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2022-05-18 02:05: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100字

  《难以忽视真相》是一本由阿尔·戈尔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50.00元,页数:3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难以忽视的真相》精选点评:

  ●我能说什么,才看了几十页,就被书上的附图所震撼。无以复加。

  ●每个人都应关注的事实

  ●戈尔可惜了,治国理政的才华白白浪费了

  ●2018.08.02深夜读完,比纪录片更翔实全面。使读者更加认识到为何人类的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增加并深刻影响全球气候的认知更加深刻。人人都很渺小,但每个人都肩负着拯救世界的责任,是你,是我,是他~为了明天,爱护地球从小事做起。

  ●为我第一次看完后发现的现实而震惊。为我第二次看完后的平静而羞耻。

  ●还是一句很老土的话,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不要让最后一个标本是人类自己,最后一滴水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读起来超快的因为___

  ●立意和观点以及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论证的方法还是有些主观。论证上完全可以更加的灵活而富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完美的逻辑推理。感觉上内容还是值得进一步精修。以上。

  ●环保电影,老师推荐的;人类的贪婪和欲望吗,哪一天是人类的第二十九天呢?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鲜明的图片,数据对比,还有书本末端的实用信息。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一):这个又拿奥斯卡,又获诺贝尔奖的家伙

  谁能又拿奥斯卡,又获诺贝尔呢?事实证明,GORE可以。

  几点新启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可以两全其美;旧观念+新技术=不可预知结果;二氧化碳交易市场(购买碳指标)……

  最早看过了这个电影,后来想找原版书来看,可在卓越网上还要卖190块钱,实在心疼,退一步买了中文版来看。建议看过这本书的可以去看看电影,看过电影的就不用找书来看了。这本书跟电影一模一样,就像是电影上拿来的几个截图,文字上去掉了几个口头小笑话,少数地加一些背影资料。图片很多,文学很少,版式排得一般,有些版面很空,但图片质量还说得过去。

  看到最后一页,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保留价值的。

  内容是很有意义的,让我们认识到目前的环境危机,还能普及一下科学知识,看到戈尔不遗余力的宣传环境保护,还是挺敬佩的。对环境问题的深入了解也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上更升华一下,不那么自私地老想着自己。看到地球在月亮的地平线上升起那张照片,地球真是好可怜哪,又渺小又孤独,在这么浩瀚的宇宙中的这么一点小点上,生存着我们,还争什么争,亲如兄弟地好好活着吧。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二):狗仔队揭批五毛党

  从楼下流动图书馆借得戈尔的An Inconvenient Truth中译本。评论界认为这本书为作者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其中我更感兴趣环保的政治、经济、传媒层面。

  在经济方面,书中(p.252)介绍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值得关注。某亲友一度对温室气体配额进出口的可能性非常有兴趣,上次回国曾聊过很多这方面的产业前景。不过,在中国,征信的成本恐怕远超想象,各级政府对本地温室气体超额排放也很难有积极性执法。很多时候,目标决定于评估工具。GDP能成为执政业绩的主要准绳,很大原因是有可操作性。即使这样被认为有可操作的工具,各省数字加总和国家局数据从来自相矛盾。

  这个中译本保留了原书的全彩画册形式,整个画册印刷精美,标价50不算贵,译者署名为“环保志愿者”,估计是先有的网络中译本。文字内容不多,很快就能读完。缺点是人名地名全部音译不注原文,想返查都得使劲猜原来的拼写。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三):难以忽视的真相

  ——延缓全球变暖,阻止南北极冰川融化,“治愈”臭氧层,拯救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现在开始,还不算太晚~!

  ——少开车吧谢谢,油价蹭蹭涨,停车费那么贵,有些人单位和家距离两站地都要开车,纯属添乱、穷B得瑟~这种人就应该直接枪毙!北京就是个超大停车场,不分时段不分路线,时时堵车~就这帮SB和大量涌入城市的外地土鳖干的!人多车多,能不温室效应么?你们丫得瑟毛啊?就两站地你丫走路、电动或者自行车行不行?还省了健身房的钱~跑步机也会产生碳排放啊~!

  ——外地“低端人才”们,感谢你们为北京的交通拥堵添砖加瓦:“二环主路遛弯儿、色盲分不清红绿灯、骑个电动跟开迷你坦克似的横冲直撞、抱着孩子翻越护栏、穿梭在车流中发小广告……”找死还拉个垫背的~缺大德了你们~!

  ——感谢你们为了丑化北京的市容市貌而作出的贡献:“步行街趟地上就睡、随手乱扔废弃物、大街上活生生抢饮料瓶、盖个被子躺地上装半残,过会儿憋不住尿了爬起来跑得比谁都快、旗杆儿下随地大小便(这是狗的天性)、大街上随便找块儿地方拿粉笔编个小作文就想骗钱。”成本真低啊你……

  ——回你们老家建设家园去行不行啊?!人嫌狗不待见还死皮赖脸的赖在这儿,还骂北京人不好,有点道德木有?祸害别人老家~!究竟是没道德、没文化还是没点思想觉悟啊?“素质”这个东西太抽象,总的概括来说就是骨子里的东西,你天生就缺这玩意儿,还自以为是而浑然不知,一天到晚的招摇过市。知道你自己在北京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么?知道什么叫“无知者无畏么”?知道什么叫“人没皮天下无敌么”?你照照镜子就知道了~!你在老家一定不会遭到这么多白眼儿吧?在北京“要饭”都这么有面子是吗?典型的自卑心理作祟。

  ——知道什么叫经济杠杆么?现在轰你们走呢知道么?赶紧滚蛋行吗~!

