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摘抄

2020-10-18 13: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摘抄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是一本由郭诗玲绘编 / 叶欢玲选著作,自行出版(新加坡)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一):《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推荐序2:生活与艺术(李淑娴女士)

  女儿诗玲WhatsApp给我,她要出一本水墨画集了!哦,这是她的心愿吧!能圆梦,那是人生中多么幸福的事呀!

  喜欢画画的她,作品在中学时代都拿到高分,也有机会贴堂。大学毕业后,过了几年,她没有忘记自己的喜好,空出一点时间来学习画画。

  就是这样,坚持学习,不断学习,春天来了,可以出一本画集了!太棒了!画画也可能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技能。人生这条路要不断提升自己,最好至少能拥有两种技能,才能走得更远……

  诗玲,祝福你的第一本水墨画集出版了。

  真是生活中找艺术,艺术中找生活。

  李淑娴女士

  2018年4月18日 马来西亚新山,我们的家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二):《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推荐序1:童眼看天下,快笔写大千(蔡宝龙老师

  诗玲有文采有诗情,敏于学而诚于道。每周上课,同学未到她已提前开工,孜孜不倦地在宣纸上挥洒笔墨,常让同学备感压力。

  她观察力强,以慧眼观天下,所画题材具时代感,广泛而多样化:亲朋戚友、师长前辈、时事轶闻、卡通人物、名著名句、名士风采……皆成她的灵感,舒怀与对话的对象。对传统名家之作她并不排斥,在模仿、学习与借形之外,也加上自己的解读。她创作爆发力强,作画甚快,灵感之神一眷顾就下笔不停,毫不费力地一连创作好几幅作品,常令同学咋舌。

  诗玲快笔下随意拈来的人物对象,大多纯朴自在,行为不亢不卑,甚有文气,又带幽默感及喜气,看了令人会心一笑。她是性情中人,画笔下也常流露出不经意的深层情感:如悼念2017年过世的作家李永平(页30);为“快乐王子”王尔德(Oscar Wilde)造像(页28);词人纳兰性德如天真的娃,坦腹带惆怅(页48);卡夫卡(Franz Kafka)笔下躺卧床上的大昆虫(页182);天下无关我事的低头族滑手机(页172);出格吉蒂猫比中指(页167)……周遭的人与事与物,甚至流行文化,在她轻描淡写中,化成一幅幅隽永的浮世绘。特别是她提交的考试作品,中堂大鸵鸟(页88),大得太有震撼力,立意大胆带幽默,笔墨磅礴。

  康德(Immanuel Kant)曾谓:“艺术(作品)不是表现美的对象,而是美好地表现对象。”诗玲的心眼所见,洋溢着正面的思维,全是健康美好的。画笔题字所宣,皆是妙思联想,深层观察浮世的成果。

  毕卡索10余岁的绘画技巧已达大专院校毕业生的水平,但一辈子仍还在学习洗涤凡尘俗染,以童眼看天下。诗玲心中有个小孩,笔下遗貌取神,神而望逸,求简求瞬间感受,常有令人心喜的画作出现,赏心悦目之余是非凡享受。冀望她在艺术路上,永葆童心慎慎行,他日别因技术技巧的进步,而害初祖心。

  诗玲于2017年6月27日至2018年5月22日之间在南洋艺术学院上我的水墨画课。这段期间她共画了200多幅水墨画,与朋友一起选出147幅;自谦“作品虽然还很稚嫩”,怕“以后没有这种稚嫩感了,所以想印出来纪念一下当时的情怀。”师生一年,缘分不易,草草数言不求工,是为序。

  蔡宝龙老师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纯美术课程高级讲师、诗人、作家 2018 年8月3日完稿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三):《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画者的话:不野不生(郭诗玲)

  2016年,年底,为第四本诗集《得不到你时得到你》的每一首诗作绘制插画后,深受朋友鼓励,说画得又快又好又有个性,这才惊觉自己原来仿似有那么一丁点的绘画天分(如果朋友的话可信)。

  于是,在2017年2月至5月期间,到距离工作地点不远的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连续报读了三门短期课程:“童书绘画技巧”(八堂课)、“儿童绘本制作”(四堂课)、“西方绘画:油画”(八堂课)。

  记得2017年2月2日是平生第一堂非学校美术课,这门“童书绘画技巧”课的导师是新加坡著名插画家余广达先生。课上,我们学用粉彩上色。虽然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美术课,不过从未用过这种颜料,色调竟是如此轻柔,一下就爱上了,涂色的时候,心跳快得不行,好像随时会冲出身体一样。

