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100字

2022-03-10 18:10: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100字

  《环保局长(上下)》是一本由李建荣著作,58.00元出版的2009-2图书,本书定价:538,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环保局长(上下)》精选点评:

  ●很少看到有关环境方面的这类小说,于是从图书馆借来读读。也许很多描述的确实是现在现实,有些两难问题的变通解决方法开始开阔了思维。只是有的地方描写得让人感觉太官腔了,让人不想细读了。还有的情节感觉太突兀,貌似有点无头无尾,不知道人物情节存在的意义何在。

  ●看完上,就感觉自己都正气了

  ●HSC选文章的人是谁,想约他谈谈人生(然后暴揍一顿

  ●我杀NESA 呕

  ●真的不好看,写的太假了,不真实啊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一):被忽视的环保

  我们一直在追求经济发展,一直在向着富裕进军,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地破坏了环境,环保理念在很多人心中尚未形成,新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段时间,将环保写进小说有利于大家环保理念的建立,而环境法的体制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只是需要时间。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二):生态环境和经济,孰轻孰重?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三):《环保局长》的真实与真情

  《环保局长》的真实与真情

  最近几年,书店里的书琳琅满目,但让我们击节赞赏的却凤毛麟角,大多胡编乱造,脱离现实,不知所云。无怪乎有人感叹:找本好书,比找个好对象还难!前几天,我在书店看到一本新书——《环保局长》,以为是时下热门的官场文学,就随手翻看几页,没想到,竟被书中朴实的文字和精彩的情节所吸引,看了好一会儿,被书店老板一声“你要买伐?”惊醒,不好意思站在那儿白看,连忙掏钱买下了。

  《环保局长》中的吴铁良,上任之初,对环保工作也一窍不通,但他并没有稀里糊涂混日子,一开始就以满腔热忱进入工作状态,在他上任第一天,就接待了捧着骨灰盒来访的龙溪村民姜福贵等人,亲自带人到龙溪村调查情况,帮助解决了农药厂的污染问题。而他被村民误投入清江,喝了脏兮兮的江水,受了风寒住进医院,仿佛是给他一个下马威,但他丝毫没有退缩,反而使他更了解到污染的危害程度,更加强了治理污染的决心。

  小说没有孤立地描写环保局长一人,而是描写了环保局内多个部门的人物形象,包括副局长李志成,以及同事车少军、姚大林、杨光等人,还有电视台主持人翟静、环保志愿者方萌,无不形象生动,跃然纸上。小说对反面人物的描写,比如费明、秦鸿、刘鸣等人,也是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秦副市长的角色,在现实中并不陌生,部分领导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为了招商引资,为了保护纳税大户,往往把环境保护放在次要位置,还会嫌环保局碍事,要求环保人员网开一面。作为预防性措施的环评,作者并没有回避存在的问题,专门治理污染的单位,也难以避免相关人员道德的污染,惩治腐败,是和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同等重要的大事。翟静是小说中的女一号,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的及时曝光和介入,对圆满解决环保纠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保行动不仅是政府行为,不仅是组织行为,更是全体公民行为!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环保和我们的生活、健康、幸福,关系日益密切。

  这本《环保局长》,将真实的环保娓娓道来,有痛苦有彷徨,有正义有觉醒,给我们混沌的心灵,打开一扇明媚的窗户!有关环保人员的工作、情感和生活,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一目了然,许多环保人员与违法排污企业斗智斗勇的情景,使人大开眼界,拍案叫绝!《环保局长》里的故事,精彩好看,里面塑造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小说不仅揭露污染问题,更树立了一个可敬可亲的环保局长形象,在推广生态文明和环保生活理念方面,这本书有引领潮流的风尚,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作者为创作这部小说,深入环保局体验生活,并采访众多的环保人士,这种务实精神令人敬佩,与那些凭空想象的文字,有着天壤之别。

  当我如饥似渴地读完这部书,给我最强烈的两个感觉:一是真实,二是真情!作者体验生活后,写出富有真实感的故事和人物,这很正常,但要赋于人物以独特的情感和人格魅力,这就需要作者的立意和智慧了。我们不但提倡科学发展观,同时还提倡以人为本,吴铁良对普通民众所寄予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在工作中体现的人性化执法的真诚和温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影响和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包括我们这些读者!吴铁良不但对工作倾注全身心的热情,还时刻不忘老百姓的利益,这种大仁大爱,正是这个时代稀缺和呼唤的。

  《环保局长》这部书,不同于其他个人体验或纯粹臆想式的写作,它关注社会、环保和民生,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摒弃小我,弘扬正气!毫无疑问,《环保局长》是一部厚重的书,它的厚重,不仅体现在洋洋50万字的结构,更在于书的内涵,让人在阅读之余,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思考和感动!

