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统与对外关系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传统与对外关系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0-11-23 04:08: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统与对外关系经典读后感有感

  《传统与对外关系》是一本由相蓝欣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 32开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统与对外关系》精选点评:

  ●虽然没开出药方,不过至少提出的问题已经很有启发性了。

  ●不错的

  ●书城一个下午,我思绪恍离读完了这本小书。我明白语言是思考的工具,却从来没想过是它是这样的深入骨髓,让人形如井底之蛙。我不是同意相先生的多元相对(我个人解读他至少是一半赞同相对主义),甚或,我不同意这本书里的大部分论述。但是,这种揭穿皇帝新衣的剑走偏锋的思维,是令人慑服,令人见山不是山。

  ●反思近代以来羼入国人思维中的西方元素(如基督教二元论、对零和斗争的强调、带有宗教终极关怀色彩的进化论、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本体论色彩的政治思维、个体主义假设以及法治思想等)对其观念体系造成的混乱。此书中批判的观点还算有启发,但论证实在太过粗陋(涉及作者专业及西方理论的部分感觉半信半疑,而对中国思想和历史的讨论简直同民科一样);而至于如何澄清思想,建立体系,书中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论述。然而批评后静而思之: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做到完整地反思现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呢?什么样的学者有资格有能力建立一套新的中国话语呢?面对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的曲解,学者大多只能从各自领域对其进行局部的反驳,而难以有效地颠覆其系统;做思想史的学者想建立体系,但往往因为太远离经验材料而自说自话。但又不能坐待土崩瓦解。难

  ●对于这么一本偷换概念,逻辑混乱的书,为什么还有人叫好。这本书就差直叫:‘我们比你们好五倍!’

  ●牛气!功底深厚啊! 不过作者仍然难以摆脱其极欲破除的西方中心论思想,论证不免矛盾。既然推崇“和合”怎又处处强调“对立”?

  ●和北方的思想分野明显啊

  ●通过通向传统已不仅仅是争论,而是事实和实践了;许多观点也许可以进一步思考,但其中的问题意识确实是难以拒绝的。

  ●读下来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许多观念不敢苟同,甚至觉得有点扯。比如,作者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政治永远是以人为本的政治。”文革也是如此。“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秩序由‘礼’而不是‘法’为主要调节工具。”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法治是礼崩乐坏的征兆。”美国社会出现大量诉讼案,正是其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秩序不稳的表现。所以,“用法治取代礼治是不现实的······不能放弃以人为本的法律传统。”也就是说,法治只能作为礼治的辅助功能。

  ●有点虎头蛇尾

  《传统与对外关系》读后感(一):挠在了痒处

  我心中有很多在迷惑的东西。他正好挠在了痒处。

  其实,我很是站在自由/民主/宪政/社会达尔文这一边的。结果是因为没有弄清自己,看到了人家的西式厨房,老是怀疑自己的“柴禾锅灶刀瓢勺”。看了这个本书,我觉得自己可以停一下了。

  《传统与对外关系》读后感(二):传统是传统,对外关系是对外关系

  相蓝欣提出了一个大问题。中国20年前在意识形态上好象败给了西方,于是20年来就淡化意识形态之争,专心致志发展经济,通过与世界开展经济合作走向世界。相蓝欣提出,经济有其局限性,不能回避意识形态问题,我们要大胆地与美国(以及西方世界)沟通对话。我完全同意这一看法。

  问题是,具体怎样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与西方沟通。相蓝欣在尝试学贯中西,具体说是扬中抑西。根据相蓝欣的分析,要么是中国的传统比西方高明,要么是西方的东西也不好,要么是西方的东西从根子上还是从中国学的。似乎越是留洋喝过洋墨水的,对传统就越有一种温情,对西方经典反而更多持批判态度;而国产的博士学者们,往往将西方概念、理论和名词奉如神明。我佩服相蓝欣旁征博引、恣肆批评的水平,读来也颇酣畅淋漓。但这样的论说,足以支撑我们去跟西方说一说、辩一辩吗?

  相蓝欣说,“落后就要挨打”不对,发达了照样挨打,有人落后也不一定挨打。好吧,请告诉我,近代以来我们挨打到底是为什么?

  相蓝欣说,西方搞欧洲中心论、搞二元对立,把世界搞得污七八糟。中国好,中国是小农社会,中国既有秩序又有自由,中国是谦谦君子。相蓝欣还说,文明没有优劣。问题是,当两种不同的文明接触时,是按谦谦君子的规则行事,还是按污七八糟的规则行事?

