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慢走》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慢走》读后感1000字

2020-11-02 02:5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慢走》读后感1000字

  《慢走》是一本由吉莉恩•苏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慢走》精选点评:

  ●一部很好的关于徒步的入门书。全书面面俱到,罗辑严谨,语言通俗,涉猎关于徒步的所有环节,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你想知道的一切都有了。如果有些插图,经典徒步线路的深度介绍就更完美了。

  ●稍作了解,只读这本就想出发,不要命。没想过徒步,把自己累半死不活的,一定要有良好条件才出发的

  ●2015.01.16

  ●一部关于慢走的指南。

  ●洋洋洒洒300多页,看完也不觉得真讲了些什么名堂,要说写的烂吧,并不至于。看来“旅行作家”这个行当,门槛也不高嘛,主要还是得看资历,“旅行”的资历,并非“作家”的资历。

  ●很多有关徒步的技巧,那就自己有机会实践咯

  ●印象中读过,翻书架子,真有一本。原来还是无印良品二手打折买的,还有个电子标签

  ●粗浅的泛泛而谈,对于我们这些驴友来说毫无用处

  ●作者的语言平实,但句句击中要害。想要华丽辞藻的,这本书不是和你。想要和作者一样成为徒步旅行的爱好者,那么一定要买下这本书。作为旅行线路控的我当然要买啦。

  ●中午在图书馆随手翻到的,看了2页便爱不释手。书很朴实,没有配图。但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徒步的热爱。

  《慢走》读后感(一):泛泛之谈的书,对驴友帮助不大

  在刚看到这本书时候以为是会阐述自己对于徒步的理解,以及他在徒步中所感悟到的内容。单实际上不如我想的那么美好。

  作者是一个游走在城市边缘,左右不分,每日都会居住在旅馆的徒步者,我自己内心来讲不喜欢这样的所谓徒步。

  《慢走》读后感(二):懂得生活,更会享受生活

  自己喜欢旅游,也喜欢没事散个步,更喜欢徒步旅行,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那种让身体放松的感觉,如果不亲自是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

  所以在众多书中,一眼就看到了,吉莉恩苏特写的这本书,这可是一位资深户外徒步旅行者,当然也是作家,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而且还出版过很多关于徒步旅行的书籍。

  只是从来不知道,关于走路也会引出这么多的问题,作者从如何走何谈起,以自己多年的户外经验来告诉我们,如何去制定行程,如何准备装,食物,以及以何解决住宿,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户外安全。当然最为重要的也就是重点就是如何去享受户外徒步旅行的乐趣。

  走路确实简单,似乎每个人一岁就开始会走了,几乎没有什么限制条件,只要想走,任何人迈开腿就可以开始旅行,并开始享受乐在其中。

  往往通常我们设定的短程,小背包,简单的行李,通常在整理的过程,变得越来越多,食物住宿等等事情越来越繁锁,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取舍,如果寻找到最佳适合的步幅,如果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当我们慢步在旅行的路上,欣赏着那些因为匆忙从未看过的景色,去发现大自然的无穷神奇景色,拿起我们的相册,为乐趣定格,为慢走定格。

  慢走,徒步,户外,无路程长短 ,无时间长短了限制,只要开始走动,只从座椅上起来,哪怕是附近山的徒步走动。让我们带上背包,出发,我们要懂得生活,更要懂得享受生活,享受慢步带给我们的乐趣。

  《慢走》读后感(三):编辑推荐

  我也是一个户外徒步、爬山的爱好者。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在北京附近爬山或至少徒步10公里。有时还会到去很远的地方徒步,比如2012年去了贡嘎雪山绕山,阿拉善沙漠徒步,五台山大朝台……。经常会拉一些朋友走向户外,也会喋喋不休地和朋友谈户外徒步的好处。我走不快,但可以一天走上八九个小时,甚至更长。所以,我喜欢这本书——慢走。

  常出去走走的好处作者已经说了很多,我不及作者去过的地方多,但感受是相同的。不过,我觉得不必去看别人怎么写去户外走走的好处,这部分内容是写给已经在走的人看的,他们会感同身受,会心一笑,甚至引发他们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徒步历程。如果你还很少出去,就不必看为什么徒步,只要你出去走了,这些好处必然就会体验到。我只想说:在户外行走中,你会发现一个让你很喜欢、很得意的自己。

  读这本书的好处在于:让你的户外生涯更安全,更长久,也更美好。最近常听到一些“驴友”在户外遇险的消息,而有些不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我主张走向户外之前,要武装一下自己。我的户外常识是在一次次行走中建立起来的,因为我比较胆小,个人的体能也不够强,所以开始走的时候多是在有成熟山道的地方走,或是跟着“老驴”走,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一些户外知识。但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好、心急胆大的年轻朋友来说,提前学习一些户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书就是一本最好的入门法宝。如何选择线路,如何走在自己想走的线路上而不至迷路,如何准备必要的装备,如何准备路餐和水,如何面对各种气候,等等,都是有一些基本套路的。有备无患,走过越多的路,越觉得这种“准备”必要。这些知识即便不走十分严酷冒险的路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你走得更长更远,且减少行走中不必要的痛苦,增加行走中的乐趣。

