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淡然,是一种心境,亦是生命的从容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淡然,是一种心境,亦是生命的从容

2020-10-29 21:30:58 作者:妙元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淡然,是一种心境,亦是生命的从容

  生之安然,死之快慰。

  ——《人间世》中的临终关怀

  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脆弱之中包含着瞬息万变的无常,以及诸多来不及完成的遗憾。

  好好生活或许不是一件难事,大多数人开始关注健康,定期体检、检测指标、日常养生,清淡度日,似乎不再是一件难以追求的事情。

  但是,如何面对死亡——自己的离开和亲人的离开,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驾轻就熟的。

  生活可以去繁就简,但生离死别,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无所畏惧的。

  这一期,我们继续跟随纪录片《人间世》第一季第三集,去看看上海第一个临终关怀医院的日常。

  这里有50名医生,58明护士,99张床位。这里的患者,病情绝大多数都已无法逆转,他们选择在这里等待死亡,并且大多数人在这里停留不超过三个月。

  弥留之际,患者会被送进关怀室,做人生最后的告别,真正面对他们即将到来的死亡。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下一个春节还能不能度过。

  他们住在这里,有的选择看书,看佛教对人生的开示;

  有的选择听佛号;有的选择闭目念经。

  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祈祷,或许,这时的他们,也只是祈祷自己死时能够无痛无恼,祈祷家人好好活下去。

  一位患者入院,预计30天生存期,但在临终关怀医院一待就是五年。

  五年前的他,早已准备好和所有亲人告别,没想到自己还能如此继续活下去。

  生活在无望中,一次次给出一点点希望,但那些微光,对于人生早已走入的无尽暗夜,不知是欣喜的指引,还是忧伤。

  他患病十余年,母亲日渐老去,如今,80岁的母亲仍然每日送饭,照顾他的生活琐碎。

  母亲说,“听到儿子重病的消息时,头发三天就全白了。”这是何等的哀伤。

  深沉的母爱在爱莫能助的现实中,显得如此悲凉。

  每天都在恐惧中“期待”着自己的死亡,这是一种莫大的煎熬。

  因为没有办法逃离,也不知如何挣脱。

  而住在临终关怀病房的五年时光,他在日日等待自己未知的死亡的同时,还得面对身边病床的患者的相继离开。

  这种场景,每个月都得经历四五次。

  当一个人对于死亡的认知,从离死不远的恐惧,到勉强维持的无望,这种日复一日的无奈,逐渐让人麻木,有何心力去幻想明天的美好?

  这不禁让人自问:人生的意义,在等待死亡的同时,是否还值得对人世真相的追寻?

  此生的最后,哪怕剩余屈指可数的光阴,是否还来得及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一位71岁胸腺癌患者患病已经十一年,入住临终关怀医院,是她自己的选择。

  入院时的评分为47.5分,预计生存期20天。

  她的老伴虽然重度脑梗,但还是坚持每天在医院待上十多个小时,陪她一日三餐,生活琐碎,无微不至。

  作为放射科的医生,她在十二年前查出胸腺癌的那一刻,便让自己尽可能理性地面对。

  如今,只有二十天生存期的她,只希望自己老伴能够去养老院安住,如此,自己死后也能安心。

  最终,老伴还是同意进入养老院。

  此时,她和老伴虽然还在同一个城市,但早已如天各一方。

  老伴进入养老院第三天,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进入关怀室,念佛机佛号声不断。

  老伴匆匆赶来,但两人已无机会亲口告别。

  不知为何,听着纪录片的娓娓道来,以及临终关怀医院中反复播放的佛号,突然觉得倍感亲切。

  还好,更多的人,能够在临终的一刻,以佛号为祝福、为祈祷、为告别,不论对死者还是对生者,都是最温暖的陪伴。

  一位患者入院49天突然去世,尽管家人知道临终关怀的意义就是需要正视将死不久的亲人随时有可能离开,但死者的儿子还是不太能接受父亲突如其来的死亡。

  家人在床前转着经筒,不停地助念,儿子一个人默默坐在门外座椅上,神情呆滞。

  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的主要目标是“优死”,不是让患者痊愈,而是让他们在临终阶段尽量减少痛苦,走的更加安详、更有尊严。

