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甘地自传》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甘地自传》读后感100字

2020-11-04 03:11: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甘地自传》读后感100字

  《甘地自传》是一本由莫·卡·甘地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370图书,本书定价:38.80元,页数:20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甘地自传》精选点评:

  ●甘地的自传写得非常谦逊,对自我的反思和剖析真诚而深刻。在这本自传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从“禁欲”的个人生活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运动中保持和追求一致性的人,他在体验了各种生活方式、言论、思想之后,选择和坚持最符合自己纯洁内心的一种,并且跨越爱憎、是非等二元对立,在大爱中倡导政治诉求开展政治活动。 (但是这一版的翻译确实有点别扭…)

  ●被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但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无法苟同。

  ●看了才短短几十页,就觉得自己的心灵被神灵洗礼一般,突然大悟。一个伟大的人,讲述他不平凡的却又真切的一生,让一个没有信仰的年轻人,找到打开生活真谛之门

  ●我是真的佩服他的,但是,看到他为了宗教信仰差点丢掉自己妻儿性命的时候我真的很难接受。

  ●说真话的自传,禁欲、选择信仰那几章的叙述很诚实。

  ●人要有十分坚定的信念才能完成伟大的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纵然他很伟大,但他的理念不敢苟同

  ●这本自传很真诚,没有隐晦那些不好的东西,真实的体现了这么一个极其固执,极其真实的人,很值得尊敬

  ●崇拜

  《甘地自传》读后感(一):一年阅读感受——评《甘地自传》

  读了一年多的感悟——评《甘地自传》》

  文/煅煜

  《甘地自传》读后感(二):圣雄的平凡生活

  以前听说甘地都是带着「圣雄」一起的,觉得高不可攀。但是读了这本自传之后,觉得这位伟人的生活是如此平凡:做三等车厢,纯粹的食素,穿粗布衣服,等等。

  可能也正因为此,甘地才能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得到这么多的信任。

  读完这本书,甘地在我的心中是一个苦行曾的形象——经常绝食,主动承担责任(这也使他经常自责),只要认为不是人类的自然食品(其中包括鸡蛋,牛奶)就不吃,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不支持手术,信仰水疗法和土疗法,等等。

  所以他才被成为「圣雄」吧!甘地可是有极大的忍耐力,他领导的人民一有什么过失,他就自责,绝食,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诚实,承认自己被性欲所俘虏,但是最终克服了它。

  他是个大好人,我见过最好的人,「善良」的典范,但是他也经常因为轻信别人的话而受欺骗。关于这点我不能表示崇拜,我认为与人交往毕竟要动脑子的,得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不能轻信。

  另外关于性欲这点上,我也不同意甘地的观点。

  他说

  -

  夫妇双方认识了这些事情,就永不会为了满足性欲而性交,只有当他们想要有子女的时候,才可以为之。有人相信性行为是一种独立的功能,就象睡眠和饮食一样必不可少,我认为这种想法之无知达到了顶点。人世是依靠传代的行为而存在,而由于人间是上帝的游戏场和他的光荣的反映,传代的行为必须为了人世之有秩序的成长而加以节制。凡是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他的性欲,用子孙体力上、精神上的福利所必需的知识武装自己,并且使这种知识加惠于他的后代。

  -

  我认为性欲也是生活的一种美好,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正常的方式,甚至可以看作一种「必需品」。可能因为我没有过这种体验,或者太年轻,才有这样粗俗的想法吧!

  最后说一下这本书。私以为甘地的文笔不是很好,读来读去总是坐车了那里,坐船去了哪里,绝食,治病,等等如此,像是流水账一样枯燥无味。但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大家的谦虚,比如说他小时候,说起自己的性欲,一点也不加掩饰,毫无保留的讲述自己。让你深深的感受到这个人,如此伟大。

  《甘地自传》读后感(三):迫不及待,写下短暂的阅读体会~只怕忘记了可以鼓舞自己的警醒之言

  忍不住来豆瓣,本想写一篇日记,记下刚刚看到的鼓舞自我灵魂的警句。可是搜索发现居然可以坐沙发,对我这个豆瓣入门级选手有点欣喜。最后还是决定写下书评,日后再休整完善。虽未得很多关注,但也希望会有更多人跟我一样能通过此书的文字在自身的生活中发现纰漏,活得真实。

