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着,是一种责任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活着,是一种责任

2020-11-01 22:00:54 作者:揽云 来源:师父曰 阅读:载入中…

活着,是一种责任

  人活着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记得电影霍元甲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人活着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到赵朴初先会长的“人间佛教”,都不离佛陀的本怀。

  从全面来看,与其说学佛是厌离人生、否定人生价值,毋宁说是以合理的过好现世生活、发达人生为本、渐次超越人生,从而趋向佛道。

  简单的说就是从做好“人”的基础上不断向上而直至成佛。

  从而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太虚大师当年所言“人成即佛成”的深层次意义。

  学大乘者,以发心为基础,既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从某种角度讲,上求佛道本身就是要下化众生,而下化众生本身也就是在上求佛道,是二而一的道理。

  修学大乘菩萨道者不离世间觉悟,积极入世乃至下地狱,为普度一切众生而奋斗不息。

  所谓“慈悲既是观音,喜舍既是势至”,学佛者礼拜诸佛菩萨也并不是在礼拜偶像,而是在感谢诸佛菩萨的教诲和身体力行的教授,并以之为自己修学的榜样和目标。

  菩萨道六度法门从布施到般若,每一门都是利他自利的,学佛之人应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慈悲之心,由此慈悲之心所阐发出来的便是积极入世拯救众生的大愿、大行。

  世尊以一大事因缘降生于世,我们作为佛弟子,更应以世尊为榜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不舍一众生”。

  人活着的确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帮助别人并不是要等到你成佛以后才可以做的事情,帮助别人过好现世生活、帮助别人摆脱心灵的烦恼、帮助别人乃至一念阿弥陀佛,又怎么不是在度众生,又怎么不是在求佛道呢?

  学佛之人,当尽自己绵薄之力利益有情而不计较得失。

  华严经中说“初发心即成佛”,又何尝不是在教导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慈悲的心、利益有情的心呢?所以,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慈善。

  而慈善事业,本身就是在尽“我”、尽“我们”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众生、去帮助我们能够帮助的众生,这就是布施。

  那么如何做好布施的修行?

  我们不妨看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第一, 和颜施,就是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第二, 言施,就是要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第三, 心施,就是要敞开心扉,对别人诚恳;

  第四, 眼施,就是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第五, 身施,就是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第六, 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

  第七, 房施,就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供别人来休息。

  如果你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会随之而来的。

  有这七种习惯你的修养会更上一层。你的亲和力会更上一层,你的人生也就更上一层。

  六祖能禅师言:无修之修。

  所谓无修之修,实为“大修”,不仅传统的念佛诵经礼佛拜忏是修行,乃至生活中行动坐卧一切活动都是修行。

  所谓“举手投足,常在道场”。不仅一切众生都具佛性,一切世间法也都可以是佛性的表现。

  在生活中学习佛法、体悟佛法,必然能使人身心安乐,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共同建设我们的人间净土。

  学佛,并不是一定要躲到深山老林之中不问世事专心修行。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曾经这样回答对隐居深山修学者的质疑:他们并不是没有慈悲之心,而是心不舍众生,在为众生修行。

  我们钦佩这些修道之人,但这是他们的因缘,而每个人的因缘都是不同的。

  倘若众生都如此修行,还有有情可度么,那修行又为了什么,菩萨六度又能度谁呢?

  世上一切皆苦,但这苦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佛之人应该超越自己的老师,而不是把老师一脚踢开。

  阿含经中说我们人类因为勇猛强记所以能造业行、勤修梵行、佛出其土。

  这其实也就是在说人类具有超出生死苦海的根本资粮,这也就是佛性不二。

  我们学佛之人,固然是为了成佛的,但是成佛的道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实际上都是为我们修行提供的缘,关键在于我们以何种心态对待使之成为我们成佛的助缘。

  我们总是害怕不好的事情发生;

  但是恶果到了,那么恶因也就消除了,我们常讲福报、消业,难道恶因消除了不也是一件好事情么?

