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的兴衰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精选

2020-11-28 01:55: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精选

  《国家的兴衰》是一本由[美] 曼瑟·奥尔森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5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兴衰》精选点评:

  ●这翻译,让我有点懵。

  ●初读这本书,第一遍下来对于书中的知识以及观点觉得生涩,第二遍对于书中的观点以及相关理论有稍微的理解,对于本书的前三章,第一章作者提出对于现存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自己的想法以及问题,第二章讲述集体行动的逻辑,在此书之前作者有一本书为《集体行动的逻辑》,从集体行动的一个悖论入手,得出结论社会选择激励性只对小集团或小集团联邦构成的大集团才有效,同时表明,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来,可以获得选择性激励的那些集团比不能够获得的那些集团更能达成集体行动,小集团将比大集团更能参加集体行动。第三章则是将第二章的观点与其他逻辑或事实联系起来,特别是与经济学的某些标准观点联系起来,提出九个含义。 后四章作者围绕着前面提出的命题和含义来解释他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几个问题。 作者指出二战后法、德、日取得较好的经济成就来支

  ●《国家的兴衰》主要是从非历史学家的角度分析研究为什么有的国家不断衰落,举出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印度,南非等等例子,分析国家衰落的原因。很简短的一本书,算做一篇长的论文更好!

  ●分析很具体的一本书,主要讲二战后主要的几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但读感上没有权力与繁荣和集体行动的逻辑好,可能是翻译问题,也可能是实事分析没有理论分析有趣。

  ●流寇、坐寇、闲不住的左手…此刻才明白川普说的镜像,说的平等

  ●太老了,翻译也不行

  ●分利集团视角下的国家兴衰的原因。不同于以往传统政治经济学对二战后国家兴衰原因作出的归纳。颇具独特性。囿于经济学理论上过于薄弱,国家政策、滞涨的分析看不太懂。

  ●翻译难受,转读另一译本《国家的兴衰探源》。

  ●主要分析国家衰落的原因,认为长期稳定的环境促成分利集团影响越来越大,通过政府干预,阻碍市场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发展解释力比较强,但是展开到其他国家就没那么强了,尤其是中国,很难解释清楚宋到清的千年衰退。

  ●不得不说被作者深刻的思想和清晰的论述所折服!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一):翻译用点心呗

  

这本书读起来太痛苦了。一小部分原因是书中涉及到了一些经济学的知识,作为一个门外汉,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但最主要还是因为翻译的质量太差了。整本书完完全全就是直译——英文的句式是怎么样的,他就怎么翻译;单个英文单词是什么意思的,他就怎么翻译——让人完全没有读第二遍的欲望。哪怕一句话读不懂了,也不想回头去看第二遍。所以这本书我就稀里糊涂的翻过去了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二):一本对我国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的书

  我们国家现行的发展阶段中,正在形成形形色色说的分利集团。

  官商勾结,各种太子党,温州人,鄂尔多斯煤老板,可以想见的可重利益集团正在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巩固自身的利益,累积个人的财富。

  奥尔森认为,分利集团的长期稳定发展,最终会让一个国家走向没落。

  那我们国家的这些利益团体,他们究竟会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

  城市化浪潮中,城市的扩展很多都选择了建设新区、新城的方法,在大面积土地扩张的同时,又是哪些利益集团在操纵,他们最终会如何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

  另外,看到有人说商务出版社的翻译会好一点。自己读上海人民的这本,作为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实在觉得比较晦涩难懂。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三):关键点

  1.不存在任何一个国家,所有具有共同利益的人都可以形成对等的组织并通过广泛的讨价还价达成最优结果。 2.在边界不变的稳定社会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大量的集体行动组织或集团3.“小集团”的成员具有达成集体行动的不成比例的组织力量,但是在稳定的社会中,这种不成比例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但不会消失 4.总而言之,特殊利益组织或联盟降低了社会效率或总收入,并且加剧了政治生活中的分歧。 5.共容性组织有动力使它们所在的社会更加繁荣,并且有动力以尽可能小的负担给其成员再分配收入,并且会禁止再分配,除非再分配的数量与再分的社会成本相比非常大。 6.分利联盟做出决策通常要比它们所包含的个人或企业慢得多;它们通常日程繁忙、事务众多,并且更经常采用固定价格而不是固定数量 7.分利联盟会减缓社会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减缓为回应不断变化的条件而对资源的再分配,并因此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8.分利集团,一旦大到可以成功,就会成为排他性的,并且会尽力限制分成员的收入和价值。 9.分利集团的增多会提高管制的复杂性、府的作用和惯例的复杂性,且会改变社会演进的方向。 论证细致,严谨,详实 可能是自己在经济学领域的基础还非常的不扎实,这本书读得似懂非懂的。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四):翻译有感

