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凉山》经典影评有感
《走近大凉山》是一部由竹内亮执导,竹内亮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近大凉山》影评(一):大凉山之壮美
被一个日本人拍的中国凉山的纪录片吸引过来了。第一期里,我就看到了日本电影的那种缓慢的节奏,无主题式的讲述(尽管这里面主题还是较为明确,但是细节很散乱,主题不突出)。最吸引我的是里面的三语表达,普通话、日语和彝语。我前段时间看过一些彝族文化的书,读过一些吉狄马加的诗歌,对彝语很“眼熟”(虽然不认得是什么意思,哈哈)。
最震撼我的是悬崖村的阶梯,这阶梯严格来说只是钢管,全长三公里,角度达六七十度,绝对是爬山探险的好去处,但是呀,这却是悬崖村村民每日必经之路。在没有铺设阶梯之前,何等困难。这令我想到之前在书中读到过的“鬼难蹬”、“天险”等类似的山路,这些山路都类似悬崖村的“悬崖路”,还有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所见的类似的道路。不过,这一切似乎只停留在间接经验里,我没有走过,也没有亲眼目睹这些,我活动的范围到北面最远还不过是西安,其余时间都是在南方待着。我去过的地方,都是城市,都是旅游景点,尽管有很多山路,交通也较为便利。我在城市里享受着各种便利,如果不是书本、纪录片这些文字和影视资料,我或许根本无法了解到这些信息。
遗憾的是我还没有去过,之前做一个项目时,打算去大凉山调研,却因疫情耽搁了,而今项目早已结项,组员们也各奔东西,嘘唏尔。接下来三年的时间,我会寻找机会去往大小凉山,这是我做研究很必要的一步。
感谢这部纪录片令我先见识到凉山的壮美。
《走近大凉山》影评(二):原始却美丽的地方啊,人们不想在那里生活
本片平淡而又真实的展现了大凉山的风土人情以及发展遇到的问题。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凉山是一个自然原始却美丽的地方,田园与山景,这是我们旅游渴望去的地方,往往这些地方,都不是人们想要生活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未经人工改造的地方,往往基础设施不健全,生产生活方式不够便捷,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所以啊,这些地方只适合旅游欣赏,并不是理想的居住场所。
三公里长的刚梯,接近垂直,这攀缘难度很大,真的很难想象没有钢梯之前,他们上山下山是多么的不便,以及会有多少伤亡。一路上汽车行驶过的地方,很多道路都不平坦这些都表现出大凉山的交通有多么的不便利,而大凉山也因此闭塞,导致了经济的发展迟缓,与内地相距甚远。
最缺的是教育资源,因为每年都有支教老师过来,双河小学的学生成绩较好,所以当地政府给该小学盖了一栋楼。可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学生,多了一栋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们缺的是老师,缺的优质老师,以及其他的配套的教育资源,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支教老师往往待不长,这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有影响的。
很多大凉山的孩子们的脸上都有和他们这个年纪不相称的沧桑。除了靠天吃饭,他们其他的谋生方式很少,孩子们还要帮助家里干活,早早的接触田间劳动,让他们完已体会到了自己家庭的困难。即使可以踢球,那也是极少的一部分学生。
我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从山里出去的学生很少有愿意回去的,愿意回去都会被媒体大肆颂扬。因为在那些贫穷落后闭塞的地方他们生活了很多年,各种苦难已经成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走出大山的学生不愿意再去体验的回忆。
《走近大凉山》影评(三):日本人是很坏的,这串葡萄送给你
今天看了竹内亮导演50分钟的纪录片“走进大凉山”,虽然比较简短,但是还是走了很多路,采访了很多人,被导演的亲和力感染,被大山里每个真诚的人所打动。眼神真的会出卖一个人的,心里有什么想法,可能没写在脸上,但是全在眼睛里。
