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21 01:09: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是一本由言谭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的185图书,本书定价:39.0,页数:2017-09-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精选点评:

  ●税收通俗读物,全书可圈之处在于阐述我国税制的不合理,对点醒纳税人有一丢丢作用,可作入门学习或税法的补充。通俗读物要求不能太高,能了解逻辑就可读。

  ●我司财务部门每天班前会的科普读物… 所以…特么谁选的书?!! 作为入门读物又太像教材,有相关知识的人读来很多地方又太业余…

  ●作为入门级,还不错

  ●6/100 好书。适合我这种非专业小白,对中国的税收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有收获。

  ●虽然是吴晓波系财经畅销书,但我着实觉得本书还可以,也有可能是我平时接触财政税收问题不太多的原因造成的。本书比较全面、通俗地介绍了我国各主要税种,交代了它们的前世今生,也分析了利弊,还着重介绍了不是税的税即通胀税。作者告诉每一个人:在中国,包括乞丐在内的所有人都是纳税人,我们要捍卫自己的权利。本书不仅具有科普作用,也是一份倡议书

  ●这本书对零基础的读者有较强的普及我国税法的作用,有助于大家提升纳税人的意识,提示我们对社会的参与度

  ●作为小白,看完非常受益。消费即纳税,作为公共服务的购买者,理应监督税收使用,主张权利。个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税基变窄,反而不利于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培养,并使作为少数的纳税人更加倾向于逃税。“税收用来调节收入分配,只需要做到三句话:对劳动收入免税,对资本性收入轻税,对财产性收入重税。”

  ●原理、营改增、房地产税部分可以细看,后面部分章节内容主观意见比较强烈,无需细读。

  ●了解了很多!

  ●这本书废话特别多,只能给一点都不懂税的人看,稍微有一点点了解都不行。几百页的内容,实际上可以浓缩在100页以内。第一章的内容基本上重复了序。文章整体阐述不明,很多时候一张表就能说清的,硬是要用几百字去描述,有凑字数的嫌疑。而且,文章对目前中国“税”可以改进的地方完全没有涉及,不知道是作者没有自己的想法,还是作者在考虑什么。综上,不建议买这本书,也不建议看。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实行税收制度不是简单的征税和缴税,而是一场关于贫富阶层的角力,是追求公平、自由的过程。

  在我国,纳税人听起来是颇为高端的“身份”,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工资薪金达到一定水平,或者各类公司企业才称得上是纳税人。因此,当谈及监督政府税收使用时,大部分人表示:“我不纳税,不关我的事。”而事实却是,但凡消费即纳税,而附加在消费行为上的税收正是我国税收总额不断增加的强劲推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人们常说的“一分货,半分税”。

  其实,工资薪金中的个人所得税只是我们个人所得税中的一个税目,因其直接从纳税人薪金中扣款而备受关注,但这显然并不是我们承担的最重税负。无论从个人来说,还是从整个国家而言,消费税、增值税等商品流转过程中所需要缴纳的税收,才是我们不知不觉间承担的最重税负。消费者在购物时,均需要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因此,无论你是家财万贯,还是各类享受低保的人员,甚至是乞丐,只要有消费行为,就必须承担税费,都是无可置疑的纳税人。

  对于税收专业人士来说,“消费即纳税”是税法中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得知的常识。但事实上,我国很少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大部分关于税法的宣传教育仅停留在纳税人义务的讲解上,如“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中国老百姓的“难”,其实不是难在税负上,而是难在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上:租房无保障不安稳,买房房价飞涨买不起,怕得大病无钱买单病不起,父母老了要供养,孩子上学从入园难到升学难。如此种种,远比税负更令人头疼。税负的高低,并不决定你的生活质量。苛政是否猛于虎,取决于政府如何将税收有效地还之于民。如果你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无人保障,即使手握重金,你也难以真正地安定生活,幸福和自在更是难求。因此,与其关注税负高低,不如关注国家各项保障制度的建设。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读后感(二):让更多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就像网友所说,这本书与其叫《一本书读懂中国税》,还不如改名叫《一本书了解中国税》,因为本书想用区区10万字左右,就把中国庞杂的税务系统、历史、税制等等都给讲清,显然是不现实的,好在作者也没有这个意图,本书就是为一些非财税专业人士的普通人科普所用,本人因为是注册会计师,因此显然本书对我来说是较为浅显的。

  但是虽然本书在中国税务的知识点上说不上有多深入,但是它在讲解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提出的降低个税起征点,让更多的人纳上税的观点,确实着实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光此一章,已经值回书价了。

  作者在书中讲了这么几个数据:

个税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后,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先生表示,全国将有6000万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个税全年减收近1600亿元。早在个税费用扣除标准还是2000元的时候,全国的个税纳税人就只有8400万人,仅占全国人口的6.46%。个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至3500元后,全国的个税纳税人就只有区区2400万人,不足全国人口的2%。

  此处首先更新一个数据,按照2018年底颁布的新个税法,目前的个税扣除标准已经从3500元提升至了5000元,不知道2019年是不是缴纳个税的人数要低于2000人?

  个税的纳税人少的一个最直接影响就是,由于不交税,人们就不会关心个税的去向,进而可能使部分民众更加漠视公共事务,甚至对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国家,都越来越漠不关心,所谓:“事不关己时,谁还会关心别人缴的税去了哪里?”

