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哲学之美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哲学之美的读后感大全

2020-10-19 00:31: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哲学之美的读后感大全

  《哲学之美》是一本由[德] 艾克哈特·玛腾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之美》精选点评:

  ●一章一位哲学家及其思想介绍 章节之间又有很清晰的脉络串联 还不错的哲学入门读物

  ●优秀的哲学揪人心,撕咬着人的心灵。

  ●哲学启蒙吧,比较容易理解(适合我这种小白

  ●也许原作真的很美,只是这个翻译版本,句子读起来完全是不通的,前后逻辑一片混乱。

  ●audiobook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通过西西弗斯的故事引入,探寻西西弗斯追求自由的自我意识和这种因抗争而获得的内在幸福感背后的哲学思考。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对个体和社会来说,自由的思想和行为意味着什么?即康德四问: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 可以看出作者哲学功底深厚,每一章节都是一个哲学家及其思想。在介绍的基础上,作者还进一步联系其他思想对其评价与分析,且有理有据。 可能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翻译上面还有一些小瑕疵?

  ●在这之前对哲学的了解仅限于通过《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对自己来讲也算是一本入门书吧,看得很慢,有些内容需要消化。

  ●科普罢了

  ●印象最深的就是康德头顶的星空和内心道德法则

  ●一个议题一个哲学家,很基础的哲学入门,有点对不起这个书名。

  《哲学之美》读后感(一):我从哲学中来,往哪里去

  文/星空

  在我的印象中总觉得哲学是深不可测,是那种冗杂的厚重的,沉重的东西。而一次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我在书店中发现了这本《哲学之美》, 在充满好奇与纠结的想法中仿佛看到了一位为哲学家从远方而来。

  他是探讨自由的力量的人物——西西弗斯。西西弗斯是来自荷马的奥德赛的一个故事。对西西弗斯的解说有很多作家看法不太一样,比如阿尔贝加缪,他是从哲学的角度作出的解析,最为经典。他的随笔集中写道,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必须将西西弗斯想象成一个幸福的人。

  在哲学家的眼中,自由是拥有拥有无边无际的欲望才会得到自由。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眼中。自由却是一件,非常简单而快乐的事情。

  如果说自由是一件非常可贵的事情,那么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又是什么呢?

  他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他提倡以理性为主导,进行尝试,而哲学家费里德李希尼采拒绝将理性视为生命和本能的知己。苏格拉底似乎想借助形而上学的理论,来证明人类灵魂的不朽,以及彼岸轮回的重生。他说,哲学意义上的死亡并不意味着是断言,而是寻找真理,并且告别想象的知识。

  理性的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感性的一面? 我一直坚信人是有灵魂的。虽然现在这个事情并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更像一个诡辩论。但是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我相信有一天大家都会发现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

  他是认清现实的人物——柏拉图。首先他看到的都是制作的东西,在他背后的墙,是木偶剧演员所戏弄的木偶。其次,拜托,以神话苦吻叙述的两个世界学说则更难实现。最后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通过看确认某物的目的,在实践中得以证明,才能认识真真理真相,我们也一定会为这真相而互相争执。柏拉图的实用主义以现实的客观结构假设为简体。尽管人类拥有不完全的知识,但总有逐步获得真挚的可能性。我的哲学是追求真理,是否有可能令人幸福,有价值的取代诡辩论学?

  本书幽默而诙谐,直白而简单。用11个普通的小故事来展现了什么叫做哲学?任何优秀的哲学思想都与人有关,涉及我们在日常生活,政治工作以及学术领域所忽略的基本问题。

  《哲学之美》读后感(二):什么是哲学?11个故事告诉你

  提到哲学,很多人第一个回答就是马克思。好吧,在中国马克思确实是哲学大类下的一个分类。但并不能说马克思就代表了所有哲学。对于这个问题,面对张口闭口马克思,马克思就马克思吧,毕竟“年轻的马克思一出山,就面临着一个德国古典哲学的难题——人的自由问题。”