  《环保局长(上下)》读后感(四):评《环保局长》两大主角

  评《环保局长》两大主角

  (作者:黄一欣)

  纵观近几年国内畅销图书,自《驻京办主任》、《省长秘书》荣登书榜,一系列打着所谓“揭露内幕”旗号的现实题材小说一路走红,余热未消,而此现象的产生与其说是读者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不如说是做书者在用“内幕”这一诱饵挑逗着读者的猎奇心理,与其说这是一种成熟流派的雏形,不如说它是一面镜子,忠实地照出了书业百态,照出了受众的审美惰性,照出了制作者的浮躁和不自信。

  小说在一开始就一次次暗示环境的恶化。小说以三多巷开篇,其意不言自明,以脏、乱、差为特征的三多巷就是灵湖的一个缩影,至少是灵湖阴暗面的一个缩影,而吴铁良每天出入三多巷,对环境的无序状态深感忧虑,这为他不久后投身环保事业埋下伏笔;作者又通过吴铁良夫妻的对话,间接地提到了环境的恶化——鲫鱼不再鲜美,马兰头嚼出了涩味;而后来又有茶园经理陆洋大吐苦水,感慨茶园新茶由于灵湖的污染质量下降……一次次的铺垫,塑造了一种阴云密布的危机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待天降有志之士,拨开阴霾让我们重见光明。

  正如上面所说,由于灵湖市面临的环境危机的紧迫性,治理环境已经刻不容缓,由于吴铁良在日常工作中的恪尽职守、善待群众,这一切大家有目共睹,宋书记也看在眼里,再加上一个突发事件,前环保局长费明所送茶叶闹出了中毒事件,一个个偶然的、必然的因素交叠在一起,终于造成费明被撤职,吴铁良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在就职前,吴铁良向宋书记承诺,三年内将清江变清。英雄不问出处,一个来自三多巷的不起眼的信访办主任,就在这一句话的庄重承诺中宣誓就职,担当起灵湖环保的重任,也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上任第一天,吴铁良就遭遇了姜福贵等村民手捧骨灰盒上访,在他亲自下乡调查的过程中,又被人误会而扔进了清江,这一天不同寻常的遭遇似乎是作者有意在磨砺这个刚上任的新环保局长,肮脏的清江水让吴铁良发烧呕吐,亲身体验了污染了威力。污染戕害身体发肤,环保人任重而道远。

  在解决灵阴县朱家浜的猪场污染问题上,作者着力刻画了一位睿智的局长,这和李志成查处永鑫废旧塑料加工厂事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朱家浜的猪场污染干扰了全村人的生活,使朱家浜声名狼藉。吴铁良并没有简单地处罚了事,而是因地制宜促成环保部门与村上共建生态农业示范园,走循环经济的探索之路。这里可以看作小说中环保局长造福百姓之始,令读者信心倍增。

  我们从小说呈现的一次次大事件看到,正是李志成的性格,一步步把他逼向绝境。然而细细思索,李志成或许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作者所赞美的理想人格,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告诉我们,环保这个事业需要我们的坚持,非得有他这种毫不妥协的精神,非得有这种不撞南墙心不死的劲头,甚至撞了南墙心也不死。小说最后用充满乐观的笔调,赋予李志成光明的前景,他重回环保局时已经历了一段漂泊,并升级为人夫,整个人面目一新,阅历、眼界已非比以往。整部小说仿佛是他的成长史,历经风雨辗转回到原地,岁月洗去的是一个年轻人的天真和毛躁,不变的是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不惧艰险的英雄气概。当然,从审美的角度说,李志成身上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产生的冲撞,擦出的火花,也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环保局长》在09年初的图书市场让人耳目一新,首先要归功于作者对时代主旋律的准确把握,能够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气度统领小说,其次还归功于作者对人物特别是两位主角的成功塑造,这一个个呼之欲出的生动形象感染了读者。怀着对一本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小说的推崇,怀着对环保事业的一份关心和敬意,我真诚地期待《环保局长》的推出能给书业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并能推进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