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100字

2020-12-03 07:53:1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100字

  《汉密尔顿的美国》是一部由Alex Horwitz执导,林-曼努尔·米兰达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密尔顿的美国》精选点评:

  ●Jimmy Fallon+The Roots脑残粉

  ●这个纪录片太好看了,《汉密尔顿》这个剧和汉密尔顿这个人的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从林聚聚是怎么度假时随手抽本大部头结果沉迷在汉密尔顿的故事中,到两年写了两首歌09年时去白宫表演技惊四座,再到和编曲编曲讨论歌曲的雏形,第一次排练,首演,百老汇首演,第二次到白宫,最终获得托尼奖。穿插在剧的成型和剧情进展中,是对汉密尔顿这个人的解读,这部分采访了大量的美国学者、大法官、财政部长、媒体人,乃至小布什和奥巴马。同时剧组演员也去到与汉密尔顿有关的每个地方,汉密尔顿华盛顿伯尔杰斐逊的故居及其墓,纽交所,美国金融博物馆,亲自去感受笔下人物生活的空间。看完以后也对剧中人物有了更多理解,比如伯尔的人生经历其实和汉密尔顿很相似,父母双亡出身贫穷都是天才,他们互为镜像,汉密尔顿立在伯尔每一个人生轨迹的前方,而他最终崩了他

  ●Oh boy, you really made a hat! 里面还有可爱的桑爷爷~

  ●啊啊啊啊啊彻底粉上了Joanne Freeman教授!!!!!!!【重点…

  ●是一部看剧前有必要了解的剧情历史背景和创作过程的纪录片,光看纪录片就已经热泪盈眶了,嘤!

  ●手动@那位非要给我飙一段rap的朋友

  ●粉丝福利!!

  ●能在一个音乐剧的纪录片里找来那么多总统、财政部长、议长…是很厉害。 最后一秒and Peggy哈哈哈

  ●finally

  ●除了白宫特别场挺讨厌的吧……

  《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一):*there's no nationalism*

  歌里唱history has its eyes on you,he's going home and he teaches them how to say goodbye,还蛮好奇16年奥巴马坐在白宫看CJ演华盛顿时会想什么的。首演六年前在白宫lmm本来要唱的是身在高地,他说要唱ham,奥当时还祝他别翻车,谁知道之后它会变成这么伟大的作品。林漫威是真正的天才。天才才能从Hamilton那里获得这样的启发,十美元国父最后能在21c跟他互相成就,六年的时间造出一个创作理想故事,是所有艺术家可遇不可求的事。他和汉一样,比别人更勇敢大胆地去做去写,去触碰国父们真实的一面,就像词里说的,“we immigrants get things done”。汉是国父中最特殊的那一个,从贫民地里攀上这个国家的治国高位,代表了之后一整个时代的梦想。终曲的叙述方式堪称完美,里面涵盖了很多人的一生。纪录片末尾几个历史学家的评价都说得很复杂,不过我最喜欢那位女士戏说的:Hamilton built our modern economy. And once we built it here in the Untied States, the rest of the world looked around and said, Pretty good idea. 我永远热爱传记的视角,也实在是太喜欢一个人这么认真地去挖掘另一个人的一生了。lmm诚恳,细致,给每个人以灵魂。杰斐逊,华盛顿,博尔脱下国父的外衣走下神坛,都是那个年代勇敢鲜活的生命,也都是缺陷满身的普通人。不拘说的是什么故事,ham都太好了,永远会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剧之一。The Tony goes to Hamilton.

  《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二):创作者的绝对精神

  

边看汉密尔顿,边有一个感受逐渐强烈,究竟是何种旺盛的表达欲望与创作激情才能支撑如此庞大且精细的文本?台词文本作者在地铁上,当他进入创作状态时,随着他的笔触流淌出的辞藻何以如此精湛?当时的他,享受着输出这般天才之作时,究竟在享受着何种激烈的幸福之感?这个感受,贯穿整个观影过程,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伟大之作的绝对精神,衡量作品是否伟大的不唯一,但充分条件。

我渴望每日都能体验如此这般的感受,当你清晰的知道你创作出的作品是卓越的,那刻无法言说也无需言说的喜悦,欢愉,胜过这世上万千的享受;他人将会如何评判你的作品,从“未知的忐忑”变为“不知他们可否跟上我的步伐”,这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是最幸福的时刻。