一开始的大山里孤独的火车站,一下子就让人完全忘记了城市的喧嚣。火车上的彝族男孩非常淳朴真实,满脸开心的笑容,竹内问他要葡萄时候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竹内问他对日本人有什么看法,他脱口而出说日本人很坏的,但是竹内说哪里都有好人有坏人的,马上又被说服了,和竹内握手庆祝自己第一次看到外国人。
然后是皇马赞助的小足球队,真没想到皇马会在这么一个大山沟里做爱心,也没有大肆宣传做效果,respect!从片子里几个镜头看,小朋友们的传切盘带,都还是不错的。而且居然还安排了会中文的西班牙教练。印象最深的是教练那句,他们穷啊,没有钱在中国是踢不了球的。真的听得我满脸羞愧,连一个外国教练都知道这个潜规则了。最后他说踢得好的可能有机会进入皇马俱乐部青年队,也是给孩子们一个出路。
最后有一段是竹内的摄影助理去看望自己曾经支教的学校,他给竹内和孩子们录像时候可以看出已经绷不住了,后来竹内坚持让他上来讲话,他直接掩面,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只是愧疚之前对孩子们太严厉了,孩子们虽然很小,但是眼神都非常的真诚。
之后可能会多多关注竹内导演的系列纪录片。之前写了一篇关于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的blog,可是当你看到真实的赤裸裸的镜头在你面前,那么任何想要辩驳一下说社会规则就是这样的人,都是很难开口的,希望我们还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阶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想要的生活。最后我用我一直很喜欢的一句话结尾:
我们不应该感谢苦难,而是在苦难中坚持不懈的自己。
《走近大凉山》影评(四):关于“世外桃源”的一点不成熟理解
当我们在埋怨社会之当我们在埋怨社会之苦时,在祖国的另一处仍有人在与自然作斗争,一直在想办法融入现代社会。
山上村庄
我总认为不可能有世外桃源的存在,因为无人知晓的人间秘境只可能是生存艰难的地方、与自然搏斗的地方。
世外桃源本就是理想世界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他们并不知道山外的人富足的生活,不知道是否还会有那种讨厌自己家乡的想法?
纪录片中怀孕妇女所言
我想,他们应该不会有贫富的概念,因为大家生活都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为了人最基本的追求——生存。而我们,不必为衣食行发愁(住还是很困难的),时常发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感慨,我们的生活又能比他们强多少。
当代人的压力
生活忙忙碌碌,工作(学习)与为人处世总是很困难,却总是忘了最基本的品质时,在祖国的另一处仍有人在与自然作斗争,一直在想办法融入现代社会。
父亲希望孩子获得文化知识,好到东南沿海地区打工
纪录片最后以《知足》结尾,作为五迷,这首歌我认为十分贴合纪录片主题,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为纪录片就是拍给我们这些现代社会人看的。(同样有着知足主题的歌还有周杰伦的《稻香》,个人感觉也比较合适)
大凉山彝族儿童唱着《知足》
《稻香》部分歌词
生活忙忙碌碌,工作(学习)与为人处世总是很困难,却总是忘了最基本的品质——知足,这并不是消极的态度,而是权衡生活品质的有效工具。
《知足》部分歌词
同时我又在想,那个闯入桃花源的人是否做错了呢?如果没有他的出现,桃花源内的人可能会忘了外面的存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世外之地”,而外面的人进来后,会打乱这种知足、没有社会压力的生活。。。。。。
影片推荐
白日梦想家 (2013)
8.5
2013 / 美国 英国 / 剧情 喜剧 冒险 / 本·斯蒂勒 / 本·斯蒂勒 克里斯汀·韦格
一部轻喜剧,在轻松的影片氛围中对自己和解
心灵奇旅 (2020)
8.8
2020 / 美国 / 动画 奇幻 音乐 / 彼特·道格特 凯普·鲍尔斯 / 杰米·福克斯 蒂娜·菲
送给成年人的一支心灵净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