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痛苦与狂喜》影评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痛苦与狂喜》影评精选

2020-11-14 23:48: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痛苦与狂喜》影评精选

  《痛苦与狂喜》是一部由卡罗尔·里德执导,查尔登·海斯顿 / 雷克斯·哈里森 / 黛安妮·赛琳托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痛苦与狂喜》精选点评:

  ●在学习艺术史过程中非常好的传记电影,将西斯廷天顶画的来龙去脉讲的很清楚。

  ●He makes me believe the god.

  ●片头强化了米开朗基罗雕塑家的身份,而后详尽展现了他绘制天顶画的过程,全片着力的部分其实在于创作的“痛苦与狂喜”,灵感决定了艺术家创作的高度。而教宗的力挺,才是最终促成艺术品面世并传世的关键因素,对于艺术家来说,有一个懂自己的且掌握话语权的人,是多么重要。这种惺惺相惜让人感动!

  ●卡罗尔·里德导演的历史片,描述了米开朗基罗在绘制西斯廷大教堂天顶画的过程中和雇主,罗马教皇朱利尤斯二世之间发生的故事,着力表现两个巨人之间的冲突和友谊。一个是统治者,一个是艺术家,他们互相砥砺、互相压榨,但是却在最深痛的苦难中,创造了人类最最伟大的艺术珍品:希斯汀教堂壁画。

  ●在恢弘巨制面前,权利与宗教纷纷成为历史配角,艺术作品让艺术家永生

  ●最近迷米开朗基罗

  ●看看吧,

  ●教皇太可爱啦

  ●人间的爱是有限的,艺术才是永恒的。

  ●米开朗基罗创作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心路历程,还有拉斐尔出场一小段。了解大师的必修课。

  《痛苦与狂喜》影评(一):美国拍的电影还是有limit

  影片视觉效果不错,演员也是一表人才、貌美如花。但是好莱坞拍这类题材的影片总有其局限性,试举例如下:

  1.感觉像是创世论者资助拍的,一再强调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世界的感人过程,真是反进化论于无形,美国这方面的“战斗”也一向是热火朝天,至今方兴未艾。

  2.凭什么米开朗基罗就应该结婚?应该有孩子?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就很凄惨?这是哪跟哪?而且一定要有红颜知己发挥很关键的作用?最后又和统治者弄得像父子一样,父母官啊?

  其实西方现代化的真正起点,不是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而是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正如西方文明的精神制高点也不在希腊雅典,而是在希伯来一样。了解这些背景因素,才能突破电影本身的局限性。

  《痛苦与狂喜》影评(二):痛苦与狂喜

  在米开朗基罗的眼中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任何别的东西。

  米开兰基罗仅受过1年的绘画教育,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画家,但是却受到教皇的委托画西斯廷的天顶画。

  这个恃才傲物的人,刚开始的时候非常的情愿的接下了这个任务,画到一半的时候,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的愤怒,于是半夜潜入西斯廷摧毁了自己的半成品。他回到他的采石场,在受到追捕逃走的路上,他望着远方,看到了上帝给他的指示,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原来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于是他决定重新来过。

  教皇在战场上看到他的草图,这么神奇的一幕,远方战火连天,马上就要被围攻了,教皇却完全沉浸在了米开朗基罗的画中。他说,他的计划只是想把天花板填满,但是米开兰基罗的计划是创造一个奇迹。

  在这四年里,不管是教皇的催促也好,其他主教的不理解也好,忍受着身体和心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他一个人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教皇说:以后当人们想起我的时候,不会记得我是个把侵略者从意大利赶出去的教皇,而会记得我强迫一个不情愿的艺术家去完成比我们都要伟大的作品。

