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精选

2020-12-05 02:46:5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精选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是一本由[清]沈复 / [清]蒋坦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201图书,本书定价:11.70元,页数:199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精选点评:

  ●读《秋灯琐忆》,真真爱极了秋芙的可人。,无端想起了“今已亭亭如盖矣”之感伤。比及《项脊轩志》,却也更为灵动活泼。所谓“哀而不伤”,不过如此罢。此类小书,宜在秋窗风雨夕,伴落叶雨漏声读,犹能感其乐与哀。 “一觉红蕤梦,朝来记不真。昨宵风露重,忆否忍寒人。” 读至此,忽忆起一句无头无尾小诗:“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不觉念余之思,尤有所叹。 灯下闲敲棋子,蕉上趣联妙词。及忆青梅竹马,始觉白云苍狗。 极爱结尾处一段: “归云滃然,涧水互答,此时相对,几忘我两人犹生尘世间也。数年而后,当与秋芙结庐华坞河渚间,夕梵晨钟,忏除慧业。花开之日,当并见弥陀,听无生之法。即或再堕人天,亦愿世世永为夫妇。” 如此浪漫之词,何曾觉察竟为悼亡所作,元稹诗也该逊色一二分了。

  ●用了半天时间,复读了浮生四记与秋灯所忆。芸娘,秋芙固然可爱,沈复,蒋坦亦是拥有妙心之人。否则,那些生活里面的小细节又怎会被描绘得如此妙趣横生呢?让人心向往之:若有此情,布衣饭菜,可乐终身。不过,从四记中也可读出沈复是个性格软弱之人,处理不好媳妇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而让芸娘蒙受委屈,亦做不好家庭的担当,亲信朋友使家庭举债,从而使芸娘跟着自己颠沛流离。大约这世上的事终难两全。读到芸娘和秋芙离世前的情景,不免落泪。人生短暂一世,若能得一趣味相投之人携手白头,夫复何求?

  ●灵动可爱

  ●在即将迎来新的一岁时,读完《秋灯琐忆》,真是福气。“余命如悬丝,自分难续,仓促恐无以诀,彼来,余可撒手行耳。”

  ● 芸揽镜自照,狂笑不已。余强挽之,悄然径去,遍游庙中,无识出为女子者。或问何人,以表弟对,拱手而已。最后至一处,有少妇幼女坐于所设宝座后,乃杨姓司事者之眷属也。芸忽趋彼通款曲,身一侧,而不觉一按少妇之肩,旁有婢媪怒而起曰:“何物狂生,不法乃尔!”余欲为措词掩饰,芸见势恶,即脱帽翘足示之曰:“我亦女子耳。”相与愕然,转怒为欢,留茶点,唤肩舆送归。

  ●蒋坦的《秋灯琐忆》和沈复的《浮生六记》还真是一个调调的。秋芙、芸娘亦类矣。

  ●秋芙与芸娘同却又不同,相同的是,都贤惠,通文才。不同的是,芸娘端的是贤静淑惠(妇随夫应,遇诽不辩,实则柔懦),而秋芙多的是聪慧巧灵(侍夫以心,但亦巧对,下棋娇顽)。所以,芸娘是可羡亦可叹,秋芙是可遇不可求。芸娘命凄凄,秋芙情切切,皆性格使然。

  ●想看

  ●人生百年,梦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仅存者,十之一二耳,况我辈蒲柳之质,犹未必百年者乎!

  ●沈三白和陈芸自藏粥始 啜粥别的深情厚意 让我不忍别去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一):浮生如梦 情最难破

  沈三白和陈芸自藏粥始 啜粥别的深情厚意 让我不忍别去

  之于爱情与亲情样的爱情

  之于钟情 之于相濡以沫

  总是本最难不为之动容的镌刻品

  用暖的泪滴雕琢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二):片段

  沈复、陈芸(三白、芸娘)——爱情楷模!夫妻的闺房之乐不亚于李清照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 我们正处在奋斗的年纪,深读这样的书容易耽误斗志,让自己废柴的心安理得 一对凡人的爱情! 事如春梦了无痕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情深不寿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 “芸——这个中国文学上最可爱的女人。”——林语堂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芸在沧浪亭爱莲居时,与沈复志趣相投,伉俪情深,课书论古,品月评花,自以为人间之乐无过于此!只可惜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时空流转,若干年后巢园盛开的牡丹花下又出现了一个同样可爱的女人,她的名字叫秋芙。秋芙与蒋坦同样情深意笃,志趣高雅,于夕阳红半楼抚琴谈禅,喝酒对诗,也忘却了人间岁月! 只叹天妒红颜,我想美好虽不可持久,但可永续。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四):浮生夜,秋灯明。

  一般浮生六记总是强调林语堂认为芸娘是天朝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可本来是二者之一的,秋芙的味道该是莲子粥,用蒋居士自己的话说那是“非人间膻膽可比”。芸娘布衣蔬饭一求虽困于情魔,烟火气中那也是美到了境界。硬择其一岂不成了钗黛之争没什么两样,见仁见智终搞得美感全无。

  要依个人偏好的惯性定是要顶一踩一有失公允一味掂量求平也对不住俺分别的性能(不生此心求之不得)。好在回头即时不总是黏着于秋芙护燕固巢之举,芸娘伤虫取乐之嫌。过于完美要失真,亏得口味各异各自取舍倒添了谈资,貌似也就这样活脱丰满到煞有其事。

  《浮生六记·秋灯琐忆》读后感(五):秋芙—乃是蒋坦眼里的秋芙,因为爱她,才能把她写的如此可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世代联姻表兄妹,琴棋书画心意相通,虽然两人多病娇弱,但是彼此扶持相互珍爱几十年不变,宝黛要是He了也不过是如此了!凡尘的神仙眷侣。

  “戴貂茸,立蜜梅花下。俄闻银钩一声,无复鸿影。” 我觉得秋芙比陈芸更可爱一些。 字里行间,爱意都要溢出来了。秋芙—乃是蒋坦眼里的秋芙,因为爱她,才能把她写的如此可爱。

  关、蒋故中表亲。余未聘时,秋芙来余家,绕床弄梅,两无嫌猜。

  丁亥元夕,秋芙来贺岁,见于堂前。秋芙衣葵绿衣,余着银红绣袍,肩随额齐,钗帽相傍。张情齐丈方居巢园,谓大人曰:“俨然佳儿佳妇。”

  后数月,巢园鼠姑作花,大人招亲朋,置酒花下。秋芙随严君来。酒次,秋芙收筵上果脯,藏帊中。余夺之,秋芙曰:“余将携归,不汝食也。”余戏解所系巾,曰:“以此缚汝,看汝得归去否?”秋芙惊泣,乳妪携去始解。大人顾之而笑。固倩俞霞轩师为之蹇修,筵上聘定。

  自后数年,绝不相见。

  忆壬辰新岁,余往,入门见青衣小鬟,拥一粲姝上车而去。俄闻屏间笑声,乃知出者即为秋芙。

  又一年,圃桥试近,妻父集同人会文,意在察婿。置酒后堂,余列末座。闻湘帘之中,环玉相触,未知有秋关在否。又一年,余行市间,忽车雷声中,帘□疾卷,中有丽人,相注作熟视状。最后一车,似是妻母,意卷帘人即膝前娇女也。

  又一年,余举弟子员,大人命余晋谒。庭遇秋芙,戴貂茸,立蜜梅花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