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停电以后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停电以后的读后感大全

2020-11-04 00:29: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停电以后的读后感大全

  《停电以后》是一本由(美)约翰·罗科 文/图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停电以后》精选点评:

  ●太美好太美好了……一直往上走看到星空 一直往下走看看城市 我们谁也不忙了

  ●这是一本读给孩子,提醒自己的绘本。忙忙忙……,是不是我们忽略了很多珍贵的时光呢?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沟通情感吧,惜取亲情的可贵,感受亲情的力量,唤醒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温暖记忆。

  ●停电以后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其实停电也挺好,不是吗?

  ●2014.07.31 如果有一本中国原创的停电以后就好了,还得是乡下。停电有很深的童年印象,可不是书中美国那样子。

  ●喜欢这种画风,温暖的故事,尤其在这个喧嚣得甚至忘记自我的钢铁城市丛林中,这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就更显得有意义,精彩的绘本,推荐

  ●我读完了这本书,我现在就知道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正常的,还有,我突然想出来一个主意,我要我爸妈买一个大喇叭,在夜晚的时候,说这一句话:“请大家把所有的灯都关上,去下边采摘一些自然物,开一场漂亮的晚会,然后等晚会结束的时候,我们要看烟花。”

  ●對大人是個提醒,對孩子而言,任何時候其實都可以Have fun,很喜歡畫風

  ●停电后,家人才有时间一起交流

  ●真是人出名了怎样都可以出书啊……

  ●帮大人验证是否真有那么忙

  《停电以后》读后感(一):屋顶上的一家人

  泛旧的浓重色调,配以典型美式卡通人物形象,勾起了人们心中的怀旧情节。最惊艳的就属那抹蓝黑的夜空,旋转的星辰,宛如是梵高的《星空》。图画色彩瑰丽,故事构思巧妙。虽然页数所限,内容方面感觉单薄,但是主线明晰。

  说起来,现在的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都在异口同声的痛批电子游戏对孩子的荼毒。但是,轮到做父母的该陪孩子玩儿的时候了,永远只是忙忙忙——别整天说什么没有兄弟姐妹,家家一个孩儿太寂寞了,话说,就算是孩子多的人家,孩子就都能玩到一块了吗?

  故事里的家庭,正巧两个孩子都是女孩,才能一起玩比较静态的棋牌游戏。试想,换做是两个男孩,或者只是一男一女呢?就算是孩子的性别相同,年龄差个几岁,也想不到一块儿,玩不到一起去。就比如说,小弟弟要到楼下去跑跑跳跳,哥哥却得赶着去上补习班,怎么可能玩儿到一块。……如果孩子只能自己一个人玩儿,不玩儿电子游戏,玩什么?

  实在是很难理解,那些曾经让孩子那么寂寞的长大的家长,为什么还有脸在自己年老退休之后,像小孩似的叫唤着儿女对父母漠不关心了(﹁”﹁)是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不出去赚钱你们花的钱从哪儿来!

  貌似以前老辈子的父母没这毛病,现在农村的父母也没这毛病,大概是他们都是靠着儿女养,在生存还是死亡的压力下也顾不上“矫情”了。但是,现在闹得最凶的,就是那些当年死命工作忙,没时间顾得上家庭,到老了手里攒了点钱,还没多到可以甩开儿女自己一个人玩儿的老头老太太了。

  就好像做儿女的长大了,也不能工作忙似的(*+﹏+*)就算是工作不忙,为了交际,自己连陪家里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哪来的闲时间搭理你的这种无病呻吟啊。

  《停电以后》读后感(二):陪伴是最珍贵的礼物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真神奇,黑夜不再那么黑,工作、娱乐活动、社交活动在晚上照样进行,不受影响。聪明的人类又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五颜六色的灯,城市在夜晚也很漂亮,别有一番风味。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忙,忙到没时间陪孩子和家人、没时间爱自己……

  停电以后会怎么样呢?美国作家约翰罗科在绘本《停电以后》中通过描述一个夏夜全城停电的故事,发人深省,让我们感到灯灭了、停下来,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生活可能会变得不正常,但这不一定是坏事,我们会发现更重要的东西,比如亲情、陪伴、放松……

