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

2021-05-14 01:07: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甘地自传读后感精选

  《甘地自传》是一本由【印】莫·卡·甘地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5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甘地自传》精选点评:

  ●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非暴力不抵抗不合作不妥协。这种态度也可以用在医患关系上。

  ●按需。

  ●甘地是一个全心投入到帮助印度人民的运动中的伟大的人。一生都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法追求净化自己的精神。对誓言有着无比的执着。可能是印度教的信仰问题,他对禁欲的行为我是比较难理解,感觉甘地有点苦行僧。他对英国的统治貌似也没有很大的意见,认为可以通过非暴力抵抗运动争取到更高的地位,但是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附属国是可以的,如果甘地能争取印度的彻底独立就更好了吧。不管怎样,甘地是一个伟大的人,一般人是做不到像他这样子的。喜欢甘地说过的一句话,意思大概是,对自己的错误用放大镜看,对别人的错误用缩小镜看。

  ●甘地很有毅力但是在环境的熏陶下导致太过迂腐了

  ●终于出书了!

  ●虽然几近迂腐,但还是有感动人的地方,生性怯懦害羞,最终却成为斗士,信仰的力量挺可怕的,也可能他脑子发育晚。我会愿意重读的

  ●在我读过的传记中,算比较无聊的,叙事细碎,没有重点,像流水账一样。加上甘地为人谦逊,所以对于自己的成就完全不深度剖析,几笔就带过了。但是还是能发现他异于常人的秉质:他对欲望的控制能力非常强,且一生几乎都在探求这种控制力,力求克己私欲以更好地为公众贡献。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于是成就了一代圣雄。

  ●成也圣父,败也圣父!匆忙读过一遍,甘地的克制和隐忍令我心有余悸,不可否认,这样伟大的人是值得大部分人钦佩的。他在当时社会上的功过是非尚且不评价,但是从个人角度看,我觉得,当甘地的家人真的挺苦的,甘地太固执太严格了,作为一个严格禁欲禁食的人,他对家人更是严苛到了极致。他的妻子儿子尤其是妻子,日子又压抑又辛苦,我看着都难受。不得不感叹,当一个地道的普通人,出生在平常人家,结交不伟大的朋友,过最平凡的日子,又有什么不好?

  ●不怎么读传记 传记都是这么毫无文学性可言的么 和我以为的甘地也不大一样 似乎有追求真理的这么一类人 但我总觉得这种唯一的追求有点局限

  《甘地自传》读后感(一):圣雄将自律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书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交代的不是很清楚以至于读起来有很多事情不是很懂,对于一个对甘地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在读本书的同时可能还需要查询一些资料才能够真正了解他。

  本书流水般的将甘地的大半生生活极其一些思想,对于甘地印象最深的就是其自制的能力,他所做无论是禁食还是禁欲都深刻的体现出其强大的自我克制能力,在极度困难的时候甚至是周围大部分人都反对他禁食的时候,还能够坚持自己的初衷真是了不起!

  甘地创建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是其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其创建的这一运动归因于其拥有一颗博大的心,能够做到以德报怨而不是以牙还牙,对真理的不断追求,以德服人,拥有了众多的追随者,将宗教推演的政治上,最终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一代圣雄!

  《甘地自传》读后感(二):真理的总结

  

一贯的经历使我确信,除了整理,世间再无别的上帝 。如果这本书的哪一页没有向读者们阐述非暴力是实现真理的唯一途径,那么我会认为撰写这些内容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我可以领悟的是,自由彻底领悟了非暴力主义的人,才可能对真理有透彻的理解——这是我从所有体验中总结出来的。

如果不自我净化,便无法与万物何以;如果不自我净化,恪守非暴力主义必定是个永远都不会实现的梦想。一个内心不纯洁的人绝对不会感受到上帝的存在。所以,自我净化必须是在净化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净化是很有感染力的,一个人的自我净化定会带动周边的人也自我净化。

非暴力主义是最大程度的谦让。

以上是我非常认同的书中观点,同时,我也通过这本书,非常的觉得印穆很恶心,印度的底层群众很不自重,一百年前他们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导致瘟疫,一百年后还是这样。你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别人凭什么尊重你和拯救你。看着一百年后的印度贫民窟的垃圾,伤心,伤心的不是贫穷,而是对一群人对自我放弃。

  《甘地自传》读后感(三):圣人与英雄

  “Mahatma”(“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原意“Great Souled”,伟大的灵魂。这是在他授予印度诗人泰戈尔“Gurudev”(意即“伟大的导师”)的称号后,1915年泰戈尔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甘地的确拥有伟大的灵魂,他有强烈的宗教信仰、极强的自制力,勇于探索实验,内心坚定且善良,爱给予不爱索取,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断地自发帮助别人,因此帮助他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使命也就越来越重,从领导南非印侨争取权益到领导印度人民争取自治,这些运动的领导与成功使得他成为英雄。在个人德行上,他称得上“圣人”,在帮助别人上,他称得上“英雄”。

  这里摘录他的两句原文:

  “我明确地主张,一个公众活动者不应该接受任何昂贵的礼物。”

