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0-27 03:20: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精选点评:

  ●主要集中在80-90年代序的合集,很多内容有重复,如果想知道如何写作,不推荐。但是里面的有些内容还不错。

  ●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而我此时刚买了一本写作技巧的书,总想写好的文章,可没有一定的文学基础,怎能写好的文章呢?

  ●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谈写作”的书,但季老毕生的治学写作观都充分体现在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之中了。惨淡经营,浑然天成。

  ●读来有一种感动

  ●在图书馆随手拿的 两个小时翻了一遍 有所得 不错

  ●不知不觉竟然看完了,却还意犹未尽。 第二十八章,季老先生谈到母亲那里真的看哭了。

  ●虽然是一些序言的集合,但大师的功力也显露出来了。要多读书,多背书,经典书。

  ●爱书爱读的人,才能写书出书;写文章做学问都是惨淡经营,哪里来的随随便便;结构和内容同等重要;母亲那一章同样泪目。

  ●季老是实诚人,然而该书价值不大,想了解他的另说

  ●许多序言集合起来的一本书,多读书啊,没有输入哪来的输出。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读后感(一):谈的是散文,写的是人生

  一生笔耕不辍,却行文低调,有“南饶北季”的北京大学终身教授季羡林的这本《季羡林谈写作》里面的文章,虽然很多是他写的序,但读来收获颇丰。

  季羡林,一生的经历丰富,成就巨大。他的一生好似一部传奇,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掌握好几门外语,翻译的作品很多,经历过文革,人生大起大落。

  《季羡林谈写作》这本书除了谈到写作、写散文,读完还会带来内心的震撼。

写好文章的秘籍

  《季羡林谈写作》中提到不要信奉所谓的秘籍,想要写好文章,只能多读多念。

  《季羡林谈写作》里的多篇文章都提到“惨淡经营”,只有惨淡经营生活,仔细观察,积累久了才有可能写好文章。很多大师能做到下笔如神,其实都是因为平时有大量的积累。

  想写好文章,没有捷径,只有多读书多观察。

如何写好散文

  《季羡林谈写作》里提到“散文的精髓就是真实”,季羡林大师他自己的写作是从来不说谎,力求真实。

  另外想要写好散文,要特别注重三点:开头,文章结构和结尾。

  季羡林说开头要力求有吸引力,能做到“横空出硬语,自为佳构”,如果平淡的话,也要平淡地有意味,最重要的是能够吸引读者读下去。

  结构上要做到层次分明,有节奏感。

  结尾,季羡林也是很注重的,结尾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季羡林谈写作》里提到很多古文的好开头、好结尾的例子,季羡林是信手拈来,让人学习体会什么叫好开头、好结尾的同时,也深深的感知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写作的金科玉律

  写作于季羡林而言,应该是一日三餐般的习惯了,即使大师如他,季羡林对自己写作的要求依然很严格,他对自己的写作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能使他自己感动的内容,读者读来也会感同身受。这也就是所谓的真实吧。好比我之前读毕淑敏的作品时,也会有一种震撼感,尤其是读到她写的关于当兵的那些经历,这些都离不开真实。

  大师能成为大师,一定是有原因的,虽然季羡林写作几十年,却依然保持着这样的初心,这点,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与其说是向季羡林学习如何写作,不如说是学习如何做人。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读后感(二):季羡林谈散文写作