  事实上相蓝欣在书中对西方还是有明确的区分的,认为欧洲是欧洲,美国是美国。欧洲开始反思民主了,美国还深陷民主迷信。欧洲有较好的政教分离,美国则从立国开始就有深刻的宗教情怀。相蓝欣进而提出中国要和欧洲接近。我怀疑这是伊拉克战争前后对美欧分裂的一厢情愿。在意识形态上,欧洲对中国的排斥、反感和偏见,似乎较美国有过之无不及。2008年奥运前的事件,可以为证。

  这本书还是值得反复阅读,对传统的解释很独到,很有启发性。中国要发展,传统的本土的资源仍然是重要的智慧来源。但传统也是任何人想甩也甩不掉的。日本人脱亚入欧一百多年,政治经济和社会与西方已经够接近了,但日本仍然是一个有浓郁的东方传统的国家。很多情况下,我们可能没有刻意从传统中寻找灵感,但事后呈现的脉络往往有传统的影子。

  《传统与对外关系》读后感(三):有益的尝试

  在我看来,相蓝欣先生的这本著作体现出来的成就,远远超过之前“著名”的译著——《大趋势》(http://www.douban.com/subject/2115664/)。《大趋势》翻译的那个蹩脚哦,真是赶上了当年人民大学出版社找学生翻译管理方面的著作那种水平了,生涩的词语、语法的不兼容,让人看起来很累。要不是装帧不错,公司也正在谈论战略的事情,书店再给我半小时读书的时间,我可能不会买这本书。

  但在《传统与对外关系》中,相先生还是回到了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实际上这也是许多中国人擅长的领域——讲道理。他提出中国应该构建自身话语体系的主张,尽管没有系统的论述(这属于学术的范畴,目前的中国人很少有在这个领域中施展才华的耐性),也没有多少可行的方法、路径,但仅仅就是一通“理性思辨”也足以让我有所感触了。

  学术(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文)往往充当着经济的先导和占领的位置。西方率先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据此产生了极大的生产力,获得了经济的全球优势。经济横行的同时,学术就会以解释、预见的初衷,完成对经济的包装,学术、经济互相勾结,最终很可能完成对其他地方的长期占领。

  在相蓝欣先生看来,五四以来的中国就是处于这样的情形。一个非常荒谬的归因,在少数精英的带领下,让我们这个民族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自己的传统,转向了对西方传统或现代的半吊子的理解。在相先生的分析来看,这个荒谬的归因就是“落后就要挨打”。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挨打无数,于是中国人开始思索为什么中国会挨打。有人总结为技术的差距,后来经过洋务运动并不彻底的试验失败后,人们更往前走了一步,认为是制度的失败,再往前走就是文化的失败。既然我们是挨打的,我们可能在什么地方落后的,于是未经多少充分的论证(中国的学术一直是落后现实的,现在依然如此,这一点非常可怕,或许我们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这样)便一股脑的认定自己的传统什么的统统是落后的。于是,中国的传统戛然而止。尽管还有大师在锲而不舍的推动传统的延续(比如钱穆),但地位已经非常边缘了。

  直到今天,中国经济开始不可阻挡的成长了,在世界重新发挥影响作用了,我们突然发现西方的传统理论无法解释和预测我们的未来,我们自己的传统也已经中断多年,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我们也说不清楚了,于是才有了我们非常尴尬的现实。“和平崛起”会招致对手的误解,“和谐社会”也会被别人认为是另有图谋,经济影响力大增的同时,我们的思想影响力居然还是侏儒,此时此刻,身为国际政治问题专家的相先生试图分析论证,因为我们身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无法解释本来是靠我们自己的传统发展得到的结果的。于是大胆的提出依靠自身的优势,重新构建世界话语体系的构想。

  实际上,这样的可能不是没有。日本经济的成功,应是让美国人在《管理学》的教科书中写进了“团队”、“改善”,从而掀起了企业中研究文化的热潮。中国式的成功,也应该有自己对背后逻辑的合理解释。但问题是,这样的事情谁来做?没有足够的传统积累,没有对现状的清晰把握,没有在二者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恐怕无法胜任。困难不代表没有可能,虽万难,有人往矣,使我们这个民族重要的传统之一,而且程度绝不在美国大片宣扬的使命感之下。对此,我倒是抱有热烈的期待。

  相先生的论断看来是花了很大辛苦和决心的,6年10万字,一方面是在积累完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下定决心的过程。否则,站出来彻底否定冯友兰、熊十力、鲁迅、胡适等等一干人的思想和把势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我们这个民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个只说不练假把势就可以否定你众多的辛苦。

  事关重大,真的希望能有更多人的加入到这个讨论中来,我以为思想家、哲学家们的加入,对我们这些看热闹的家伙们更有利。毕竟,这本书中的好多观点、引用、分析都是建立在对哲学的批判上,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我们实际上很难真正从逻辑上进行验证的。没有了这种验证,我们这些读书的就与跟在易中天、于丹后面等着人家嚼好的馍喂给我们的可怜的羊羔,有什么区别呢?悲哀啊!悲哀啊!那个五四太疯狂了!