  相对其他税种来说,个人所得税的税基无疑是最广的,而且由于它是一个直接税(即直接向纳税人征收而不像增值税等是间接税),它最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纳税人”,从而唤起我国公民的纳税人心理认同感,激发其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联想。

  其实,要做到个人所得税的收入总体稳定的同时,不增加大多数纳税人的税负,其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在扩大纳税人基础的同时(降低个税扣除门槛),降低中低档对应的税率,提高高收入人群的高档收入税率,这样就可以实现大多数人少纳税的同时,让富人多纳税,同时也保持国家个税财政收入的稳定。

  但是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人们一听到个税扣除标准的下降,势必会引来群众的大片反对,如何做好纳税人的思想教育,让“纳税是用钱来购买公共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我国仍然是任重道远。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读后感(三):思维导图|比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纳税和维权意识

  一本可以很快看完的普及读物,重点并不在于教读者计算税金,而是唤起广大同胞的纳税和维权意识。

  我在飞机上马马虎虎看完的,整理了思维导图,需要了解一点基础的伙伴可以看一下,不过具体算法还是要看一些案例或者更深入的书~

  另有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查阅表(引用,侵删),和国家纳税宣传片《底气》链接: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34/c1998713/content.html

  其他思维导图或者PPT读书笔记可以参考我的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people/sure3/reviews?start=0

  《一本书读懂中国税(修订版)》读后感(四):3星|《一本书读懂中国税》:对国内税种的入门介绍,再加一些作者对税收政策的建议意见

  对国内税种的入门介绍,再加一些作者对税收政策的建议意见。个人感觉有些收获。

  书中信息基本是截至到2012年的。怀疑是作者在旧版的基础上新增了CRS等部分章节,但是没对旧章节下功夫修改。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例如,一个普通家庭在某超市购买了总价值100元的普通国产商品,这个家庭实际须缴纳约14.53元的增值税,以及约2元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235

  2:就拿化妆品来说,消费税率是30%,1000元的化妆品包括约145元的增值税、257元的消费税、约44元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收额达446元,约占商品总价格的一半。#242

  3: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工薪阶层的(所得税)税负负担最轻,而(所得税)税负最重的当数劳务报酬纳税人。#480

  4:从世界各国的税改方向来看,“宽税基”是永恒的主题,它拥有比减税负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而“宽税基、低税率”相结合,一样可以达到减税负的作用,何必非得选择放弃培养纳税人意识的方式呢?#541

  5:老板们将吃喝玩乐的费用全部算在了企业成本上,包括养路费、重点建设基金、保险费等在内的私家车保养费也进了企业的账。这几乎是中国富人们逃避个税的惯用手段,毫不高明却屡试不爽。#554

  6:尽管我国中产阶级税负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但是个税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却低得出奇。#559

  7:据美国TaxPolicy Center提供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20%人群贡献了全美69%的个人所得税,处于财富“二八法则”金字塔底部的80%人群只贡献了全美31%的个人所得税。#566

  8:CRS带来的影响可参照LGT银行数据泄露案,对于打击跨境偷逃税行为具有一剑封喉之效果,而且这种效果与LGT银行数据泄露案的个案不同,其影响将是持续而深远的。#626

  9: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也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634

  10: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用于公益性的支出,可以部分扣除,扣除比例不得超过年利润总额的12%。#683

  11:无论你是生活在农村、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的民众,还是下岗失业、家里还有学龄儿童的民众,甚至是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者,只要你购买商品,就必须承担增值税。“#803

  12: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显示,鞋帽、箱包、服装等类产品的20个品牌高档消费品,内地市场售价比美国市场高出51%,比法国市场高出72%。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错综复杂,但内地市场17%的增值税和出口零增值税的差别显然是重要的影响因子。#813

  13:除了烟、酒、化妆品、高档手表、珠宝首饰、小汽车等看起来有点奢侈的物品需要缴纳增值税外,实木地板、一次性木筷等也需要缴纳5%的消费税。#859

  14:在我国,这四大流转税的价内税、价外税的区分度并不明显。就连唯一的价外税——增值税也开始呈现出价内税一样的隐蔽特征,没有人告诉消费者缴了多少增值税。#968

  15: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直接带来明显的减税效果。但是,如果纳税人选择的下游合作伙伴都是打游击、偷税漏税的小商户,经常不给客户开发票,减税效果就得大打折扣了。#1117

  16:可以说,金融业增值税的征收难度极大,此次我国将金融业全部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将为世界增值税制度建设提供实践样本。#1239

  17:前不久,有网友指出,中国每升油的价格比美国每升油的价格高出1元人民币。随后,发改委官员证实了这一点,并称多出的这1元主要是两国油价含税值不一样。据专家估算,美国的税费占成品油价格的13%,而中国的税费占到成品油价格的28%~30%。#1442

  18:出于规避遗产税考虑,部分富人可能选择境外投资,导致本地资本外流。此外,遗产税的征收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大工程。从我国实情来看,个人财产档案未建,资本外逃的口子难堵,遗产税很难征得上来。#1492

  19:印花税税基宽,税率低,纳税人甚至感觉不到税负,却又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因此,印花税可以说真正达到了“取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的效果。#1535

  20:1962年,政府通过向市场供给几种高价产品,将超发的货币回收。在此,那些购买高价食品的民众自然就是通胀税的纳税人。这通胀税的征收,可以说合乎情理。#1795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