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股惑》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股惑》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15 20: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股惑》经典读后感有感

  《股惑》是一本由孙骁骥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股惑》读后感(一):这是一段不应被投资者忽略的历史(编辑推荐)

  股票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已近百年,然而此间中国正值新旧交替的历史转折,战乱纷争不断,股票市场的发展轨迹时断时续,使得今天的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知之甚少。

  1990年,在阔别了近40年之后,股票投资又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天,股票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工具。查看相关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10月,我国股票账户的开户数已经超过1.5亿个,股市的涨跌可以说事关千千万万个家庭。

  非常感谢本书的作者在散乱的资料中将中国股市的历史重新梳理并呈现出来,让人们有机会了解中国股市的百年风云。正如作者所说:“市场无常、投资无常、财富无常,股票投资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它考验的不仅是表面的操作技术,更是一个人内在的心态、眼界与格局!”

  纵观百年股史,因为盲从和不理性而导致的投资失败不胜枚举,在市场中博弈,不论你的投资方法是公司基本面分析,公司财务面分析,还是市场技术面分析,用历史的眼光去增加一个观察的维度,都是必不可少的。

  《股惑》读后感(二):中国股市风云已百年,“股惑”难消

  80后财经作家孙骁骥常年致力于经济史研究和财经趋势分析,是“腾讯•大家”“百度•百家”“雪球财经”“金融界”等网站专栏作家,这些积累促成了撰写《股惑:百年中国股史的九个瞬间1872-1998》的基础,该书从晚清时代的轮船招商局始,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终,分为“上篇:晚清股市风云”“中篇:民国投机往事”和“下篇:现代股坛忧思录”。

  书如其名,捕捉历史瞬间,剖析成因、过程和后果。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叙事史,同时不乏思考和分析,对于普通读者很友好。一般而言,《股惑》这类作品的读者,大概率是股民,希望能借此获得一些启示。以笔者本人而言,作为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中国股市的“骨灰级”股民,读来亦颇有感触。

  比如,招商轮船(代码601872)于2006年11月24日上市,笔者有幸以3.7元的价格中签1000股,因盘子较大,上市之后不温不火,便在8元附近卖出,自从卖掉之后,该股就再未回到8元附近,慢慢悠悠地上9元,再上10元,一路不回调,笔者在12元附近买回来之后,股价开始加速上涨,涨到16元多,笔者准备长线持有,可惜好景不长,股价很快就跌回买入价附近,在犹豫是否保本清仓的时候,迅速被套,然后就想着摊低成本,不断补仓,窟窿越补越大,亏损出局。这个过程和《股惑》书中描写的情节极其类似。如果早点读到这本书,也许可以避免亏损。

  历史事件发生在过去,而历史又总是给当下敲响警钟。阅读《股惑》,这些词语,比如“投机”“泡沫”“崩盘”“股灾”“黑色星期一”“金融风暴”等,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它们紧密相连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它们是1883年上海房市、股市的惨状,是1910年橡胶股泡沫的粉碎,是浮沉于投机市场的民国政要掀起的金融风浪,是这百余年不断发生、难以避免的股市地震,也是身为中小股民的广大散户仍在其间搏击挣扎的每个瞬间。

  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股票应当是投资,但从实际来说,投机是常态,是我们俗话说的“炒股”。笔者认为,投机是中性词,无须望之色变,应当批评的是过度投机。股市如果没有投机,没有泡沫,那就是一潭死水,就失去了活力。在投资渠道狭窄、没有太多选择的情况下,炒股仍然不失为普通百姓的一种选择。《股惑》讲述的百年历程,起起伏伏,一次股灾还没过去几年,新的热钱就再次蜂拥而入,股民似乎都很健忘,但这就是股市的魅力,是股市永不断绝的生机。诚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言:“只有一场危机才会带来真正的变化。”

