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亲和力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亲和力读后感1000字

2020-11-20 03:23: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亲和力读后感1000字

  《亲和力》是一本由(德)歌德(Goethe,J.W.V.)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和力》精选点评:

  ●歌德的思想境界自然是没得说 故事内容也有趣活泼 但是读以前人的书觉得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那个时候的人都实在是太脆弱易亡了。可能正是由于那个时代,尤其是贵族,把道德和爱看的比一切都重,哪像现在,人们的心灵早已脱离道德对自己的束缚,活得没脸没皮,“逍遥自在”,长寿而恬不知耻。

  ●忽然觉得这本小说已经超越了我的身心,墨绿色调,一个打着回旋、结局凄婉低沉却表达了更多的故事。这种深厚感的确如歌德所言:不是任何一个人读一遍时接受得了的…

  ●类似Wahlverwandtschaft 的力量,心灵的契合、炽热的幸福感或是破坏性的、不幸的影响, 感情变化聚散离合,人性与人生的局限,然而对这个“无条件地在爱的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歌德对人性的洞察力真是太厉害了。

  ●初中的时候读没读出味道来,现在是时候重温了

  ●爱情故事只是骨架,歌德对人生的意义,亲密关系的存在,婚姻的形式都做了丰满的论述。

  ●放任自己的感情却给所有人带来了痛苦

  ●我尝试努力体会这些情感。。

  ●#我爱歌德名著,歌德使我快乐# #原来你是这样的歌德# #目前德国文学最爱比黑塞CP还带感# #骚年啊在文本里改造建筑吧# #骚年骚女们在文本四人行吧# 文中角色自己称自己为ABCD,史无前例有没有!那样就有AB,AC,AD,BC,BD,CD,多种组合方式,ALL党如我的天堂!还有三人行ABC组合的!要不是时间点略早应该没关系,我简直怀疑是雪莱夫妇拜伦克莱尔四人组之同人呐!基友互动和两个女方的亲戚关系,人设他喵的一模一样,到底是为神马!平均两页一亮点。以树枝树干譬喻父子间背离,满分!一奶同胞,奶这个翻译怎么来的哈哈!戈达尔电影也有过模仿名画,月桂香花环的气息飘了出来!

  ●复杂的四角关系,译者在前言里说这部书不出名是因为思想太超前了,即使现在的人们也很难接受他的思想,确实我没太看懂,也很难理解作者。不过田园风光描写的很好,挺羡慕住在乡下,白天整理庄园,晚上聚在一起读书讨论,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

  《亲和力》读后感(一):流水

  我读的版本,《亲和力》就接在少年维特的后面。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组合,后者是激情的浪漫,前者则是克制的唯美。 具体的情节不太记得了。最喜欢的是夏洛蒂与上尉泛舟湖面的画面,“她躬身俯向他,把一只手放在他肩上”,这是个如何美丽而淡然的夜晚。夏洛蒂的爱如何的真挚,她的断念就如何的坦诚而美丽。如果说维特是将自己燃烧的流星的话,夏洛蒂就是那一轮明月,更要成熟而强大。 “你就像在手中流过的水一样,我会用每一根汗毛去感受你,却终究留不住你,也不会做出一丝挽留的动作”,从以前日记上摘下来的一句话。

  《亲和力》读后感(二):191102读了一遍半,简记

  疏离/含混/天真 歌德的经历和感情都有所体现,但是看不到他对故事人物的评价、判断。他是一如既往地天真,“以万物为刍狗”一般的天真。这多少他刻意为之,因为我能感受到客观之下的隐忍,主观的批驳,比如在奥蒂莉的日记里。但他的刻意讨人喜欢,像莫扎特,藏得越深,越真挚动人。 对比/呼应/秩序 这一题材需要秩序,如果散乱,很难以小见大。歌德惯用的对比手法为作品建立起了一种对称的美丽结构,各个人物的故事相互呼应,营造博大的命运交织的感觉。 痛苦/哀而不伤/“恨的比重太大,但是关于爱的部分是如此动人” 特别提一下结尾,因为很喜欢。 其实我想到中国古代戏剧当中常见的浪漫主义结尾,复活之类的,西方也有,随手举例这半年读的《浮士德》《奥尔良的姑娘》。亲和力比较类似,但歌德没有把它写成“已经发生”,尽管前文的铺垫当中有写类似于神迹的事情(南妮的痊愈)。歌德用了假设语气,留了余地的同时,对于过分悲凉的结尾做了一点挽回,而且不影响全文的悲剧基调,哀而不伤、含蓄、神秘、天真的余韵就出来了。 生活体验/和席勒、洪堡兄弟的大四角 看到不少和席勒的通信集里的句子。

  乱七八糟的第一感觉。按道理应该引用些原文好好展开说,毕竟很喜欢这本书。但是高三太忙了(´;ω;`)

  根据歌德的要求还有一遍半要读_(:D)∠)_

  莫名是个卖得出去的安利,朋友们都开始读了,意料之外

  《亲和力》读后感(三):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思想家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亲和力》读后感(四):初读 亲和力