  这本书环衬页后面的一页,有一个小女孩托着腮帮子坐在窗户边看着外面,家里的灯亮着,可是通过面部表情可以看出来小女孩好像并不开心,她因为什么事烦恼呢?哦,原来是因为没人陪她玩。小女孩找出棋类游戏道具,向屋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发出邀请,可是,姐姐在打电话,妈妈在电脑前工作,爸爸在做饭,屋子里人人都很忙。她被拒绝后只能一个人玩游戏机,幸好有一只猫陪着她。

  接着,突然停电了,全城停电,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整个城市变得又黑又静,什么事都做不了了,姐姐停止打电话,妈妈停止工作,爸爸也无法继续做饭。一家人找来手电筒,点起蜡烛,玩起了手影游戏,一会变出兔子,一会变出大灰狼。玩了一会手影游戏后,整个屋子又湿又热,他们决定到屋顶去乘凉,一打开屋顶的门,哇哦,奇迹出现了,他们看到深蓝的天空繁星点点,美极了!屋顶还有很多人,好像在开街区晚会,有的人在吃烛光晚餐,有的在跳舞,这个场景美极了。

  欣赏完屋顶的美景,一家人又走下台阶,走到街上,好热闹啊,虽然城市停了电,但是有车灯照亮马路,有人拿手电筒照明,有人点起了煤油灯,有的点了蜡烛,有些小孩子利用街边的喷水龙头冲凉,小女孩和姐姐还吃到了免费冰淇淋。停电后,人人都不忙了,直到灯又亮起来,一切重新恢复正常,人们重新忙碌起来,小女孩重新面临没人陪。

  不过,小女孩可是很有主意的,她“啪嗒”一声拉下电闸,爸爸、妈妈、姐姐又有时间陪她玩了,他们聊天、下棋,一家人开心极了。

  停电以后,停下来,可能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喜欢正常的。

  记得小时候经常停电,每逢停电,村子里就会更热闹,小孩子们在家门口玩游戏、唱童谣,大人们围坐在门前话家常,也会有大人陪我们数星星,那时晚上的天空很深,星星很亮。很庆幸自己的童年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玩过各种各样经典游戏,斗鸡、跳房子、电报(捉迷藏)、还有很多已经忘记叫什么名字的游戏;家人陪我唱过很多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听了不少大人们给我们讲的民间传统故事,小伙伴们之间喜欢编故事,那个时候的我们挺有想象力的,那个时候的我们甚至有“魔法”,能赋予一块石头魔力,谁碰了那块石头就会倒大霉……

  《停电以后》不愧是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的书,读完这本书的家长内心很大可能会受到一点暴击,请反思自身,有没有一直在匆忙赶路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有没有因为跑的太快而错过了沿路的很多风景,有没有因为工作太忙而对身边最重要的人却少陪伴和关爱。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想起曾经跟我说希望爸爸能够陪陪她的那个小女孩,我内心有很大触动,时刻提醒自己,以后做了家长要不断反思做每一件事情是为了什么,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城市里,一定不能因为自己匆忙赶路而忽视对孩子和家人的爱。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我们都被关在了家里,刚好趁这段时间跟家人好好相处,家长们也正好有时间陪伴孩子。网络时代,能陪伴孩子的不只是手机等电子产品,返璞归真,没有电子产品的游戏也可以很精彩。被关在家的日子里,家长和孩子们玩起了各种游戏,平板撑搭高塔、跳房子、室内简易乒乓球等等,还有的家庭开展手工活动,制作出精美的作品,无论孩子还是家长都异常开心。我老家有过年期间荡秋千的风俗,我们家在院子里大门的横梁上搭起了秋千,我还把各种心理团体辅导游戏带家人玩了一遍,解开千千结、水果蹲、你比划我猜……