  假设市场不存在投机行为,大家都很理性,价格也几乎都是合理的,那么,这个市场就是有效运转的,有效到你都无法战胜它而获利。股市这种自我矛盾的特性,是它天然具有的。投资股票,就是购买未来的期望值,而未来的变数随时都在转换。人类的情感在做出经济决策的过程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很多时候都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在冲动之下买进卖出。股市的运转就是有序和无序的循环斗争,周期性泡沫的出现是市场系统的内在特征,当然,这并等于说泡沫就是无法控制的,我们可以预测,也可以尽力避免。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曾经论述“动物精神”主导下的非理性繁荣。动物精神导致了经济的动荡不安和反复无常,但同时,“它还意味着我们与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特有联系。有时候,我们被它麻痹,有时候它赋予我们能量,使我们振作,克服恐惧感和优柔寡断”。炒股就是参与丛林竞争,它很残酷,但也酝酿着机会。我们期盼法则的合理化,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作为老股民,笔者的经验,首先是量力而行,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如果没有大的把握,不要追加资金;其次是心态要“佛系”,切忌追涨杀跌,见利好出货,止损要及时,最好用自己的闲钱炒股,万一被套也等得起,《股惑》的历史就是一个浪潮与一个浪潮,一次繁荣和另一次繁荣,有时相隔并不算长。

  《股惑》揭示了中国股市的一大特点,即作者所说的“国有基因”。这是中国股市在诞生之初就奠定的中国特色,给后来的股份制实践带来了启发和影响。李鸿章办招商轮船局,在朱其昂主事失败之后,由买办出身的唐廷枢和徐润担任“国企经理人”,两人大胆引进股份制,官督商办。这种模式在肯定政府领导的前提下,拥有相当的商业决策权和自主权,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因为百姓更倾向于政府的信用。把持政权的孔宋家族的不当行为,导致政府信用的破产,引发民国股市的剧烈动荡。香港股市之所以能逃脱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家队”的入驻。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说过:“政府对市场的每一次干预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尤其考验管理者的水平,也尤其检验面对风险的抗衡能力。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作者强调了这一举措的政治意味和它作为浦东开发战略计划重要环节的意义。一年之后,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宣告开业。中国股市的重新开放,既是响应上层的决策,也是市场与计划结合的诉求产物。老百姓初始的入市热情来自于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支持,从基本毫无常识到如今的习以为然,炒股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无疑,中国股市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最为抢眼的成果之一,不过,其中也暗藏一些隐忧,很多股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筹募资金,对于哪些企业可以上市有着政策上的倾斜,这与成熟的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精神是不符合的。缺乏透明性,或有造假行为,也是饱受质疑之处,炒股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政府监管的职责就是要降低风险,维护正当权益。

  基于股市的高风险和快速连锁反应特征,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政策和过度监管的人为干预,都是不可取的。股市是金融体系的一个部分,它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与央行的货币政策,与楼市、银行、保险、通胀水平、社会产值等都息息相关。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游资到处流走,以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大鳄,在1997年对东南亚的泰国等地的成功狙击,状况之惨烈让人触目惊心,索罗斯本人遭受一片骂声。然而,作者为索罗斯做了辩护,认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的批判者,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暴露的是“亚洲模式”背后的制度性缺陷。作者还举例了中国内地股市存在的不规范乱象隐藏的危险,一个缺乏规范、缺乏良好管理的股市,如果全面开放,有什么能力对付国际资本的做空呢?中国股市要克服“政策市”的弊端,必须控制金融与政治的密切程度。作者强调,真正的自由市场必须以法律和制度建设为基础。中国股市要想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就必须接受金融风暴的洗礼,深刻追溯事件的根源,重新反思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书中引用以1973年香港股灾为背景的电视剧《大时代》的主题曲经典歌词:“如此年代满障碍,如此事后预计将来,骤眼望几许悲几许得失……”让人五味杂陈。中国股市百年风云,变与不变,皆有因数。全书虽然终结于上个世纪末,读之仍然很有现实感,故事仍在时刻发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我们忙于应对一个遍布挑战的未来。今天重览这段岁月,回忆自己的悲欢得失,我们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呢?

