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出墙》经典影评集
《红杏出墙》是一部由普莱斯顿·斯特奇斯执导,雷克斯·哈里森 / 琳达·达内尔 / 鲁迪·瓦利主演的一部喜剧 / 音乐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杏出墙》精选点评:
●not funny, not funny at all.
●精湛的编剧技巧,故事结构,无懈可击的演技,音乐的浑然一体,让人乐趣横生,太棒了,7.7分实在亏
●mediocre
●后面太闹腾了真可惜
●20/2/24:同题材看红唇相吻足矣。
●一点都不好笑的喜剧片,男主无可救药的直男癌让我非常的厌恶,本片入选cc的原因可能是三段幻想的结构非常精妙,还有那个推进到眼部的著名长镜头。 琳达·达内尔实在是太美太美了。
●Farce教参…还带配乐
●普雷斯顿·斯特奇斯的片子总是将神经喜剧和动作喜剧的元素结合得异常完美,这部电影同样是由一个误会引发误解的老套路,但导演将音乐元素融入到影片中非常成功,幻想与现实对比制造笑料的手法同样非常高明。
●一出闹剧 靠~~害我下那么久~~
●只有一方神经的喜剧就已经不是神经喜剧了
《红杏出墙》影评(一):老男人的疯狂
“覆盆子汁的味道在她身后飘逸,她穿了一件绘满牡丹的丝质洋装,蜜蜂围绕着她像围着土耳其蜂蜜蛋糕。”我至今仍为这段描述这个摇曳的背影魂牵梦萦,所以,很难想象当这样一个天生尤物在明媚的午后活生生的塞进一群每日群聚一处举着酒杯散漫的嚼舌讥讽的腆肚子秃头顶的男人们的视线中时将会扬起何种规模的波浪。
观看与拥有美女历来是场或明或暗的共属于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风潮,经久不衰的势头为文字和光影世界增添了不少的噱头,作家兼大导演普雷斯顿•斯特奇斯在《红杏出墙》中就玩出了一场老男人的疯狂。导演对电影的掌控能力很强,三段交响乐的组合极为流畅的搭配上三段自恋般的设想,于是时而虚弱哀怨时而意气风发时而面目狰狞时而歇斯底里的著名指挥家在我眼前不断晃悠。特别是导演很善于设置一些细节轻易的把观众拉进他的电影中并且为之心戚戚为之笑哈哈:割喉用的刮胡刀一大早派人被磨得能削断发丝,第一场谋杀案布置的令人叫绝,“俄罗斯轮盘赌”的高级游戏在以愉快的表情稳健的动作下对准脑袋的那刻就让人一边悬紧着心一边哭笑不得。斯特奇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个人魅力。
不过不知为何在我眼里片子显的有些冗沓,导演的喜剧意图很明显,尤其是指挥家结束完指挥后匆匆回公寓操持起报复行为时的拙笨行径与之前完美的谋杀设计之间形成的对比所营造出来的喜剧效果,让我感觉到有明显的斧凿痕迹。这似乎大大削减了喜剧的真正力量,一股形而上的力量,而让此片偏向于闹剧了。
《红杏出墙》影评(二):打翻醋桶的藝術家
ir Alfred 是個指揮家,有個年輕貌美的妻子。本來他的brother-in-law 跟他講,你妻子可能有some secrets,他非常肯定的不相信。第二次是偵探上門,你妻子如何如何和你的經紀人Tony,他還是不信,第三次,和妻子約在的餐廳,遇到她姐姐,問他們怎麼不做一塊去,她姐姐講,那麼可愛的一對,怎麼坐過去啊?brother-in-law還給了他偵探的名片,本來要發脾氣了,結果看見自己的妻子和Tony相談甚歡,開始吃醋了,各種諷刺。在去找偵探辦公室,發了一通脾氣, 內心開始發生變化了。
ir Alfred 第一場的指揮,還沒有上臺,當時妻子Daphne還沒有產生懷疑的時候,心情愉快,開心之情言溢于表。但是當音樂會當天對他的妻子懷疑不忠后,接下來三個曲目都混雜著他的情緒和幻想。第一個曲目,幻想著殺死他不忠的妻子之後,再嫁禍于Tony,設計的非常巧妙和有邏輯,顯示的非常熟練,還會清潔犯罪現場,分秒不差。於是指揮的高山流水,各種謹慎小心,各種陰謀詭計;第二場的曲目,他幻想著,他還是認了吧,給愛妻一筆錢,讓她和Tony離開。各種悲情悲催,感染觀眾,音樂會上打雜的兩個老頭子淚流滿面,哇哇大哭;第三場的曲目,他幻想了還是直接當著Daphne和Tony的面,掀開這個不忠實的事實。於是他開始引誘Tony和他玩個小遊戲Russian roulette,可惜死掉的是他自己。然後指揮的曲目各種悲催幽怨。
交響樂上,之所以指揮最重要,是因為他是這裡面的靈魂。他的情感走向,直接影響了這些曲目演奏出來的給人的感受。
誰知,當交響樂音樂會結束后,Alfred趕快回家找東西實施剛才幻想的情景,結果想像的和實際上,是兩碼事。實施謀殺,錄音,電話,亂成一團,各種滑稽,各種忍俊不禁。
指揮家因為年紀大了,各種試探和質疑自己和妻子,其實,這個長長的試探和“吃醋”(姑且稱吃醋),他也是個深愛妻子的自卑的可憐蟲啊,哈哈,在結尾,妻子向他坦白那些讓他誤會的婚外戀,是不存在的。Alfred開心的告白:A thousand poets dreamed a thousand years,then you were born,love you.