  临终关怀不抢救、只缓解痛苦,虽然看似简单,但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医生两年中送走了近两百名患者。

  每个病人离开之前,医生都会选择和他们握手,谈心,倾听他们人生最后的心声。

  学佛之初,我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够少病少痛,远离灾厄,健康长寿。

  学佛渐久,我希望那些和自己素不相识但依然苦难重重的人能够转危为安,出离苦海。

  殊不知,对生的希望和祝福,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心愿。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似乎早已成为所有信仰者共同的期盼,同时也是非信仰者所甘愿看到的当下。

  而如今,我更希望能以一己之力陪伴老、病、死苦之人,让他们能够老有精神所依,病有勇气面对,死有愿力支持。

  生之漫长,以及漫长的欲求,让人很少去想死之事实;

  而死之无常,又恰恰成为生命篇章的帷幕。

  任这出戏再绚丽,大幕一下,看客和戏子,都将散场。

  生命以何种方式落幕,显然成为人生戏剧的重要因素。

  于此而言,宗教师的终极价值在于,让人好死。

  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在同一天遇到父亲病危,母亲在赶去医院的路上遇到车祸。

  每天的看望,是他与父亲最后的陪伴。

  十天之后,父亲与他告别。儿子将父亲遗体送入火化室的那一刻,泣不成声。

  当你像临终关怀病房中的家属一样,知道亲人命不久矣,你该如何自恰?

  悲伤在所难免,但是否有比分离的悲伤更重要的事在等待着你?

  

  比如,让死者安心。

  你可以有漫长的时间去消化悲伤,重拾生活,但面对将死的亲人,只有短暂的时间料理心中的一切、并将仓促谢幕。

  此时,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能力;抚慰他人的情绪,则需要心力。

  与亲人告别,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与他强大的愿力。

  不论是放下牵挂、安心而去,还是愿生西方、来世重逢,都需要给他一个安心的理由,和甘心的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哲学派别,不乏对死亡做出应有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主张,但对于如何无痛、无恼地死,以及死后如何,却极少做出正面的、确切的答复。

  倒是宗教层面,给出了相应的诠释,也尽可能保持合理性,易于信仰者接受。

  佛教主张,人们会因生前(包括前世)的行为习惯、愿力和因缘等多重因素,而决定何时死、死的如何、死后去哪等。

  比如,一个人生前乐善好施、德行丰厚,死后则有极大福报成为天人,或者投生大富之家;

  一个人一生杀生无数,死后很有可能投生畜牲道受报;这二者都是依业(业力)往生。

  比如,一个人害人不浅、作恶多端,死后极有可能入恶道受苦;

  一个人常行布施、香花供佛,来世将得相貌庄严、人缘极好,这是依习(习气)往生;

  再比如,一个人发愿恒度众生,来世可能继续留在娑婆听闻佛法、广行大愿;

  一个人发愿去往西方净土,则很有可能蒙佛接引,得生西方,这是依愿往生。

  如此可见,恶事做尽之人,死时必然恐惧;

  贪爱过重,死时免不了牵挂和不舍;

  一心生西,死时则更愿意万般放下,坦然与这个世界诀别。

  这里,不是强调宗教信仰的绝对“优势”,而是借助佛教死亡的观点,给出一些宗教层面的善意提醒。

  当有一天,你将面对亲人和自己的离世时,应该保持何种心态;

  

  这对于死前的选择、死亡的质量和悲伤的平复,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一位内心坚定求生净土的佛教徒,死前遗愿是不再接受无谓的治疗,转而需要助念,那么,对于不信佛的家属,是否会尊重其遗愿,去除各种导管、仪器,让其在佛号声中死去。

  比如,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否适合在临终时被信教的家属“强行”开导,“强加”仪轨,必须相信释迦、基督、真主、天尊。

  再比如,当病重之人选择不再维系生命,当将死之人还有未了的心愿,如何才能让他们减少痛苦、正视死亡,如此等等。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祝愿每个人终究找到心安的归宿,祇园再会。

  妙元 合十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