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的读后感大全
《奥赛罗》是一本由[英]莎士比亚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简装图书,本书定价:0.43元,页数:1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赛罗》精选点评:
●自卑与怀疑永远是双生兄弟
●婚礼之前,读完此书。读完方知何为四大悲剧,之前的种种话语终成谶言。勇敢克制的勇士奥赛罗被毒蛇引向深渊,纯洁热情的苔丝狄蒙娜却被为之抛却家庭俗见的爱人所杀。伊阿古言行不一,之所以能玩弄众人,靠的是高情商,贴心的言语,让人防不胜防。看似劝说冲动的人冷静的言语,却是通向地狱的捷径
●莎士比亚读了一堆 能记得的也就几个了~~
●被惩罚的伊阿古不过是万分之一。
●还有一本麦克白没有看,但奥赛罗应该是我认为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写的最棒的一个
●每个陷入爱情的人都容易变成奥赛罗,伊阿古则是内心的占有欲和猜忌!朱生豪的《奥赛罗》功力十足,悲伤唏嘘却又意味绵长……
●奥赛罗的自卑、无安全感促成了悲剧。
●抱歉,阅历有限,没读懂沙翁
●奥赛罗:从前的姑娘把手给人,同时把心也一起给了他;现在时世变了,得到一位姑娘的手,不一定能够得到她的心。 看到这句话,忍不住抄下来!
●等我有了饱实的知识后在来评这部伟大的著作吧 真的太好看了 作品有一种我无法言说的美与美好事物死亡后的悲,有我理解不了的人本主义与世俗利己主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啊我太浅薄了 想要评价这部伟大的作品却无处下笔 真是一部好的作品
《奥赛罗》读后感(一):lago,邪恶本质
这本书的名字虽然是奥赛罗,但大部人最终记住的却是lago。lago表面上是我们常见的人群:既忠厚老实,又能言善辩。可是他却布置了如此可怕的陷阱,毁灭了奥赛罗和他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和小贵族,就连自己也不曾幸免,然而我们却深深陷入这可怕的魔力当中,被他那可怕的心所吸引,却发现看不清他的心,到底在想些什么,我们转而被恐惧所抓住。塑造得最成功的现代角色就是黑暗骑士中的小丑,他在全剧不断的干着坏事,可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而干,和lago一样,我们不知道他们的过去,不能解释他们缘何如此,单从这短短几小时叙述的故事当中,或许只有蝙蝠侠的好朋友的总结最为贴切了:“有些人就是些要看到世界毁灭。”
《奥赛罗》读后感(二):奥赛德
本书讲述了一个正直,智慧,勇敢的将军由于受到了部下依阿古精心策划的阴谋,从而猜忌妻子苔丝狄蒙娜与自己的副将凯西奥之间有暧昧的关系,自己对妻子的爱是那么忠贞和浓烈,但是妻子却背叛了自己,此时的奥赛德已被猜忌和愤怒冲昏了头脑,一步一步的落入依阿古的陷阱里,被依阿古构建的“真相”所蒙蔽,从而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但是,当真相被揭晓之后,奥赛德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场悲剧形成的原因,首先,造成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是依阿古策划的这样一场阴谋;其次,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奥赛罗心里对妻子的猜忌与不信任,就算没有依阿古的阴谋,将来也会有别人成为她们之间的导火索,也许是因为彼此爱的太深沉了,所以才不允许对方出现一点点瑕疵,而出现的任何风吹草动的瑕疵都会让自己感到紧张,感到恐惧,感到怨恨,归根结底还是爱的太强势,也太脆弱
《奥赛罗》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是奥塞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伊阿古
读完《奥塞罗》,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奥塞罗,这个从童年的苦难中坚强地站起来的男人,这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元帅,这个总是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盖世英雄!他甚至还有一副坚定、仁爱、正直的性格。
他又是那样的爱着他的苔丝狄蒙娜。为了她,他可以放弃自己喜欢的生活,甚至即使上帝用宝石另外造一个世界,他也不会用他的苔丝狄蒙娜去交换。我相信,他说这话时,是认真的。
然而,伊阿古还是得逞了。尽管他的手段并不十分高明。但是,像空气一样轻的小事,对于一个嫉妒的人,也会变成天书一样坚强的确证。所以伊阿古并不需要特别高明。
原来,奥塞罗并不是输给了他的旗官伊阿古,而是输给了他心中的伊阿古。
占有欲,这个痴男怨女们的爱情烈火得以熊熊燃烧的催化剂,最终将奥塞罗的爱情烧成了一堆灰烬。他生长环境里那灼热的阳光并没有把这种气质完全从他身上吸取,就算他已经是伟大的奥塞罗。
越是读到后来,我越是害怕——并不是害怕自己身边也有一个这样的伊阿古,这种可能性太小太小,就算有,现实生活中他也不能轻易得逞。我害怕的原因是我发现其实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奥赛德,而每一个奥赛德心中都有一个伊阿古,这个伊阿古,让我防不胜防,想起来就毛骨悚然。
爱情是自私的,是独占的,是充满嫉妒、怀疑和猜忌的,爱情之所以伟大,也许正是因为它能够像上帝一样包容这些人类灵魂中最卑微最下贱的部分,能够让我们觉得自己整个灵魂得到了救赎而不只是像基督教宣称的那样上帝只救赎那些个表现好的灵魂。
然而,吊诡的是,这却又恰恰是爱情的致命伤。嫉妒、怀疑和猜忌就像那可恶的添加剂,最终将无数人的爱情酿成了一杯苦酒。
自我救赎之路在哪里?如何杀死心中的伊阿古?