  最近翻译一些东西,与此同时也在看一些翻译过来的东西。看出现在和上世纪翻译方法的一些差别。看的书是同一本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两个译本,商务吕应中等译92年版的《国家兴衰探源》和上海人民最近新出的李增刚译本《国家的兴衰》。不用看内容,看书名就可以看出两者翻译的差别。商务的书显然是添加了一些理解的因素,而上海的则是遵照原文直译出来的。读起来感觉还是商务的译本通畅,也比较好理解,但是对照了从图书馆借来的英文本,又觉得这样翻译的确有风险,万一你对作者原意的理解有偏差呢?上海的本子倒是实事求是,绝对能做到“信”于英文原文,但是读起来经常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看文章的过程中还得按照英文语法分析一下主谓宾才读得下去。

  自己的翻译中也遇到很多类似的dilemma。商务请的人都是大学者人家敢意译,像我等菜鸟能准确无误地直译就算万幸了,哪敢奢求意译,搞不好就成了乱译...但是这样直译出来又的确不像人话,社科院李博士的译文中很正常的句子就不多,而且现在这种书是大行其道。估计看这样的翻译时间长了,真的会邯郸学步,中文都写不囫囵了。看看你写的东西中一句话里用的逗号是不是呈递增趋势?估计那就快了,比如像我...

  《国家的兴衰》读后感(五):《国家的兴衰》有感

  才疏学浅,这里能说的只是自己的疑问和粗浅的想法,篇幅也不敢写得太长。想说的就是两点,一个是本书对于“自由放任”的挑战;一个是关于作者的胸怀与人格。

  首先,这本书是对“自由放任”的挑战。去年上半年跟随韦森老师学习制度经济学,老师倡导的是哈耶克的自发秩序,听了课、看了参考书,开始笃信自发秩序的理论和应用。自发秩序的意义在于,各个经济体或社会,通过自发的方式形成各自的秩序和制度,而不同文明之间或这经济主体之间进行自发的竞争,优胜劣汰之下,优秀的制度就会显现出来。经济就是在制度的创新和竞争之中向前演进。

  然而,根据奥尔森的观点,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地形成各种特殊利益团体,而这些团体会要求通过再分配而要求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资源配置会偏离最优。如果说两次世界大战之前,那些因为特殊利益团体过多而造成较差制度的国家还有可能在战争威胁中被迫转型,那么目前国际社会对国家主权的严格保障意味着劣等制度可能会持续存在。

  但是,从经济历史的发展路径来看,对于制度的外部干扰显然令经济偏离帕累托效率。因此,经济的演进是否应该“自由放任”成为了一个悖论。

  其次,我想说的是奥尔森在书中所显示的高人一等的人格。在我看过的大家名著中,《国家的兴衰》所表现出的谦逊和胸怀是非常少有的。奥尔森在书中反复提到,他的理论不过是站在经济学巨人的肩膀上写出的。而在批评前人论点的时候,他也表现得非常地谨慎,比如对于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批评非常委婉。

  这里也想说两个反面典型。第一个是马克思,看过《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其中马克思对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做过毫不留情的批判,然而在我看来,马克思的许多观点是来自于亚当·斯密。殊不知,作为马克思经济学核心的劳动价值论是斯密最早提出的。而如果没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是不可能产生的。第二个是卡尔·波普。我看了他的《历史主义贫困论》,这本书对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不经区分就批判一通,尤其是对马克思的批判,更是“毫不留情”。虽然前面说到马克思在著作中所表现出的狭隘令人难以忍受,然而它在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许多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著作,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不敢绕过马克思。总之,胸怀与人格在此中高下立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