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摘抄

2022-03-29 03:06: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摘抄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是一本由90后作者群著作,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8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精选点评:

  ●你们就是不知道。。。。

  ●那些不敢说,说不了的,他们已替我说.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很大气很别致很个性的书名,90后作者。同样作为一名90后,觉得这本书更像一本作文集。若想通过这本书了解90后的想法,那是远远不够的。

  ●金华日报推荐

  ●O(∩_∩)O哈哈~有我写的~~~

  ●你们总认为我们90后没长大、是未成年、没集体荣誉感、没理想、没追求、只知道贪图享受、只知玩乐、自私、任性、 那只是因为你们对我们90后不了解、90后都知道我们自己是怎样的、我们有远大的理想、我们有追求有抱负、我们会肩负起未来中国发展的责任

  ●啊啊啊 第一笔稿费啊!!!

  ●这书里的某些文居然没被和谐!民主的假象吧!

  ●如果他们代表了90这一代的少年的话,那国家,有望!

  ●知道还是不知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一):继续努力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二):90后的书写:散逸和凝聚

  当然,这笑话适合反着读,它肯定是80后乃至70后的前辈们炮制,里边透露的信息,除了对时光荏苒的无奈叹息,也有对90后的“青春的铁和花”(巴别尔语)的“羡慕嫉妒恨”吧。

  那么90后又是什么样的一群小孩?

  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我之前一直拒绝接受这个概念,我以为,十几岁的孩子们都是差不多的,比如五年前毕业的那届喜欢周杰伦,而如今的这一届则喜欢Lady gaga和Gossip girl,虽然后者更潮更疯更大胆,但是喜欢流行、崇拜偶像的实质不都是一样的吗?就连步入中年的我,当年不是一样喜欢小虎队和张学友来着?

  但是,不得不承认,如果真有这么一群人称作90后,他们果然有些不同。

  90后的日子,随性、自我、散漫,然而不得不承认他们很快乐,娱乐并未至死,生活还在继续。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三):那些不值钱的经验

  其实我一直都拿不准该以何种面目面对九零后,我觉得我还没老到能够传授人生经验的份上。如果真的要绷着脸痛陈革命家史,我肯定会一不留神露出一脸为老不尊的坏笑来。按说我该属于八五前的那一拨儿,像我这样一个青黄不接的尴尬岁数,我不知道是该板起脸做九斤老太之叹还是混迹于低龄人群。我试图想象纸页后面的那些面孔,可是依旧面目模糊——那些小伙子上嘴唇上有一层淡淡软软的绒毛,大概他们还没试着用电动剃须刀;至于姑娘们,可能正寻找适合自己的内衣型号。

  我根本没打算对八零、九零进行任何比较——所有的这种比较都毫无意义且没有任何依据。我也仅仅比这些孩子大上十来岁而已,十来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人产生任何值得夸耀的生命体验。如果说,我比他们有什么强一些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些粗浅的了解,但依旧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我只觉得看着他们的文字,就如同看见昨天的自己。

  说起来,我一直都觉得,文脉这个东西和外星人一样,是肯定存在的。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当吃不当穿,纯粹靠着方块字儿的排列组合发威。其存在的证据就是:再直的直线直不过大漠孤烟,再圆的弧线圆不过长河落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书写,这话一点都没错。你觉得文脉气若游丝奄奄一息,你觉得跟李白杜甫王国维周作人八杆子打不着,可是等你我撒手人寰驾鹤西去,回头一看还是没能离了这帮人划下的道道。

  九零后的这批孩子现在大都还在高中里苦读,少部分人已经开始享受大学的生活。而我们这一代已经和这个世界狭路相逢、刀兵相见,开始以性命相搏。我们的上一代,他们从一个破破烂烂的世界走出来,迎头遭遇了一个充满变革和可能的时代。而我们这一代,终于列队亲手埋葬了所有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脚踏一平米好几万的大地,仰望乌烟瘴气的星空。

  八零后赶上了中国理想主义大潮的尾巴,冯唐说他们那一代最杰出的人穿西服打领带在华尔街做衍生品定价分析。事情倒不像冯唐想得那么不堪,八零后窥见了前面二十年里中国最聪明的头脑的挣扎、狂想、摸爬滚打、痛哭流涕。那惊鸿一瞥已经足够我们叹为观止。八零后享受的是上一代人留下的精神乳汁,他们在书架上留下了足够的神明供我们膜拜——王小波、余华、金庸、贾平凹、海子……这个名单还可以无限地开下去。

  尽管上一代打开了精神的闸门,让灿烂的字句汹涌而出,不过八零后手里的笔墨还是捉襟见肘。这个世界已经不是能够让精神和肉体放手一搏的时代了。你要去考TOEFL、GRE、GMAT、CFA……你耳朵里插着Ipod手里拿着Iphone心里想的是偷菜。这是最欢乐的年代,这是最没劲的年代。

  《搏击会》里说:我们是被历史抛弃的一代,没有目标也没有位置,没有伟大的战争,也没有经济大萧条。我们的伟大战争就是与自身灵魂的抗争,我们的经济大萧条就是面对物质世界,内心真实的虚无飘渺。人小就看电视,幻想有一天能成为百万富翁、影帝或是摇滚明星。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了,我们正慢慢揭开真相。

  金斯堡则言简意赅地宣称: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

  金斯堡的疯狂在是战争、街垒、是哲学家和警察扭打的巴黎,是我有一个梦和全国山河一片红。真遗憾,在八零后这一代就已经既无绝学可继,更无太平可开,所以皮皮才说:危险的日常生活。好在,我们还有过野蛮生长的童年时代,我们还没娱乐至死。我们见识了这个世界是如何变成现在这副混蛋样子的。

  其实我有点担心九零后这一代孩子,哦我倒不觉得头发染成鸡毛掸子就叫脑残——我初中的时候穿条破了洞的牛仔裤也会被我奶奶在屁股后面撵着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反抗方式。我担心的是,不知他们讲如何记录这个时代、评论这个世界。在他们笔下,这个世界可以丑恶肮脏,这个时代可以乏善可陈,但只要不是白纸一张,就都不算失败。

  如果说,我对这些正在探索精神和肉体的孩子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码字儿的时候如果用到形容词,多留点神。人是用名词对这个世界立法,用形容词设定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是,我知道你急着指点江山,我当年也这样。不过,让我想想上次指点江山是什么时候的事儿了?江山美人只在杯中,这句话是我拿脑袋跟跟南墙换来的。

  不过你以为我会像个老夫子一样劝你夹着尾巴做人?嘿,我们还没死在沙滩上呢。南墙就是让人去撞的。石头硬是硬可鸡蛋好歹是条性命不是?南墙还是要撞,多撞几次,下笔就有神了。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读后感(四):90后:一场集体出动的成人礼

  90后:一场集体出动的成人礼

  ——读《别以为我们不知道》

  范典/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