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100字

2020-11-25 00:57: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100字

  《世说新语精读》是一本由骆玉明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说新语精读》精选点评:

  ●从二手材料开始补课,再度要赞一下骆老师的文章。前者乱世有人的觉醒,如今乱世有党的觉醒。

  ●“达者皆言旷远解兵,痴人尽道清谈废事。”矇昧渐去,人性觉醒。

  ●归纳的这些主题以及串讲都很好。“会心处不必在远”,就在这些跃然纸上有趣的灵魂。

  ●外行入门佳作。物质世界的心灵自由。相比之下,易中天老师果然是个脑补党

  ●适合本科生普及读本,不够深入,也没有太多的创见。

  ●好读,导读+篇目串讲性质的书,每讲都不深,但可谓博了,最喜欢234和11讲。言语里时不时露出的锋芒让人想见骆的文士气。对历史政治化解读的不满多少有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味道(如对陈寅恪、刘孝标一些说法的反拨),但这份耿直实在让人欣赏。

  ●圆融的幽默和精彩的解读

  ●在朋友的庄园一起聊到这本书里的内容,感到它切实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啊好看,非常好看。

  ●草草翻过,没啥感觉。写作者的个人倾向比较明显。大概我真的无法与lym分享共同的情感结构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一):读此书,甘之如饴。

  高中时买了一套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这次是冲着作者来买的。拿到书后下了一跳,封底赫然印着本科精品教材之类的话,也是给上课的那些滥竽充数的教材给吓怕了。而翻看这本书 ,欣喜发现没有板着面孔说教,也没有故作高深之语。作者力求浅达而不失其旨。本书的分类也能让初识者比较容易的了解《世说》的内容。先前在图书馆里借过一本蒋凡、李笑野、白振奎评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全评新注世说新语》,真是大失所望。此外书后附有《世说》原文,便于一般之诵读。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二):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本书是作为大学中文专业本科教材来编写的,但是我作为普通读者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以若干专题为章节,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魏晋时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本书重点关注《世说》的思想与文化内涵以及时人的艺术趣味。作者认为《世说》的精神价值体现了魏晋时代士人对尊严、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与热爱,而这些都起因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读罢我似乎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被魏晋风流所吸引,因为那就是人性的解放,自由的感悟,因此阅读此书不仅可以了解历史上那个灿烂夺目的时代,也可以学习一些安身立命的人生经验。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三):高蹈与委顺--士族矛盾的思想与情怀

  整个《世说》是需要在大环境的考量下来进行理解的,骆玉明老师对整体环境的把握非常到位,语言用词也非常优美,把士族政治下,士人们的追求与无奈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我的读书笔记,供参考:

  http://www.fuzihao.org/blog/2016/04/11/%E4%B8%96%E8%AF%B4%E6%96%B0%E8%AF%AD%E7%B2%BE%E8%AF%BB%E7%AC%94%E8%AE%B0/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四):入门佳选

  买的豆瓣阅读电子版,偶尔在吃饭等人的时候看了一章(皇权与士权),便一发不可收拾。告诫自己要等完成了专业课等相关复习后才可以看,即作为厕所文学啦之类。

  所以只谈个人感受,不做严格的笔记。作为作品选(精读课),本书的分析有血有肉(词穷了),很值得当做敲门砖。深感我太浅薄,老是把索引(也许是错误的片面的)当成知识本身,希望以后有时候仔细研读原著吧。

  从目录看,先交代了大致背景(文学史上的定论一类),后又分十三个专题仔细讲解,专题的先后是有一定逻辑的,如首讲大的时代背景(皇权与士权),接下来的专题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展开。我是兴之所至翻到哪是哪,感觉乱序阅读并不是很影响。

  用西方那套学术系统来划分或定义咱的东西,还真是牛头不对马嘴啊。这还是我原来理解的“小说”么?书本导论里劈头就说,这是古代意义上的小说。这一点作者在“《世说新语》的性质与门类”一节中讲得很清楚。

  看完第一讲(皇权与士权),接着看了第十二讲(女性的风采),最大的感触是光靠注释根本看不懂(买过又搁置的余嘉锡本世说新语笺疏,不用争辩了,我绝对不可能看懂,估计能把字句搞明白差不多了,但这样又没多少意思了嘛),还必须熟悉汉末至魏晋那段纷繁的历史。就好像节录一段红楼梦人物的对话,说自己单靠字句就明白的人就是抖机灵,如果不放在具体事件和人物中仔细体会是很难明白个中旨趣机要的。掉书袋的乐趣也好,灵机一闪的愉快也好,越是内涵丰富的东西,越需要靠深挖才可以体会个中好处。怎么都觉得这是本历史休闲读物啊。

  第三讲名教与自然,大受启发,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中间私下比附了一下,西方现象与实在的区分,似乎自然与名教比前者广,额,也不对。之前看文学史文化史之类,一到玄学部分就完全懵掉了。说起来,谁来给我解释一下禅宗,我始终不明白。

  《世说新语精读》读后感(五):魏晋风流

  很多书都丢了,世说新语的影子还在,很喜欢的书。读不懂的地方看看学者解读挺好的,毕竟古文底子差。

  君主专制越是强大,对思想文化的钳制就越严厉,对个体价值、个人尊严的认可度就越低。

  [强人政治,走开]

  而门阀政治不仅保护了贵族阶层的物质利益,在特殊的条件下,这一阶层人士更能体会到生命的高度和个人自由的价值,对历史文化与生命现象的复杂微妙也具有更深刻的认识。它们的思考与创造,因而具有珍贵的价值。

  [生而平等是个笑话]

  汉魏之际出现的从崇敬圣贤到崇敬英雄的变化,其根本意义在于显示了这一时代对人的智慧、勇敢精神和创造性的重视,这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富裕活力的表现。

  [大凡尚贤,多是末世]

  好驴马不入行,一切入格的人物,都充满了一种独来独往的精神

  衡怀一刺,遂至漫灭,竟无所謁

  [抱刺怀中,三年字灭]

  才即不长,于荣利又不淡,率真少许

  [哈哈哈]

  虽然命名的行为给了事物以秩序,虚无名才是万物的本真状态

  [一百公里外俯瞰的真理]

  君立而虐兴,臣设则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此非所宜养百姓也

  [阮籍猖狂!阮籍猖狂!]

  庄子是罕有天赋的,他凭借深刻的洞察力,看到了人生无法解决的荒谬。他不指望从现实中寻求自由的道路,却给出一个无比壮丽然而是虚幻的“逍遥乎天地之间“的境界,并将其视为生命的终极意义。他留给后人的是诱惑、悲伤和吊诡。

  魏晋易代之际,是一个虚伪而又危机四伏的时代

  庄子所描述的“逍遥”,原是一种特殊的、非常人可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它代表一切束缚的完美的自由,是生命的梦想;达到“逍遥”的前提,就是对庸俗知识与卑琐精神的克服。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正在我辈]

  人类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在许多的情形下,生命显得短暂、渺小、无意义,这给人心带来极大的压迫。而客服这种困苦的一个途径,是把生命和某些永恒伟大的事物相联系,使前者拥有后者的品性乃至生命力。

  譬如写水着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自然的人性本来无所谓善恶]

  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玠庭耳

  [看书还是喜欢故事,可见我看书之不入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