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网络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2022-03-14 15:16: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网络心理学》是一本由玛丽•艾肯 (Mary Aike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8.00,页数:3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网络心理学》精选点评:

  ●我的天,这本书评分怎么可以这么低?喜欢这本书!能够解释很多行为。

  ●不仅仅是网络,还包含了电子产品,智能机器人等

  ●就是一个简单科普,讲讲各种现象,有很多实例。简单翻阅,不太感兴趣。

  ●这本是写网络危害的心理学,所有的课题集中在网络危害上,但以中国的经验,很多应该是有点夸张的,作者应该是一位美国白左,启发性的观点并不多,不推荐。 @2019-07-01 15:17:41

  ●专业性还可以

  ●很久没有读到行文如此散架又抛不出核心观点和理论的书了,关注什么,监管什么不是观点。有点启发的是成瘾,现已加入研究计划豪华套餐。研究自控力和网瘾要明冲动与强迫之别,知道不确定的海量信息意味着什么。是多巴胺驱动的探索需求与正反馈。而这种类似于大脑汽油的单胺,仅仅是一种对执行过程的生存鼓励,而非结果。讽刺的是哺乳动物最终在这一过程中上瘾,枉顾可能的不良后果。网络自我与网络爱情是两个有趣的话题,触目惊心的结论就是,信息的交换似乎增加了亲密关系,但实际上,更多的人在"一起孤独",而那个我们小心翼翼维护的网络自我,最好的版本,一旦遭受负面信息的攻讦,那个真实的自我又会如何呢?也许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揭示了这一悲剧

  ●同样研究网络心理学,这本书的观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多观点将会在未来的研究中出现和引用。

  ●太泛泛,保守

  ●整本书都是各种现象的堆积,而且是非常浅显的一些网络现象,只是对一些现象做了泛泛的剖析,没有更加深入的谈论,和书本的名字有点言过其实了,整体来说,对于网络足够了解的人来说,感觉有点乏味

  ●正确的译名是:网络效应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一):学术不是为了让人看不懂的

  针对上面的短评“无用”“不够学术”,我的第一反应是荒谬,第二反应是担心。

  且不从专业角度判断,单从常识出发,一个经受五位数小时数起的专业训练的人员,有没有必要花费大量周章传递无用的信息?

  对于不够学术的问题,社会不是由精英组成的,尤其是技术的发展将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权力赋予了大众。要知道不管乐于承认与否,人类是一个紧密相关的集体。危言耸听也好,鞭辟入里也罢,一代被技术改变的个体们会组成什么样的社会,你是否乐于生活其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这本书够不够学术是不是有关系。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二):现代人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需要专注和自律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是《网络心理学: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行为设计真相》,作者是爱尔兰心理学家玛丽·艾肯。作者在书中主要探讨网络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隐藏在网络行为背后的心理模式。

  其中第二章讨论的是网络上瘾。相信每个人在自己或周围人身上都能看到这个现象。一方面,网络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确实非常重要,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特性让人非常容易上瘾和沉迷其中。该怎么办呢?作者更愿意将网络上瘾理解为人类面对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适应不良”,她认为“人类可以慢慢学会适应,变得更有韧性、更自律、更专注。”

  每天打开手机或电脑,就是铺天盖地的信息、提醒、提示、推送,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想要抢占你的注意力和时间。我相信,现代人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需要专注和自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书法、茶道、花道等。比如我自从2014年开始学习书法,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可以提升我的专注度,让我更加自律。减轻了我的网络“适应不良”症状。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三):读系列网络控制学书籍对我的影响

  20190918-20191119网络心理学: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行为设计真相 (爱尔兰)玛丽.艾肯著,门群译,中信出版社,201808第一版

  我的读后感:

  节制OR适应?面对新技术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行为上有问题的挑战,我们如果进行节制的话,会耗费自己的意志力,往往会失败。还不如我们去适应这个现实。

  如何适应技术不断升级,无处不在,对我产生影响,这个社会现实呢?保持专注,先停下来,用大脑去思考,方法有两个,一是充分认识自我,二是充分认识技术的影响机制,充分认识现实的真相。有效适应新环境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知情权,了解新环境,研究生环境,警惕危险和陷阱。

  我们的进化本能,如搜寻,对互联网难以抗拒。更不用说诱惑信号,警告,提示,有趣的失败和激动。为理智地适应环境,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自己,并且深入研究一下所有的事物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的。

  提到的作品:

  1《雄性衰落,虚拟技术令男人逐渐衰弱》,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新书;2011年TED演讲:为什么男孩在挣扎?