  季羡林给人的感觉,往往首先是个学者大家,而作家的身份却很容易被忽略。看完这本书,特别是里面他写的《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不得不承认,季老也是优秀的散文高手。 这是本淡泊朴实的书,一如季老自己的散文作品,娓娓聊着家常,渗透了渊博的学识,正直的品行,实际上是文以载道的绝佳表现。 各种季老写过的序言短文的杂糅,虽然凑够了这一本书,却难免有疏散重叠之处。书名很大,实际上谈的只是散文领域的写作之道,尤其是抒情类散文。因此,这篇笔记我只总结和罗列了书中季羡林先生的主要观点,尽量避开重复。 如下: 1. 《作文秘诀》之类的书是没用的,想要写好文章,只能多读多念,惨淡经营之后返璞归真。 2. 随便写就的松散文章自然不值钱,文章需要推敲。 3. 经常不断阅读中外杂志,并结合新问题和新情况,才能找出要写的主题,发表新见解。文以载道和抒发感情是可以共存的,文与道极难区分。 4. 信手拈来的妙文是在长期惨淡经营的基础上的神来之笔,必须先下一番苦工。 5. 阅读文学作品不仅限于文学青年,其它各科的青年,都需要读点中外文学作品。文化修养不仅表现在外在事物上,也表现在人的言谈举止,应对进退等方面。 6. 中国是世界上散文第一大国。英国也有很多散文名家名篇,德国则寥若晨星。印度虽有说理散文,但抒情的很少。各国散文虽数量不易,但都各有特点。散文创作必须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之处。 7. 中国的文学创作,很多体裁都被西化了,包括小说和戏剧。五四以来最成功的是白话散文,因为中国有悠久的散文写作传统,所谓经、史、子、集四库中都有极优秀的散文。而且散文又没有固定形式,于是作者如林,佳作如云。 8. 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也可以说成真实和抒情。 9. 散文虽然可以“散”但不能“随”,应在惨淡经营中揣摩,在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上狠下功夫。 10. 文章结构方面,最重要的是开头和结尾。开头难,结尾更难。 11. 不要勉强写,不要无病呻吟。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能感动别人呢?即使有病呻吟,也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12. 要像写诗和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但是做好练字、炼句和练篇还是不够的,还要写好开头和结尾,并保持整篇文章的内在逻辑性,达到环环相扣的结构。 13. 没有身边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 14. 语言文字一直在变化之中,不以个人主观愿望为转移。写文不应泥古不化。 15. 中文的成语和典故深入人心。 16. 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山水诗与禅宗的关系紧密,来源于汉语独有的模糊性。参禅斗机锋时,汉语的模糊性不表现在语法形态上,而在内容上。 17. 有极高的睿智,极大的辨识能力,还要敢于讲真话,职业记者才能下笔有新意,才能有所依附。 18. 西方学者说中国没有史诗,中国学者也附和,但并非如此。中国的几部史诗不仅毫不并不逊色,甚至有的地方还超过了西方史诗。 19. 青年作家应多读些中国古文和过去的小说,甚至外国作品,以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读古文有助于把握文章结构。 20. 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不但没有矛盾,而且可以互济互补,身心两利。 补充几点: ● 季羡林反复提到一个词“惨淡经营”。究竟什么是“惨淡经营”呢?季老解释说,古代散文大家们在写文章时,“讲结构,讲节奏,字斟句酌,再三推敲,加心加意,一丝不苟”。 “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句斟字酌、瞻前顾后,然后成篇,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 季老提到在《世界十大史诗画库》中,十大史诗中国占了三部。我特意查了一下,三部史诗分别是:雄狮格萨尔王、民族英魂玛纳、马背英王江格尔。有兴趣的可以再深究。 ● 说到开头和结尾具体应该如何去写,季老这段话十分耐人寻味: “开头如能横空出硬语,自为佳构;但是,貌似平淡也无不可,但要平淡得有意味。让读者读了前几句必须继续读下去。结尾的诀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余味更美。”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读后感(三):阅读与写作,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从有意识开始执行终生学习这个目标,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在这途中不乏好几次因为看一次网络小说而耽误阅读与写作的进程。然而阅读,并非只是看完一本书就能完全吸收书中的知识,写作也不是写了就会是好文章,这其中需要下的功夫还是挺多的。

  在我参加的几次写作课中,里面老师教给我的方法都是多读多写多思考。而写作,而必然要建立在多阅读的基础上方可以提升。

  由于我是一个特别贪心且特别不容易坚持下去的人,为了能让自己很好地阅读与写作下去,我下载了蜗牛读书APP。那里面有很多书籍可以供我去阅读,而每天都只能阅读一个小时,在试用了半个多月之后,对于像我这种资源一多就害怕去处理,且不去上进的人来说,是非常有效果的。

  在解决阅读这个问题以后,如何选择自己需要去阅读的书,成了我的一个大难题,而阅读与写作方法,是我现阶段最需要的,在APP上输入写作,我看到了《季羡林谈写作》这本书,从12月21号开始到12月29号,历时7天,《季羡林谈写作》这本书终于被我啃完了。