  对于想了解哲学的小伙伴们,我觉得《哲学之美》是继《苏菲的世界》的又一选择。若是将《苏菲的世界》比喻成麦当劳的巨无霸套餐,那么《哲学之美》无疑可以称的上是超值午餐。作者选取了11位哲学家通过11个小故事提炼了每一每哲学家的观点,串连了整个西方哲学历程。本书的内在逻辑如作者所言:“本书尝试以今日之视角多方位解答康德四问:‘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以及终极命题‘人是什么’”。

  西西弗斯,这位我们熟知的古希腊神话中的悲剧人物,在作者看来反而视为第一位哲学家。如今越来越强调自由,但是我们真的体会过自由与优质生活相辅相成的出现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依然做着那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由此也显示出了西西弗斯的勇敢“尽管在对抗众神的过程中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但西西弗斯仍决定以外在的不自由作为代价,为自由一博”。哲学家加缪在随笔集写道“登山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必须将西西弗斯想象成一个幸福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提出的一个建议就是需要恰当处理欲望。“并非酒宴和无休止的狂欢,也非少男少女和其他人的享乐,甚至一桌丰盛的佳肴就能带来幸福的生活,而是清醒地思考那些产生选择和逃避的原因,改掉那些使心灵产生困惑的想法,才能带来幸福的生活。”

  那么欲望真的是恶吗?至少在英国哲学家曼德维尔看来,个人贪求和自私可以提升普遍的福利。因此我们需要欲望,欲望作为一个中性词,也分为善恶。那些诸如对于知识求索,对于有助于社会发展的欲望,应该是鼓励的。但对于比如财富的贪婪、权力的贪恋,这至少应该去加以克制。“不管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找到好的并且道德的、正确的中间点,这可能会造成不愉快的决定,但同样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努力”。

  或许这就是康德所言的“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吧。康德作为哲学领域很难绕过的重量级哲学家,我暂时还没有读懂他,没有读懂的还有他的老乡,海德格尔。一位叩问人性,一位冲击科学。单从二人著作的字面含义去理解他们,也足够冲击我已有的三观。康德这位让我们仰望天空的哲学家,貌似并没有留下指引我们方向的“北斗星”反而抽走了哪些我们期望成为准则的论据。关于海德格尔连同为德国人的作者也小小抱怨了一把,“到目前为止,对科学、哲学以及我们日常生活的自我理解而言,海德尔格的主张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进行方式上也是非常‘让人反感’”。这两位伟大的哲学家的哲学究竟刺痛了谁呢?

  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判断,可是我们的判断又该从何而来?汉娜·阿伦特提供给我们了一个方向,在此,我需要汉娜·阿伦特是一位女性,在男性主导的哲学世界中,她是少数几位被认同的哲学家。同时她还是一位经历“希特勒时代”的犹太人,本和她关系甚好的海德格尔,因为后者加入了纳粹党,二人的关系走向了决裂。中年流亡美国,积极参加犹太人的营救工作,老年虽然客居他乡,面对巨大压力,依靠笔杆与权力和暴力斗争。支撑她的信念即“人类必须根据良知来自由决定如何生活”。阿伦特用自己的判断追随了康德的理论。

  那么哲学究竟刺痛了谁呢?现在的我们有时候常说,要有自知之明。美国哲学家法兰克福看来,这是一种‘废话’的态度,这种随意的相对主义的态度,我们所说说做的一切最后都是无所谓且无用的。

  哲学显然并不是鸡汤,它不会让你舒服,因为正如我导师所言,“哲学必须指明我们生活的意义、目的和真理,并以此廓清存在者被遮蔽的路途或者天命,让存在从遮蔽中绽放出来”。

  《哲学之美》读后感(三):什么是真实?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刚刚去世,他的大脑就被取出来放进一个黑匣子里并连通各种仪器。我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让他的大脑可以继续存活,于是乎这个大脑就会觉得,他这个人还活着。

  当然,这个大脑只是一种感觉他似乎还活着,甚至他还有可能活动。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知道实际上他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他所感觉到的东西,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可是他自己却无法区分。

  我们既往通过经验来判断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可是在科技急速发展的未来,我们又怎么保证自己所意识到的一切不是装在黑匣子里的大脑所臆想出来的呢?