  写下“真实”二字,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活的够真,就像之前的我一样,突然想起来在豆瓣上新认识的医科大学的女孩儿,拥有如此之多的知识储备,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一些我从未听过的文学鼻祖,聊一些让我倍感惭愧的大师观点。但跟她短短的聊天,让我体会到,知识并没有给她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她觉得孤独,自己在医学院校里“与众不同”,对未来也蒙上了层迷雾,而她同时崇拜着一个豆瓣红人,她说在她身上发现了“女王”的气场。

  说起这个“女王”我也恰巧跟她有过交谈,而那次短暂相处,恰巧在她刚刚经历情感的甜蜜,对我也就敞露心窗。因为她的文章,我感受到她在情感上的一些苦楚,所以忍不住就这样主动去跟她交谈起来。她自己自嘲的说,自己不是个好女人。对我而言,只是她的生活方式罢了,其实事情本身是没有对错与好坏。但是这种“女王气质”却吸引了很多豆友,当然她的文章慷锵有力,霸气外露,我承认“女王”是一个活得真实的人,至少她毫无隐藏地活着。这样的女孩,我身边也有,总有人在同学录里发自己到处游玩的照片,晒自己的美照和名牌等等,刨掉炫耀,虚荣,如果真的快乐,这也是真实的。

  “女王”的例子,只是映衬了那个大学女孩,也许是阅历,也许是不够了解,导致了朦胧美,事实是女孩并没有找到生活的真谛。

  想起女孩曾问过我的话“你自己是怎样一个女生呢?”她的确很可爱,用了“女生”二字,因为她的青春活泼,我仿佛也觉得自己是个女生,虽然也是奔三的人,虽然也远离校园很久,但仿佛那份单纯又洒向我,那份简单的快乐又扑面而来。我没有回答,我尚未有资格回答。想起刚刚给读大一妹妹的电话,我对她苦口婆心的讲,要她好好读书,多读课外书。我的大学其实没有把握这宝贵时间,留给我的只是空空外壳的回忆,脑子里的东西仿佛洗刷掉一般,如今张嘴说话,还是更多时候难以准确表达,即使觉得美好或者失落的情感。

  但庆幸的是,我剖析了自我,里里外外每一个细胞,最真实的自我。我开始读书,开始思考,开始体会风景、食物甚至忽略掉的亲情。这一切源自——开始读书的我。

  对于一个拥有热血而无耐力的人,总会在“冷静”跟“激动”中徘徊,可以静下来读书的时候,会觉得安逸祥和。而跟朋友疯玩几日后又会轻易丢掉这种宁静。

  如今,在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开始自律。

  说了许多,都是开始读书的感受。但“自律”正是我要说明此书带给我的震撼,在我认定,我已经把自己的细胞都剥离探究以后,我还是没有认识到很多自己的行为,缺乏这种最应该有的特质——自律。

  书中大意说“我开始过上跟自己经济条件相符的生活,开始率真的生活,并很快乐”。节俭是我这许多年来从未注意过的,而我也正过着跟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符的“阔绰生活”,我在这样的生活中,满足自我的虚荣而却从未察觉,希望这会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植入我的脑海,时刻保持警醒。

  书中前几节,有很多内容,讲了素食,原文大意说“快乐来自心情,而非舌头”我总得意的承认自己贪吃而却不肥,总会吃各种美食,觉得就是在体会生活的美味,对食物的狂热越演越烈。吃素不是我想警告自己的,而是要有节制的从食物中体会满足。说了这许多,虽然毫无头绪,但却也是自己的最真真切切的感悟,希望在渺茫中的青年也可以从这本书里,找到真正的自我。

  《甘地自传》读后感(四):《甘地自传》读书笔记

  · 笔记信息

  · 书名:甘地自传(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传记)

  · 作者:莫•卡•甘地[印度]

  · 译者:叶李、简敏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阅读来源:kindle

  · 阅读时间:2020.3.3-3.15

  · 总体感受

  · 很难相信,这是一位血肉之躯。(想来想去不知道如何评价甘地,只能借用爱因斯坦的评价)