  2《一起孤独》,心理学家,麻省理工学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描述了技术是如何改变家庭生活的,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担心孩子无聊,学会孤单、孤独,与无聊、安静相处是早期发展的基石。孤单,无聊,犯困是一种自然状态,

  3《映射谋杀》(Mapping Murder),英国大卫.肯特(David Canter),调查心理学家兼环境心理学家。环境对犯罪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4《未来的罪行》(Future Lab)马克.古德曼(Marc Goodman)全球安全专家

  断续两个月,终于读完。作者在终章,对自己的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展望,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举措。

  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人类前进,又给人类带来许多伤害,特别是给孩子等脆弱人群带来许多不利。

  是时候了,人类要联合起来,认真对待网络世界,采取行动,对网络伤害和犯罪说不,利用网络技术促进人类更好发展,如帮助自闭症儿童走向交往,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走出阴影,训练执法队伍和维和部队提高技能,训练宇航员应对孤独和场景等。

  要像在许多现实领域一样,由联合国牵头,出台网络大宪章。我们有共享的太空法则和水域法则,我们在共享虚拟网络,就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全球网络法律。中美欧等大国带头,各自出台针对保护民众、打击犯罪、促进人类更好成长发展的国家网络法。

  促进跨界对话和合作。

  哲学界认真思考网络自由及其界限的哲学关系。学者加大研究和发声。

  技术实业界认真反思商业利润和道德责任的关系,要将人当人看,而非仅仅是用户。百度、微软、脸谱、推特、腾讯、新浪等网络社交媒体、网络技术“头雁”公司需要承担更大的网络社会责任,开发出更“绿色”的网络产品和技术,成立相关基金,“清洁”他们和别人的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网络技术技能优秀的人,更容易保护网络自己,要对网络多一些人文警醒和反思,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不去伤害大家。更要利用有利条件,去造福人类;社会也要促进有网络本领的人,去开发造福人类的精神和技能。

  可以模式创新。网络技术公司和网络技术达人,可以组合网民力量、引导网民合作,做一些有益的、巨大的事情,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家庭父母往往在网络空间孤军奋战,但可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引导孩子提高网络素养,也可联合起来发声,或利用自己的技能做出微小的贡献。

  个人注意学习网络心理学等、了解网络的真相,提高自控力,让网络成为人的工具,而非人成为网络的奴隶。增加专注力,上网前先停下来,慢呼吸,思考自己的上网初心,制定时间计划。

  此年,先后看了或听了《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网络心理学》《娱乐至死》《雄性衰落》《自控力》《把时间当作朋友》《态度》《手机》等,基本上对网络与人性的关系有了一些认识,也有了一些觉知和警醒,也做了一些自我管控,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相信我自己会不断提高网络自控力的。也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觉醒和知识帮助到家人和他人。

  《网络心理学》读后感(四):互联网的恶,谁之殇?

  目前全球已经有30亿的互联网用户。我们对于互联网的依赖,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互联网是如何利用我们的心理,不断地蚕食我们时间,不断地诱惑我们,让我们一步步陷入互联网的无底深渊的呢?

  我们该如何避免互联网带给我们的陷阱呢?

  爱尔兰著名刑事科学法医心理学家玛丽﹒艾肯博士,在她最近出版的《网络心理学》这本书中对此有着非常全面的阐释。《魔鬼经济学》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的作者把这本书称为一本伟大而重要的书,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阅读的书。因为网络的危险性,可能我们从未真正地意识到。

  网络的匿名性会给我们带来在线的去抑制化。这种去抑制化会给我们的行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在网络效应的作用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被迅速的放大。在现实层面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会顾及身边的朋友,顾及自己的家人,而对自己的言行有一些约束。在互联网,也许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可能会把自己不敢表达的东西在网络上扩散。在互联网,人们的胆子会变大,约束感会降低。

  互联网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比如在网络上下载盗版软件、音乐或者电影,大家都这么干,我们很少会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并不认为这种行为跟去商场里偷东西一样是一种盗窃行为。在一些专门运营盗版的音乐网站或者盗版电影网站,浏览量都高达几百万到上千万。这么多人都可以在网络上无偿的使用这些资源,互联网似乎就变成了一个法外之地,不受版权的监管,也不会遭受惩罚。