哲学之美

  一.

  在几千年前,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囚犯”的比喻,来说明我们是否能认知现实的问题。

  有一些囚徒从小就生活在洞穴中,他们通过洞外的光映射进洞穴的墙壁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就像我们看皮影戏一样。时间长了,洞穴中的囚徒就将影子看作是真实的事物,甚至还给影子取了自己的名字。

  当我们觉得这种事情很可笑时,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洞穴里的囚徒就是一些和我们一样的人。终于,有一个人摆脱了洞穴的束缚踏上了通往洞穴之外的光明之路。这却给他带来了痛苦。

  首先,他要逐步放弃自己对“真实”的原有看法,并重新学习正视真实。其次,他要忍受重新认识真实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苦痛。并且,当知道了一切的他再次被迫回到洞穴时,他想当然地想帮助洞穴中的其他人逃离,可是其他囚犯反而想因此杀了他。

  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来,逃离洞穴的囚犯是幸福的,因为他懂得了真实的理性世界和虚假的感官世界的差异。这个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美好而公平的生活的过程。

柏拉图的洞穴囚犯

  二.

  那到底什么是真实呢?

  我们的认识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网络媒体、电视信息中形成的。我们知道某个事件发生了,因为我们在电视新闻上看到,或者是在手机、网络上了解到的。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就认为某个事件发生了。

  当然,网络为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也为虚假信息和欺骗提供了可能,这也是近年来众多热点事件不断反转的原因。比如你在网络上看到医生因索要红包不成就把产妇的肛门缝了的“缝肛门”事件,就会觉得这个医生医德败坏。

  然而,事实确是产妇家属主动给助产士100元红包,而助产士第二天就放回到了产妇抽屉里;经鉴定产妇的肛门也没有被缝,而是对产后痔疮的紧急止血处理;整个事件当中和新闻声称的医生群体也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产妇和助产士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南方都市报记者柴会群与肖友若事后接受央视记者采访,也承认自己为了博取公众眼球,赚取点击率,在未充分调查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下,凭患者单方面的说辞和自己的推测,撰文写出了这则影响广泛的“缝肛门”新闻。

  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罔顾事实的标题党在这起热点事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用“缝肛门”这样具有耸动性的标题去吸引公众的眼球,获得点击量。换句话说,这就是一条符合读者趣味的“好新闻”。

  但是,作为普通吃瓜群众的我们无法检验这个事情的真伪,甚至我们连医生和助产士之间的区别都分不清。因为你受控于为你提供的信息和专业壁垒,所以我们个人才无法把眼见的东西与真正的事实区分开。

不明真相

  三.

  在上面的事件中,没有人是赢家。产妇受打击疑似患上抑郁症,丈夫为照顾妻儿无法再工作;助产士饱受舆论压力,丢工作后生活拮据;事发医院因城市规划已经停业;我们吃瓜群众的智商再一次被假新闻所愚弄。

  世间的事,很多我们并不是看看就能明白,而是必须要通过实践和应用才能找出,如何更好地实现目标,如何使它有益。更确切地说,我们是通过确认某物的目的,并在实践中加以证明,才能认知真相的。

  那具体怎么做才不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被片面的报道所迷惑和愚弄呢?书中总结苏格拉底哲学体系的方法,以及柏拉图实用理念学说,可以从他的认识论中总结七点,我认为这也是检验真理和事实的共通方法:

  1) 仅依据权威的说法,是不可信的(除了权威认证);

  2) 论点必须没有矛盾,并且能和其他可接受的观点相兼容于一个理论中(融贯性理论);