  · 甘地人生事迹概要

  · 【儿时】出生于印度教家庭,因为童婚制度,未成年便已成家。儿时经常看到母亲坚决绝食,这应该对甘地践行信仰时表现出的坚决有很大影响

  · 【留学英国】后来去往英国留学,学习律师。期间接触很多宗教人士和素食者,探索各种宗教,实践不同的饮食,并尝试缩减开支,简化生活。

  · 【去南非代理官司】学成后回国,通过家人和朋友的介绍,去往南非给南非印度侨民打官司。因为公正廉明,代理的官司增多,逐渐受到一些关注,在南非印度侨民圈内建立了影响力。

  · 【留在南非】南非颁布关于印度侨民选举权的法案,使甘地感到不平。在众多侨民的希望下,甘地留在了南非,成立了印度人大会,为印度侨民争取权益。甘地开始逐渐认识到为民族服务是他进行自我实现的途径

  · 【回国动员社会活动家】甘地在南非看到侨民的不公待遇,促使甘地回国动员印度的各界人士,希望引起印度当局的关注。在甘地的影响下,一些印度人跟随甘地来到南非,一起为当地侨民服务

  · 【回国改善民族生存现状】印度人大会相待完善后,甘地在朋友的建议下回到印度,致力于改善民族生存现状。甘地通过坐三等车厢游历印度并走进农民来了解印度现实,带领印度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当局和英帝国重视民生,并领导印度走向独立自治

  · 细节记录

  · 【简朴生活】在英国留学时,为了缩减开支,尝试过简朴的生活。后来,甘地还《给最后的一个》这本书的影响下,创建了凤凰村,带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学院的人一起实践简朴生活

  · 【实验-饮食】甘地在饮食上,尝试过不带奶蛋的素食,认可了牛奶对于营养的必要性,但仍禁食牛奶。后来只吃水果和坚果,天黑后不再禁食,规定自己一天进食不能超过5样食物,并坚持尝试节食和绝食

  · 【实验-治疗】甘地认为人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吃药,他尝试过用水疗法、土疗法、冰疗法以及绝食来进行自疗和为朋友进行治病,并获得了“庸医”的称号。或许真的是有神灵相助,甘地不光多次通过上诉方法治好自己,还通过水疗法治好了自己持续高烧的儿子,通过土疗法治好了两个黑死病人,而同期的其他黑死病人全都死了(不过有一个黑死病人用了土疗法还是死了)

  · 【实验-教育】在托尔斯泰农场(还是凤凰村?),甘地在那些缺乏教育的孩子以及自己的身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强调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

  · 【自治土布】甘地在带领印度走向自治时,带领众多没有工作的妇女织土布,他说“我觉得纺车的辘辘之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并认为纺车的辘辘声加快了自己当时身体的恢复。另外,甘地还带领印度人民自制盐

  · 【甘地对英帝国的态度】甘地希望带领印度走向自治的,后期甘地带领印度人民自治土布和盐就是为了脱离英帝国。但他认可在印度还未具备自治能力时,英帝国的统治是有利于印度的。在英国参加波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甘地都是既亲自当救护员,也促进英帝国在印度征兵。此外,甘地还称,自己对英国很忠诚,可以唱英国国歌时都很用心的唱

  · 【对神灵的信仰】甘地在人生中有四次误撞进了妓院,结果都没有和妓女发生关系,甘地认为是神灵相助;对自己病重的儿子试用水疗法,而不是让他吃下医生建议的荤食,甘地认为神灵会决定儿子的生死;甘地认为自己得到了神灵庇佑,那家人也应该去寻求神灵的庇佑,而不是他的庇佑,甘地据此退回了给家人买的保险,并将钱总在社会服务上(这件事让甘地的哥哥和他断绝了关系);

  · 摘录

  · 【世间曾走过这样一位血肉之躯】一位不靠外在权威的扶持而成为本民族领袖的人;一位不是凭借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技术装备,而是纯粹依靠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而成功的政治家;一位一贯反对使用武力的胜利的斗士;一位智慧与谦逊、果敢与坚定的人;一位将全部力量都用来推动民族崛起与改善民族命运的人;一位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并在任何时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爱因斯坦对甘地的评价

  · 【友谊不是通过改造而来】后来事实证明我的想法错了。一个革新者是不应与他要改造的对象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的。真正的友谊是灵魂上的契合,然而这是人间稀少的巧合。只有性情相投的两人才能结成高贵持久的友谊。朋友是互相影响的,所以友谊中几乎没有改造的余地。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那种排他性的亲密关系,因为人容易学坏,却不容易学好,要么就孤独地与神灵面对面,要么就和全世界的人为友。也许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无论怎样,我想要培养亲密友谊的企图以失败告终。——甘地希望改造一个品行不正的朋友,这个朋友带甘地吃肉、去妓院