  《传统与对外关系》读后感(四):是训诂学吗?

  最近看完了相蓝欣先生的《传统与对外关系》一书,稍微有一点意外,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下了如此大的功夫,有些确实颠覆了我的既有的思想认识。当然大部分内容我还是不能接受,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他所犯的还原主义错误,用中文解释就是太训诂学了。比如他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解读,“优”非“优秀”的意思,而是“充足、额外”的意识,怎么说呢?“在学习上时间充足有剩余时间的话,可以从政;哪怕从政也要找时间来学习”,当然从训诂学的意义上讲,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能改变什么呢?其实在这本小书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作者力图还原我们对中国传统(儒家)的种种误解,但是他却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五四”以及“新文化运动”在作者眼里是“民主与科学”的倒行逆施,因为在作者看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的彻底否定,本身就是非民主和非科学的行为,而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那一套民主实为拾人牙慧,为西方过时的理论。我倒是以为,如果是真民主和真科学的话,何来过时一说呢?直到现在,民主与科学的概念依然熠熠生辉。其实,作者的意图是想从中国的传统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元素,而不是一味地去崇拜西方,这一点我很赞同。但是,很多东西不是你训诂一下,就能解释清楚的。就如“学而优则仕”,早就成为一般共识了,及时追根溯源的话,非其本意,但是“求学后升官”也的确是中国的传统,它真实的存在过,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作者指出了“五四”以来的因果论产生了三个严重的误导,在这里不妨引用:第一、它假设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处于落后状态;第二、认定中国的唯一任务是全方位地赶超“先进”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第三、赶超的同时也是脱胎换骨、舍弃自身落后的文化传统的痛苦过程。这无异于对“五四”精神的全盘否定,当资中筠等先生极力回归五四精神本源的时候,还有极力否定“五四”的声音,而我们现在信奉的“五四”又是哪一家的“五四”呢?

  作者首先从“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命题出发,指出这是一个悖论,至少对中国来说,不太适合提出这样的说法(虽然这是历史教科书对中国近代史的经典解读),首先,“中国人是先挨打,然后才知道落后”,中国直到鸦片战争之前还一直以天朝上国自诩,挨打了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行。但是,在当代中国还会挨打吗?我们承认自己落后吗?“落后就要挨打”与“和平崛起”是一对截然对立的概念。如果“落后就要挨打”是金科玉律,那么就必须承认恃强凌弱是合理的,而这正是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导逻辑。那么,中国的“崛起”则意味着其他国家(特别是周边邻国)的相对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话,施动者是谁?

  作者对西方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相对主义持强烈否定态度,但是作者所谓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的界定也未免过于宽泛。例如,“政治”这一概念,是西方的表述,难道我们就不用吗?反而用儒家的“政者正也”来表达政治?如果我们知道今天还在用“群学”来表达社会学的意思,那么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何来?哪怕是作者所维护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中心结合的合成语,概念上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实质上的西方中心主义还是有区别的,我觉得很多时候都是从概念上去追究其是与非,特别批评20世纪以前日本对西方概念的引进和翻译(因为今天很多概念都是中国从日本间接引进的),而日本的表述又不符合中国的传统规范定义,这样就存在语义上的落差,久而久之,古今意思就想去甚远了。其实,也不无端地批评日本,谁叫我们甲午战争输了,引领了中国赴日留学(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所有出国留学)的第一个高潮(按照罗志田先生的解读,第二次留学潮是庚子赔款后的赴美留学),如果晚清的中国一直保持强势的话,说不定西方的东西会被我们翻译的更加贴切,更符合传统,甚至我们根本不用翻译,因为我们一直是世界的中心。

  我不得不佩服的是,作者在哲学层次上的理解是比较深刻的,当然也许是我对哲学的理解太肤浅的原因吧!作者比较推崇尼采和维特根斯坦,对黑格尔、施特劳斯等人嗤之以鼻,推崇尼采是因为尼采本质上是反西方、反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黑格尔自然是因为黑格尔的文化相对论以及对东方中国的一己之见。总的来说,读每一本书都有一些收获,这一本也不例外。虽然我总结的东西,总是那么的肤浅,一点一点进步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