
虽然端王的隐忍和柔情令人动容,但客观来看,他仍是一个自私的人。宠爱如月是为了使自己的心好受,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得到爱情;放纵如月是因为他有把握不受伤害。他从未被爱情冲昏头脑,即使在最宠爱如月的时期,他仍然雨露均沾,令郭良娣受孕。他有子如同无子,从未出现他与子女相处的场景。他的爱是珍贵的,但他的心思太深,野心太大,女人永远不会占据他心中的首位。
我认为端王和如月间的仇恨是无法调和的,他们不可能幸福地在一起。
他们两个太相像,都坚强坚忍,都重大局轻小我,对自己狠得下心肠。从一方面来说,他们有同样的苦,能够真正地了解对方;从另一方面来说,两个刺猬如何能拥抱,除非自己除去一身的刺。而且一个人除刺还不够,必须两人都让步方有可能。
即使结尾处似乎给读者一线希望,如月“死”过一回以后,似乎放下了过往,获得了心灵的平静,真正地接受了端王。但我认为,即使端王不死,他们会在一起,但未必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如月的心中不可能没有阴影。母亲的死、姐姐的死、杏儿的死,自己手上沾的鲜血,不可能真正地被遗忘。所以,作者安排的结局虽然是悲剧,但我觉得比较合理。
宅斗
故事中涉及宫斗,但与《天舞》不同,权势斗争只是淡淡的背景,并未占很大篇幅。倒是宅斗很是精妙。
如月用温婉的态度笼络人心,合纵制衡,对于毒打过自己的郭良娣反倒笼络,利用吴训诏离间端王与吴相的联盟。阴谋、卧底、无间道,手段高超;阴毒,无所不用其及,伤人性命。可即使如此,仍让人对如月生不出恨来,还是觉得她是一个可怜人。
端王的心思总让人如雾里看花,揣摩不透。如月的手段目的也总是有抱琵琶怕半遮面,让人思量。书中都是聪明人,说话做事点到即止,耐人寻味。
《水长东》文字老练,场景切换尤如电影的分镜头,干脆利落。很多激烈冲突的事件并不正面描写,而是从他人的角度侧面描写(如堕胎、吴训诏事件、逼宫),可并不令人觉得缺失,反而觉得有节奏感。另一位作者卫风也喜欢用这种手法,经常省略大场面。卫风的写法总让我觉得突兀,觉得少了一段情节。而看杜若的书却没有这感觉。这就是功力不同吧。
整体感觉此书与匪我思存的《东宫》在设定上有些相似,都是男女主之间有血海深仇,不可调和,都是悲剧收场。不同之处:《东宫》前半部还有一些欢快,后半部才沉重起来;《水长东》却是由始至终地沉静,笔调和人物对话甚至有些红楼的味道。
看完全书后才发现书名源自李后主的词《相见欢》中的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预示了此书的悲剧基调。全词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