  在互联网上利他主义可能会放大。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会变得比在面对面交往时更加慷慨,更愿意付出。比如在网络上进行的轻松筹、水滴筹,人们很容易被对方的悲惨的故事所打动,产生同情。或者是在大灾大难面前,经过一些情感的渲染,人们很容易失去了理智,变得更加的慷慨。

  网络还具有非常强烈的蛊惑性。人们很容易被某种强烈暗示性的语言所影响,尤其是在社群中,有时就像洗脑一样,人们为了在群体中保持一致性,就很容易放弃了自己的判断和立场,去获得群体的认同。

  互联网会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上的扭曲。我们经常会在网络空间中迷失。前几天,我的妈妈坐在餐桌旁看着小视频,厨房的锅里面正煮着花生。锅里的水已经煮干,家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烧焦的味道,但是她都浑然不觉。在网络上,时光的流逝特别的快,在不知不觉当中可能一两个小时就已经过去了,而我们以为只是过了十多分钟。

  互联网还成为了一种偷窥的媒介,八卦交流的场所。很多人会对他人的隐私好奇,人们通过互联网中的蛛丝马迹,去印证自己的一些猜测。比如在刘强东和奶茶妹妹两人的微博中,有人就嗅到了他们之间恋爱的秘密,发现两人晒出了一张在同一阳台上拍到的照片。网络狗仔队将第一手的明星动向发布到网络,以吸引大批的观众去围观。比如某记者蹲点深圳一家酒店,耗时8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拍到了文章与姚迪一起出入酒店的照片,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效应。

  网络还成为了一种哗众取宠,吸引流量的竞技场。人们用各种奇葩的方式去吸引眼球。有的人用扮丑的方式,有的人用离经叛道的方式,有的人在坟场前表演,有的人则通过恶搞,让自己爆红。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吸引流量,流量为王,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考虑自己传递的价值观是什么。这对于还没有分辨事非能力的青少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我们每个人都深陷网络之中,网络让我们越来越上瘾,为什么网络会上瘾呢?

  间歇性的奖励是成瘾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参与赌博游戏时都知道,当按下赌博机时,我们有可能获得收益,也有可能赔钱,当然,赢取一大笔奖金的概率非常低,偶尔会获得一点小小的奖励,这就是所谓的间歇奖励。就是这样的奖励效应,会吸引我们一次又一次反复地玩这个游戏。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会获得短暂的兴奋,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这就在身体中形成了一个心理和生理的记忆。只要某种行为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就会愿意去重复,不断强迫性的重复,就成为了一种成瘾行为。

  安全感的需要。网络匿名让我们有一种安全感。人们在在线社群的互动可以找到归属感。当我们遇到一些心理困惑或者困难时,我们更愿意向陌生人求助,在这里可能会获得大家的反馈和支持。很多难以启齿的问题,在陌生的情境中反而更容易表达,那些无法跟亲人朋友交谈的问题,我们却更愿意跟陌生人进行深入的沟通。

  自我存在感的需要。人们通过发朋友圈、发微博这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目的是想要获得关注。当自己发的图片或者帖子被人点赞,人们的自尊需求就得到了满足。社交网络不仅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大量分泌,还可以有效的治愈孤独症。据哈佛大学神经学家丹纳﹒塔米尔研究,自我表露会带来类似多巴胺分泌的大脑反应。而在这样的自我表露过程中,我们会跟陌生人建立关联,而新鲜感也会促进那些让我们获得兴奋和感觉不错的化学物质的分泌。

  即时满足。互联网越来越便利,人们想要获得口欲的满足,可以马上在网络上下单,购买想要吃的零食或者餐饮,基本上两个小时之内就可以送到手中。产品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选择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对于网络购物成瘾者来说,在搜的索过程中就获得从选择下单,快速交付,拆开包裹这个过程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对于产品本身,他可能并不在意,他享受的就是一个购物的过程。

  条件反射。找不到手机了,你会不会特别地焦虑?一会儿手机没响,你是否会时不时地查看一下,害怕漏掉了某些重要的信息?手机铃声一响,你是否会条件反射一样,必须要拿起手机去看一看。当手机上的APP功能越来越多,拿起手机,可能除了打开微信以外,还会去尝试打开各种各样的新闻频道,获取更多的信息。我们甚至变得有些强迫,不能够忍受手机上任何一个小红点没有被打开;我们听到任何的提示音,都无法抗拒去点一下。