  今年过年不走亲戚,不送礼也不收礼,陪伴就是最珍贵的礼物。

  《停电以后》读后感(三):希望我们的孩子都不害怕停电

  如果要推荐一本适合在夏天的夜晚临睡前的亲子共读绘本。

  只能是这一本《停电以后》。

  每个月我们家都要买一纸箱的书,这一本书,是当时作为凑单买下来的。

  作为童书,它的封面太黯淡,感觉黑漆漆的一片,很难吸引幼小孩子的注意力;它的题目也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停电以后”。停电以后,一切事情都要停滞下来,在闷热的黑暗夏夜里,并不是什么好事,只有无聊和焦急的等待。说实话,我对它一开始并不报特别热情的期待,不情不愿把它买了下来。

  但是,但是,幸好我把它买下来了。

  细细读下来,才发现,这本书,事实上,藏着人生重要的两个认知。

  一个是: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忙碌。

  一个是:当人生的计划被打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两个认知,是需要我们传递给孩子的。

  这个故事的开始于一个普通的夏夜。

  整个城市又潮湿又闷热。

  屋子里的每个人都很忙。

  妈妈在对着电脑工作。

  爸爸在做饭。

  姐姐在打一个长长的电话。

  小女孩想要有人陪伴下棋。

  可是每个人都没有空。

  和往常一样,她只好一个人上楼,独自玩起电视游戏

  这个情形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多么相似。

  我们要加班写单位的材料,我们要洗衣做饭有无穷无尽的家务,即使空闲下来,更愿意瘫倒在沙发上玩手机——已经感觉身体被掏空,哪里有办法陪你做游戏呢?所以我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电视和ipad养大的。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确实是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妞妞爸爸曾经带妞妞的模式就是一人一部ipad,父女俩各忙其事,开开心心和和睦睦过完一个下午。爸爸还夸奖到——妞妞真乖,还质疑我说——谁说我女儿不好带,这么乖!

  事实上,电子产品陪伴成长下的孩子的内心既孤独又空洞,他们是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的,而是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以其他的种种异常表现出来。也许是不合群,也许是对学业没有兴趣,也许是同父母的疏离隔阂。这是题外话。

  接下来,灯都灭了。

  是所有的灯都灭了。

  家里所有人做的事情都被打断了。

  大家终于可以围坐在一起,挤在手电筒和蜡烛旁边玩影子游戏。

  “影子戏!”妞妞对这一页特别亲切。

  南方的夏季常常有台风,有时候刮得凶猛了,市区也常常停电。

  小小的孩子怕黑,妞妞爸爸就常常这样给她表演影子戏。

  这一幕确实非常温馨。

  无论屋外是如何大雨瓢泼狂风呼啸的情形,一家人围着桌子前言笑晏晏,就仿佛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

  但是,如果《停电以后》仅仅是描绘这样的场景,那真的不够高明。

  再有趣的影子戏也有演完的时候,停电时间漫长难熬,百无聊赖。

  所以走出屋子,反而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告别闷热、潮湿、无聊的室内,走出去反而能看到一个新的境地。

  所以,一家人走上去走上去,一直走到了楼顶。

  停电熄灭了万家灯火,晴朗的夏夜呈现出久违的星光点点。

  那是城市孩子从未见过的星空万里。

  我特别喜欢这一张。

  它其实就是我第一眼嫌弃的黯淡封面。但是仔细看下来,暗蓝色夜空背景下,大大小小的星星放射出温柔的光晕。星星有明有暗,层次不一。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手电筒是整幅画中最为明亮的焦点,对照着标题——停电以后。手电筒的亮光映衬着黯淡的夜色,渲染出夏夜里光与影的不同变换。夜空被画得很辽阔,屋顶和人物的比例却很小。它昭示着,只要走出去,就能走到开阔之境。你会遇到许多并没有因为停电而影响到心情的人们。有人在做饭,有人在露台吃晚餐,有人搬来留声机在顶楼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

  然后一家人走下去走下去走下去,从顶楼一直走到街上。

  街上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人们打着手电筒散步,情侣坐在家门口唱歌,小朋友们在路边戏水,冰淇淋小推车免费!