  晶报APP 2020.6.8

  《股惑》读后感(三):作者自序

  在2012年出版了一部关于英国股市泡沫史的作品后,我便打算继续写作有关中国股票史的书稿,怎奈杂务缠身,这个想法并未立即付诸行动。孰料,此事搁置多年,以至我担心如再不动笔,恐怕要永远延期,成为创作上的遗憾。于是,在2018年夏秋之季,我强迫自己从繁忙的工作里抽出时间,设立严格的写作计划表,并专心整理资料、伏案写作,一鼓作气将书稿完成。

  记得在香港求学之时,我曾埋首阅读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诸多历史档案与学术文章,对相关话题的兴趣由来已久。在学术界,早有不少优秀的经济史学者对中国近现代的股票市场作过深入研究。然而,在大众阅读层面,关于这个话题似乎还缺少一本论述严谨,同时在阅读上兼具通俗性的金融史读物。这种缺失使我感到,以平民化的语言对19~20世纪中国股票史进行梳理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这些年来,我会不定期为《凤凰周刊》《腾讯·大家》《金融界》《雪球财经》等中国内地的新闻媒体撰写数千字的专栏文章,以特定的历史事件为由头,从晚清时代的轮船招商局为始,至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为终,记述百年来中国股票史的片段。这些流传在网络和手机移动端的文章可以视为这部书稿在大众传播层面的某种“预演”。

  然而,浅尝即止的媒体文章在内容上难免流于单薄,无法捕捉到更多的历史细节,也无法对股票市场的各种现象进行详细分析。中国百年股市中的各类人物与事件,以及由人物与事件编织而成的复杂关系网,需要更多的篇幅才足以完整呈现。

  这种具有全景式、纵深感的文字呈现,在当下会投射出何种意义呢?我想,如果说1720年发生在英国、法国的巨型股市泡沫是人类金融史上“泡沫经济”的源头,那么在相距百余年后的19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股市风潮,则开启了此后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式股市泡沫”的先河。它深刻地影响了其后中国的历史,尤其是金融史的发展。无论是晚清时期的股市泡沫、民国时代上海“孤岛”的股市泡沫,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内地复苏的股票市场,我们都能从中窥探到植根于人类金融泡沫源头的某种历史基因。

  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我视这句话为历史写作的一种标准。历史写作者的责任,就是要从那些散发着霉味的散乱的故纸堆中,梳理出历史这部伟大歌剧的“韵脚”。假如作者能够精准地找出这些“韵脚”和“音阶”,并用文字将这种韵律富有节奏地吟唱出来,那么,读者自然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出多年前写就的歌剧将为今天的听众传达什么重要的信息。

  本书并非试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某种对应关系。如今大众媒体中流行的“借古喻今式”的写作其实并不高明,以历史上曾发生某事而断言今天必将发生类似之事,在我看来,属于一种思维上的懒惰。单一的人物或事件本身什么也说明不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的,乃是事件与事件之间隐秘的内在规律,以及这种规律所植根的社会文化土壤。

  人类从古至今的金融史似乎都在诉说着相同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人性的贪婪与短视并未有多少不同。但仅用这几个简单的词汇解释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金融投机事件,似乎太过粗疏。近百年来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期,传统的政治和商业规则受到了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自然不能幸免于这种冲击。甚至可以说,受到现代资本主义影响最深远、改变最剧烈的领域之一,恰恰是中国的金融行业。

  当传统与现代的龃龉磨合尚处于阵痛阶段,一种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现代股份公司,以及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股票,迫不及待地走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为清末以来中国的投资者带来了巨额财富。但是,随财富一同到来的,还包括非理性的投机心态。

  投机横行的金融市场所暴露的并非仅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人性,它为我们展现出的更为重要的真相是:盲目乐观和非理性投机如何影响着这出真实的金融历史剧里每个角色具体而微的思考、选择与行为,从而让众人合力缔造出巨大的金融泡沫并亲手将其刺破。

  近一个世纪中国股票市场发生的故事,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历史深处:所有国家的股票市场,似乎都不得不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疏漏百出到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国现代金融市场形成之初,新的制度与法规尚未完全建立,这使得缺乏必要监管的近代金融市场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俨然化身为一个吞噬财富的巨兽,处于财富食物链底端的普通投资者不幸成了它的“猎物”。

  此种情景呼应了经济学大师熊彼特(Schumpeter)对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担忧:缺乏监管的资本主义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会计欺诈、企业丑闻和监守自盗的行为,这让严重依赖“信托责任”的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完全背离了资本主义的精髓,成为投机者和赌徒出没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成了让勤劳经营、稳步投资的人们血本无归的“财富熔炉”。