看,吃醋的男人真是太可怕了呢,之前他還想殺了妻子呢!對於一個不忠實自己的妻子的懷疑,男人開始變得粗魯,然後想方設法殺死不忠的男或女,然而,這一切只是個誤會之後,他一概不提之前,真是個大男人。惹誰也不要惹吃醋的大男人。可是,這樣的大男人又可愛的想到:與妻子分手了,給她一筆錢吧。youth for youth,beauty to beauty。看,悲催的要放手。
大家都講,中國男人因為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緣故,男尊女卑,是極其大男子主義的。其實,西方男人也不會小男人到那裡去。爲了女人,决鬥,殺了姦夫淫婦,哈哈,各種奇葩不分國家地區,也少不了。但是,一個對家庭婚姻複雜的大男子,也是值得尊敬的呢。
Rex Harrison講話悠揚頓挫,非常有意思。Linda也很漂亮啊,有點瑪麗蓮夢露的感覺,她在劇中是個年輕的小妻子,可謂她的所有頭銜衣服都是丈夫的,當Alfred懷疑她不忠,而十分粗魯的時候,她雖然氣憤,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體貼的講:you got a cold。
影片溫馨,英式幽默搞笑,劇情簡單,倒是一口氣看下來的故事。
Rex Harrison開始往USA發展了呢。
《红杏出墙》影评(三):爱的小魔棍
1948年由普莱斯顿·斯特奇斯执导的《红杏出墙》(又译《吃错药》),似乎在告诉我们:男人对爱的渴望一点也不逊于女人,且男人在爱情中的小心眼,一点也不比女人大,而为了所谓绝对占有的爱,可在所不惜以至倾囊解出。囊,并非只是钱和物,还包括用脑用心,抑或花招百出,原是一场恶梦而已,乃至弄得鸡飞狗跳和啼笑皆非。
一部电影要想得到喜剧的效果,并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这得靠电影综合优势的给力。该片时隔六十多年后,仍颇有嚼头。该片从导演、剧本、演员、摄影、音乐等各个环节上,可谓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无缝。按巴赞的说法,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是电影类型的创新时代,并确立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影坛的绝对优势,因为电影的形式优势已被好莱坞攻占,所以五十年代后的各国电影,更多的创新体现在内容与题材上。
由雷克斯·哈里森出演的乐队指挥阿尔弗雷德,深爱着妻子(琳达·达内尔饰演),原本爱得简单本真,却因妻子妹婿奥格斯特的小心眼而迁怒到爱妻,继而怀疑她与自己的年轻秘书托尼有一腿。他的光火,爱妻还以为是他工作的解压方式。而演出在即,阿弗雷德的大块疙瘩无法祛除,只得化怒火转嫁到偌大的剧院舞台上,让指挥乐队的小魔棍成为策划弑妻的最佳动力。手中的小魔棍既可诠释美妙的音乐,亦可成为爱的迷思与利器。
随着悦耳又激昂的交响曲弥漫在剧院中,他三段弑妻计划同步上演:第一幕杀妻,以嫁祸于奸夫托尼。先让妻子约托尼去跳舞为借口,利用刚刚发明的录音机录下“杀人、救命”的录音,导演一场谋杀妻子的骗局。第二幕破财消灾,支付托尼一笔费用,让他远走高飞,实际上可能人财两空。第三幕玩转“俄罗斯轮盘”,即与托尼玩左轮手枪,看谁走运能碰到这一颗子弹(也是唯一的一颗),结果自以为稳操胜券的他,竟然“死”于自己的主意下。
看来这三个策划都不靠谱,唯一成功的是现实中的乐队表演,掌声雷动,爱妻就在楼上深为感动,虽然这一日情势突转,感觉到一向爱她的阿弗雷德,对她显得莫明其妙地愤然,但她还是沉浸于观众对他的掌声中。
但阿弗雷德可不这样想,他仍专注于弑妻计划中,并要付诸实施。乐队演出完毕,他立马跑回家搬录音机,准备完成第一步计划,可事与愿违,羁绊太多,等他疲惫不堪之际,爱妻赶到,说出有一次去托尼房间的缘由,原是她怀疑妹妹去了托尼处,于是到托尼房间,但发现妹妹不在就出来了,刚好这一幕被侦探社的人看到。
事情就这样简单,并非侦探社和他怀疑的爱妻与托尼劈过腿,如梦方醒,兴奋莫明。从噩梦中清醒过来的阿弗雷德紧紧地拥抱爱妻,如同影片一开始人们所羡慕的一幕,他在她耳边温柔絮语:我所得到的爱,如同千来来千位诗人所渴求的爱。
201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