  爸爸和妈妈坐在台阶上亲密地聊天,姐妹俩舔着冰淇淋。

  书上说“人人都不忙。”

  可是电来了,大家回到屋子里,又开始重复各自的忙碌。

  还是小姑娘有办法,她“啪嗒”拉下了电闸,终于遂其心愿,全家人放下自己的事情,一起玩棋,互相陪伴。

  从窗外可以看见房间里温馨的烛光。

  这本书告诉我们的,首先是,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忙碌。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很忙,可是事实上,“忙”成为我们一个借口,来掩盖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或者来无限拖延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的很多“忙”,其实只是我们自己的想象。真正乐意做的事情,总是能找到时间。不想收拾房间,可以说我很忙,我有工作还没有完成;不想锻炼身体,可以说我很忙,我每天飞来飞去出差我没有时间;出门旅行,可以说我很忙,单位要一直加班不敢请年假。我今年单位的事情也特别多特别繁杂,我以为我根本转不开身,我没有办法请假,可是妞妞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不得不请几天假。妞妞好了以后,回到工作岗位上,发现,请假的那几天,事务依然运转顺利,所谓重要的事情,停下来几天,并不受到什么影响。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自己偷闲下来,陪伴家人呢?

  我们再忙,也没有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忙吧?可是人家,陪产假足足休了两个月。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很忙,但是,其实是可以停一停的,只是我们不知道。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说:停一停,让你的灵魂跟上来。

  有时候,停一下,才能想一想自己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其实你真的没有那么忙。

  其次是,当人生的计划被打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人生总是有停电的时候啊。

  我们可以暂时在黑暗的屋子里玩影子游戏,这是慰藉。

  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书上画的那样,往上走,往上走,一直走到顶层,那里有星星。宇宙浩渺,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想想时空的广阔无涯,遇到的困难又是何其渺小。这是书上第一层隐喻——向上,我们要修行自我内心,坚强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是要往下走,往下走,一直走到街上的人间烟火去。看尽人生百态,也不觉得人生辛苦了。这是书上给的第二层隐喻,俯观人世,总是有同自己处境相当的人群,他们仍然能继续充满干劲地生活下去,我为什么不能呢?

  有句话说:“生活本就没有义务满足我们的期待,我们应该接受现实,然后感恩幸好没有更糟。”换句话说,现在丧一点有什么关系啊,反正以后会好起来的。

  就是啊,停电有什么好怕的,反正房间还是会亮的。

  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懂得这些。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怕停电。

  《停电以后》读后感(四):《停电以后》:停电,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给亲情按下了启动键

  2019年7月13日,纽约发生大停电,这座被叫做不夜城(Never Sleep)的国际大都会陷入一片黑暗,连地标性建筑时报广场、帝国大厦都受到了影响。有趣的是,不少市民上街庆祝纽约市终于展现出了自己的“黑夜”。

  在42年前的1977年,纽约同样发生过一起大停电事件,美国童书作家和插画师约翰·罗科就将1977年的这次纽约大停电事件画入了绘本《停电以后》中,这本绘本还获得了2012年的凯迪克大奖。

  故事发生在如今天这样吵闹又闷热的普通夏夜。小女孩的家是千千万万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普通人家。

  八点了,爸爸忙着做饭,妈妈在电脑前工作,姐姐大概是和男朋友在打电话,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间找东西。

  她找到了一个桌面游戏盒,这个游戏需要两个或者更多人一起玩。

  但是,谁也没空理她。

  直到……停电了。

  停电,就像给这个忙忙碌碌的世界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事情都停了下来。爸爸不能做饭,妈妈不能工作,姐姐也不能打电话了(70年代的电话大概是需要插电运转的)。但是,他们的亲情按下了启动键,他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玩手影游戏。玩了一阵之后,他们走到天台上,看到屋顶仿佛在开一个派对,有人在听音乐跳舞,有人在吃烛光晚餐,有人在做BBQ。

  然后,他们又来到街边。街边比屋顶更热闹,小孩子们在消防栓旁边玩水,卖冰激凌的小姐姐免费派送她快要融化掉了的冰激凌,一对情侣坐在门廊上唱歌。小女孩一家也坐在门廊上,她和姐姐一人吃一个冰激凌,爸爸妈妈悠闲地聊天。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来电了,暂停键恢复了,一切又回到正轨。姐姐准备继续煲电话粥,妈妈回到了电脑旁,爸爸在厨房调时钟。