  我们今天还有机会逃脱资本市场的“猎杀”吗?答案见仁见智。虽然“改进金融制度”的呼声时常在舆论空间响起,但说到底,呼吁终究是过于廉价的言辞,对于现实社会施加的作用极其有限。

  制度与规则,说起来都是十分动听的名词,然而在现实中,要想建立一个良性的、公平的、保护大众投资者利益的游戏规则又是何其艰难。这个制度建设的过程必将受到习惯势力与既得利益的阻挠,绝非朝夕之功。在一个良性的金融市场成为现实之前,更值得做的事情是潜下心来研究与思考,从中国股票市场近百年来的诸多历史细节中,尝试探寻金融泡沫的源流。这不仅意味着新知的开启,对于指导我们在现实中的投资策略,也不无裨益。

  就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全球经济再次走入萧条。之前狂飙突进的全球化浪潮,随着国际市场陷入暂时的低迷而退潮。投资者们纷纷开始反思:多年以来的全球化浪潮在让世界各地的经济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似乎也在无形中增大了整体的风险。遍布全球的供应链让上市公司除了面对本国的经济不确定性外,还不得不面对国际环境的诸多风险。这种情况哪怕在二十年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风险除了指自然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之外,更是指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假如上市公司、证券商、评级机构都在一种扭曲的市场规则下同步运作,那么这种风险就会成倍地放大。系统性风险归根到底是一种道德风险,而当这种集体的道德风险随着四通八达的金融网络突破国界、笼罩全球的时候,就意味着没有人能在下一次经济危机到来时独善其身。

  过去的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那种只管“经济利益”不管“制度建设”的全球化,最终并不能造福社会大众。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对如下事实作了见证:依靠这种“不完整”的全球化推动的景气循环如今已经走到尾声,难以为继。全球股市出现的大幅回撤,本质上就是在为人们过去多年的短视和贪婪埋单。然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经过彻底的反思之后,人类也将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循环周期。能够安然度过这次经济周期的底部并从中有所领悟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到下一轮的市场博弈之中。

  我的身份除了是一名财经研究者、通俗书籍写作者之外,也是一名投资者,与中国千千万万的普通投资者一样,常年在金融泡沫的起落之间辗转腾挪,为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操碎了心。其间的成败得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立足于当下遍布陷阱与暗流的金融市场,回顾中国百余年来跌宕起伏的股史,今之览者,或将有感于斯文。

  是为序。

  《股惑》读后感(四):第一财经日报对话孙骁骥: 中国股民容易被“割韭菜”, 一个重要原因是散户始终心态不成熟

  作者: 彭晓玲

  公款私用的大清地方官员、革命者孙中山、“股票经纪人”蒋介石、小散户,百年来各色人等在中国股市进进出出,不管入市原因为何,共同的目的都是渴望在股市中获利。

  回首中国股史,财经作家孙骁骥在《股惑》中说,自从“晚清第一股”诞生以来,投机性就非常强。光是1883年和1910年,就发生过两次股市泡沫,导致股市疯狂,房价飙升,实体经济受损,对国家经济造成极大破坏。1910年那次橡胶股泡沫,引发四川大量散户维权,还间接成为压倒大清统治的最后稻草之一。而中国人至今都热衷的炒房和炒股,追根溯源也都是从晚清开始。

  遗憾的是,中国股市的制度健全和法律建设,远远赶不上人们对金钱的贪婪和欲望的膨胀,于是百年来才不断上演一夜暴富和排队跳楼的股市投资悲喜剧。

  从晚清官督商办到A股“国家队”

  第一财经:晚清从出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招商局开始,就是“官督商办”的招股筹资模式。这种“国营”气息浓厚的模式,对此后中国股市发展是否有影响?