  是的,我想米开朗基罗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

  :《创世纪》梵蒂冈西斯廷教堂,37mx15m巨型天顶画

  第一层:12个三角形的格子,耶稣的祖先及他们的故事。

  第二层:三角形和天花板当中,耶稣出现之前,《圣经旧约》当中的预言家和先知

  第三层:天花板主要画区,《创世纪》上帝怎么创造了世界

  《痛苦与狂喜》影评(三):万世千秋.The.Agony.and.the.Ecstasy.1965.BD.MiniSD-TLF

  教皇朱利安二世,为了维持教廷的崇高地位,连年与欧洲各国国王相互征伐不已。同时,朱利安为了荣耀上帝,又大兴土木,在罗马建筑圣彼得教堂,同时找来当时名满艺林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设计其墓前的石像。

  朱利安精明跋扈,识人善用,他见及希斯汀教堂内部陈旧单调,便叫从事雕刻的米开朗基罗将十二圣徒像画在壁上。

  米开朗基罗性格刚直,坚定执着,虽在教宗的压力下屈服,却不能苟同于十二个巨人的画像。在一个酒店中,酒酸了,店主立刻将酒桶砸破,任酸酒流满一地!米开朗基罗有感于怀,也将已画的圣徒像毁去,决心另起炉灶!

  这正是艺术家与工匠之别,也是精神境界与物质社会的分野!当今一些「信息产品」,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赚钱」,结果年年改版,造成垃圾如山,污染及海!人如果丧失了追求完美的心态,艺术等于是有钱人的门面,工程师正是标准的奴才!

  米氏在山顶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拟妥了将「创世纪」搬到西斯廷教堂的构想。好在教宗朱利安也有眼光,他为了荣耀「信仰」,居然能在最激烈的战役中,不顾人间的胜负,与米氏热烈展开「创世纪」的讨论。

  剧中米开朗基罗与前女友杜丝娜有一段对话,米氏认为,人间的爱是有限的,艺术却是永恒的。这正是「小美」们不能接受的,他们已经成为「器官」的奴隶,本片没有死去活来的「男女之爱」,他们就认为「没有好好的发展下去」!精美妙论!

  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米开朗基罗双眼突然失明,一时意志消沈。朱利安来看他,知道遣将不如激将,便要他安心养病,西斯廷教堂的绘画将由另一位名画家拉菲尔负责。米开朗基罗被激之下,眼疾一好,就立刻披挂上阵!

  米开朗基罗一画就画了二、三年,朱利安时时查看,每次问:「何时完成」?米开朗基罗的答案总是:「完成时就完成了」!未几,战事吃紧,朱利安已经力穷财尽,德法各国国王纷纷出面反抗。为了振奋人心,朱利安下令将画台拆去,开放教堂任民众参观。

  米开朗基罗因尚未完工,对朱利安此举大表不满,与教皇冲突,挨棍后被免职。此时拉菲尔(他是米氏的崇拜者)说了一句经典名言:「艺术家是有钱有势者的装饰」(老朽当年学音乐,也正是这种感喟)。他认为朱利安实是艺术的卫道者,建议米开朗基罗向教宗道歉 。

  这时,朱利安兵败,身负重伤。米开朗基罗往见,致以歉意,希望能继续工作。教宗也据实以告,谓不仅无力支持,且迟早各国军队将进占罗马,教堂必遭摧毁。米开朗基罗以殉道精神,请教宗允许他复工,至于经费,他可以设法出售库存的大理石。

  教皇也触发灵机,立刻以高价又出卖一红衣主教帽子,得款则移作颜料费。

  教廷危机暂缓,教皇乘夜爬上高台,欣赏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两个伟人终于能敞开心胸,讨论神、人的许多问题(建议有兴趣者自行玩味),其见解颇为中肯,与另一部名片「孽海痴魂」有异曲同工之妙。

  未几教皇病发几毙,各国又蠢蠢欲动,罗马人心大惶。米开朗基罗对朱利安相知甚深,面对奄奄一息的朱利安说:「我来辞行,你未完成你的使命,所以我也不能完成我的工作」!朱利安一听,勃然大怒,一怒而起,竟把病魔撵走了!

  等西斯廷大教堂天花板的创世纪巨作完成,教宗抱病主持开光仪式。二人并无自大自满的心态,反而相互庆幸,在彼此的合作下,为人类精神完成了不朽的见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