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精选

2020-11-10 00:06: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精选

  《死囚牢里的陪号》是一本由徐剑铭著作,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囚牢里的陪号》精选点评:

  ●那么多年轻的人,麻木而悔恨地步向永无恩典的黑暗。

  ●书也就够三星,文字比故事会高2-3个台阶。素材真实棒,一是犯罪素材,二是监狱生活。所以加一星。这一结合就太罕见了。监狱生活还是看过满多的,只是小老百姓和八十年代初严打下的监狱生活比较不寻常。

  ●作者无奈身陷囹圄,并非磨去内心的希望 反倒在黑暗中静静聆听那些垂死之人的肺腑之音 尽力施展自己的笔艺为那些可悲的生灵争取再生的机会,至少,我从中领悟到一句话 我痛恨一切犯罪 因为任何犯罪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我怜惜一切生命 因为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揭露了人在死亡面前的种种

  ●真实的牢狱故事与杜撰的完全不同,对生命的珍惜使这部小说不平凡。

  ●死囚们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殊途同归的结局让人感慨,号子里的清明节,以及死囚终审裁决那晚唱歌的场景勾起泪点,共情效果出色,读完后,只对那个年代的法律深感荒唐,语言的质朴性书中通过很多方言体现,不是关中地区的人可能会有点蒙,哈哈,还好我是,读起来蛮亲切

  ●作者以80年代亲身经历拷问人性的善恶,法律的正义与缺失,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面貌和烙印

  ●难得一壶好酒!认得几个汉子!一起来做个好人!

  ●书是本好书,内容也可以,不知为何就是读不下去。读了好几天,都没读完,一多半了彻底读不下去了,放弃了。

  ●黑色幽默。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一):迟来的欣慰

  这本书里描写了大量犯盗窃、经济罪的死刑犯,徐剑铭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这些人的死刑问题进行了质疑,现在取消这些罪名的死刑真的变为了现实!徐老师应该会很欣慰吧。

  (附)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取消13项罪名的死刑。取消的13个死刑罪名分别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窃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二):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短书评。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不是故事,而是亲临死亡边缘的极端体验。

  那些死囚们,在这个转型社会,一不小心走上绝路,不论对错,他们都必须面对将死的现实。剩下的时间里,他们如何面对近在眼前的死亡?

  反过来,我们又将如何面对死亡呢?

  生死事大,掩卷沉思,我似乎对死亡有了新的看法。

  【声明】这书是我的同事编的,我看了,就发表了一点个人感受,实话实说而已。显然,是帮助推书,在此我说明一下。信我,请看原书;不信,请勿上当。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三):社会的反思

  在看药家鑫被执行死刑的新闻时,看到后面的评论中有人提到这本书,便迫不及待地买来看了,读后确实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社会价值的书。才明白一个个我们看来穷凶极恶,觉得罪不可赦的罪犯,被我们声声喊打之下,我们又何尝了解他,何尝曾看到他所经历的人生,又如何能轻易的便让情绪盖过了理法,将沉重的“死”说的如此轻易!

  在徐老师那个年代,严打犯罪的“金牌”下,一个个生命如此轻易的离去了,其中有多少让人痛惜。如今,我们社会的法制有所进步,但还是逃脱不了“人治”与“法制”的不清,逃脱不了所谓“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言辞。与书中写到的那个精通三国语言的小伙子有相似之处,药家鑫在犯罪之前也是一个社会未来的人材,药所犯之罪其罪当诛,但在社会一浪高过一浪的喊杀声中,谁又能说审理这一案子的法官没有背上沉重的舆论包袱呢,谁又能说,以后像书中如京老汉案中“贼成了英雄,英雄反倒成了贼”这般啼笑皆非的冤假错案不会再发生呢?也许,当法律能够脱离“人治”,真正秉持法理之时,才能让人民真正信任法律,而对于这一点,现在的社会和政府更应好好反思!

  药案已了,但此案留下的教训却不应就此完结,就像徐老师书中所说,“祈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法律,能够筑起一道道防风墙,不要让邪恶的风,把稚嫩的孩子们卷到犯罪的道路上来,千万不要!”

  《死囚牢里的陪号》读后感(四):杀人偿命就天经地义?

  最近西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药家鑫是否应该被判死刑的问题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甚至在社会上引起了对死刑存废的大讨论。虽然药家鑫撞人又连捅八刀置受害人于死地的冷漠和残忍让人极度气愤,但是在法庭上,他悔恨的泪水和当庭下跪的求生本能,也引得不少人为之动容。因为他毕竟是临时起意杀人,因为他毕竟平时还是个优秀、努力的学生。情绪失控下,偶然犯下的罪过,还要不要给他留下悔过的机会?

  《死囚牢里的陪号》里也有一个大学生,他也是个优秀的学生,通晓三国语言,因为恋爱不成,邪恶的心让他顿生恨意,一念之差杀死了女同学。但这个人们意识里凶恶的杀人犯却是个“惹人恋爱的孩子”,像极了日本动画片里那个“聪明的一休”,在狱中,他教起狱友英语来却也是一丝不苟。当他没在监狱呆几天,就被雷厉风行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时候,人们都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杀人偿命自古就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徐剑铭在经历了众多年轻生命的猝然凋零后,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如果说“杀人偿命,血债血还”在那些视百姓生命为草芥的皇权社会里勉强还可以称作“天经地义”,那么,在文明的列车隆隆驶过的20世纪,我们是不是应当树立起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性观呢?

  一头是法律,一头是人情,估计谁做法官都是很难的抉择。

  而我们所希望的是,这样的事情少些,更少些。像徐剑铭在《死囚牢里的陪号》中所祈祷的:祈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法律,能够筑起一道道防风墙,不要让邪恶的风,把稚嫩的孩子们卷到犯罪的道路上来。

  这墙应该怎么砌筑,国家应当自我拷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