  孙骁骥:其实不仅是股份公司,晚清从出现公司开始就有浓厚的国营色彩。洋务运动办的全是军工企业,都是国家在做,当时私人企业力量薄弱。另外,从晚清开始,政府和民间资本之间就缺乏信任,背后历史原因很复杂。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科大卫教授说,晚明江南经济高速发展,但最终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就是因为中国没有现代化的金融市场,造成企业无法融资,进而扩大生产经营,只能始终停留在小作坊阶段。为什么金融市场一直没建立?就是因为没有法制保证,比如借贷方不能违约、股份公司不敢随便造假。

  因为古代中国缺乏法制传统,所以中国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非常漫长而艰难,而且全都是靠政府来推动,要靠民间自下而上来做不太现实。有些人有种错觉,好像民国时候私企很厉害,其实这种繁荣很短暂,也就是从一战爆发到抗战前那段时间。1935年为了准备抗战,国民党成立了相当于今天发改委的资源委员会,控制了所有的私营企业。抗战爆发后,很多企业从沿海内迁,资本大量流失,得靠政府接济,政府趁机入股。所以到民国后期,政府控股的国企占了很大部分。

  1949年之后,中国社会制度彻底改变,以公有制社会主义为主,也是国家为主导力量去推动改革。1990年内地股市重启,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也是由政府推动,目的是通过股份化改革重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把国企做大做强。最后通过一步一步改革,形成了如今A股里的“金融国家队”。

  庚子赔款被挪用到泡沫股市

  第一财经:1910年海外发生股灾时波及上海,清政府最终出手,这算是中国股史上最早的一次政府“救市”吧?

  孙骁骥:可以这样说,但清政府不是直接救股市,而是救钱庄。1910年有个橡胶股票泡沫,当时的橡胶股公司都不是中国的公司,是由在上海的洋行出面集资,目的是吸引外国投资者买橡胶股票。在橡胶股泡沫中,清政府救的是钱庄,因为中国的钱庄和票号把很多钱投到发行橡胶股票的外国公司当中了,造成了巨大的亏损。

  清政府为什么要出手?这涉及《辛丑条约》里的庚子赔款分摊。赔款分摊到每个省,来源是关税。地方官员会根据交款日期打个时间差,把待交的关税拿给钱庄做短期投资放贷,其实就是挪用公款。之前每年都这样做没出事,结果1910年遇到橡胶股泡沫破裂导致海外股市大跌,影响到了上海,因此清政府“救市”是为了维护金融稳定。

  第一财经:所以当时盛宣怀才提出救市思路是“国有”替代“商办”?

  孙骁骥:橡胶股泡沫中,上海把待交中央的税款和分摊的赔款利用时间差,交给民间商人开办的钱庄和银号做私下投资,引起中央政府不满,认为是中央财权旁落了。19世纪70年代兴办洋务企业,一开始招商困难,官方提出的口号是“官督商办”,其实就是公私合营的清朝版,引入民间投资。但“商办”没多少年,又嫌商人不听话搞小动作,要把企业收回国有,晚清就出现了回归国有的思潮。所以中国历史上商人很可怜,始终没有地位,就像“敝屣”一样随时可以被抛弃。

  这种文化下怎么可能产生法制呢?没有法制,金融秩序就无法保障。这也是我要写经济史的原因,经济不是单向动作,有文化基础在里面,把美国的经济学套到中国就不适用,因为中美文化不一样,中国人遇到事情的反应跟美国人也是不一样的。

  散户维权间接导致武昌起义

  第一财经:1910年股灾发生后,四川大量持有川汉铁路股票的散户出来维权,从而引起四川保路运动,间接导致武昌起义、清政府垮台。百年后再看这段历史,你有何新想法?

  孙骁骥:川汉铁路公司的股票当时叫“铁路捐”,以收苛捐杂税的形式来强制摊派给四川老百姓(80.280, 0.32, 0.40%)。后来铁路变成商办后,70%都是散户,而公司的钱又被高层挪用到上海钱庄做橡胶股投机了。老百姓就是被强制买股票的时候心不甘情不愿,买后心态变了,觉得我是股东,反而开始对股票收益很期待。中国股民容易被“割韭菜”,投资心态从川汉铁路股票里就可以体现出来,一旦觉得有收益的时候,就会特别期待有很高的回报。而实际上查看历史资料会发现,川汉铁路公司本身就存在泡沫,财务报表披露就不实——当然这个问题,从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成立,到现在的瑞信咖啡,都没有解决。

  但是股民不管投资是有风险的,只管说我就是要挣钱,所以大量散户就间接地卷入了1910年的橡胶股泡沫。而节骨眼上清政府又在忙于内斗,蔡乃煌的上级、两江总督张人骏希望朝廷拨款救市,结果北京政敌借机故意不给他钱,事情就越闹越大。此时,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又对“商办”企业更不信任,宣布铁路国有化,彻底激起了“散户”们的愤怒,上街游行要讨回利益,四川的保路运动成为全国焦点,间接促成武昌起义爆发。

