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偷窥所以我存在》的影评大全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是一部由Olivier Jahan执导,Jérémie Renier / Johan Leysen / Nathalie Richard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精选点评:
●2008--06
●2003.06.14
●我用上帝之眼进入你的生活
●3P以后学到人生道理吗?学会爱与分享吗?
●沉沦了,然后惊觉……青春期啊成长啊,是个问题~
●
●自闭症&恋母情节
●真正看到男同 觉得很难受 在窥淫中找寻自我
●
●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影评(一):那一夜后学会爱
少男拿着偷来的望远镜,站在不开灯的房间,观察并记录这个世界。
你爸死得早,你妈改嫁了,你讨厌你后爸。你愤世嫉俗,觉得全世界包括那小孩都欠你。你用你的自以为是来衡量这个世界,来透露所有真实。
你偷窥,你跟踪,你偷窃,你泄密,企图还原所有生活的真相,揭发惩罚,义无反顾。
你泄露你姐姐男朋友送快递并有个小孩,于是你妈干涉去了;你揭发历史老师和同学的恋情,于是有人丢了工作;你说你老妈出去搞外遇了,于是你后爸崩溃了;你不关心你女朋友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于是他们都走了。
当你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失魂落魄去找早就看穿你并表演给你看的那一对男女。3个PEOPLE,开始爱,这种爱需要分享,需要奉献,需要体谅,需要互动。于是一夜醒来,你表情变温和,走向对面楼的家。但后爸已经气死了,道歉的机会都不给你。于是你学会了和人沟通,开始善待你老妈,带着女朋友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最后你和你女朋友在暗处,在床上,你哭出了声音,演员表都出来了,哭泣的声音一直在,一直哭到结束。
这个故事叫《假装我不在这里》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影评(二):一些片段
刚开始淘碟的时候,找到了这张dvd,是被封面带来的细腻的伤感和背后文字所透露出的寂寥吸引.
在学校,没法看,淘来的碟子都被堆在床头.
那时从未对谁出柜过,没有上网认识过网友,20上下的年纪时,总是竭力把那些想法压制下去,告诉自己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有意思的是,我竟然以为封面上那两个接吻的人里面,有一个是女人.
只看见eric1/4的侧面,再加上他那一头中长的金发,我把他当成女人了.
可见当时自己真的没多想和g有关的事情
所以也没有特意把dvd藏起来,被一个同学看见了,他一口咬定那是两个男人.
而我一口咬定其中一个是女人...
好怀念那个吵吵闹闹的季节.
现在,没有时间,身边也没有朋友可以和我那样毫无芥蒂地吵闹了.
等到回家,挑一个安静的夜晚,将碟子放入机器,从屏幕奔涌而出的孤独感把我攫住
我无法呼吸
而后面两个男生的接吻和性活动,更让我大脑麻痹
无法动弹...
而几年以后,自己的生活于是陷入了类似的孤独感中
开始用相机来观察别人的生活
原来...孤独的人,都把注意放在别人身上.....
《我偷窥所以我存在》影评(三):当我们对生命无助的时候,我们失去了自己
一个学生,拿起了母亲的情人的望远镜,在没有灯的屋子里看着另一座楼房的最面,突然间对和自己无关的人发生了兴趣。
偷窥,在一次无意的行为之间发生。
与此相匹配的是,这个学生喜欢上了跟踪别人,他的同学或者他的老师,有一次他发现的女老师和同班同学谈恋爱的时候,让他兴奋不已,这是偷窥别人秘密之后的兴奋。
让其对于偷窥进一步寻求兴奋的是,在看到对面一对恋人非正常的关系的时候,他写的一封信就偷偷地放到了对方的门前。
这些,都是个体行为的非理性驱动,在生活中没有关注点之后远离自我的行为。
电影本身给我们展现的不是偷窥的快感,而是偷窥寻求的自我关联。萨特说,他人就是一面镜子,通过这些镜子,你可以看到自己。当正常的环境无法给予我们或者当主体对于正常状态下的他人失去了焦点,寻求陌生的环境并渴求进入就成为了驱动。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男学生对于母亲情人的不满和冲突,也看到了他逃离一个环境的自卑,甚至惹来了喜欢他的女孩的讨厌。
回到电影表达给我的主题:生活中如何才有一个自己娴静与长久的角落?当家庭有了部分的缺失,当信仰不再禁锢我们的生活,当上帝并没有给予真的回应,也许一种陌生的接触会让我们重新回到原来的空间并给予新的平衡。
电影的结束,选择了对于陌生环境的体验和对于原来环境不确定因素的偶然破坏。最后,可以哭泣的男孩回到了生活的现实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