  3) 论点必须与事实的真相以及根本性的结构相一致(符合论或相应理论);

  4) 论点是否与现实相一致,论点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以证明其是否为我们行为的可行道路(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

  5) 证明论点不是个体的事情,而是需要专家团体或是人类理智批判地认可(共识论);

  6) 现实结构必须经过一个艰苦的认知过程,才能像精神的“形式”或“理念”那样让我们理解(明证性理论);

  7) 即使是清楚明白的认知也是不完美的,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和修正(可谬论)。

  在信息和科技不断发展的未来,我们不仅仅生活在以前的那个旧有世界里,我们还生活在自己制造的世界里。什么是真实?相信的标准是什么?谁值得相信,谁不值得相信?哪些信息可以相信,哪些信息不能相信?这些古老而又重要的问题总会被一遍又一遍的被提起。人类不断探求永恒而美好的真理,也就是哲学之美的所在,就像柏拉图所说:

  人类只拥有不完美的知识,但是总有逐步获得真知的可能性。

柏拉图老头

  书的整体设计很不错,提出的十一个问题既古老,又不过时,比如我们为什么需要判断力?比如我们能否幸福地生活?生命之中什么是重要的?等等,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旧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书中的漫画对于理解专业术语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哲学书读起来普遍比较拗口,时间长了头大的不知所云。能看出来《哲学之美》这本书在通俗化科普上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个人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仍有重复啰嗦和语义不详之处,如果能更注重章节内的逻辑编排和讲述的通俗性就更好了。另外编辑较审应再仔细些,P227Line6法拉克福应为法兰克福。

  :书评是对“我们能否认识现实?”的一点点胡乱的感想,记录一下思考历程。不当之处,轻喷。

  《哲学之美》读后感(四):书出版了,我想喘口气

  由我配插图的那本哲学书,终于出版了,今天我亲手拿到了书。开心也就两个小时,很想借此喘一口气,但是突然就感觉胸口闷闷的。尤其是听我妈依旧说着那些逼婚的话,自始至终把结婚生孩子之类的事情当做我人生唯一的价值来要求我的时候,我感到一种深深的疲倦。这种疲倦感一瞬间淹没了新书出版的快乐。她说:

你不找对象结婚,不生孩子,又不找一个正规的工作,我看着你这样我都快活不成了,我奄奄一息快要死了。今天这书出版了,就像给我这个垂死的人撒了几滴水,我才觉得你总算还不是废物到底,还有一些希望。但是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

  我挺想以一种幽默感清风一般的拂过这些看上去沉重,实际上荒诞滑稽的人生琐碎。

只有自己的人生毫无价值感的人才会把生命的意义寄托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我如是说。

这就是为什么你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对象的原因,你这思想就是有问题的。你思想不端正,天天想这些歪的邪的怎么能找到好对象?哪个好人会找你这样思想的人?哪个正常家庭想找个一脑子乱七八糟思想的疯子?你说我是俗的思想?不是,我这才是正常人的思想。你那思想是疯子的思想!

  她在最后一句收尾的时候按照惯性提高了音调,然后扭头走进别的屋子,用这种肢体和音调营造出一种加强感,好像在强调我不正常,而她才是正常的。我不知道谁更不正常,如果正常只是占据人数的多少,而不是更好更健康更快乐。过了一会她拿着她的手机跑到我面前,打开那张她双腿被绷带包扎的照片,把它伸到我眼前。

这是你毒打我的证据,你看看你是怎么伤害我的。我要把这个一直留着,看看你对我有多坏。

  说完这句她又消失在我的眼前。我觉得如果我是个男的的话,这会儿她可能会去告我家暴。那些年我整个给她搞成了躁郁症,而今我觉得我应该让自己内心再强大一些,应该不为所动,应该毫不在意。不要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和至亲的抱怨指责而动摇自己该走的路线,我的生命如此的短暂,相比于我要做的事情而言,实在是短暂。本来我想写这篇文章是谈谈新书的,不知不觉鸡毛蒜皮这么多。