  读歌德,读到了贵族气质。这种气质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高贵。歌德笔下的女性,既具有古典传统女性的美感与隐忍,更具有思辨能力的智慧与大气。歌德对这类女性的欣赏,是毫不吝惜的。令我不禁赞叹,早在18世纪的女性贵族,早已经能在精神层面与男性有商有量,共同探讨。歌德看到了女性的聪明,叫人无法辩驳;看到女性的殷勤,叫人乐于聪明;看到女性的多愁善感,叫人不愿伤害;看到女性的直觉灵敏,让人战战兢兢。 歌德笔下的夫妻,理性克制,懂得争论对于互相了解的必要性。从没有歇斯底里不明事理的争吵。 歌德对于自然以及美的理解,也更具有自然性,更好被世人所感知。 歌德对于人心的洞察,正如其他一些杰出作家如托尔斯泰一般,体谅所有人,如父亲的肩膀可依靠。只不过同时,他更饱含一颗赤子之心,让他知道,在人与人之间原本充满冷漠与反感的世界上,每一点真正的倾慕之情是多么宝贵。 而自由的途径,并非占有与被占有,欲望的满足与被满足,而在于踏实工作与自我信念的坚守。 是的,美貌无处无时不受人青睐。但是使人们真正爱上的远不止于美貌。当两个人步伐一致,也必然会觉得彼此不可缺少,好感递增。在心扉敞开之际,对某一个人的爱意,滋生出对周围一切的好意,周围的生命也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这种爱并非只有自我,占有,情欲;更有着对思考和觉悟力量的延伸与体验。 要读三遍,远远不止。这是将关于爱情嚒?显然不仅仅如此,人类真正研究学习的对象,始终都是人类本身,爱情是重要一课。 “在蔚蓝的晴空下,在灿烂的阳光中,她一下子恍然大悟:她的爱如果要达到圆满就必须彻底的无私。是啊,在一些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刻,她相信自己的情操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她自己希望自己的爱人幸福,相信自己能够放弃他。而且,她还通下决心独自生活下去,不再委身于任何别的人。”我有多少次,流着泪这么想着自己的爱情。是的,我无法不流泪。正如她最终还是留在了他身边,只要待在一起就已经很幸福了。这种爱情,已经不能为现在的世人所倡导了吧。但是,这是真实爱的一种,让人只能看着他们流泪。 这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真是让人觉得生活充满力量啊!

  《亲和力》读后感(五):婚外情的故事

  甲乙是夫妻 有一天 丙丁来长住 等一下 长住 ?待久了能不发生感情吗?更何况 如果他们不是真爱 何必用道德束缚

  甲爱上了丙 凑巧 乙也爱上了丁 或者说互相相爱 任情欲释放的也有 不任的也有 甲丈夫 爱的轰轰烈烈 乙妻子爱的理智克制谨慎 于是做出妥协

  甲说 我要离婚 乙没同意 还要赶走丙 甲又说我走 你们留在这里 别送走我的爱人 乙同意了 等到甲上了战场 在生死之前 发现爱的还是丙

  话分两头 而乙丙呢 当然相处的有点尴尬 这时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乙怀—孕—了 这下更离不成了 好不容易 乙丙盼回了甲

  那一天 阳光明媚 春色正好 丙带着孩子去划船 对 这时 更戏剧性的一幕又来了 船划得太快 孩子淹——死——了 哇 又可以离婚了

  但——是—— 丙与孩子感情好 这时候 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小三 她破坏了别人的感情 她有罪 她害死了一条生命 她要反省自己的罪恶 她决定绝——食——了

  恋人一绝食 甲急坏了 别绝食 亲爱的 一路匍匐的追着丙 答应我的爱吧 可是丙求死之心 很坚决 她决定惩罚自己 果然很快就死去了 丙死去 甲伤心欲绝 也跟着去了 结尾唯美的像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殉情

  却觉得殉的不让人感动 反而有点闷

  看完就想 就这样 就这样谴责内疚 带走一对相爱的人 当然刚看完 是想 这渣男甲 太恶心了 祸害了两个女人

  可是应该没那么简单 里面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小故事 故事与之类似 也是后知后觉的爱情古诗 却与这个相反 是婚前的 两个故事形成对比 没有结婚证这张纸 一切都合情合理啊

  我想歌德想说得是 结了婚真的没有什么的 结了婚也可以有真爱 里面的乙贤惠大方 给了丈夫最大的宽容和选择空间 可是赶不上命运的一击

  让人想不透的是 如果上述是歌德想说的,又何必把孩子淹死。我看到这一幕,觉得奇怪极了。孩子的淹死让丙悔恨不已,也促成了她的死亡。若没有死亡,也许这对情人就在一起了,毕竟乙已经答应了离婚。或者唯有如此,才能了解甲的真心,凸显两个人的悲剧命运。

  而要会回答的则是甲丙因何而死?因结婚制度?甲乙已经有个蛮大的女儿,故而乙不想离婚。歌德不赞成婚姻制度,同时写了一场关于此的爱情悲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亲和力读后感1000字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