也许,唯有请出“宽容”,这位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大的功臣。
奥塞罗曾经发出这样的疑问:她的贞操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也可以把它送给无论什么人吗?
下一次,如果还有下一次的话,希望他能够答对。
《奥赛罗》读后感(四):一个巧言令色,一个道听途说,酿成一出悲剧
一个受万人景仰的将军,被认为聪慧胆识过人,却不料因为心胸狭隘,过于正义,被奸人玩弄了本该幸福的生活。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因为相爱,不顾世俗眼光,勇敢地走到了一起,并成就了一段婚姻。这段婚姻,是一个凛然黑人将军和高贵白人小姐的结合,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被允许和接受的,所以必然会受到万般阻挠和挑衅。危险无处不在。潜伏的危险便是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伊阿哥,口口声声说自己有多么忠诚于奥赛罗,其实地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胚子。一味巧言令色,暗中计算,是想破坏这个违背世俗的婚姻。他想尽各种办法,煽动奥赛罗的嫉妒情绪,让他以为苔丝德蒙娜不忠于自己,背弃了他们的婚姻,可是这个人文主义者即使满脑子的人文精神却始终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枷锁。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丧失了对这段珍贵的婚姻的信任,只顾道听途说,一气之下,亲手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亲手毁了自己的婚姻。悲剧就这样酿成了。
一个奴才会受尽各种利益的驱使,因而丧失忠诚防不胜防。社会上这些小人到处都是,其实只要稍加防范,保持警醒,悲剧便也不会发生。那么一个驰骋战场的将军又是怎样受奴才的骗,跳进奴才挖好的陷阱?从当时社会背景看,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的主人公,崇尚真善美,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过于沉浸在理想与梦幻之中,于是对于现实社会的口蜜腹剑的残酷并不了解。正是因为过于正义,过于光明磊落。过于单纯,过于梦幻,别人说什么便信什么,再加上缺乏理性,被爱情的嫉妒心理冲昏头脑,随着伊阿哥的步步紧逼,奥赛罗越陷越深,陷入绝望之际,他想结束生命来结束痛苦,于是结局,杀死妻子,再自杀,夫妻双双离开了人世。
一个人,倘若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没有了基本的信仰,也就不能明辨是非,那在这个社会上必定成为奸邪小人的迫害的目标。善良和正义没有错,错的是没有自己的主见。敌人就利用这一点,将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婚姻一步步推向坟墓,一步步破坏了奥赛罗的理想爱情。
莎士比亚把这个故事放在文艺复兴这样的背景下,必定是蕴含着深刻意义的。从更大的角度入手,说明了人文主义的道路其实任重而道远,在这一路上,必定会遭到敌人的破坏和阻挠,要反对封建主义,必须自己先从封建主义思想的牢笼中完全挣脱出来。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都是被残留的封建思想毒害的。奥赛罗追求自由的爱情,却受制于绝对忠贞的封建思想的侵害;苔丝德蒙娜也追求自由的爱情,却也受制于服从男权的封建思想的流毒,于是一个怀疑,一个服从,怀疑的人没有留下解释的余地,服从的人也没有抗争辩解的勇气。这条人文主义的道路便也走歪了。