  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是完全不了解季羡林先生的,对他的名字也不曾听过,直到看完《季羡林谈写作》,去搜索了他的相关资料,我才算是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季羡林先生出生在1911年8月6日出生在山东清平县,即现在的临清市康庄镇官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季羡林谈写作》里面他所写的《赋得永久的悔》这篇文章里面有谈过他的出生,以及他孩童时期的成长,他在后悔6岁的时候离开了那个贫穷的家,但是没有说明他去哪里了。

  在百科里面,我查到,他6岁的时候离开家是去济南投奔他的九叔,进了私塾读书。在那篇文章里面,我能感受得到,他的九叔对他父母一家多有照顾,然而,他从离家以后却未曾再次回来家中照看母亲,那是他一生中的悔。

  在《季羡林谈写作》这本书虽然是他所写的诸多序以及散文所编成的一本书,但能看出季羡林先生是一个有非常有才华的人。百科里面有说他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他在书中也有说过他翻译了《罗摩衍那》,并获得了全国图书评奖大会的奖项,那是一本二百多万字的书,可以见得季羡林先生的文学水平之高,非常值得我学习。

  《季羡林谈写作》里面有很多的写作与阅读相关的知识,还有非常多的中国名家名作,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去学习的书。在这里,我把我自己感觉最深的三点写出来:

一、什么算好书

  因为我的阅读量不多,导致我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没有主见,人云亦云。很多时候,别人说这本书好,那本书不好。然而我自己觉得正好相反,但是在之前,我会按照别人的想法来进行阅读,而否定自己的感觉,我总有种自卑的心里,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所以别人的话总是对的。

  然而,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谈写作》里面的一篇文章——《好书的标准》里面的见解却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去坚持自己的选择。原文是这样的:

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呢,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论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一本书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呢,抑或给人以低级下流的愉快?类似的标准还能举出一些来,但是,我觉得,上面这一些也就够了。统而言之,能达到问题的前一半的,就是好书。否则,若只能与后一半相曰,这就是坏书。

  这段话肯定了我自己的感受,让我在书海如云的世界,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好书,而不是依靠着别人的言语,对自己的判断进行否定。

二、写作:多向优秀文章学习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谈写作》里面多次谈到他是如何去写一篇文章的,他本人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多以散文居多。我们中国,恰恰是一个散文大国。

  他从小阅读过很多古代、现在的文学作品,里面全是一些逻辑结构严谨的文章。由于他阅读背诵得多了,当他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得仿照那些大师的写作手法,来写。

  他当时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就被他的同窗认为开头非常吸引人往下阅读;且他在书中多次提到一个名人在把自己所写的文章送走后,发现文章的开头还能改得更好,又策马去追,直到改好方可。

  可以见得,一篇文章的开头得等重要。而一篇好的文章,自然能引人下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思考前人的写作手法,自己的写作水平自然会有所进步。

三、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季羡林先生在书中写了他自己在“四人帮”的那“十年浩劫”的经历,让人敬佩。由于那时候知识分子人人批斗,他更人被人批斗了几百次,他在文章里描述他当时的经历是:

在牛棚里被折磨、被拷打、被戴上了五花八门离奇古怪的许多帽子。

  那个时候不能随便写文章,他自称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能写文章,只能想点别的什么去做。在那十年里,他偷偷摸摸地完成了有二百多万字的《罗摩衍那》翻译。

  对比今天的我自己,他的那种乐天,那种坚持的精神让我震撼。对于上班一族的我而言,每天下班回家,都有至少四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去想办法提升自己,做点对自己有意义的、且感兴趣的事情,而那种到处玩乐,玩完以后只会觉得空虚的生活,那就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行为。

  生命很长,同时也很短。能在这个世界走一遭,想要开扩自己的眼界,学习更多的知道,阅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自己充实的同时,把自己脑海中的内容写出来让别人看一看,那是多么美好。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读后感(四):他也曾勉强写作,但最终他留下了成为作家的秘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会:喜爱舞文弄墨,有灵感的时候下笔如有神助,更多的时候是绞尽脑汁写出来矫揉造作的文字。坐车、上班、下班、吃饭、睡觉,一天一天,忙忙碌碌,没有可值得写作的宏大叙事,有滋有味的小故事也缺乏。今天给上班族们推荐《季羡林谈写作》,在平凡中见乐趣,在近处感悟人生,在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中寻找远方。