  ——跑题儿了+_+~,这他妈~哪儿跟哪儿呀……!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四):看后的震撼使我会想要改变

  前段时间对NGO,环保很感兴趣,又因为着美国副总统,诺贝尔,奥斯卡的光环所笼罩,所以买了这本书,虽然买的时候就看到评论说图片很多,但拿到书还是一惊,不只是因为图片多,更是图片带来的直勾勾的震撼力。

  你亲眼看到乞力马扎罗山,在70年代,冰雪皑皑,烟雾缭绕,宛如仙境。再看到05年,就是一个秃秃的丑丑的黄色大包,只有山顶有一丁点的白色,都不够覆盖整个山顶。

  你亲眼看到圣经中洪水的爆发在21世纪上演,街道被水淹没,人们徒步走在街上,可是诺亚方舟又在哪里呢。

  你亲眼看到乍得湖从三个国家的边境萎缩到一个国家里面,再看到当地的人们因为水源挣扎在死亡的边境而不得不进行战争。

  你亲眼看到一大片一大片鲜艳的珊瑚因为海水吸收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变酸,从而慢慢变灰变白。

  你亲眼看到你喜欢的《帝企鹅日记》中的企鹅,已经越来越缺少基本的生活家园而慢慢消失。

  直到你亲眼看到在未来的世界地图中,你的家已经消失了,成为了海洋。

  如此的种种震撼在我每翻过一页书都重重的敲打我一下,无论是过去美丽的照片,是现在惨不忍睹的现状,还是简简单单几个数字组成的图表,都仿佛大声的喊着“后天要来了”。其实在我看《后天》的时候,只是当成美国人又一个赚取人们同情眼泪的灾难片而已,同《世界末日》无异,但当我看这本书时,一次又一次的想起《后天》中的情景,才发现,这些都是真真切切将会在我们的地球上发生的,如果我们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

  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An Inconvenient Truth", Inconvenient清楚的把现实摆在了我们面前,说实话,当我一边翻着这本书感受着心灵的震撼的时候,一边开着空调,让我把空调关掉套上羽绒服保暖真的是件难事,我想,省这么一点不管用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想法,直到我翻到了书的最后,才发现生活中的一点点小改变究竟可以改变多少,现在我仍然会开空调,但不会开通宵,而且温度调低了2度,感觉不到什么不一样,但至少改变了一点。

  书中不只一次用两页正版来放蔚蓝的地球,我看着的时候真是喜欢这个蓝色的球,看到六七十年代很多名胜的照片也不禁想,过去消失的没机会看了,那至少现在可以看到几十年以后将要消失的东西,所以萌生了个想法:趁年轻,多去看看濒临消失的美景,等老了攒够钱了,也只能看照片了。又突然想到一个专门画濒危灭绝植物的画家,我在想,她在画的时候内心是多么的挣扎,一方面看着这么美的植物感动于自己有机会亲眼一睹,另一方面呢,人们以后都只有机会从自己的画中看到了,也许每一张画都是这棵植物的遗像。

  以前想一本书能改变多少呢?一个人能改变多少呢?现在发现其实我们还来的及的,如果从这一秒开始。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五):难以忽视?不愿面对?不合时宜?

  难以忽视?不愿面对?不合时宜?

  李华芳

  狠狠心,还是买了戈尔的这本书《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虽然很贵,但是当全球变暖上升到大国政治的层面,变成各国博弈的一个棋子时,看看“真相”似乎也是值得的,到后之后,果然看到了很多“真的相片”,(这本书的真相就是“真的像片”)文字材料少的可怜。早知如此,看完纪录片就算了。

  尽管如此,这本《难以忽视的真相》还是收割了不少读者。《财经》杂志推荐了这本书,并且丁丁在自己的blog上讨论到了这本书。指出,inconvenient直译为“不便捷的”,并引申出真理绝不总是带来便捷性。人类不应为了便捷而牺牲真理。

  对于inconvenient的翻译,的确有很多讨论,例如在另外一个帖子的讨论中,有人认为应该翻译成“不愿面对”。

  kenan @ 2007-6-9 3:34:42

  [匿名] 小小疑问 @ 2007-6-5 4:46:35

  一个小小的疑问,

  为什么 Inconvenient 翻译成 "难以忽视" ?

  --------------------------

  翻译的不好。这个Inconvenient 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气候变化的事实令人感到“令人为难”、“不愿面对”。好比有人得了一种病,他不想让人知道,但是这种病却可能关乎性命。Inconvenient 这个词体现了一些人不愿去面对它。所以翻译成《令人为难的真相》或者《不愿面对的真相》比较好一点(我倾向于后一个)。

  --------------------------------------------------------------------------------

  不愿面对的问题是在GDP和环境成本之间的衡量。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不愿面对的译法的确好于难以忽视。单从inconvenient的意思来说,要翻译出“难以忽视”还是有一点困难的,不过考虑到本书译者的特殊性,环保志愿者,似乎也不足为怪,并且从引申义来说,也面前可以接受。当然,要是我们看看著名日本出版专家、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原处长甄西老师的《动漫创意产业论》的翻译(这里提到这本书,实在是因为难以忽视,不愿面对,更是不合时宜),就会觉得也没有那么“难以忽视”了。

  当然,实际上,如果我们知道戈尔拍这部纪录片的背景的话,想必应该明白实际上这是一位政客重新争取眼球的努力,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身影有些格格不入,当然,加上inconvenient还有一个“不合时宜”的意思,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译成“不合时宜的真相”或许更有意思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