  这本书叫《哲学之美》,图书编辑李超去年在豆瓣发现了我,他从我在康德的图书页面下添加的那些哲学笔记和哲学漫画里,循着线索联系上了我,于是有了这次的合作。李超找我的时候,我跟他说,找我画图,定金是必须先付的。因为出版社没有给他垫付定金的规定,所以为了完成这次合作,他私人当时出钱支付了我定金。

  到这本书出版的时候,李超已经离开了那家出版社,在得知出版社给我的样书只有三本的定额的时候,他又自掏腰包,给我买了几本寄给我。今天我收到的书正是李超寄给我的,而出版社的三本样书还没有到货。在现今这个人情寡淡的社会,如果不是有什么深层的利益原因,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李超这样,因此我非常感动。这本书的出版,我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李超。作为一个书籍编辑,我觉得他已经尽力了,至于图书的进展一再延期,以及支付的迟缓,这些都不是他能够掌控的。

  整个图书一共分成11个章节,基本每章有两张配图,有一部分配图属于人物的漫画肖像,另一部分则是场景表达,大概比例是一半一半。在这些图的创作过程中,我一直跟李超对接,只有当我和他都对图表示满意的时候,这个图才会过关。

  对比一下印刷成品和电子稿,会发现在印刷中图片的颜色被加深了好几个的色度,导致有一些细微的色差没有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上图是表现海德格尔篇章中关于“精神世界开满鲜花的树”这个意向,由于它表达的是一种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状态,因此我将树进行了部分的虚化。给哲学书配画,其难度不仅仅是画图,因为你首先要理解文字想表达的是什么,然后你还要能将它用画表现出来。

  哲学思想是非常抽象的,在排除掉那些人物漫画肖像的内容后,其他的图片必须是根据哲学文本的内容去创作。对于插画师来说,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构思,因为很多内容其实过于抽象,有些篇章甚至连图书编辑也很难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如果插图敷衍了事,想当然的去构思,可能会误导读者,而不是帮助读者去理解内容。

  在画阿伦特的“无所依靠的思维”这部分的时候,我用了一个大胆的方法,我首先随便在画面上画了上面这样的曲线,真的完全是随意画出来的,只有在这种随意的曲线中我才能感受到“无所依靠”。

  接着我在这个曲线的基础上,仿佛看到了一个错乱的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里开始构图。

  当画面完成的时候,我感觉真是惊喜,比我预期的效果还要好,一种杂乱,但是仿佛又有一些规律。

  “平庸之恶”这个场景,原本的要求是把审判场景画出来,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足以体现其中的意味。因此我把开往集中营的火车拉到了法庭上,并且让受审人艾希曼的脚下流出血和骷髅,而把手指向飘在空中的希特勒。整个画面就是要表现这么一个刽子手把自己的罪责推卸给最高领导,好像自己完全不承担任何罪责。只有他脚下的血泊,他身后开往集中营的火车,还有那从火车洞口伸出来的求救的手臂在告诉我们真相。

  这一张图,所表达的象征性可能比较隐晦,这里主要体现的是海德格尔反对科学权威主义的意图。两个小姑娘有着赛博朋克的装束倾向,而随后而来的麋鹿则一般意味着自然之力。而背后数字所组成的流线也意味着科学,让人联想到数据化。方形的框与流线型的区域就像是一种固定的与变化的双重倾向,两者会造成一种对比,流动的事物穿越一个个固定的界面,即是一种对框架的打破。如果细想,象征性的联想可以有很多,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这张图,熟悉相关哲学内容的人一看就会知道是在描绘《西西弗斯的神话》。这个内容和形象过于经典,市面上已经出现过各种版本,如何能够让我绘制的这个版本做出一定的特色,是我当时苦思冥想的。最后我想到了这样一种表现方式。一个人推着巨石上坡,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斜坡,一个球,一个人,但是我又想让这种简单同时具备一种丰富性……最后,效果还可以。