  课程都是在晚上7点到10点进行,回到裕廊西“陋室”已经相当晚了。不过,上完第一堂课的那晚,我却彻夜难眠,亢奋不已,这对“睡货”如我而言极不对劲。尽管躺在床上,一直苦口婆心地规劝自己明天还得早起工作,但就是怎么都睡不着。

  素来没有失眠问题(只有昏睡问题),于是开始知道,自己的灵魂好像 被画笔召唤了,它是属于画画的。

  * * * * * 完成Raphael Koh老师的油画课后,紧接着,又在2017年6月,报读了为期一年(2017年6月27日至2018年5月22日),每周二晚上7点到10点的水墨画文凭课程。除了就读马来西亚新山宽柔中学时的初中三美术老师,即林英杰老师教过一次水墨画金鱼之外,就从未碰过水墨画了。有点不安,万一不喜欢水墨画,如何撑得了一年?

  这门水墨画课导师是南洋艺术学院的全职高级讲师蔡宝龙先生,他也是诗人、作家。在第一堂课上,蔡老师传授握笔姿势,然后要我们在宣纸上画出一道道线条,画完横线,再画纵线,仿佛形成一张密网后,方休。结果,就这样被水墨画“网”住了。蔡老师对我这些“鬼画线” 赞不绝口,而我一头雾水,完全不解笔下这些线条的出众之处。学着学着,发现写意派水墨的挥洒自如,相当符合自己的秉性。在画画的世界里,可以享用无穷无尽的自由。过程中,我全情投入,从忘我到无我,内心澄静无瑕,再无尘事;仿佛说飞就飞,说游就游,画纸上的主宰。

  * * * * * 不知不觉,为期一年的水墨画课转眼即逝,承蒙蔡老师与评审老师不嫌弃我独特的“野生画风”,竟然考了个A,而且在日常练画中也累积了数百幅画。

  越愁越画,越画越愁,明知是一种恶性循环,还是一头热地飞扑过去。火的好,非蛾类不会知晓。

  从写诗到作画,每样作品都是我的心迹,每道线条都是我的心轨。

  由衷感谢蔡宝龙老师一年来包容我的“不按画理作画”,我总是在完成指定临摹画后,就画些有的没的,不时竟还获得蔡老师的连连嘉许,他甚至在我来不及反应前,就率性地从桌上拿起画作贴堂表扬。何德何能,深得“纵容”。谢谢蔡老师为这本野生画集赐序,蓬荜生辉。

  我还要感谢另一位赐序人,母亲李淑娴女士优良的绘画基因。她曾言自己不是当护士,就是当画家。她最终虽然选择了护士一职应付生计,不过其画功至今仍是一流,记得小时候还常为我的作业画画呢。现在周末有时会与她一起画画,享受岁月的静好,情感的流淌。

  这本中英双语画集能顺利出版,初中结识的张珮瑜同学的友情襄助令人感动。2017年考获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硕士文凭的她,尽管工作忙碌,仍细心地将画集的华文内容译成英文,得好好请她吃好几顿饭才行(19年友谊万岁!)。此外,非常感谢远在澳洲布里斯本的哥哥郭伟良先生与嫂子张詠媜女士拨冗校对英文内容,难为他们这辈子有那么“野”的妹妹了!华文内容方面,则要感谢我在而立之年有幸结缘的新朋友仇莉莲编辑,辛苦她“抛夫弃女”数小时为我校对了。我也要感谢曹蓉女士对我的艺文创作事业一贯的鼎力支持。

  最后,当然要感谢来自马来西亚马六甲的作家、书画爱好者叶欢玲女士,愿意从一堆杂草中,挑选相对好的草,为这本集子的选画工作付出了宝贵的时间。还好有奇妙的缘分,终究让我们在2018年3月相遇了。

  没想到这一生,可以出版一册画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无数的“没想到”,就看我们敢不敢“想”,够不够“野”,不野不生。

  郭诗玲 2018年7月4日 新加坡裕廊西豪宅第二层多功能小陋室 (画室/书房/出版办事处/卧房/乱草岗)

  《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读后感(四):《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选画者的话:如何鉴赏一幅水墨画?(叶欢玲女士)