  在推敲琢磨和信手拈来两种方式中,季羡林首推第一种,因为普通人的写作,并没有达到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精绝才气,唯有像达芬奇作画一样,从画鸡蛋开始,认真严谨。你给予写作多少尊重,文章才会回馈你多少才色。

  中国人爱赞叹曹植七步成诗,心神向往的是张爱玲出名要趁早。若不能够少年成名,总感觉成功中少了神话色彩。其实不必如此,古有姜太公,现有褚时健,年轻人,别太着急烧完你的人生。写作也不必从起笔就追求艳惊四座。如琢如磨,如切如磋。推翻重写很有必要,你要相信写作是苦功夫,我们都不是张爱玲,更不是贾谊。但如果能通过长久写作的训练,阅读的精进,成为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后辈,委实令人向往。

  除了提倡惨淡经营,季羡林先生还提倡,写作当情真意切,不要勉强写东西,也不要无病呻吟。季羡林认为作者与读者具有同理心,只有作者觉得自己写得很满意,读者才会赞叹。这共通之处就是情。当写作不知从何下笔时,应当观察体谅,激发感性认识,只有心到才能笔到。

  季羡林除了是作家,更重要的是学者。他的乐观豁达令人感动,在十年文化浩劫中,他直言批评,惨遭报复。被罚去做门卫,他依然不忘记继续翻译工作。这让我想起许许多多与季羡林一样的艺术家,一个钢琴家在割草时都使用音乐的44节拍,钱钟书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正是这样一批人,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成为人类闪亮的群星。作为当代青年,你可能长年苦熬加班,单位、房间、公交,人生像一个不停站的列车,并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但比起季先生,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停滞呢?

  除此外,季先生提倡认真的苦学和打发时间的阅读应当区分开,在飞机上、在列车上,为了打发时间而阅读一些阅后可焚的文字并不是学习。学习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想获取知识,得花费苦功夫,系统的学习,阅读、咀嚼、研究、思索和表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之后,才能体会个中乐趣。

  季羡林谈写作节选

  信手拈来的妙文是在长期惨淡经营的基础上的神来之笔。拿书法和绘画来打个比方。书法必须先写正楷,横平竖直,点画分明。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任意发挥。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浮躁浅薄,急于求成,这样的书法只能成为鬼画符。

  理工生看过来

  阅读文学作品不应只限于文学青年,其他各科的青年,不管学的是工程、技术,是自然科学,是房屋建筑,无一不需要读点文学作品。

  文章如何精进

  我理想的散文是淳朴而不乏味,流利而不油滑,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

  写重大事件而不觉其重,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娓娓动听,逸趣横生;读罢掩

  卷;韵味无穷。

  我个人觉得,文学最忌单调平板,必须有波涛起伏,曲折幽隐,才能有味。有时可以采用点文言辞藻,外国句法;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俚语俗话,增添那么一点苦涩之味,以避免平淡无味。

  季羡林谈写作

  我的意思就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

  即使是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了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含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只酿蜜的蜜蜂,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没有身边琐事,就没有真正好的散文。所谓身边琐事,范围极广。

  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韩驹《陵阳先生诗》卷一《赠赵伯鱼》: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在这里关键是作者,题材不是关键。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昔日门前车如流水马如龙,而今却是门前冷落车马无。我除了被派去看大门,守电话以外,什么事情都没有,自谓是今生已矣。但我偏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想找一件旷日持久而绝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工作,想来想去,想到了翻译《罗摩衍那》。这活儿只能偷偷摸摸地干。晚上回家,翻读全书,译成散文。白天枯守门房时,脑袋里不停地转动,把散文改成了韵文。总之是一句话,我“感谢”“十年浩劫”,没有这场浩劫,就绝不会有《罗摩衍那》的译本。世事纷杂混乱,有如是者!最后终于是妖氛扫尽,天日重明,我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颇可接触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