  那些你没有去过的地方,别人再准确的文字描写、再精细的照片也难让你了解其险峻,GPS有时也很难描绘出你脚下的路线;所以,我主张去比较险峻复杂的线路时一定和走过这条路线的人一起走;走过10公里路程的路线后再去挑战20公里路程的路线,要循序渐进;了解路线,还要了解自己在极端条件下的身体极限。在户外,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十分重要,对别人很难的事情,对你可能很轻松;对别人很轻松的事情,对你可能很难。你的体能和经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走向户外,我们除了要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外,更要对我们的生命保持敬畏。山在那儿,活着,才能不断走进大山。同时不让膝盖出问题,不因中暑、脱水而使徒步很噩梦,也是让徒步充满乐趣的必要条件。当然,自虐也是一种享受,但还是不要因自虐而影响健康。

  这本书,笔调轻松,作者把她多年来的徒步经验系统总结,但又不像户外生存手册那样干巴巴的。优美的文字让你感受作者徒步中的乐趣,也感受到很多如作者一样的户外爱好者的各种各样的乐趣。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并能够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

  费小琳

  2013年4月26日

  《慢走》读后感(四):徒步的意义

  户外爱好者一枚。比起登山,更喜欢徒步。除了变化万千的景,更期待旅程中不期而遇的人。

  在图书馆随心借的一本书,文字平实,有一些实用的小知识,也谈到了徒步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可以说是趣味性和知识性兼具了。书中讲的在英国徒步的内容对我们参考价值不大,有些知识对于资深驴友来说也许是老生常谈了。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谈及徒步的意义的只言片语。

编辑絮语:1. 在户外行走中,你会发现一个让你很喜欢、很得意的自己。2.走向户外,我们除了要对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外,更要对我们的生命保持敬畏。3.山在那儿,活着,才能不断走进大山。4.当然,自虐也是一种享受,但还是不要因自虐而影响健康。前言:1很少有人懂得如何走路。走路的前提......是耐力,简单的衣服,旧鞋子,观察大自然的眼睛,开朗的性格, 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表达,善于沉默,它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1. 为何远行1. 环境的改变和身体的运动有利于对事物的思索。2. 无论你怀揣着什么样的与众不同的抱负,运动无疑会激发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3. 这种快乐源于你对生活大胆的体验。你的肌肉是如此放松,身体感到如此干净、如此地强壮、如此地慵懒,不管是行走还是静坐,不管你做什么都会有一种王道的乐趣。4. 只有在你完完全全体验了一天的行走之后,你才会有这种吃饱喝足的满足感。正如哲学家阿兰 德 博顿提醒我们的那样,我们在大自然中的经历是日后可持续的资源,脑海中的影像历历在目,依稀可辨,它们将长期滋养你的灵魂。徒步的阅历和感受会在你的记忆中永存,这好比一块被河水冲刷过的石头,你把它放在口袋中,不时地把玩。7.结伴而行威廉 黑兹利特: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去旅行,但我喜欢独自旅行。在室内,我喜欢融入人类的小社会;一旦我走出家门,大自然便是我最好的同伴。你和你的伙伴以分享经验为基础,共同拥有成长的机会。但太多的共性使我们缺少差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平时多读一些不同方面的书籍,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17.徒步记录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用文字或图片重塑所见的世界,一些人拥有这样的天赋和才能,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是无稽之谈。当澳大利亚作家海伦 加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对于我来说,艺术家和非艺术家的区别在于前者确实能做到这点。”不过对于非艺术家的记录者来说,我们可以借鉴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解释,并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录技能。这时赏心悦目的景观、每一天充实的活动,以及身边发生的小事情都可以被汇总成记录的资源。它们不是无形的创意,而是信手拈来的东西,我们应善于观察,公正、真实地作徒步记录。要是有充足的时间,你最好在归类后将照片冲洗出来,装订成一本精致的个人旅行图册,用以纪念自己伟大而美妙的徒步旅行。“让我们从此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培根的建议。那些珍贵的细节将是你旅途中一切经历的见证,你所感受过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是一种历历在目的回忆。在我看来,徒步的意义并不是建立在比拼速度和距离上,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设法将这些珍贵的时刻永远地留住,让它们滋养我们的灵魂,在此引用华兹华斯一段时尚的诗句: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卢梭和他的追随者一致认为,现代世界弊病的解毒药就是回归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通过体验远足徒步,我们可以亲自尝试一下这个处方是否有疗效。18.久违的文明我们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自然世界,作为回报,我们学会以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安静,直到下一次徒步机会的临近,我们将再洗兴奋地为之作全盘准备。当然,我们会更加感激这个文明的世界,感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环境,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可爱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总而言之,回归也是远足旅行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风景,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大自然的环境,同时这也是属于我们的环境,带着一些沉重的使命感回家,仿佛比那些照片、纪念品,甚至回忆更加值得珍惜。

  注:加粗的字体是书摘出现的章节。

  一边行走,一边记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