  诗玲让我为其水墨画集选画,恭敬不如从命,然而自觉资历不足。 “这样更好!”她说,“那样你就不会替我的作品,套上一堆艺文理论。”于是斗胆接下这项任务。画集以《野生的心:郭诗玲水墨画集》命名,就带出了不只诗玲在作画时,让心中野马脱缰飞驰在画纸上;选画者也一样,以大自然原生态中未经人工培训、单纯审美的心去品味和领受其作品中,酸甜苦辣的滋味、悲欢离合的情愁。

  初遇诗玲,一年200幅的狂热

  对于诗玲作品的第一印象,始于2015年获得第19届台湾国家文艺奖的小说家,李永平老师的画像。曾经在南洋理工大学旁听李老师的创意写作课,为期半年,那期间经常在校园里遇见他,打个招呼、问声好,李老师提起创作时眼里闪现的光辉、课后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深深烙印在脑海中。2017年9月,当李老师辞世的消息传来,我握住手机,蹲踞在马路旁,一双手颤抖不已,眼眶儿热了,心却凉凉的。不久,在脸书上看见朋友转发的帖子,那是诗玲为李老师画的肖像《写,像个孩子(敬悼李永平老师)》(页30)。画中捕捉到李老师的神韵,让见画者宛如亲睹李老师一样,不可思议!我想,倘若李老师尚在人世,看见画像,会刷亮了双眼并告诉她:“画吧,继续画,要多画!”也说不定。

  约莫半年后,机缘巧合下认识了诗玲。听说她出版了四部诗集,又积极报读了一年的水墨画班,我想下班后得打起精神上课,且每周一次、为期一年,若无强烈的兴趣与过人的毅力,恐怕难以达成。光看诗玲在短短一年内创作出200多幅作品,对水墨画的狂热,让人动容!

  诗玲的画,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她的笔触豪放不羁,作画主题多元,不只画意新颖,创意无限,为画作命名立意,也经常引人会心一笑:或幽默风趣,或戏谑人生……常言道,画如其人。打从认识诗玲以来,她就再三告诫我这经常以散文和小品记录生活的写作人,要是胆敢把她写入文章里头,我俩的情谊将告一段落。现在既然她让我写一写她的画,我又怎么能不提一提其人呢?唉,真叫我好生为难!

  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的晨,我开着音乐,喝一杯热可可,等待诗玲把画作带来,让我挑选。就在指针一步步走向约好的时间,震耳欲聋的雷声轰隆隆响起,豆大的雨点忽然从天上来,打在窗外山坡、拍在窗台上。诗玲发简讯来,说不好意思,怕弄湿画作,她得晚到。透过雨帘,只见外边灰蒙蒙一片,大树在风雨中猛烈摇摆。雨渐歇后,寂寂的长廊响起了轮子拖曳的喀啦喀啦声。诗玲抱着画筒、拖着行李箱,来到门前。

  那行李箱和画筒里边,一共有200幅画,完成于2017年6月27日至2018年6月15日期间。从中,我们淘汰了53幅作品,147幅收录于此画集中。诗玲将画集分成八辑:“人儿藏心间”、“动物派对”、“插翅好家伙”、“草民”、“吃的用的有的没的”、“景色无边”、“来点可爱的”、“戏仿”。

  善于捕捉人与动物的独有神韵

  笔者认为,画人不易;在几笔内要把一个人的形象勾勒出来,尤其困难。诗玲画人不似照相般画个十足,但是她能抓住对象的特征,捕捉到一个人独有的神韵,好比诗作被选录在台湾高中课本、并获编为曲、得到传艺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的台湾诗人向阳老师,2018年3月他到狮城进行讲座“时间•空间与人间:诗与日常的对话”时,笔者现场见过其人一面,看见诗玲笔下的《性喜向阳》(页49)时,禁不住愣了一下,回过神时喃喃道:“还挺像的哟!”

  又有一次,下班后跟着诗玲,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Nany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NAFA),旁看她的水墨画导师蔡宝龙老师当场示范画竹子。月余之后,当我看见诗玲绘出其水墨画班大合照《我们毕业啦》(页52),画中人物不点目睛,不画口鼻,但是那蔡老师却有着超越形体的相似,格外传神,即使对水墨画技术精炼的人,做到这一点也未必容易吧!只能说,诗玲具有画画天分。