  不知你是否有做过统计,一天你要拿起手机多少次?在手机上浪费了你多少时间?是否干扰了你的注意力?是时候把手机关闭成静音,给自己一个固定专注的时间了。

  网络成瘾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综合症。长期沉浸于网络的青少年会变得情绪难以控制,有时会变得歇斯底里。长时间的在线游戏会给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曾经有青少年在网吧连续玩在线游戏三天三夜,最后不幸猝死。青少年长期浸泡在网络中,会变得与世隔绝,性格孤僻,并且与现实世界完全脱节。

  青少年有时会分不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会把虚拟世界中的一些暴力杀戮运用到现实世界中。比如缺乏同情心,对同学进行羞辱,或者校园霸凌,这都可能是受到了网络世界的影响。

  制造更多的网络婴儿。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儿童。我们会发现母亲边喂奶边看着手机,父亲边推着婴儿车边看着手机。孩子一个人在旁边孤独的玩着游戏,父母在旁边各拿一部手机。他们更愿意沉浸在手机的时间中,而不愿意与孩子有语言、眼神、身体上的互动。除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以外,宝宝更需要的是目光的接触、亲吻、交谈,这是他获得爱的能量的方式。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被剥夺的太多,他可能就无法茁壮成长,永远也学不会与他人建立关系,也无法学会去爱一个人。

  孩子哭闹不已,父母把Ipad往他们面前一放,孩子就立即停止了哭泣,这变成了一个哄孩子的杀手锏。美国儿科学会曾发表了一份有科学依据的政策声明,禁止两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电子媒体。让幼小的儿童远离电子产品,是对孩子身心健康的一个保证,电子产品并不能帮助幼小的孩子扩展知识,训练提高智力水平。婴儿早期,他们更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建立安全亲密的关系。

  另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增加也跟我们大量的使用互联网电子产品有关。如果三岁以下的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两小时,就会出现注意力障碍。长时间的使用电子屏幕,会让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影响学习,并且变得更加冲动,导致自我调节能力的降低。

  让孩子暴露在互联网之下,有可能会成为犯罪的目标。最近有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在拍摄抖音时,以妈妈洗澡的照片为背景,不知她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一个小时之后,点击量已经上百万,网络的传播速度惊人。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后果真的无法估量。在社交媒体过多地暴露孩子的信息,也为犯罪者留下了很多的信息,为孩子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更多的婚恋骗子混迹于社群或者交友网站,让网络变成了欺诈的温床。互联网创业者苏享茂,就是通过婚恋网站认识女友翟某某,二人迅速走入婚姻,被骗婚骗财,最终被逼自杀。互联网会通过人们提供的虚假信息进行配对,形成理想化的伴侣的形象,让人们在第一次见面后就很容易坠入情网。

  在网络空间,移情会被放大。各种约炮软件,让网上约会发生强奸的比例增加了将近6倍。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香港富婆被骗1.8亿,但是从未跟她心仪的对象见过面。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化的社区,把对方理想化,在憧憬美好的未来时,更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

  网络暴力还可能导致自杀。一方面,人们会不断的去暴露别人的隐私来引起关注,另外一方面,围观的群众会站在自己的道德高度,对别人进行批评指责,网络暴民就是这样产生的。有的人可能不堪忍受这样的羞辱而自杀。对于吃瓜群众而言,距离要伤害的人越远,人们的良心就越容易过得去。所以,无论说话多么地恶毒,说者都可能变得肆无忌惮。

  网络还会导致网络健康焦虑症。当人们生病时,最常用的手段是上百度进行搜索,但我们都知道百度搜索里面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网络上对于病症的夸大性的说法,会让我们非常的焦虑。美国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医源性疾病是美国第三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医源性”是一种来自于医疗或治疗所带来的疾病,也就是通过做任何不必要的手术,或者任何形式的治疗,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疾病。其实做出这样的选择,都是在拿生命做赌注。产生医源性疾病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多达60%的人在网上寻找医疗信息,而不信任医生的诊断。比如因为百度搜索中的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例非常典型的医源性引发的疾病致死的案例。

  我们真的需要在技术上,由社会、家庭以及个体共同去维护网络环境的合法、安全与纯净。正如谷歌公司的信念所提的“不作恶”,愿所有的企业都负起他应有的责任,把社会的责任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此,我们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