  “一个想要自立的民族应该知道获得自由的所有方式与途径。”

  这两个观点,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仍有用武之地。

  他在领导纺织工人罢工以争取合理权益时,因为持续时间长且未见成效,有些工人怠惰了,有些甚至已经妥协了,甘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自己禁食,工人们一日不按既定方针行事,他就禁食一日,最后工人们醒悟了,运动也成功了。这一做法深深地触动了我,甘地本来只是基于他们的请求来帮助他们争取他们自身的权利,运动成功与否,甘地自己不会有什么利得,但他通过损害自身的方式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

  甘地的行为不基于利益,也不基于权力,他向来简朴,不要求财富,也从没有一心想要当什么组织的领导人,掌控这个组织。他只是在哪里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用自己的方式与能力去帮助他们。他的行为帮助了、感化了太多人,他的地位来源于此,而非他掌控一个党派或一支军队,这是他与诸多同时代的著名政治家有区别的地方。在这个意义上,他更像是一个传道者,与耶稣、乔达摩悉达多、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王阳明等人处于一个类别。在本书中,甘地也说:“任何一个认为宗教与政治无关的人,都是没有真正地理解宗教”,中国人普遍缺少宗教信仰,我本人也没有,所以对这句话也没有完全理解。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他经常开展各种实验,其中比较大型的是在南非建立托尔斯泰农场与在印度建立非暴力静修所。在这两个地方,自己种地种菜、教育孩子、印刷刊物,有点像共产主义信仰者早期的理想社会实验。

  除了伟大的一面,甘地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有些行为做法甚至不值得效仿。比如十三岁结婚,这是民族习俗父母安排,16岁时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可能因为妻子生育时年龄太小而孩子夭折,他也坦言这是陋俗,自己也曾耽于性欲。比如因为宗教信仰与个人对动物的同情,他不吃肉蛋奶,只吃素食,甚至有段时间开展饮食试验,只吃水果,在开展非暴力抵抗运动期间,他又经常禁食,以至于身体营养不良,易生病。再比如他不相信西医,多次自己生病与家人生病时,不服用西医推荐的药品与营养品,而采用印度医生的水疗、土疗等偏方。

  看伟人传记,我们自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甘地自传》读后感(四):甘地——成长的律师、真理的追随者与虔诚的禁欲者

  作为成长的律师

  曾经我的一位美国外教在表达不喜欢川普的理由中有这么一条:美国绝大部分的总统都是律师出身,现在怎么能让一个商人来当总统呢?

  那个时候我似乎对这个观点一点概念都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刻板的指控。但直到我读了甘地的自传才意识到这位外教的指控是有其正确性的。也许,具有律师背景的领导人的确有更大的可能性领导好一个国家。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甘地做出的一切伟大贡献也都是以他从事律师工作为开端的。

青年时期的甘地

  在甘地的自传中,他描述了自己从接手简单的民事财产纠纷到组织南非侨民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再到领导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的经历。这些都表明了成为律师并用心实践是他一切成就的重要土壤。但更重要的是,律师的工作使得甘地可以在帮助民众拜托困境的同时发现真理,而对真理的追求,才是注定使甘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圣雄之根基。

  作为真理的追随者

  他在早年的律师经历中得到了一条关键的领悟:不追随真理就不可能做好律师这一行。

  当体会到这一点后,他呼吁自己的委托人大胆的说出事实并得到谅解,因此许多案件的被告不但得到了法官的轻判,同时也得到了原告最大程度的谅解。这鼓励着他在帮助南非侨民摆脱重税和包身工等不平等人权状况中坚持追随真理。他倡导侨民去理解这样一个真理:人们抵抗的是体制本身,而不是执行体制的人,抵抗人就是抵抗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都是同一把刷子粉刷出来的人,是同一也是唯一造物主的孩子。在印度非抵抗运动中,他更是秉持着他对于这一真理的坚持教化人们觉醒自治以及文明抵抗。

  作为虔诚的禁欲者

  其实甘地的行文风格极为朴素。得益于此,我们可以以他毫不遮掩的纯叙事文体窥探到他是如何追随真理的。

抵制洋布运动时期的甘地

  自传中他时常为年少时期的各种欲望而忏悔,从对妻子的性欲到对肉食的欲望。他认为欲望实际上给他带来了很多负担,阻碍着他对真理的思考。他认为只有卸下一切欲望,才能得到上帝的眷顾,从而离真理更近。因此他誓言禁欲,不在与妻子发生关系。坚持食素,并以最严格的素食主义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家人,即不吃任何动物以及动物产品,包括鸡蛋和牛奶。因而在家人以及他很多次的病重期间,医生要求使用牛奶、牛肉和鸡蛋来治愈的建议都被他坚决抵制了,以至于他们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多大的一份决心啊!

  最终,知行合一的品质帮助他独立了印度成为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讽刺的是,如此具有智慧并宣扬文明抵抗的领袖最终还是被激进的印度教狂热分子刺杀了。但是,这又怎么能遮掩住追随真理者的光辉?

  读完这本自传后,我似乎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人与事,并且试图借助一定程度的素食体验来感受这位伟大思想者的体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