  现在再看整个川汉铁路散户维权事件,我的新想法就是,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国,但是没有人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整件事,所有的人都像盲人摸象一样抓不住要害。清政府执政水平太低,没有央行的统一政策,财经方面很多决策都是错的;地方政府、商家、金融机构、民间投资者又全都很短视,只看自己那一块,所有的事情一环扣一环,最后结果就是大清灭亡。

  革命者筹集经费与股票投机

  第一财经:《股惑》中写民国股票史时,写到革命者与股票投机那段历史很有意思。这种现象是中国独有,还是在西方近代革命中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孙骁骥:这种现象西方没有。因为西方不管是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还是美国独立战争,革命发生时金融市场都不发达,整个世界还是工业化时代,所以革命者中从事金融行业的不是那么多。中国革命不一样,发生在20世纪初,这时世界金融已经开始发展,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摩根财团已经在慢慢形成、壮大了。邻国日本经过19世纪明治维新,也发展起来,商业和金融都很发达。孙中山当时和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神户船业巨头关系很好,中国最早搞的证券交易所就是日本人1917年在上海做的。一些日本人也给了孙中山钱用于革命,所以说革命者是尝到过金融投资的甜头。而且孙中山屡次失败后也意识到,革命得有钱有军队,做金融投资有利于筹集革命经费。所以后来他就叫陈立夫、陈果夫,还有张静江带着“小弟”蒋介石在上海做期货。不过当时中国金融市场很不成熟,国家经济也不好,期货炒得越高,泡沫就越大,最后必然是失败。

  第一财经:蒋介石年轻时在上海做过“股票经纪人”,对金融市场的投机与内幕了解得非常透彻。但为何他掌权后民国还是无法建立良好的金融秩序呢?

  孙骁骥:蒋介石掌权后主要是带兵打仗,不管金融,而是交给宋子文等人在管。他虽然懂一点金融,有些金融从业体验,但对于金融的理解是很浅的。他的观念就是做股票交易是不好的,投机是害人的——因为他年轻时也亏过钱。蒋介石在日记里写过他在上海那段经历,投机有时赚有时亏,赚了就去青楼花天酒地,回家后又很自责,在日记中忏悔。所以他一直是用自己的这段负面经历来说,金融投资不好。至于金融该怎么搞好,他自己一无所知。蒋介石对金融的心态我很难琢磨,因为我不是研究蒋介石的学者。但我感觉他应该是想逃避的,因为蒋介石把自己定位国家领袖,一辈子以军人自居,当然最后他打仗也不行。

  百年后散户依然心态不成熟

  第一财经:回顾百年中国股市,不管哪次股灾,被“割韭菜”的始终都是小散户。《股惑》中也提到股民投资心态不成熟。怎样才能成熟?

  孙骁骥:前面我说过,中国股民容易被“割韭菜”,投资心态从川汉铁路股票里就可以体现出来,一旦觉得有收益,会特别期待有很高的回报。晚清以来中国股市投机性又非常强,但制度和法律建设远远赶不上人们对金钱的贪婪和欲望的膨胀。正因为投资者自身心智又不成熟,就更容易被幕后势力操纵和利用,最后才屡次被“割韭菜”。

  因此对于散户,我觉得第一是尽量专业一些,第二是做投资的时候主观上不要带有太浓烈的感情的色彩。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档案馆里找到1987年香港股灾时,当地报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小股民心声》,就很能说明问题。小股民的母亲是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多年来靠做保姆攒下一笔血汗钱。原来老太太和股市是完全挨不上边的,但邻居买了股票,每次见了都说赚钱,久而久之被诱惑,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到股市上。因为老太太是倾家荡产去做投资,心态肯定不稳定,一失衡操作就步步失败。第三是等待时机比较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猎豹捕猎就是善于蓄势待发,一旦出击就要有收获,否则白白消耗体力。而股民的心态是想当猎豹,又幻想每分钟都能捕获猎物,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5-29/doc-iirczymk4103306.shtm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