  其实学佛的人,人人都是慈善家,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慈善家来看待;

  很多人执着成佛而忽略了自己的慈悲之心、甚至忽略了身边的亲人;

  很多人只是知道念佛诵经,而不愿意帮助他们能够帮助的人。

  执着,有时候不仅仅是执着世上的一切,也包括执着成佛。

  我们帮助别人就是在修行,就是行走在成佛的路上。我们帮助别人并不是让其更贪著这个世界,而是逐渐的、渐进的培养被帮助者的正知正见,获得真正的常乐我净。

  所以,学佛的人都是慈善家!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

  如果只是提供物质帮助这不仅仅是佛教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们国家这几年民间组织蓬勃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蒸蒸日上。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慈善事业一定要不离根本,自显特色。

  学佛之人为的就是成佛,成佛就是心无杂念、自见本心、转识成智。

  我们修学净土念诵佛号,也就是靠自力去除杂念、一心不乱,蒙佛他力往生极乐。

  而关键还是要如何对治自己这颗杂染之心。

  心为根本,有一颗健康的,乃至正知正见的心胜过一切客观条件。

  我们在物质上帮助别人只能解一时危难,但却可以以此方便用佛法化解众生心中的烦恼,使被帮助者转变心态,积极向上过好现世生活从而渐入正知正见同生极乐。

  明真老和尚曾提出用佛法对治现代人的“现代精神病”,这就是佛教慈善事业和其他慈善机构最大的不同。

  济群法师近年研究唯识和现代心理学的关系,也是为我们佛教的慈善事业更好的借助物质援助的方便来对治众生心性这个根本问题。

  但佛法末世,众生根性不足,执着太强,所以切忌急躁,从过好现世生活开始次第教化较为稳妥方便。

  以佛法改变心态、转变心态,借助物质帮助从过好现世生活直到具有正知正见同生极乐,当是佛教慈善的特色和模式。

  法句经中说:悭吝者无法升天,愚痴的人不赞叹布施;智者时时随喜布施,故而处处安乐。

  波斯匿王有一次盛大供养佛陀和众多比丘。后来,他的百姓为了和他竞争,而举办更大的供养大会。

  国王和百姓之间的竞争就此持续不断。

  最后,末利皇后想出一个办法。她请国王兴建一座盛大的帐蓬,帐蓬中间,摆设十只装满各式各样檀香和香水的船,再准备几百只驯服的大象为比丘撑白伞,同时,提供饮食服务的是公主。百姓们没有公主、白伞也没有大象,就无法继续和国王竞争了。

  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供养的无遮大会正式展开。进食之后,国王把大会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佛陀。

  国王的两位大臣也在现场,其中一位大臣非常高兴,赞叹国王能够如此慷慨布施佛陀和众多比丘,他也认为只有国王才能举办无遮大会,并且把功德与所有众生共享。

  总而言之,这位大臣非常高兴国王能举办这无人能比的布施。

  相反地,另一位大臣则认为国王不过是在浪费财富而已,他认为众多比丘应供后,就会回精舍睡觉。

  进食后,佛陀环视所有参与大众,也知道第二位大臣的想法。

  佛陀明白,如果再说冗长的随喜,第二位大臣会更不满意,所以出于对他的怜悯,只说了简短的随喜,就回精舍去了。

  但预期佛陀会用更长的时间表示谢意和随喜的国王,对佛陀简短的随喜感到失望。

  国王怀疑自己是否遗漏了什么事情,因此决定前去请教佛陀。

  佛陀看见国王来时,告诉国王:“伟大的国王!你应该高兴能够举办无人能比的布施大会。

  这种布施的机会难得,每一佛住世时,只有一次这样的无遮大会。但你的一位大臣却认为是一种浪费,一点也不赞同这样的布施大会。

  如果我说较长的随喜,他会更加不满意,而造作更多的恶业。

  这就是我的随喜如此简洁的原因。”佛陀接着说:“国王!愚人不知随喜别人的布施,因此会堕落到比人间差的境界。

  智者随喜他人的布施,也因为这份珍惜,他们分享别人的功德,而往生天界。”

  人生无常,此时生,不知何时死。要做就不能等。

  即使一生都没有钱,也努力争取,以此心诚,故能满愿。尽心尽力,以自己的能力而真诚行持。

  穷的原因为吝啬,就是只有自我。若想成为大富者,必然要心胸广阔,怀摄天下。无论是什么众生,只要种了富贵之因,必然就会得到富贵的果。

  因果不择生,如同大地含养万类。

  等有了钱,未必会能真诚供养。佛,要的不是供养,因为众生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真智慧者,不求无因之果。

  愚者总在找借口,智者总在找机会。

  当今虽值佛法末世,但却也是和平年代、和谐时代,只要我们学佛之人不弃不离、共同努力,发菩提心、行菩萨六度,佛教的慈善事业大有可为,前途必然光明。

  ©文|师父曰原创

  图|源于网络,侵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活着,是一种责任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