  · 【沉默的重要性】经验告诉我沉默是追求真理的人所经历的精神训练的一部分。——甘地讲自己羞涩的性格

  · 【妥协的重要性】然而在我的一生中,对真理的坚持这一点已经教会了我懂得欣赏妥协的美妙。以后的生活中,我更是明白这种妥协的精神就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必要的一部分。尽管它往往使我陷入险境,惹来朋友们的不满,然而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理解真理既坚如磐石,又美若鲜花。——甘地在南非纳塔尔法庭上被要求摘下有宗教意义的头巾,甘地同意了,惹来朋友们的不解

  · 【抛弃而不厌恶,终难持久】我终于知道这誓言并非禁闭而是打开了真正的自由之门。我之所以到这个时候还没有什么作为,就在于我意志薄弱,自己也缺乏信心,甚至对神灵的赐福也缺乏信心,所以我的心总悬在怀疑之上。那些不敢发誓的人,终将沉溺于诱惑里,而那些为誓言所约束的人,就可以远离放纵的生活而过上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无须被誓言束缚!”是一种脆弱的说辞,它恰恰反映了一个人想要逃避责任的软弱。要不然,为什么作出最后的决定这样难?我发誓要摆脱将要吞噬我的情欲之蛇,一定要做到,而不是努力逃避。我知道单靠努力最后可能意味着无果而终,意味着我并没有认识到情欲之蛇终会害我这个肯定的事实。所以假如我只满足于自己的努力,就意味着我还未搞清采取明确行动的必要性。“然而如果将来我的看法改变了,我如何以誓言约束自己的行为呢?”这种疑虑也常令我犹豫不决。但那种疑虑也正好显示了一个人对于必须舍弃某种特殊的事物还缺乏明确的理解。因此尼斯古兰纳这样唱道:抛弃而不厌恶,终难持久。——甘地誓言要“禁欲”

  · 【诚实是最明智的选择】我的坚持和坦白得到了他这样的评价:“我觉得你永远不会得到否定的答案。”——甘地的一个商人朋友被发现走私,甘地替朋友向海关坦白希望只交罚款免除官司

  · 【他们的无知是因为我们的漠不关心】他们的这种无知是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人”对他们的漠不关心造成的。——甘地在坐火车时看到三等车厢乘客的粗鲁、肮脏、自私后感叹

  · 【被人朝拜令甘地感到悲哀】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情。我仿佛是陷入深渊了。在别人认不出我的地方,我像国内千百万人一样忍受着痛苦,如乘坐三等车。但是在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我就被团团包围,于是我又成为了被他们疯狂崇拜的牺牲品。哪一种处境更可悲呢,我不敢肯定。不过至少我知道,旅行虽然辛苦,但我的情绪很好,不会动怒。而这些“朝拜者”盲目地爱戴往往会令我生气,甚至感到悲哀。——甘地乘坐三等车厢遭受不公平待遇

  · 【功德不来自于朝圣】我从未想过以朝圣来提高自己的功德。——170万人参加坎巴庙会,甘地看到很多香客心不在焉、伪善和无聊

  · 【真理,真理,真理】我们的信条是忠于真理,我们的事业是追求和坚持真理。——甘地创立非暴力不合作学院

  · 【不是钱的问题】他们还不明白,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光靠钱是不能成功的,它最不需要的就是钱。——甘地带领农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非暴力不合作中的文明】在这里文明所指的并不是斯斯文文的外表,而是对敌人也有一种内在的善意。—甘地带领农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要求大家要文明

  · 【甘地生硬耿直】我生性不愿用阿谀奉承或是有损自尊心的方式与人相处。——甘地谈促进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团结时希望减少彼此间的障碍

  · 【皈依真理和非暴力】我的夙愿就是要使那些信仰摇摆不定的人皈依真理和非暴力主义。——甘地文末总结

  · 【真理是唯一的神灵】真理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神灵。——甘地文末总结

  · 【赞誉不能感动甘地,反令甘地难过】我知道尽管自己一直努力地去做,但还不具备那种完全纯洁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他人的赞誉不能感动我,反而令我难过的原因。——甘地文末总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