莎士比亚一次向人类宣告,人文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需要后人以此为鉴,继续将人文主义的路走回正轨,让它一路通向光明的尽头。
《奥赛罗》读后感(五):《一块手帕引发的血案》
副将:伊阿古(反派) 将军:奥赛罗(受害者) 将军妻子:苔丝 绅士:罗德里哥 副将:凯西奥 关键人物:伊阿古老婆爱米莉亚 作家给伊阿古的任务: 1.挑唆奥赛罗与妻子的关系。 2.挑唆奥赛罗与凯西奥的关系。 故事的起因: 1.奥赛罗提拔了凯西奥,没有提拔伊阿古,伊阿古因为嫉妒而怀恨在心。 2.白人女子苔丝,跟着黑皮肤的摩尔人私奔了。追求苔丝的不得白人绅士罗德里哥心中不平。 伊阿古可利用的关系: 1.自己的老婆爱米莉亚(苔丝的侍女) 2.鬼迷心窍的绅士罗德利哥(曾向苔丝求婚,被拒绝,苔丝选择了奥赛罗。) 伊阿古要完成这个任务,他有两个关系可利用,现在游戏开始,伊阿古一步步的来: 1.伊阿古利用罗德里哥,骗他可以帮他把苔丝搞到手,只要他按他说的做,罗德里哥相信了,还给了他酬金。 2.伊阿古让罗德里哥嚷嚷,让苔丝的父亲知道,他的女儿跟了摩尔人奥赛罗。 苔丝的父亲知晓后找奥赛罗要人,得知女儿情愿,便和她断绝了父女关系。 3.伊阿古要破坏奥赛罗和苔丝的夫妻关系,他要让他相信,他的副将凯西奥给他戴了绿帽子。他分以下几步: 1.他诱使凯西奥喝醉,指使罗德里哥激怒他,让凯西奥当众出丑打人,这一幕被奥赛罗得知,免了他的职。 战果:成功离间奥赛罗与爱将凯西奥的关系。 2.伊阿古让凯西奥找苔丝,让她帮自己在奥赛罗面前说好话,从而恢复自己的官职。 凯西奥找苔丝,正巧被奥赛罗撞见,伊阿古含沙射影的说这两人关系不一般,引发奥赛罗怀疑。 3.苔丝丢了奥赛罗给他的手帕,手帕被伊阿古老婆艾米莉亚无意捡去,伊阿古拿走手帕,没告诉艾米莉亚做什么用。 伊阿古偷偷把手帕丢在凯西奥家里,被凯西奥捡到。 4.疑心的奥赛罗急切的想证实老婆有没有和凯西奥私通,问伊阿古,伊阿古编造说听见凯西奥梦中叫苔丝。还见到凯西奥有一块和他送给苔丝一样的手帕。 战果:奥赛罗信了,彻底愤怒,命令伊阿古杀凯西奥,自己结果苔丝。 5.奥赛罗质问妻子,自己送她的那块手帕哪去了,苔丝慌称没带(实际是丢了,怕丈夫怪罪。) 战果:奥赛罗更加深对妻子不忠的确认。 6.伊阿古继续添油加醋,说凯西奥与苔丝有染。 7.伊阿古设计,让奥赛罗暗中躲藏,偷听凯西奥与伊阿古对话,伊阿古把话题引向凯西奥和一位妓女的关系,让不明真相的奥赛罗以为凯西奥说的是苔丝。 战果:奥赛罗更加确信,凯西奥与苔丝有一腿。 8.伊阿古指使罗德里哥刺杀凯西奥,被对方反杀,伊阿古暗处补了凯西奥一剑。 战果:凯西奥残废。 9.另一方面,奥赛罗来到苔丝房间,掐死了苔丝。 伊阿古战果:凯西奥负伤,被奥赛罗革职;苔丝被奥赛罗误杀。看上去伊阿古要得胜。 转折处的关键人物:艾米莉亚(伊阿古妻子) 奥赛罗掐死苔丝后,艾米莉亚碰巧进来,撞见这一幕。另外,其他人也赶来。艾米莉亚问奥赛罗为什么杀妻,奥赛罗说她是淫妇,艾米丽亚问为什么这么说,奥赛罗说是伊阿古告诉他的,还说见到凯西奥拿着自己曾给苔丝的手帕。 艾米莉亚幡然醒悟,揭穿了伊阿古借手帕栽赃凯西奥的诡计。 众人擒获伊阿古,奥赛罗知真相后愧疚自刎。 《奥赛罗》故事源头:取材于意大利小说家辛斯奥的故事集《寓言百篇》中的《威尼斯的摩尔人》。原作很简单,莎士比亚在这个基础上改编,扩充故事情节,增加人物,让这个故事充满戏剧性。 轶事:1922年的一天,美国巴尔的摩市上演奥赛罗。就在奥赛罗要掐死妻子的那一刻,台下一军人霍然而起,厉声高喊“我不能看着一个黑鬼杀死我们白人妇女”,当场将奥赛罗的扮演者击毙。 评价:这部曾被戏称为“手帕的悲剧”的作品,至今魅力不减,就在于它揭示了一出家庭悲剧背后的社会文化及种族冲突的原因。 为什么伟大:如果是一般的奸臣贼子构陷主公,顶多会是一部精彩的历史剧,但莎士比亚给这个故事了一个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分别是伊阿古代表的白人,以及奥赛罗代表的黑人。于是,这个故事超脱了简单的君臣谋反伦理,也超脱简单的家庭夫妻反目,上升到两种民族之关系,有了更深的社会学思辩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