  说到哲学人物的漫画肖像图,除了他们本身的特征外,最重要的是不同时代的服装特色。为此我甚至会去参考与他们同时代的人是怎么穿着的,有时候会去找一些相关的电影,比如看看某个具体时代法国人是怎么穿紧身裤的,然后从许多个资料里相互参照,最后提炼出我觉得最符合形象的那种感觉。所以看上去很简单的一些漫画,并不是那么简单就画出来的。也可能你画的不对劲没人知道,但是自己始终过不去自己心里的坎。

  有一些哲学家出现的年代非常早,你不可能找到他们的照片,但是你可能会找到一些雕塑,以及其他的类似的表达的画作,接着你要从众多的模糊信息中找到他究竟最可能长什么样子。他的服装如何与他的身份妥帖。甚至包括他的姿势,他的道具。

  在大段的文字中,有时候还会隐藏一些微小的细节,一般人很难想象到的,比如在上衣上印着th,而在裙摆上印着p。可是这些细节都是有它的含义的,并非可以忽略的东西。

  这本书里还包括其他图片,我并没有把所有的图都拿出来说一边,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

  李超问我你说要创作哲学漫画的,进展怎么样了?我说那个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非常多,还早得很。给一本哲学科普读物配插图都如此费神,何况我想直接用漫画去表达艰深的哲学著作呢。因为说到底,你自己要先深刻的去理解那些内容,光是做到这一点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我不可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去冒冒失失的弄一个哲学漫画出来。

  可能有的很人很疑惑,画画就画画呗,为什么你老围绕着哲学打转呢?这么冷门的学科,你画出来又有几个人看呢?其实对我而言,画画还倒是其次的,哲学始终是第一的。我当年一股脑的想着要走上画画这条路,主要是因为我太清楚靠哲学我吃不上饭,而画画多少还能吃一点。我拐弯抹角的去搞画画,走了很多弯路,又拿画画去拐弯抹角的接触哲学,本质的说我还是为了哲学。画画也好,写作也好,本质的内容还是思想,那些只是不同的媒介和方式。那么可能有人又想问了,那你追求哲学又是为了什么呢?哲学是你的最终目的吗?我不知道,我追求哲学几乎出于一种本能的动力,这种动力远远超越了结婚生孩子之类的欲求。进过哲学这个坑的人可能会理解我的感觉,而不理解的人会觉得匪夷所思。做个不知道是否恰当的比喻,那些深陷网游不能自拔的人可以什么都不要就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我对哲学差不多也是这样。但是可能这个比喻也有点不恰当,因为网游这个东西毕竟只是虚拟游戏,跟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但哲学并不是。一旦你入了哲学这个坑以后,你看这个世界,思考这个生活,度过你的人生,所有一切你的所思所想所经历以及判断,都不可能离开哲学。这就像是你必须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品尝,用手指触摸……那么你就不得不用哲学去生活。哲学并不仅仅是看哲学书的时候才哲学,一旦你入了这个坑,你无时无刻不在这个坑中。

  我之所以说它是坑,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接触。哲学并不是科学,也不是宗教,搞科学的人和搞宗教的人都会有一种觉得他们很正确的感觉,然后控制不住的想要扩大他们觉得正确的东西,拉其他的人进入他们的团伙里。但是入哲学坑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甚至没人想拉你入伙。两个哲学坑里的人不会彼此称兄道弟互敬互爱,而是会争斗不休,相互不待见,想方设法找到对方的漏洞和错误。这里没有追随,没有认同感,有的只是探索和质疑,批判和反思。跟坑外面的人想的那种国学大师之流什么道骨仙风的境界完全不同,这里只有一群破口大骂,或者呆若木鸡,又或者元神离体的怪诞者。他们看上去一点都不可爱,一点都不友好。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会被判喝下毒药的原因,哲学家的存在就好像总是要证明其他人都是傻子一样,让傻子们觉得特别不痛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