  小女孩还想继续刚刚温馨的时刻,于是决定拉下电闸。

  家里再次停电了,他们一家人再次放下手边的事情,围坐在桌旁玩桌面游戏。

  这本书的核心只有两个字“陪伴”。在生活的正轨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有人陪伴小女孩。他们只有一家四口,但每个人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同时也把别人排除在外。即便亲如家人,也没有时间和心思来陪伴。是一次意外的发生,让人们无法再进行手中的工作以后,才促成了这一次短暂的陪伴。

  电子产品泛滥因何而起?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泛滥,我们一方面觉得孩子们被电子产品控制,完全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一方面却因为没有时间陪孩子,让电子产品成为了陪伴孩子的保姆。像故事中的小女孩,她希望和姐姐或者父母玩桌面游戏,可是无人搭理她,她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间玩电子游戏。

  现在抖音的最小用户都下沉到四五岁的小孩子了,更夸张的是,我还看到我4岁半的小外甥玩王者荣耀,大概和他组队的人没想到队友年龄这么小吧。

  所以,当我们指责孩子喜欢玩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先想一想,是因为你陪孩子的时间不够,才将孩子推向电子游戏的吧。

  生活重压之下,我们怎样给孩子提供陪伴?

  现在的生活压力大,很多孩子即便没有在老家做留守儿童,也成为了城市中的留守儿童。父母们早出晚归、周末加班,早上孩子要出门上学了,父母还在睡觉,晚上孩子要睡觉了,父母加班还没回来。别说陪伴了,连见一面都难。有一点时间,父母们宁愿在沙发上葛优瘫,也不愿意陪精力过剩的孩子放电。

  但是,孩子需要被父母看得见需求,父母要成为孩子能够摸得着的父母,唯有陪伴能做到。那父母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呢?这是每个父母都要思考的问题。下面三点父母们可以考虑试一试:

  第一,放下手机肯定是最重要的。父母放下手机、放下工作的电脑、取下一直开电话会议用的蓝牙耳机,全身心的陪伴开始了。

  第二,多想点玩的花样。很多父母陪伴孩子时,又不知道要干点啥,可玩的东西其实非常多。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画画、玩橡皮泥、一起出去散步。如果孩子年龄大一点,和孩子来一场运动也不错,比如打篮球、游泳。就是啥也不干,和孩子一人拿个枕头对打,玩枕头大战,孩子也会高兴疯了。

  第三,固定时间的陪伴。父母们可能说,可是我真的很忙啊,就算不工作也要做家务,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没有哪一样能够省略。既然这样,那不妨给孩子设定一个专属亲子时间吧。比如8点半到9点半是专属亲子时间,到了这个时间,父母就要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陪孩子玩一个小时。周末如果两天都没空,那也可以挤出半天做亲子日,比如周日下午,一家人去超市采购食品,或者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就在小区健身器材那里玩一会。

  孩子需要的不是时时刻刻的陪伴,而是你在陪伴时是全心全意的。

  书中还有两个有意思的细节:

  第一个是墙上的画。在停电之前,因为没有人陪小女孩玩,小女孩一个人在阁楼上玩电子游戏,阁楼的墙上挂着发明电灯的爱迪生的照片,作者似乎想代替小女孩提出问题:“爱迪生的发明究竟是让世界变得更好还是更坏呢?”

  第二个是顶楼的满天繁星。小女孩一家来到楼顶后,看到了深沉的暗蓝色的天空,点缀着一颗颗星星,星星的光芒晕染成一圈一圈的漩涡,整个天空像极了梵高的名画《星空》。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美景在路灯、观景灯、霓虹灯的交相辉映下,无人发现,只有在停电以后,所有的灯光都黯淡了以后,才能看到大自然最美丽的景色。

  《停电之后》能够获得凯迪克大奖,或许是因为,它想要唤醒那些忙于生活、急着赶路的父母们,停一停,看看你身边的孩子吧,他们需要你的陪伴。

  更多童书解读,请关注“橙西读童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