  我尤其喜欢诗玲笔下的动物,生动有趣,创意出人意表。不管画猫画狗、青蛙、猴子,在她笔下,动物都有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脾性。欣赏一幅水墨画,也许我们期待立意要“雅”,她偏偏在宣纸画上小狗撒尿、大狗拉屎。你说它不雅吗?它固然不恬淡冲和,跟不食人间烟火也无所挂钩,然而它不装腔作势,或披上风雅的皮。诗玲作画,有一种傲骨,它的雅是内里渗透出来的。你看,狗们可是为草木、为大树《施肥中》(页68与69)哩!至于《这是我的山头,不信踢不到太阳》(页64)呢,红屁股蹦跳的小猴子固然调皮可爱,此外还蕴含着一种“天不怕,地不怕,我要做的事一定办得到!”的力量。

  以过人的感受力,画出新意

  此外,再平常的题材,也能画出新意来,这是诗玲的创意。好比西瓜这种热带极受欢迎的解暑水果,在其画中就有了不一样的构图:大西瓜怀着切片小西瓜,并命名为《道》(页130)。而瀑布作为水墨画中的景色,再普遍不过,当我看见诗玲画的瀑布时,却觉得“咦,这挺有意思嘛!”。鸟瞰像尼亚加拉瀑布(她说是伊瓜苏瀑布)的《不如我们从头来过(伊瓜苏瀑布)》(页154),画意是可供玩味的。

  诗玲的画作,从感情出发。她把情感寄寓于画中,可以读到难以言喻的痛楚,甜蜜温暖的幸福……画中有她风趣调皮的一面,也有她忧愁悲郁的一面。对于生活、人事相处、周遭景物等,诗玲有着过人的感受力。她的温柔与坚毅,她澎湃与汹涌的情感,全都掩隐在一笔一画中。

  收录于辑四“草民”的《仙人之掌(不敢和你击掌)》(页122),那构图、那笔触、那力度,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情绪在里头,唯有在情绪驱使之下,才能一笔勾成吧,就连诗玲本人,往后恐怕也未必复制得来。《美好,不会消失》(页42)画中女子娇羞的神态,温柔的笑容,料想跟诗玲非要有着一般亲昵,才能呈现出来。此外,当笔者投入去看,有两幅画是让人自心底打个寒颤的!《残败又自由的人生》(页110)及《要饲料还是要自由?》(页105)那种极度沮丧、灰暗的情绪,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绝望的人看了,会泯灭心底的最后一盏微光。

  诗玲说,她最不擅长的,是戏仿,然而我喜欢她仿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向日葵》(页178)和《星空》(页179)……噢,没错,在我看来,那确实不似仿画,更像再创作。

  投入灵魂与生命,孩子般的艺术感

  我也喜欢《幸福的重量》(页156),画面温馨、有感染力,像跨页的儿童故事书,刻画着家庭幸福。《偷懒无罪》(页95)中的那只老鹰,跟一般画家笔下英姿焕发的老鹰不一样,它不帅气,光天化日也不去打猎,在树梢歇息偷懒呢!看它雄赳赳的样子,具有笑点,过目难忘。我想,也许作者的情绪也寄寓在里头。嘿,就算是鸟中之王老鹰,也需要休息哦!身为凡人,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透口气!

  《朋友,你要睡到几点?》(页58),以猫、小鸟和玉米为主题,是诗玲仿画中国广东画家方楚雄的构图,可爱而充满趣味,是笔者喜欢的一幅。此外,辑五“吃的用的有的没的”收录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页142)、《叮叮电车》(页139)、《抵达是一件难事》(页140),除了画名引人深思,构图着墨质朴天然,也很好看。《是爱啊,狗熊》(页60)更让人爱不释手,笔者仿佛看见了从前在北京宛平城邂逅的狮子狗,一身毛茸茸,满发盖住眼睛,肥胖屁股扭扭摆摆走前来。诗玲的画让我们看见,水墨画的题材也可以不呆板,未必非要表现特定的山水和梅兰竹菊等传统元素。

  一个作画人的画功和技法,要绝对纯熟并具有高度水平,是需要日久生成的。诗玲学了一年的水墨画,我们不能把她的画说得天上有、地下无,优点以外,缺点必然存在;然而她是投入灵魂与生命去创作的,记得我们一同选画那天,翻看不同的画时,她的脸上出现不同的表情:痛楚、欢愉、幸福……她的画中有她的情绪,她的感受。寄情于画以外,诗玲没有被技巧戴上手铐,她自由发挥自己的艺术感,画中不乏孩子般的艺术感。毕加索(Pablo Picasso)曾说,自己能在短时间内画得像一位大师,却要用一生学习画得像个儿童。我想,在创意的培养上,诗玲的作品是令人欣慰的,也具有其意义与价值。

  叶欢玲女士 2018年7月8日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