黑格尔对于世界的绝对精神有着令人羡艳的笃定,他仿佛知道,历史是有终点的,而个体自我的价值体现,只在于向着那绝对的精神无限靠近合而为一,作为德意志当时的他,毋庸置疑的哲学皇帝,他并不在意台下的听众们看着讲台上呢喃自语的他说着断断续续的梦呓般的错乱话语是否认为他名不副实,他了解卓越就在那里,我看到了,我竭尽所能讲述于你们,但愿你们也能看到那卓越,尽管在现实/功利角度看来,它像极了精神病人缺少逻辑的疯言疯语。

饰演英王的乔纳森格洛夫令人叹为观止,在及其有限的出场时间与重复的歌词里,仅仅利用表情/眼神/音调,便让我感受到了--王室贵族的超然凡人/脱离尘世带来的丝丝癫狂/绝对权力带来的终极傲慢/始于傲慢而引发的高级幽默,这才是“演员”,这才是“表演”。

无论这部剧是否主流,是否大众,是否流行,都不可否认它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名著”,它代表着创作者的绝对精神。

  《汉密尔顿的美国》观后感(三):为什么是汉密尔顿

  尚显凌乱的公寓中, 《汉密尔顿》的主演从冰箱中取出一罐饮料,谈到了自己刚刚出生两个星期的孩子,还有即将开始的音乐剧《汉密尔顿》的排练。“就像汉密尔顿在约克郡战役前一样”,他如此形容既忐忑不安又野心勃勃的自己。这几乎是该片不断重复的手法,将当下人物的处境和历史上的汉密尔顿不断进行对比,让后者的形象映射到当代美国人身上。

  本片很多片中,《汉密尔顿》的演员和主创人员拜访汉密尔顿,华盛顿和伯尔曾经工作,生活的场所,参观他们曾使用的器物。每个角色的饰演者也被安排了谈该历史人物的性格,情感。本片和音乐剧的成功之处,并非是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嘻哈讲述汉密尔顿的生平,而是在历史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现今美国人之间建立一种情感和理解的纽带。

  对稍微学习过美国历史的人而言,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詹姆斯·麦迪逊这些名字的伟大似乎毋庸多言。但是联系到不久前,弗吉尼亚大学的教授写信要求校长不要再引用该大学建立者托马斯·杰斐逊的话,以及发生在夏洛茨维尔的推倒李将军雕像的运动,似乎如何看待国父们,已经成为美国当今社会的一个新问题。正如特朗普总统提出的问题:难道有朝一日,我们也要推倒华盛顿和杰斐逊的塑像吗?

  有瑕疵的伟人,历史局限性,这些说法已经老生常谈。问题不在于象牙塔中的历史研究者如何评价国父们的功过是非,而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大多数普通美国人而言,国父们只不过是冰冷的塑像,课文上枯燥的名字,社交网络上的恶搞对象,带着奴隶主这样的标签。现今社会上的美国人已经越来越失去可对国父们共情的纽带。 如今的世界第一帝国和18世纪晚期初生的稚嫩国家已经如此不同,在时间长河的此岸遥望18世纪末期, 只能看见一个无法理解的朦胧影子,国父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已经全然无法理解。从理智上,你能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但是从情感上,他们很多观点不容于美国社会当代价值观,因而 显得 多少有点可恶和陌生。

  本片本质上依然是对国父帖标签式,断章取义的理解。创作者从一众国父中精心挑选出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在美国建立者中,汉密尔顿来自加勒比地区,从不名一文开始奋斗有了今天的成就;他不是奴隶主,而是废奴主义者;一切都很政治正确,都很美国梦。创作者和观众们皆大欢喜,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不用分出太多时间反思自己国家历史上最丑陋的一页。至于汉密尔顿的君主制倾向,似乎不成为一个问题,毕竟,当前美国社会的痛点是种族矛盾,而不是一位要加冕为王的总统。于是汉密尔顿被打上了“移民”和“奋斗者”的标签,几百年后的观众和演员从这两个标签中找到了共鸣,找到了美国梦的一脉传承的证据,找到了对合众国设计者的情感纽带。

  这就是大火的音乐剧是《汉密尔顿》,而不是《华盛顿》和《杰斐逊》的原因。 主创人员说,他在阅读《汉米尔顿》传记的时候,感觉被一下子抓住了,好像是汉密尔顿本人从书里出来要求他拍出这样一部音乐剧。这是真诚的,因为对汉密尔顿的选择并非是个别人有意识的行为,而是当今美国社会的种族,人员构成的自然选择。试想,又有多少移民和黑人能从《华盛顿》和《杰斐逊》的传记中读出共鸣呢?

  但对国父们的评价,并不仅仅是对人物本身,而是对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来源的一次梳理和回顾。对汉密尔顿的描写也许激发了移民和奋斗者的认同。但这依然无法回避,当代美国人如何看待交织着奴隶制的美国建国史的问题,我们知道,国父毕竟不止一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